極簡中國古代繪畫史(連載-1)

2020-12-10 藝周刊

第一章 遠古、先秦及秦漢

(遠古—公元220年)

「象」的思維,大約是中國畫的開端。「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繫辭》),這個八卦圖形的「象」,有些抽象畫的味道。「觀物取象」是先秦美學的重要觀點,它不同於古希臘美學強調的逼真惟肖的形象觀照,而是「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類萬物之情」(同上)。以如此的宏觀觀照所產生的「象」已不停留於對個體事物的模仿與再現,而是象徵自然生命的整體狀態。中華民族的象形文字亦屬於廣義的造型藝術。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把繪畫的起源追溯到傳說時代。他又說「周官教國事以六書,其三曰象形,則畫之意也,是故知畫異名而同也。」所謂「書畫同源」,也是中華民族繪畫與世界其他民族繪畫的不同之處。《易·繫辭上》記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洛書既為圖與書的源頭。陳師曾認定「伏羲畫卦,倉頡制字,是為書畫之先河,即為書畫同源之實證」(《中國繪畫史》)。後來的「太極圖」,更是深藏辯證的規律的抽象圖畫,黃賓虹說,中國畫的一切奧秘都在太極圖中。這種思維源自《易經》,是中國人認識宇宙世界的法門,也可視作中國畫的哲學基礎。

史前時代包括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在舊石器時代,先民以打制的石器從事採集和狩獵活動,在打制石器的過程中萌發出審美觀念和造型技能。從公元前約一萬年起,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能力也隨之發展起來,巖畫【圖1.1、圖1.2】、彩陶【圖1.3】和玉石雕刻等,均有大量遺存。到了先秦的後期,已經有了嚴格意義的繪畫作品。

1.1 陰山巖畫雙人面像

1.2 召燒溝巖畫太陽神

1.3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1.4 戰國《採又桑宴樂射獵攻戰紋銅壺》

從公元前21世紀的夏代開始,經商、西周到東周(春秋戰國)稱為先秦時代。由於青銅器和鐵器的使用,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為禮教服務的青銅藝術迅速發展【圖1.4】。廟堂壁畫及人物肖像畫為先秦統治者所普遍重視。湖南長沙、湖北荊州等地楚墓葬出土的帛畫與漆畫是極其珍貴的歷史遺存。

已出土的戰國帛畫《人物龍鳳圖》【圖1.5】與《人物御龍圖》【圖1.6】及圖文合一的「繒書」,已經具備了明確的審美取向、豐富的精神內容和熟練的技巧。《人物龍鳳圖》(又稱《人物夔鳳帛畫》)內容與葬儀有關,反映了「引魂升天」的意思,寓意為龍鳳引導死者靈魂長仙。《人物御龍圖》表現了一男子側身站立,正駕馭一條形似舟樣的龍,有極強的舞動感,似乎是一種乘風前行的悠然享受,寓意靈魂長天。而典籍中記載的壁畫曾普遍存在於戰國時代各國的宮殿與宗廟中。這些壁畫的內容多是「天地山川之神、古聖賢之像」(陳師曾《中國繪畫史》),其造型、用線、色彩、章法構圖諸項審美趣味應與已發現的戰國帛畫相去不遠,都是以線造型,隨類賦彩且有裝飾趣味。

1.5 戰國《人物龍鳳圖》

1.6 戰國《人物御龍圖》

莊子在《田子方篇》裡談到了關於畫家的軼事:「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楫而立,舐筆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後至者,儃儃然不趨,受楫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視之,則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畫者也。」這種畫家的狀態已不是工匠形象。「解衣般礴」令人想到畫家的激情且凸顯出某種鮮明的個性。可惜,已沒有遺存供賞析和研究。

秦代歷時15年。據陸賈《新語·無為篇》記載:「秦始皇驕奢靡麗,好作高臺榭,廣宮室……繕雕琢刻畫之好,博玄黃琦瑋之色,以亂制度。」考古發現鹹陽秦故都壁畫遺存殘片,色彩繽紛,風格雄健,車馬造型已很生動,馬的造型奔放有力,精神鮮活。從先秦工藝品中亦可見繪畫水平已很可觀。

漢代國勢昌盛,治理天下四百餘年【圖1·7、圖1·8】。繪畫隨國勢迅速繁榮,統治者視美術為表彰功臣的有效方式,宮殿壁畫多有建樹,圖畫鑑賞亦自此時始。漢武帝創置秘閣,搜集天下書畫。漢宣帝時,為功臣畫像於麒麟閣。其中有武、昭、宣三朝重臣霍光,入匈奴不屈的蘇武,安撫羌地的趙充國等八位功臣,這些畫像的圖本流傳到唐代。漢靈帝時,置鴻都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見《後漢書蔡邕傳》)。西漢留名的畫家有毛延壽、陳敞、劉白、龔寬、陽望、樊育6人。毛延壽因畫王昭君像留下了爭議千載的故事。東漢留名的畫家有張衡、趙岐、蔡邕、劉褒、劉旦、楊魯。文人士夫進入繪畫,始自東漢。據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漢明帝雅好畫圖,別立畫官,詔博洽之士班固、賈逵輩,取諸經史事,命尚方畫工圖畫,謂之畫贊。」張衡的《巴潭獸》,劉褒的《雲漢圖》、趙岐的《立賓圖》、蔡邕的《小列女圖》等至唐代尚能見到。

1.7 西漢維天降靈不瓦當

1.8 西漢四神紋瓦當(之一)

西漢六名畫家皆因王昭君冤案而留名(見《西京雜記·第二》)。東漢的六名畫家有四人史上傳名,分別是科學家張衡、文學家蔡邕、名士趙岐、高官劉褒。這說明西漢繪畫正由宮廷走向社會,文人名士也從事繪畫,書法、文學已與繪畫結合,開啟了文人畫之濫觴。紙,正從這一時期成為書畫藝術的材料。

自漢武帝之後,繪畫興盛,作品及藏品已極為豐富,但歷遭刧難,今已無存。

《歷代名畫記》載:秦末兵亂、漢末兵亂均毀圖畫縑帛。魏晉所藏在胡人入洛時一併焚燒;南朝梁元帝集天下名畫被作亂的候景所焚;西魏圍梁又燒掉梁元帝24萬卷名畫、書法及典籍;隋煬帝由運河到揚州,古今名畫隨駕,中途翻船……歷經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戰亂及後來的災難,到唐代僅剩鳳毛麟角。張彥遠嘆息道:「漢魏三國,名蹤已絕於代。」(《歷代名畫記》)

漢代儒學興盛,實行「察舉孝廉」制度,助長了「生不及養,死乃崇喪」(東漢王符風氣。這一始於西漢,盛於東漢的厚葬風氣促進了墓室壁畫、畫像石及畫像磚的廣泛流行。它們表現出的浪漫的造型手法、廣闊的宇宙意識及其沉雄博大的藝術氣魄在美術史上放射出獨特的光輝,也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一道獨特風景。在漢代藝術中,墓室壁畫蔚為大觀,內容多是圖繪墓主升仙神異、天象祥瑞、生平威儀、經史故實及日常生活,多彩繪,用線活潑自由,富生活氣息且有浪漫色彩。而畫像石及畫像磚則是墓葬的鐫刻,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它所依附的是漢代的喪葬觀念,表達了對人生的留戀及對神仙世界的嚮往。畫像石、畫像磚的內容多以車馬出行、狩獵捕漁、博具娛樂、歌舞百伎為題材,表現了俳優、女樂、侍從、庖廚等各色人的生活,還有大量的神仙故事、龍鳳仙獸等。刻法有陽刻、陰刻,也有陽刻與陰刻的結合,總體的風格是質樸厚重,簡練勁健,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魯南、豫東、川渝及陝北晉西北皆是漢畫像石集中地,此外,北京、河北、浙江、海寧等地也有零星發現。著名處有山東清孝堂山、河南南陽、山東嘉祥武氏祠及四川羊子山(現藏重慶博物館)。作為漢高祖家鄉的徐州,至今已發現六百餘塊,且具其他地區所沒有的獨特形式。漢畫像石的藝術表現對中國繪畫發展影響極大。展示出造型的誇張與變形、疏簡與繁密、工整與自由、程式與變化、抒情與達意的種種藝術趣味,尤其是線的運用給後世無盡啟迪,而沉雄樸茂的特點與秦漢書法同風。筆線(刀線)的力度拙厚而沉實,這種渾樸高古的審美追求對後世影響深遠。就其內容而言,表現漢代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及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圖1.9、圖1.10】。

1.9 河南禹縣《獵虎畫像磚》

1.10 山東嘉祥《車騎畫像磚》

西漢繪畫提供給後人的實物中馬王堆帛畫堪稱精品。1974年長沙馬王堆兩座漢墓以及山東臨沂銀雀山九號漢墓出土的幾幅彩繪帛畫中以馬王堆一號墓「T」形彩繪最美完整[圖1.11】。這幅畫表現神仙幻境與現實世界融合,神、人、獸,天堂與地府交織在一起,展現了一個幻想世界的五彩繽紛,表達了墓主人祈求人生的幸福能永恆存在的願望。生動的造型絢爛的色彩和裝飾趣味,凸顯出兩漢的繪畫水準。就用筆技巧看,帛畫已顯示出技法的成熟,面部用衣紋的用線流暢而精緻。有些部分勾勒法與沒骨法結合,能體現高度的技巧,極具研究價值。

1.11 馬王堆一號漢墓「T」形帛畫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極簡中國古代繪畫史(連載-7之第七章 清代繪畫)
    【圖7.1】7.1 清王時敏《南山積翠圖》王鑑(1598——1677),字圓照,號湘碧,明代學者王世貞之孫。家藏古書畫頗多,自幼臨摹。對「元四家」研究頗深,山水畫多取法王蒙,用筆及造型結構均有王蒙痕跡。他對董其昌也是服膺之極,甚至魂牽夢縈。王鑑造型嚴謹之外注重筆墨的質量。
  • 極簡中國古代繪畫史
    花鳥畫創作代表了明代宮廷繪畫的主要成就,繼承南宋院畫又有變化,觀察入微,描寫精細,出現了邊景昭、孫隆、林良、呂紀等大家。 「浙派」的出現是明代繪畫的重要現象,山水筆墨雄健、氣勢磅礴、設色豔麗,且多大幅巨構,繼承了宮廷藝術的宣教作用,但霸悍而略失精緻,內蘊不足。
  • 【連載-4】極簡中國古代繪畫史:第四章 五代兩宋遼金西夏繪畫
    五代繪畫是由唐至宋藝術風格轉變的前奏。兩宋「文治」「武備」遜於漢唐,農業手工業迅速發展,商業興盛,經濟繁榮,為繪畫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由於五代和北宋的帝王愛畫,院體繪畫長足發展,又由於宋代「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理論影響到繪畫的表現,「寫實」和「寫意」相互對峙又分別發展,同時在宋代確立了「以詩入畫」的審美理想,人物、花鳥均獲得極高成就,整個宋代繪畫達到繪畫史的鼎盛時期。此一時期山水畫的高度成熟形成中國文化史的一道景觀。五代、北宋山水畫以荊浩(約850——?)
  • 教你這三招,讓你從審美角度看懂書法(《極簡中國書法史》書評)
    比如可以推薦閱讀這本《極簡中國書法史》,然後,可以從取法和風格等方面入手,用同樣"極簡"的方式,給他人提供一些鑑賞建議。本書作者劉濤,是研究中國書法的書論家,出版了多部書法專著,發表專業論文40餘篇,其中《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獲得第六屆國家圖書獎。
  • 極簡人類史
    原標題:極簡人類史《極簡人類史》是一部關於人類的極簡歷史。今天的世界緊密相連,中國發生的事件可以影響整個世界,而發生在世界其他地方(如澳大利亞、俄羅斯或巴西)的事件,也可能影響中國人的生活。因此,人們不僅需要了解本國歷史,也應該了解整個人類的歷史,這對大家來說至關重要。
  • 《中國美術史·大師原典》——陳丹青推薦的圖像版極簡中國美術史
    《中國美術史·大師原典》叢書遴選中國美術史上最優秀的大師及其原典,以連綿數米、高清完整的長卷大圖呈現給讀者。已出版的十四本,摘取歷代美術史天空中最璀璨的明星,組成「極簡中國美術史」這個星座,讓觀者在圖像中直觀感受傳世名作的永恆魅力、快速領略歷代繪畫風格的流轉變幻。叢書以中國繪畫史有名有姓的第一人顧愷之(東晉)開始,看《洛神賦圖》「春蠶吐絲」線條下人神相戀的纏綿悱惻。
  • 《極簡歐洲史》合集
    大家好,《極簡歐洲史》為大家讀完了。
  • 被《四庫全書》遺漏的珍貴史書,是風靡日本500年的極簡中國史
    它是將十八部中國正史凝練於一體的「中國歷史啟蒙書」,被譽為「《四庫全書》遺漏的珍貴史書」,是風靡日本500年的極簡中國史! 作者化繁為簡,將十八部中國正史凝練於一書,堪稱「極簡中國史」,一出版即在民間大為暢行,至明代,《十八史略》作為書塾中啟蒙性的歷史讀本,成為「超級暢銷書」。
  • 高居翰的圖說中國繪畫史
    原標題:高居翰的圖說中國繪畫史   美國知名中國繪畫研究者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  原標題:「書讀起來好像讀小說一樣」並非侮辱  美國知名中國繪畫研究者高居翰
  • 薦書丨哈佛極簡中國史:從文明起源到20世紀-「享書社」
    :從文明起源到20世紀(修訂珍藏版)漢學巨擘寫給普通讀者的中國史入門書,暢銷20萬冊,用300頁讀懂數千年中國史。突破傳統中國史學敘事,以全球史視角重新發現中國。【 編輯推薦 】★《哈佛極簡中國史》用300多頁的篇幅,帶你跨越數千年的中國史
  • 周日丨明代畫卷裡的優雅丨中國古代繪畫史(第十講)
    趙孟頫《秀石疏林圖》且聽將行老師為您帶來的中 國 古 代 繪 畫 史將行老師 傾心打造舒世學堂 隆重推出從漢代畫像磚講起,於1911年結束期待與各位喜愛中國傳統繪畫的朋友在舒世學堂靜心分享。現在報名整期課程有優惠哦點擊連結了解課程概況一、漢畫像石前的懷想(9月8日)二、敦煌壁畫上的線索(9月15日)三、東晉亂世間的風致(9月22日)四、隋唐盛世時的頌揚(10月13
  • 圖像的細節與整體——中國古代繪畫的視覺語境
    【講座信息】圖像的細節與整體——中國古代繪畫的視覺語境主講人| 黃小峰主持人| 李安源時 間| 2019.12.28(周六) 18:30地 點| 南京藝術學院逸夫圖書館一樓報告廳主 辦| 南京藝術學院
  • 《中國繪畫思想史》由美國學術出版社在北美出版發行
    《中國繪畫思想史》英文版由美國學術出版社在北美出版發行《中國繪畫思想史》一書的作者為原暨南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鄧喬彬,由國家留學基金專家評委,暨南大學翻譯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趙友斌翻譯。
  • 這本不正經的極簡中國史,看一次笑崩一次
    《半小時漫畫歷史系列》全6冊:中國史5本+世界史番外1本原價:259.4元書單限時優惠價:140.6元點擊下圖,即可購買看半小時漫畫,通五千年歷史無數曾被歷史「傷害過」的讀者,都從這本書中重新找回了學習歷史的興趣和信心
  • 談王伯敏《中國繪畫史》修訂版
    他從事美術工作60餘年,出版《中國繪畫史》、《中國繪畫通史》、《中國版畫史》、《中國民間剪紙史》、《中國美術通史》、《中國少數民族美術史》等60餘種,飲譽海內外。其中,《中國繪畫史》被譽為「中國美術史研究的裡程碑」。中國美術家協會推選他為「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
  • 石守謙 | 中國繪畫史研究中的一些陷阱
    本文之目的,即希望在中國繪畫史的研究上,舉出若干這類陷井,提供有志於此者參考。藝術史的研究系以藝術品為主要的材料,以繪畫史來說就是現存的古今圖畫。既是藝術品,它本身即具有引起觀者感性活動的性格。當研究者接觸到他的材料時,很自然地會引起一連串的感覺;但研究的目的若是完全以呈示此連串感覺為依歸,問題就產生了。
  • 三月浙版好書榜正式出爐《中國繪畫史》等15種上榜
    【文學·藝術類】《中國繪畫史》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新書以時間為序,向讀者介紹中國歷代繪畫代表作、代表畫家及其風格,並配以精美圖錄,共收錄百餘幅中國藝術史經典畫作,是一部集史、論、畫於一體的極簡中國繪畫史。
  • 馬克讀書 | 一本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中國史
    我在書店看到了這本《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中國史》,一開始是被這麼不要臉且自信的書名給吸引到。翻了幾頁之後我就決定直接入手!這麼直白的書名,本來感覺是譁眾取寵。直到我看到了作者的名字——呂思勉。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去查閱一下他的個人資料。
  • 中國古代繪畫的「黃金時代」是什麼樣子的?
    終於要講到中國繪畫史上的「黃金時代」宋代了。俗話說「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北宋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爭局面,這不但有利於經濟的興旺、民生的穩定,也有利於藝術的發展。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得政權後為防止手下大將們仿效自己的做法,採用了「重文抑武」的國策。
  • 極簡書法史④|書法創作中,為什麼不建議你使用墨汁?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極簡書法史系列從開篇的「審美差異」,(請點擊查看【極簡書法史①】為什麼你喜歡王羲之,我卻愛顏真卿?)到多種執筆方式的講述,(請點擊查看:【極簡書法史②】兩指、三指、五指?執筆法究竟需要幾指?)皆是為書法愛好者解析一些書法入門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