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要寫出毛筆的筆畫效果,才能稱其為書法嗎?

2020-11-23 騰訊網

現在硬筆書寫的作品還能稱之為書法,實屬不易。就算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硬筆書法的鼎盛時期,仍然有不少人(包括一些資深書法家)否認用硬筆書寫的作品為書法。

的確,因為書寫工具自身性能的限制,要想讓硬筆書法達到毛筆書法的表現力幾乎是沒有可能的。毛筆書法中的中鋒、側鋒、偏鋒、逆鋒等等筆法,在硬筆書法中根本無從表現,或者說根本就沒有表現的必要。

不可否認,一大批硬筆書法名家其實都具備良好的毛筆書法功底。最初的那些硬筆書法高手,諸如盧中南、任平、趙彥良、駱恆光、王正良等人,幾乎都有過較長時間的毛筆書法研習經歷,其硬筆書風也與毛筆書風如出一轍,不過是換了書寫工具罷了。

當然,在熟練掌握硬筆性能之後,憑藉紮實的書法功底,的確有不少人能用硬筆創作出接近毛筆書法感覺的作品。比如原來活躍於硬筆書壇的獲獎專業戶謝非墨先生,就是習慣採用無格、黑底白字的書寫形式,使其硬筆書法作品呈現出類似於古代小楷碑帖的效果,將硬筆書法的表現力發揮到極致,很有藝術感染力。

有「中性筆書法第一人」之稱的趙立新,是硬筆書法全面衰落後難得的一抹亮色。趙立新最常採用1.0型號的紅色中性筆書寫歐楷,筆畫特點與毛筆小楷相當接近,顯示出趙立新對中性筆工具性能出色的駕馭能力。

儘管如此,當我們把那些出色的硬筆書法作品與毛筆小楷作品放到一起比較時,仍然能看出二者筆畫韻味上的明顯差別。

為了使硬筆書法的表現力最大可能地接近毛筆書法,人們在工具的改進和豐富性方面做出了很多嘗試。美工鋼筆、蘸水筆、原子筆以及竹筆等各種嘗試和創新,的確為豐富硬筆書法的表現力起到過一些作用。但是直到今天,還沒有任何一種書寫工具能夠表現出毛筆筆畫的無窮變化。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使得硬筆書法始終無法比肩毛筆書法的藝術魅力。在硬筆書法的熱潮退去後,當年的硬筆書法名家紛紛回歸傳統的毛筆書法領域,重新感悟傳統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盧中南、田英章、曹寶麟等當代書法教育領域的風雲人物,其實都是當年活躍於硬筆書壇的高手。

驚龍軒以為,硬筆書法要想真的發展下去,在傳承傳統書法底蘊的同時,必須正視自身工具性能上的諸多弊端,揚長避短,摸索出真正屬於硬筆書法的藝術魅力,而不是盲目模仿毛筆書法的表現形式。真如此,或許還會有一線生機。

相關焦點

  • 硬筆如何寫出毛筆的效果?
    其實我們知道,硬筆要寫出毛筆的效果,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通過一些微小的動作、精細的控制,能寫出一些近似毛筆筆畫的效果,就會讓我們的硬筆字更加精到和耐看。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動作,就是「提按」,「提按」讓硬筆的筆畫也可以有粗細變化,只是變化的程度遠遠不如毛筆而已,但是效果還是可以很明顯的。
  • 硬筆書法6條經驗|硬筆寫出藝術感,八成功夫通過毛筆書法培養
    硬筆書法需要登峰造極,毛筆大字書法就是我們的修煉的捷徑與法門。小楷字型小,藝術表現力趨於實用。均稱、形態、規範之外藝術手範並不豐富……趙賀新使用毛筆技法把硬筆書法寫成了毛筆的風格,也成就了上目前最美的硬筆書法。
  • 硬筆教學用1.0的中性筆刻意體現毛筆效果,合適嗎?
    近日,有書友在評論區指出,今天的硬筆書法界和特別是硬筆書法教學,都太過於注重用筆尖較粗的硬筆如描字一般來刻意體現毛筆的效果,他問:「難道叫小朋友考試用1.0?」「這不是應驗了田英章的硬筆必須依附於毛筆那句話?」
  • 去其肉筋存骨質,硬筆與毛筆書法的區別在哪?
    硬筆書法與毛筆的區別在於變軟筆的粗壯點畫為纖細的點畫,去其肉筋存其骨質。這主要是由書寫工具不同造成的。針對有人說,毛筆書法寫好了,硬筆書法自然就好了的自然輪換論,筆者不敢苟同。根據筆者的多年實踐,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相貌」不同而已,其筆法、技法、章法是相同的,只舉一例,讀者便會瞭然,那就是宋徽宗趙佶的「瘦金書」便是一例,鋼筆中的彎頭筆,幾乎可以寫出同樣的瘦金書來。從某種程度上說,硬筆書法更具有實用性和普及性,她是藝術性和實用性結合最好的書法藝術,在行政文秘類行業中,特別是在大中小學生中,尤其應該提倡和發揚。
  • 硬筆書法|小學生硬筆書法章法入手,3個月寫出工整作業
    小學生書寫習慣練習從章法入門,實用硬筆書法3個月練習,即可寫出工整作業......章法對成年人是最簡單的知識規則,但兒童學習書法卻不如此,「成行」是他最難點的書寫習慣。一、小學生書寫紅顏從「章法」入手,首要培養書寫「橫平豎直」的習慣,是最佳入門法寶;成人書法,章法有其自覺性,但小孩們練習書寫時,章法規則卻難得一次性建立成行成列的書寫習慣。這樣的原因導至孩子們練習寫字長期不能入門!實用書法貴在規範、工整、快捷與可識性!為了實用,不必在意其所謂藝術性。硬筆筆畫寫出橫平豎直,結構上寫出「分布均稱」是個慢過程。
  • 有硬筆行書基礎能學好毛筆行書嗎
    而大多數書法水平突出的人,都是行書寫得好。從筆畫的書寫要領到結體的布局,都具備了毛筆書法的功底。也可以反過來說,實際上我國後來發展起來的硬筆行書,是在毛筆行書的基礎上演化而來,只是用鋼筆代替了毛筆,書寫更流暢,寫字速度和效率更高,更符合現代辦公需要。
  • 寫硬筆書法,一定要寫出毛筆的感覺嗎?這一點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書法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發展出了傳統書法,硬筆書法,軟筆書法,其他書法等幾類書法,可以說,從有文字開始,到現在,書法就一直伴隨著文字、伴隨著我們的生活,早期的書法,可以說是只有硬筆書法,這個時候的硬筆書法,不是指我們現代的鋼筆類的硬筆,而是「刀筆」,就是用刀做筆,在骨頭上
  • 《書法問集》383、青少年練習硬筆書法,筆畫重要還是結構重要?
    做什麼當然有主次之分,但水準要相近。【如果是硬筆,那麼結構比筆畫相對重要。如果要練字其實,用毛筆從筆畫開始更好。】「硬筆書法」最主要的推動者是龐中華先生,大概30年前龐中華先生的電視教學節目風靡大江南北。沒有龐中華難道還沒有硬筆書法了嗎?
  • 硬筆書寫的筆法,該怎樣運筆?怎樣才能寫出漂亮的筆鋒?
    本節學習另一個筆法內容,運筆,該怎麼運筆呢,什麼是筆鋒,如何運筆才能寫出筆鋒。什麼是筆法:先說說什麼是筆法,包括執筆和運筆。筆法的核心是對筆鋒的掌控。正如任何事情都有法,如打球、舞蹈、戲劇,都有各自的法,書法自然也不例外。因為書法所要使用的工具是毛(軟)筆和硬筆,毛筆有毛筆的特性。
  • 應該怎樣理解和把握硬筆與毛筆的關係?
    近日,有書友在評論區指出,今天的硬筆書法界和特別是硬筆書法教學,都太過於注重用筆尖較粗的硬筆如描字一般來刻意體現毛筆的效果,他問:「難道叫小朋友考試用1.0?」「這不是應驗了田英章的硬筆必須依附於毛筆那句話?」
  • 硬筆書法與毛筆書法到底有什麼區別?這些你知道嗎?
    硬筆是指鋼筆、鉛筆、原子筆的硬性材料製作的書寫工具。我國古代便是用刀、石片等硬物刻劃而成,這便是我國最早的硬筆書法。戰國時期毛筆出現後,變為主要的書寫工具,兩千餘年常興不衰近百年來,隨著鋼筆、原子筆在我國的普及,硬筆書法又呈風靡趨勢。這裡,把硬筆書法同毛筆書法作一些淺顯的比較,談一談硬筆書法的特點。
  • 原子筆可以練習硬筆書法嗎?如何寫出書法中所謂的粗細變化?
    最近有書友問我,原子筆可以練習硬筆書法嗎?如何寫出書法中所謂的粗細變化。我認為我們用原子筆來進行書法的創作,這是完全可以的。也就是說,我們要不要用硬筆來表現我們毛筆書法的某些特質,比如說,筆畫的粗細變化、結構安排,章法的布局等等方面。
  • 簡述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的關係
    很多人問我,毛筆書法好的人,硬筆書法一定好嗎?或者是,硬筆書法學好了,也能促進毛筆書法嗎?帶著這些問題,我簡單的給大家分析一下二者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聯繫!我們都知道,其實硬筆書法只是在今人才有的書法形式,在古代就沒有。古人寫字全都是毛筆,就根本沒有硬筆書寫工具和硬筆書法形式。古代大書法家遺留下來的這些碑帖和字帖,都是毛筆書法。而當今的這些硬筆書法大家,他們都是有些很深厚的毛筆書法功底的。
  • 啟功談硬筆書法之一:鋼筆書法與毛筆書法的區別和聯繫
    以執筆來說,毛筆筆頭軟,為了使書寫便利,只好把筆豎起來垂直於紙面,面對於鋼筆來說,因為筆尖是硬的,書寫起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故而無論是豎著還是斜著.橫著甚至倒著均無大礙,都可寫出字來,其隨意性及攜帶上都是毛筆所不及的。
  • 完整版:硬筆書法基本筆畫示意圖 | 硬筆練字技巧【帆果教育】
    雖然符合書法美的字都要遵循一些共同的法則,但是,具體到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結體, 提字已經很形象了,筆畫由粗變細用到的,提一下、拉一下的過程,一般是先頓一下再接著提的。
  • 硬筆和毛筆書法可以一起學嗎?
    硬筆和毛筆是可以一起學,不衝突的。 為什麼可以一起學? 有人說,毛筆硬筆一起學不會有幹擾嗎?不會混亂嗎?依編者的經驗,基本不會。你要相信人的大腦,要相信自己。 首先要說人的大腦記憶能力是很強的,像在書法專業院校的學生,他們學書法,有時候是篆書、隸書、行書等多種書體同時間學的,或變換的比較快。
  • 硬筆作品能稱得上書法嗎?
    鋼筆鉛筆等硬筆書寫工具傳入中國後,以其方便攜帶、書寫持續等特點,一下子成為主流書寫工具。那麼硬筆書寫工具寫出來的漢字能稱為書法嗎?這似乎不是個問題,硬筆書法似乎也被最廣泛的認可。中國成立了「硬筆書法協會」,舉辦「硬筆書法比賽」等等,似乎無可非議硬筆作品是不是書法。作為一名書法家,我深深感到硬筆作品僅是寫字而已,就硬筆字的藝術含量來說,與傳統書法不能相提並論。許多中國書法所特有藝術技法、藝術表現力、藝術效果硬筆字根本無法做到。所以,本人認為硬筆作品不能稱之為書法。
  • 實用性硬筆字沒有模仿毛筆字效果的硬筆字好看,但卻更應推廣
    這是因為實用性硬筆字更追求流暢自然的書寫效果,對書寫速度也有要求,不會為了模仿毛筆字的書寫效果而降低書寫速度,在筆畫和結字方面也是以自然美觀,有利於快速書寫為原則,不會一筆一畫的精雕細磨慢慢寫,所以自然就沒有模仿毛筆書法的硬筆字好看。
  • 能寫出毛筆韻味的鋼筆:你離硬筆書法,只差一個美工尖
    很多人曾經折服與鄧散木的硬筆書法之下,憑藉一根老式蘸水筆,與大多數人都很難適應的寫字姿勢,給鋼筆字注入了毛筆書法的靈魂。但是蘸水筆的實用性,註定只能成為一種情懷。事實上,書寫漢字效果最好的,就是鋼筆中的美工尖了。①硬筆的發展史筆者在這裡簡單說一說,硬筆其實早在甲骨文時期就出現了。甲骨文就是用很硬的刀在骨頭上刻畫,怎麼不是硬筆呢?另外還有一些出土文物,是竹子削制的筆,甚至中間開了現代鋼筆才有的縫。
  • 硬筆書法如何借鑑毛筆書法的技法?
    硬筆書法主要是寫的字的結構,在筆法上其實很難借鑑毛筆書法,但是現在很多硬筆書法家自己發明了一些方法,也可以用硬筆寫出毛筆的感覺。有些朋友說,硬筆就要寫出硬筆的感覺,沒有必要非要去模仿毛筆書法,我其實並不認同這種說法,持這種觀點的人可以說並不了解書法史。現在硬筆書法之所以也能稱為一門藝術,和中國傳統的書法是分不開的,他是一脈相傳下來的,中國古代的傳統碑帖同樣也是硬筆書法取之不及、用之不竭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