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蛺蝶小品畫
宋代蛺蝶小品畫蛺蝶題材作為宋代草蟲小品畫中重要組成,歷來為人們所喜愛。由於此類題材作品的數量佔比大、藝術成就高,是非常值得專門用一期文章來介紹的。蛺蝶的畫法成熟較早,唐初時滕王李元嬰即以畫蝶聞名,素有「滕派蝶畫」之譽。對蛺蝶的描繪發展到了宋代更加大放異彩名家輩出,其中以北宋趙昌最為著名。趙昌之畫長於寫生,得花木之精神,所畫蛺蝶翩翩而動躍然紙上。這種對畫面生動之感的表現,也正是宋代花鳥畫的一種特有時代精神。以下筆者挑選了幾幅具有代表性的宋代蛺蝶題材小品畫分別加以賞析。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蛺蝶小品畫
文/劉建軒蛺蝶題材作為宋代草蟲小品畫中重要組成,歷來為人們所喜愛。由於此類題材作品的數量佔比大、藝術成就高,是非常值得專門用一期文章來介紹的。蛺蝶或為蝴蝶古稱,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云:「蛺蝶輕薄,夾翅而飛,枼枼然也。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對幅小品畫
文/劉建軒對幅小品畫是現存宋畫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形式,它們在內容及畫法上構成了統一的對應關係。正如本系列賞析開篇中所寫的,「這些精彩的畫作在它們誕生之初,並非像現在這樣只是單純的繪畫作品,它們本身是有實用功能的……而方形的通常是用作屏風或燈片。宋代的屏風形式非常多,其中有一類屏風是由許多小方格組成,因此會在其上作畫用以裝飾。同樣的原因,宋人也會在用絹製成的半透明的燈片上作畫。」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猿畫小品
文/劉建軒 猿畫是宋代翎毛小品畫中一個較為獨特的題材,它以描繪深山猿猴及其生活場景為主要內容。據荷蘭學者高羅佩《長臂猿考》一書中考證,宋畫中的猿類多為黑掌長臂猿。宋代猿畫題材的開創者當屬北宋著名畫家易元吉,宋人郭若虛《圖畫見聞志》稱其「志欲以古人所未到者馳其名,遂寫獐猿。」易元吉,字慶之,湖南長沙人。善畫翎毛走獸,以畫獐猿聞名於世。
-
宋代小品畫賞析:折枝花鳥畫
「折枝花」是宋代花鳥小品畫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既是一種繪畫題材也是一種構圖方式。「折枝」一詞始見於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中:「邊鸞,京兆人也。少攻丹青,最長於花鳥,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折枝花一開始應該是作為一種繪畫題材出現的,正如唐代詩人吳融在《壁畫折竹雜言》中所寫:「不是從來無本根,畫工取勢教摧折。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清供小品畫
文/劉建軒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藝術非常繁盛的朝代,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說:「故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動與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漢唐,後之元明,皆所不逮也。」文房清供雖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喜愛,但在宋代尚文之風的推動下更是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高峰。清供作為文房雅玩,涵蓋的品類十分廣泛,如日常的文房用具、金石書畫、果蔬花供等都在其中。雅好清供者也只是文人,可謂自天子以至庶人都以此為樂。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草蟲小品畫
花鳥畫發展到了唐代已趨於成熟,草蟲畫也隨之更加完善,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便以善畫蜂蝶而著稱。五代時期,作為花鳥畫兩大源流發端的徐熙和黃荃均善畫草蟲。如現存的黃荃《寫生珍禽圖》中就描繪有十二隻昆蟲。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範寬風格山水小品畫
北宋王詵就曾在將二人畫作同懸壁上,謂李成「墨潤而筆精,煙嵐輕動,如對面千裡,秀氣可掬。」評範寬「如面前真列峰巒渾厚,氣壯雄逸,筆力老健。」對比而言「此二畫之跡,真一文一武也。」北宋時期,範寬的影響力與李成不相上下從學者甚眾,有「關陝之士,惟模範寬」之說。從現存的宋代山水小品畫中,我們仍然可以發現一些具有範寬風格的作品,本期即以此為題進行賞析。
-
宋代小品畫:對幅小品畫
文/劉建軒 對幅小品畫是現存宋畫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形式,它們在內容及畫法上構成了統一的對應關係。正如本系列賞析開篇中所寫的,「這些精彩的畫作在它們誕生之初,並非像現在這樣只是單純的繪畫作品,它們本身是有實用功能的……而方形的通常是用作屏風或燈片。
-
宋代小品畫大全之一
中國幾千年的美術史中,宋代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峰時期,它承上啟下對明清時期的繪畫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山水、人物、花鳥都日臻成熟,對於畫面中位置構圖的經營也達到成熟,精微的筆墨技巧,高雅的格調品味,以及豐富多樣的繪畫題材,一些小物體如花卉昆蟲等也開始作為獨立的物象進入畫面之中,表現形式也開始變得豐富,極大的擴展和豐富了中國美術的表現形式。
-
宋代青綠山水小品畫
此時的山水畫技法與人物畫大體相似,所運用的都是勾線填彩法,即以線描勾勒出山石樹木的輪廓,再用顏色渲染出其形體。從現存的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大致風貌。青綠山水畫發展到唐代,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畫家們已不滿足於只用人物畫的勾線填色法來表現自然山水,新的畫法競相出現。
-
激情與靈感的述說——曹仲生人物小品畫賞析 趙亞洲/文
激情與靈感的述說——曹仲生人物小品畫賞析趙亞洲/文這是一個多情的世界,這是一個飽含人間百態的世界。這就是曹仲生的人物小品畫,總讓人愛不釋手,總讓人有種想走進畫中探個究竟的衝動。曹仲生本是山水畫家。他十年磨一劍,深居終南山中,十年事讀書繪畫,朝露伴青燈苦修,形成了筆墨蒼勁厚重、意境空靈悠遠、氣韻渾然貫通、畫面蘊涵無盡生發之氣的畫風。業內交往的人都了解,仲生為人豪氣,性情幽默,富有激情。
-
宋代山水小品畫中的楊柳
楊柳樹同樣是宋代山水畫中十分常見的描繪對象。柳枝隨風飄動的姿態極為入畫,又因其形體較大常常會被安排在畫面前景的主體部分。楊柳的生長周期可以說是四季分明,春天發芽、夏天繁茂,秋天枯黃、冬天凋零。宋畫受「格物致知」的理學思想影響,講求對物象的自然之理表現,這一點從對楊柳樣貌四季變化的生動描繪中可見一斑。本期宋畫小品賞析便按四季各選了一幅楊柳主題的作品加以解讀,以期讀者對宋畫中的格物精神領略一番。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翎毛小品畫
文/劉建軒 翎毛是宋代花鳥小品畫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本意是指禽鳥翅膀或尾部長的羽毛,後代指以禽鳥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宋人花鳥長於「寫生」,這裡的「寫生」並非單指繪畫創作時的對景寫生,更是指作品要能描繪出物象的「靈動生氣」之意。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小景花鳥畫
在中國繪畫史中,宋代小品畫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以獨特的經營位置,精微的筆墨技巧,高雅的格調品味,以及豐富多樣的繪畫題材,成為中國美術史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小品畫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咫尺之間,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和審美意趣,藝術表現力絲毫不亞於大幅繪畫。它的興盛,與宋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關,對後世繪畫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宋代山水小品,咫尺千裡
宋代山水小品原大高清宣紙複製 山水畫小品在中國畫的發展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一直以來都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愛。山水小品畫運用虛實的關係將畫家心中的境界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人們能夠通過畫作中的小景聯想到唯美的畫外之景。
-
宋代是什麼樣的社會風貌,形成了擁有獨特風味的小品畫?
格物精妙,淡雅情真,宋代的小品畫作為一種獨特的繪畫種類,作為這樣一種特殊的繪畫種類,能夠產生這種繪畫的社會風貌,也自然是獨特的,宋朝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獨特性的王朝。本文將淺談宋代小品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風貌。
-
宋代草蟲小品畫
花鳥畫發展到了唐代已趨於成熟,草蟲畫也隨之更加完善,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便以善畫蜂蝶而著稱。五代時期,作為花鳥畫兩大源流發端的徐熙和黃荃均善畫草蟲。如現存的黃荃《寫生珍禽圖》中就描繪有十二隻昆蟲。到了宋代,花鳥畫發展到了歷史性的高峰,善畫草蟲的畫家眾多,又以崔白、林椿、趙昌、易元吉等人最為著名。這一時期的草蟲畫追求的是自然生趣,得益於畫家細緻的觀察,他們筆下表現出的草蟲使人如觀活物。
-
尺素乾坤 宋代小品畫略論
宋 佚名 出水芙蓉圖 絹本 23.8×2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中國的繪畫藝術在宋代達到了一個歷史的高峰。繪畫發展十分全面,人物、山水、花鳥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更趨於成熟,作品形式也是種類繁多,其中小品畫以存世量多、題材廣泛,成為欣賞和研究宋代繪畫的重要對象。
-
藝術賞析丨宋代小品畫:小景花鳥畫
文/劉建軒 「小景畫」既是宋代花鳥小品的一種繪畫題材,也是一種構圖方式」。「小景」一詞始見於北宋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其中有兩處關於「小景」的記載。一則是在「山水門」中所載:「高克明,京師人,仁宗朝為翰林待詔。工畫山水,採擷諸家之美,參成一藝之精。團扇臥屏,尤長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