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篇 自羲農,至黃帝《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2020-12-19 欣欣說國學

(點擊播放音頻)28.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

02:14來自欣欣說國學

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

【註解】「自」,從也。

【譯文】從混沌初開、乾坤定位之後,初出盤古氏。盤古氏之後,則有太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天皇氏,取天開於子之義,弟兄十二人,壽各一萬八千歲。地皇氏,取地闢於醜之義,弟兄十一人,壽各一萬八千歲。人皇氏,取人生於寅之義,弟兄九人,壽各一萬五千六百歲。太古三皇,弟兄共三十二人,並盤古氏總共三十三人。

自天開地闢,乃生此三十三人,故稱曰太古。至三皇生太古之初,未有文字之典籍,其年數始末根由難以稽查。所以史書綱鑑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編年紀歲數姓名。史書詳載清白,令後世之人可考而知也。

伏羲氏,風姓,號太昊。以木德王,建都宛丘。始畫八卦,造琴瑟,教嫁娶,作書契,代結繩,造綱罟,教佃漁;在位一百一十五年。至此以至宋紀,俱依史學察對參說。神農氏,姜姓,號炎帝。以火德王,都曲阜。興貨利,制耒耜,嘗百草,作醫書,制五穀;在位一百四十年。黃帝,有熊氏,姓公孫,又姬姓,又名軒轅,諸侯尊為天子。以土德王,建都涿鹿。作甲子,造律呂、耕田、貨幣、舟車、宮室、畫野分州、弓矢、紀官、冠裳、歷數;二十五子;在位百年。號曰三皇。

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

【譯文】堯、舜稱為二帝。帝堯陶唐氏,帝嚳之子,名放勳,姓伊祁。以火德生,都平陽。眉有八彩。其仁如天,其智如神。生一子,名丹朱;生二女,長曰娥皇,次曰女英,皆妻舜。因丹朱不肖,始禪位於舜。在位七十有年。

帝舜有虞氏,顓頊六代孫也,姓姚。以土德王,都蒲阪。名重華。目有重瞳。生子名商均。亦因商均不肖,禪位於禹。西巡時,崩於蒼梧之野,在位六十一年。

今觀二帝之世,雍容揖讓如此,真盛世之休風也。

相關焦點

  • 第二篇 昔孟母 擇鄰處《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音頻.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2:00來自欣欣說國學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譯文】東漢郎中竇燕山,教育兒子很有方法,在當地廣為流傳,他的八個兒子均有才名,其中五個還名揚四海。【啟示】僅僅教育,而沒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嚴格而有道理。竇燕山能夠使五個兒子和睦相處,都很孝敬父母、並且學業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開的。
  • 第二十篇 論語者,二十篇《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點擊播放音頻)20.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1:31來自欣欣說國學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分為二十篇,連重出二百五十三章,共計一萬五千九百一十七字,皆是孔子弟子所記之善言也。又有《齊論》,亦分為二十二篇,其次第章句多與《魯論》同。今齊論不見於世,取士出題,只用《魯論》。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譯文】孟子,姓孟,名軻,字子輿。遵母之教,從學子思,遂成大儒。
  • 第六篇 香九齡,能溫席《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06.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1:44來自欣欣說國學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三、五、七、九屬陽,二、四、六、八、十屬陰。混沌未判、天地未開之時,太極之元氣三為一,而天地人之三才,悉在太極圖中。太極者,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一者數之始,是天地陰陽之始,從太極圖中之一而始分之。故伏羲畫八卦之時,先畫一點屬陽,後畫一橫屬陰。是此一字者,乃一陰一陽,而效太極初判,取其陰陽之義。而十字者,一橫以按東西,一直以按南北,是此十字者,乃東西南北之義實按其中矣。
  • 第二一篇 作中庸,子思筆《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點擊播放音頻)21.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2:12來自欣欣說國學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釋義】聖門之學,以中庸為道,至公至平至真至正,無太過不及之差。此中庸之道,惟聖人能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是一十六字心傳。堯傳於舜,舜傳於禹,禹傳於文王,文王傳於周公,周公傳於孔子,孔子傳於曾子,曾子傳於子思,子思傳於孟子。孟子死,不傳焉。《中庸》一篇,凡三十三章,連二十章內重出「在下位」三句,通計三千五百六十八字。
  • 第九篇 曰水火,木金土《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點擊播放音頻)09.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2:24來自欣欣說國學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 第七篇 三才者,天地人《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點擊播放音頻)07.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1:59來自欣欣說國學三才者,天地人。
  • 第二三篇 有連山,有歸藏《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點擊播放音頻)23.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2:08來自欣欣說國學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蓋自夏之時,本《三墳》而作《易》,曰《連山》,以艮為首,山之象也;大象有八:君、臣、民、物、陰、陽、兵、象,而統以為山。其在殷之時,本《三墳》而作《易》,曰《歸藏》,以坤為首,地之象也;大象有八:藏、生、動、靜、長、育、正、殺,而統以為氣。其在周之時,本《三墳》而作《易》,曰《周易》,以乾為首,天之象也;大象有八:天、地、日、月、山、川、雲、氣,而統以為形。此三冊,乃是《三易》。
  • 第十二篇 酸苦甘,及辛鹹《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點擊播放音頻)12.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1:53來自欣欣說國學酸苦甘,及辛鹹。
  • 第十篇 稻粱菽,麥黍稷《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點擊播放音頻)10.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1:40來自欣欣說國學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神農、黃帝,雖制有五穀,中國尚未有全種。至唐太宗貞觀年間,遣使臣往佔城國求得谷種歸來,中國方才有此全種,以養萬民。因其谷從佔城國來,故名黏谷。如糯谷也,是黏谷也,是黏谷內選其軟者曰糯,即今酒醴所用之谷也。又名粳、名秈;秈為早稻,粳為晚稻。「粱」,似粟而大,有青、黃、白三種,俱可釀酒。其性涼,故稱粱。「菽」,豆之總名,有黃、黑、青、白、赤、豇、扁、豌等類。
  • 《三字經》——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在上世.
    三字經宋.王應麟zì xī nóng    zhì huáng dì自羲農,  至黃帝。    【解釋】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非常偉大,因此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啟示】歷史學家大體把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上古、中古、近代。
  • 第四三篇 宋周程,張朱陸《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點擊播放音頻)43.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2:23來自欣欣說國學宋周程,張朱陸,明王氏,皆道學。【故事】程朱理學,亦稱為「程朱道學」,是宋明理學的主要派別之一,也是理學各派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學派之一。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 [1] ,其由北宋時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二程(程顥、程頤) [2-3] 兄弟開始創立,其間經過弟子楊時,再傳羅從彥,三傳李侗的傳承,到南宋時期朱熹集為大成。
  • 《孝經》女聲童音跟讀第三段 國學啟蒙孝弟三百千必備 下篇
    言歸正傳,我們先來學習跟讀《孝經》的最後一段,從「廣要道章」到「喪親章」,內容包含「廣要道章第十二、廣至德章第十三、廣揚名章第十四、諫諍章第十五、感應章第十六、事君章第十七和喪親章第十八」共七篇古文。那我們現在就開始點擊下面的童聲跟讀音頻,開始《孝經》最後一段的跟讀吧!
  • 小大人的兒童蒙學《三字經》
    古時兒童啟蒙的經典讀物《三字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我買的《三字經》是一套四本的版本。以畫本、插圖形式,將傳統啟蒙讀物包裝的萌萌的。方便給小朋友啟蒙,也方便給「大朋友」啟蒙。我買的《三字經》版本是分篇介紹這本讀物的:教育為基篇、求學次序篇、勤學成才篇、歷史興亡篇。其實所有的都是一樣,我選擇這個版本,是因為孩子還小,圖畫很多,顏色鮮豔孩子願意看下去。整個《三字經》我和孩子在中班時,通過一年的努力終於背了下來。人之初,性本善。
  • 讀《三字經》之「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有感
    原文第129、130句「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出自《三字經》、王應麟原本解釋自伏羲氏、神農氏到黃帝,後人尊稱他們為「三皇」,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非常偉大。3.黃帝古華夏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徵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發明歷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祭祀等。
  • 第二四篇 我周公,作周禮《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至漢求書始出,而亡其冬官,漢儒以《考工記》補之。大小戴,注禮記,述聖言,禮樂備。【註解】大戴,漢儒,名德;小戴,名聖,德兄之子也。「禮」者,體也,言得事之體也。其餘諸篇,皆如此例。至漢文、宣之時,有東海后蒼,善說禮記,於曲臺殿定《禮記》一百八十篇,號曰曲臺記。后蒼傳於梁國戴德、戴聖。戴德乃刪為八十五篇,名《大戴禮》;戴聖又刪為四十六篇,為《小戴禮》。其後諸儒又加《明堂》、《月令》並《樂記》,共四十九篇。《大學》、《中庸》也附在裡面。元儒陳皓注為《禮記集說》。《大戴禮》已不再流傳,只有《小戴禮記》,列於《五經》。
  • 三字經.宋.王應麟編.清乾隆四十三年姑蘇刊本
    《三字經》是三大國學啟蒙讀物之一,可能由南宋王應麟編。其格式為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其內容始於:人之初,性本善。終於:戒之哉,宜勉力。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此為清乾隆四十三年姑蘇清華齋刊本。
  • 【神爾 今日分享】國學一刻-《三字經》四
    【神爾 今日分享】國學一刻-《三字經》四 來源於國學機旗艦款X1音頻 《三字經》四 經子通 讀諸史 考世系 知終始 自羲農 至黃帝 號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 儒說|國學啟蒙,從《三字經》開始
    國學,官方的解釋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總之是中國古典一系列完整文化的學術體系。這個解釋太長,就不一一列出,總之,就是涵蓋一整套中國本土文化的完整體系,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精粹。
  • 《百家姓》高清原文欣賞 附清新女聲童音跟讀音頻 國學啟蒙專用
    《百家姓》是一篇記錄中國姓氏的書籍,與《三字經》、《弟子規》合稱「三百千」。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百家姓》其意是天下老百姓的姓氏總記錄,包含所有的王侯將相的姓氏,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不分貴賤,統一記錄姓氏的一本書,其真實姓氏遠遠超出一百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為什麼以趙字開頭呢?原因就是當時的創造年代是宋朝,當時的皇族是趙氏,就以國君的姓氏「趙」為開頭第一個字,並不是大家口口相傳的趙氏是天下姓氏最多的姓。
  • 三字經,古詩詞,聲律啟蒙,成語故事,國學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
    這兩年古詩詞熱,國學啟蒙也跟著也火了。相對於英語啟蒙需要一定基礎,古詩詞容易多了。隨口就能說出一兩首,拍拍腦袋還能再想起兩三首來,教娃啟蒙卓卓有餘。叮噹學的第一首就是《 詠鵝》,估計全國寶貝98%都一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