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了!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這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政治報告,報告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明確宣示了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麼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大會通過修改《黨章》,繼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之後,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會形成的政治成果、理論成果、組織成果,給全黨全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理論指導、加強了領導力量,我們要深刻把握新時代新理論新使命新徵程,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接續我們黨領導人民前進的步伐,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奮鬥的基礎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迎難而上、開拓進取,革故鼎新、勵精圖治,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5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5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這些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標誌著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黨的十九大對黨和國家發展歷史方位的科學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
二、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新時代催生新理論,新理論引領新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新時代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魄力和理論家的深邃,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把這一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用「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進行了系統闡述這一理論的豐富內涵,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這「十四個堅持」構成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全黨同志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要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更好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三、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自成立以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黨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敢於面對曲折,勇於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的戰略部署。即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捨,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壯麗篇章!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只要我們黨把自身建設好、建設強,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就一定能夠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