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深圳人均GDP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那臺灣省何時能達到?

2020-12-07 西城數據

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臺灣地區率先實現經濟起飛,很早就躋身初等發達經濟體。在許多人看來,臺灣人均收入要遠遠高於祖國大陸。而實際上並不完全是,在內地有一個城市人均GDP早已反超臺灣省,這個城市就是深圳市。根據去年的數據,深圳市人均GDP為20.3萬元人民幣,約合29426美元,距離三萬美元大關僅一步之遙。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深圳市將順利突破三萬美元大關,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那麼臺灣省目前是什麼水平?何時才能達到公認的發達經濟體標準?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地區人均GDP為新臺幣80.1萬元,約合2.59萬美元,距離中等發達標準還有4000美元的差距。根據臺灣相關機構的預測,未來4年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將介於2.6%-3.4%,平均失業率3.5%-3.8%,人均GDP將達29006至29584美元。這也意味著臺灣省最快要到2025年,才能實現這一目標,比深圳市整整晚了5年。

深圳與臺灣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對組合。兩地經濟互補性強,臺灣以製造業為主導,尤其是半導體及光電產業,臺灣主要企業與深圳企業的合作由來已久。深圳是富士康早年起家的地方,也是富士康大陸總部所在地。臺積電為華為代工晶片,聯發科,大立光等也在給華為提供核心的零部件。臺灣地區市值最高的三家企業分別是臺積電,鴻海集團和聯發科,都與華為及深圳有密切的商業往來。而深圳已經不是傳統的製造中心,深圳市值最高的三家企業分別是騰訊,平安集團和招商銀行。從中可以看出深圳的主導產業為網際網路公司和金融。當然華為沒有上市,其估值最少可以排進前三強,因此深圳也少不了以華為為主的高科技公司。

與周邊地區相比,韓國在2017年就已經突破三萬美元大關,比臺灣地區早了9年;香港在2007年達到三萬美元,比臺灣早了19年;新加坡在2005年實現這一目標,比臺灣早了21年。與韓國相比,臺灣的產業結構相對比較單一,抵禦市場風險能力比較差。根據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臺灣地區今年的GDP增長速度為-4%,失業率將達到4.4%;此外對韓國的預測為-2.1%。

按照IMF的預測,臺灣省今年的GDP增長速度不容樂觀,如果因此而陷入衰退,那麼臺灣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的時間可能還會推遲。

相關焦點

  • 發達國家人均GDP標準?中國有幾個城市達到發達國家標準
    我國人均GDP已經突破一萬美元,中國經濟又重新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比最早三步走制定的2050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提前了15年。中國第一大經濟城市魔都上海按照世界發達國家水平標準人均GDP超過兩萬美元就是初級發達國家水平人均GDP超過三萬美元就是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均GDP超過四萬美元就是發達國家水平。
  • 1992年,臺灣人均GDP就突破一萬美元,那何時能達到發達經濟體?
    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省是唯一還未達到發達經濟體標準的地區。當新加坡,香港地區,韓國的人均GDP相繼超過3萬美元之際,臺灣省的人均GDP至今還徘徊在2.5萬美元,位居四小龍之末。也許有的國際組織認為臺灣已經是發達地區成員,如果按照人均2萬美元初等發達的標準,臺灣的確算是,不過目前國際公認的發達經濟體標準是3萬美元,也就是中等發達經濟體的標準。顯然臺灣省還有差距。事實上,臺灣地區早在1992年人均GDP就已經突破一萬美元大關,領先韓國兩年,差不多相當於內地目前的水平。
  • 新目標「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什麼水平?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 根據《公報》,會議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其中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何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 按人均GDP算,中國的「北上廣深」是否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呢?
    其中,發達國家的GDP就達到了51.74萬億美元,佔比約60%。按人均來看,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高達4.825萬美元,而發展中國家人均只有5000多美元。其中,盧森堡、挪威、愛爾蘭、美國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的人均GDP超過了6萬美元;而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國的人均GDP是達到或超過4萬美元,屬於發達國家裡面的中間階層。  另外,義大利、韓國、西班牙的人均GDP是達到或略高於3萬美元,處在發達國家裡面的「中等偏低階層」;然後就是發達國家的「入門級」,比如希臘、葡萄牙、捷克等國,他們的人均GDP只是達到或略微超過2萬美元。
  • 2019年,發達國家將貢獻全球GDP總量的60%,人均GDP會達到多少
    在2018年,全球GDP總量約為85.79萬億美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在2019年,全球GDP總量將會達到86.6萬億美元左右,根據IMF的預測,在這86.6萬億美元當中,有51.74萬億美元的GDP將由發達國家貢獻,佔比全球GDP總量近60%。
  • 臺灣省人均GDP約16萬,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與一線城市比呢?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1990年,臺灣省的GDP總量約為1700億美元,同年,我國GDP總量達到了3800多億美元;而在2018年,臺灣省的GDP總量約為589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4.14萬億元)。同年,我國GDP總量卻是高達90.03萬億元。可見,我國大陸在神速發展之際,臺灣省的GDP總量幾乎出現了滯留現象。
  • 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按經濟實力是否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呢?
    當然了,也有一部分發達國家的人均GDP僅略高於2萬美元,如葡萄牙和希臘。但這兩國究竟是否屬於發達國家,還存在著爭論。那就放寬一些吧,將那些人均GDP在2萬美元以上,並且具備較高的科技水平、工業水平、人類發展指數的20到30個國家稱之為發達國家。
  • 江浙滬和珠江三角地區,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了嗎?
    最近,我國在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1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並明確中等發達的標準是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國民收入較2020年翻一番。我國2019年人均GDP達到了1萬美元(7.1萬人民幣),翻番就是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的水平,就是屬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人均GDP水平情況,北京16.3萬,上海15.7萬,深圳20萬,廣州15.9萬。
  • 臺灣省人均GDP達2.5萬美元,與內地一線城市相比處於什麼水平?
    近年來隨著內地經濟的快速增長,許多地區已經率先跨入高收入行列,比如四大一線城市,無論是在城市建設,還是經濟發展水平,都與發達國家相差無幾。那麼經濟上先行一步的臺灣省,人均GDP接近25000美元,在內地一線城市中處於什麼水平?
  • 2020年上海GDP將達到3.9萬億,在全球是什麼水平?
    在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城市GDP排名中,上海再次位居全國第一。在生產總值方面,上海已經連續幾十年穩坐全國第一的位置,2019年上海GDP達到3.8萬億,北京緊跟其後,而深圳、重慶和廣州還在2萬億左右,旁邊的蘇州還未突破2萬億。
  • 朱光耀: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意味著我國人均GDP升至2萬美元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五中全會公報明確2035年我國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也就是說將比2019年的水平翻一倍,要升至2萬美元。朱光耀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一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會議的成果令人鼓舞,會議確定的發展目標催人奮進。
  • 中國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城市,為什麼上海還差得遠?
    首先經濟必須發達,比較通用的量化規定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其次工業化水平和生活品質必須高,像汶萊、卡達這些國家雖然富有,卻不能算作是發達國家。因此鄂爾多斯、東營這些城市的人均GDP都高於2萬美元,但其它標準不達標,也不能算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城市。
  • 深圳南山區和福田區三年內,人均gdp將是臺北2倍
    一個深圳市的經濟就超過整個臺灣省,這指的是財政收入超過整個臺灣省,並不是gdp總量超過臺灣省。不過以目前增長趨勢看,大概2025年左右,一個深圳市gdp總量將大概率超過整個臺灣省了。深圳南山區和緊挨著的福田區總人口達
  • 中國有哪些地區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
    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人均GDP至少2萬美元以上計算,中國不少城市已經達標了:首先是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然後像常州、廈門、鄂爾多斯、珠海、東營等三四線城市,由於人口較少,人均GDP絕對值也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如果算地區的話,目前國內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人均GDP也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
  • ...從而夠確保到2035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中新社...
    【楊偉民:到2035年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需年均增長4.73%】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表示,中國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者人均收入翻一番是有條件的,這要求未來15年年均增長4.73%,這個條件是具備的。
  • 長三角和珠三角有沒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英法德日就是中等發達國家,很明顯長三角和珠三角還沒有達到他們的水平,長三角和珠三角只有少數城市跨過了發達國家的門檻,整體還差一大截。對於發達國家的分級問題,並無權威標準,一般認為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就進入了發達國家的門檻,2-4萬美元為初等發達國家,4-6萬美元為中等發達國家,超過6萬美元為高等發達國家。也有人認為3-5萬是中等發達國家,甚至還有人認為2萬就是中等。
  • 從全世界來看,臺灣經濟達到了什麼水平?
    編輯:簡易財經從全世界來看,臺灣經濟達到了什麼水平?我國臺灣省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在上世紀60年代之後經濟實現快速發展,歐洲、日本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亞洲,「亞洲四小龍」由此出現,經濟實現迅猛發展,順利跨入發達經濟體門檻。
  • 深圳的人均GDP已超過臺灣省,那麼GDP總量還差多久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急先鋒城市,從一個幾萬人口的小漁村,如今已經成為了10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並且GDP總量已經超越了曾經想都不敢想的亞洲四小龍。除此之外深圳的人均GDP還超過了亞洲四小龍的臺灣省。2019年臺灣省的GDP總量為4.21萬億人民幣,人均GDP為2.6萬美元,人口2300多萬;深圳2019年GDP總量為2.69萬億人名幣,人均GDP為2.9萬美元,人口為1300多萬人。深圳成立四十年來人口一直快速增長,目前已經超過香港的700多萬人口和新加坡的500多萬人口。
  • 深圳40年,人均GDP超過20萬,和亞洲四小龍相比如何呢?
    深圳人均GDP和亞洲四小龍對比 亞洲四小龍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間,亞洲四個發展迅速的經濟體:韓國、臺灣省、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它們利用勞動力成本優勢,抓住了歐美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資金和技術,發展本地區經濟,在70年代到90年代得到高速的發展,成為亞洲繼日本後的發達國家和地區。
  • 中國「最小」的省會城市,面積是深圳的1/6,人均GDP卻有20萬元
    但是也有一部分例外,一部分省的省會城市趕不上這個省的其他地級市,比如濟南,今天的小編大家對於中國的最小的省會城市,其面積雖小,但是人均gdp達到了20元,然後這個城市還在世界上最具權威的世界城市的一個研究機構根據世界的一線城市被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