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的本據在安土,秀吉則在大阪,二者的共同點是靠近京畿商旅通暢,家康取得天下之後卻把統治中心放在遠離京畿的關東江戶,而且最終都沒把把幕府西遷,這是怎麼為什麼呢?
作為日本兩大平原之一,關東平原有不遜於濃尾的經濟。德川家自從受封關東後,便大力發展關東本地,興修農利,整理了欠缺開發的江戶港,關東已經有了和畿內想抗衡的經濟實力,而老基地中東經濟比不上這兩個地區。
不僅如此,德川在西國的人脈和威信是比較脆弱的。當時的西國各強力大名,比如毛利,島津之流,並不像武田、北條在抗爭織田豐臣時遭毀滅,或像上衫這樣被改易。他們依然統治著舊領,佔地雖廣,但數量繁多,石高合計不低。所以,入主西國對德川家康來說很不利。另外,島津這樣即使面對一統中國,幾內加東中北三道的豐臣,依然選擇決戰的瘋子,德川肯定也是敬而遠之吧。
關東就不同了,德川氏進入關東後即將自己的譜代大名安插在關東內部或者關東附近,德川家康在這裡有一個強有力的根基,而且他還利用手下親信在幕府周邊布置了一條防線。
在當時的關東,琵琶湖邊有譜代井伊家,津又有藤堂,附近是紀伊家,濃尾有尾張德川家,越前也有松平,實際西國外樣通往幕府大本營的兩條路都已經被防範好了,後來三代又在會津安置兄弟保科,會津後來百年的任務就是防範東北有嫌疑的大名,等於江戶一面背海,三面有人保護。關東經濟發達,水運便利,再加上親藩譜代的布置,德川家康不選擇在這裡開幕在哪裡?
另外,開幕關東給人一種正統的感覺。德川氏自稱是源氏後裔,源氏以關東草創天下,足利氏同樣。德川家康崇拜武家政權的開創者源賴朝,效仿鎌倉(鎌倉同處關東並且臨海)自建都市,也不難理解。
還有一個就是京東遠離京都,讓公家無力幹涉幕府政治。德川家康以足利為前車之鑑遠離京都,免受公家的文化腐蝕。有人說,這不是也會減弱幕府對朝政的控制,實際上,歷史上很多時候權臣都會遙執朝政,這樣可以避免很多正面衝突,曹操居鄴城、高歡居晉陽都是類似的,更何況幕府時期京都完全就沒有朝政要處理。
德川家康為何不把幕府西遷,而是將統治中心移到江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