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嫘祖西陰之女夏縣山水奇秀聞名
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悠久的文明大國,先民創造了著名於世界的燦爛文化。嫘祖是我們先祖女性中的傑出代表,嫘首倡婚嫁,母儀天下,福祉萬民,和炎黃二帝開闢鴻茫,告別蠻荒,被後人奉為「先蠶」聖母,與炎帝、黃帝生活在同一時代,同為人文始祖。
這樣一位傑出的女性,老家在山西。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西陵就是今天山西夏縣尉郭鄉西陰村。
夏縣,因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建都而得名,又因人文始祖「先蠶娘娘」而聞名。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水秀麗,景觀奇異,道不盡的前世今生。
西陰有女名叫嫘祖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遠古的時候,中條山西面有一片桑林,桑林邊坐落著一個村莊,每當太陽出山,整個村莊都被茂密的桑林所遮掩,人們就習慣地稱它為西陰村。
西陰村裡住著一位姑娘,名叫嫘祖,長得非常好看。嫘祖的媽媽早年病亡,爹爹是黃帝手下的一員大將,常年出徵在外。
有一年,黃帝打敗了蚩尤,便在帳前大擺宴席,犒勞三軍,許多將領和百姓都送來各式各樣的寶物。嫘祖和她進獻的蠶絲一下就吸引住了黃帝。他望著這潔白的蠶絲,看著如花似玉的嫘祖,心中十分愛慕,就向嫘祖的爹爹求婚。嫘祖的爹爹十分高興,當場就答應了他們的婚事。
養蠶繅絲推廣全國
《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當時西陰一帶是一片濃鬱的桑林,人們還不會織布、做衣,都是夏纏樹葉、冬披獸皮。嫘祖想解決人們的穿衣問題,就開始用草皮,繼而用樹皮捻線,後來發現桑樹上野生蠶吐的絲又細又結實,便開始在家養蠶。
嫘祖把蠶繭煮熟後套在木棍上,用手撕著捻線,後來稱作絲(撕)線。嫘祖又受到蜘蛛網的啟發,把絲織成錦帛,後來稱作綢。又從河裡的梭魚上得到啟示,做成纏絲的工具,後人稱作梭子。從此,人們結束了以樹葉、獸皮為衣的時代,開始穿上用錦帛做的衣服。後世為了紀念嫘祖對人類的貢獻,尊稱她為 「先蠶娘娘」。嫘祖的故鄉——西陰村,也就成了植桑養蠶的發源地。
許多典籍都盛讚嫘祖的偉大功績,北宋建隆元年疏文稱嫘祖:教民養蠶治絲,無須樹葉蔽體;令地產桑育蟻,遂教人力回天。脫漁獵以事農耕,製衣裳而興教化。德配黃帝,輔成懷柔統一之功;恩重元孔,垂教以農立國之本。
文明家教母儀天下
作為黃帝的正妃,嫘祖是世界上蠶桑絲綢的偉大發明家,澤被中華,惠及全球,在中華和世界文明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燦爛的篇章,受到了人民的尊崇。
嫘祖是實現西陵內部聯盟和西蜀部落聯盟,並與黃帝實現部族大聯盟;輔弼黃帝,聯盟炎帝榆罔,東進中原,統一萬邦,奠定華夏立國基礎的政治家。她是教民養蠶、絲織、製衣、推行天下,開創並推進上古文明的教育家。
嫘祖生二子,她和軒轅決定,把長子青陽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礱江),接受艱苦環境磨練;讓能擔當大任之孫顓頊繼承黃帝位。這表明嫘祖是識大體、不循私,義方教子、大愛無私的賢妻聖母,以身垂範,為萬世母師。她是恩威並用,以攻心為上,平定西陵境內多次小部落叛亂的軍事家。她提倡婚娶相媒,締結對偶婚姻,進行人倫教化,體現畢生為民謀福利的犧牲精神與奉獻精神。
嫘祖由人文共祖被朝廷祀為「先蠶」,民間祀為蠶神。由於她巡行全國教民蠶桑而逝於道上,被人們祀為 「道神」「行神」「祖神」,即保佑出行平安之神,並演變為「旅遊之神」——旅遊者的保護神。
蠶神嫘祖西陵之女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西陵就是今天的夏縣尉郭鄉西陰村,為山西歷史名人錄上再添厚重一筆。
夏縣古稱安邑,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因奴隸社會第一個王朝——夏朝建都於此而得名,地處華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連接處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條山西麓,南接平陸縣,北鄰聞喜縣、垣曲縣,西連鹽湖區,東隔黃河與河南澠池縣相望。
夏縣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古蹟較多,有古文化和革命遺址201處,其中,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6處,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6處,運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7處。
絲綢起源古村遺址
西陰村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夏縣尉郭鄉西陰村的西北部,是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是一處新石器時代(前10000年-前2000年)遺址,佔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
1926年,遺址由李濟先生發現並主持第一次發掘,這是中國人首次獨立主持的田野考古工作,具有劃時代意義。1994年,進行了第二次發掘。為新石器時代仰韶廟底溝文化、西王村三期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三裡橋類型文化和商代二裡岡文化,廟底溝類型文化和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存最為豐富。
西陰村遺址發掘出土的半個人工切割的蠶繭標本,為研究絲綢起源提供了實物證據。
奇峰霞舉清泉中條
除了人文歷史資源豐富,夏縣的自然風光也是可圈可點。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素有 「華北天然植物園」之美稱的中條山。
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橫跨運城地區的夏縣、聞喜、絳縣、垣曲等縣境,歷史上三皇五帝中的堯、舜、禹、湯都曾活躍於此。這裡素有「山西天然植物園」之美稱,據調查有種子植物1000餘種,還有密源植物、野生花卉等,在華北植物區系中佔有獨特的地位。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寫道:「奇峰霞舉,孤峰標出,罩絡群泉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頂。」
六大景區景觀奇異
中條山森林公園內有六個主要景區,山水秀麗,叢林茂密,層巒疊嶂,景觀奇異,是理想的旅遊勝地。
舜王坪景區以中條山主峰舜王坪為中心,四周陡峰深谷並存,四面形成筆直的懸崖峭壁,而峰頂平坦。蟒河景區以黃龍廟為中心,由大河、楊莊河、南溝、拐莊蟒河四大溝組成,山石林立,造型別致,山山相連,溝溝相通,四道溝內水流潺潺,常年不斷,並在沿河形成了出水洞、水簾洞瀑布等奇觀。中村景區有洞天府地之稱,由數十個天然溶洞組成。這些溶洞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發育形成,奇特怪異的鐘乳石,晶瑩剔透、紅豔如燭、潔白若玉,是遊人尋幽探秘、飽覽洞府風光的絕佳之地。橫河景區是中條山油松、華山松的集中分布區,松濤陣陣、景致綺麗,以雄、秀、奇、險著稱。泗交景區風光壯麗,由三跌潭、秦王寨、將軍崖、飛壁崖、妖婆石、神黿谷景群、泅交圍獵場和湖光山色等著名景點組成。同善景區即麻姑山,原名蘑菇山,因盛產蘑菇而得名,後來麻姑在此修行成仙,人們在山頂建起廟宇,改名麻菇山。公園內有古蹟萬固寺,附近有三門峽水庫、王屋山等風景名勝。
六大景區各有特色,奇險峻秀,山水呼應,令人目不暇接。本報記者 盧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