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丨宋代小品畫:清供小品畫

2020-08-12 新華網客戶端

文/劉建軒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藝術非常繁盛的朝代,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說:「故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動與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漢唐,後之元明,皆所不逮也。」文房清供雖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喜愛,但在宋代尚文之風的推動下更是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高峰。清供作為文房雅玩,涵蓋的品類十分廣泛,如日常的文房用具、金石書畫、果蔬花供等都在其中。雅好清供者也只是文人,可謂自天子以至庶人都以此為樂。

南宋《西湖老人繁勝錄》中記載,「初一日,城內外家家供養,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梔子花之類」,「雖小家無花瓶者,用小壇也插一瓶花供養,蓋鄉土風俗如此,尋常無花供養,卻不相笑,惟重午不可無花供養。端午日仍前供養。」正因如此,在朝野內外都盛行清供之風的氛圍裡,彼時的宮廷畫家們也創作了為數不少的清供畫作。這些作品大多以果蔬花供為主,這與清代喜好清供中的金石彝鼎為題材不盡相同。

下文將介紹賞析幾幅具有代表性的宋代清供小品畫。

宋 佚名 膽瓶秋卉圖 絹本設色 26.5×27.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膽瓶秋卉圖》,絹本,26.5×27.5cm,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本畫無款,舊題姚月華所作。畫上有宋寧宗趙擴所題詩句:「秋風融日滿東籬,萬疊輕紅簇翠枝。若使芳姿同眾色,無人知是小春時」。姚月華,生平不詳,依其畫風及題字推測應是宋寧宗時期的一位女畫家。此畫勾畫纖細,設色淡雅,造型婉約,充滿了女性畫家的特有審美趣味。畫中所描繪的是一隻深色膽瓶立於方架之中,瓶內插有數支粉色菊花。作者特地將膽瓶置於畫面中的一邊,顯然就是要為左面皇帝題字留出空間。再觀陳放膽瓶的方架,用筆細勁如鐵線,可見其畫工非常。

宋 魯宗貴 吉祥多子圖 絹本設色 24×25.8cm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吉祥多子圖》,絹本,24×25.8cm,現藏於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本畫為魯宗貴所作,其名款「魯宗貴」三字題於畫中左邊一片葉子上,字跡極小狀如斑點,需仔細辨認。魯宗貴,南宋宮廷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宋理宗紹定年間為畫院待詔。善畫翎毛花卉,長於渲染,頗具生意。此幅《吉祥多子圖》為宮廷常見的寓意吉祥的畫作,取「桔」字與「吉」字諧音表示吉祥,石榴因其子多象徵多子多福子嗣興旺,故以此得名。此圖描繪十分寫實,所畫物體靜置於畫面中央並無過多的構圖安排,應該是一幅寫生之作。其敷色雖為重彩但顏色的搭配卻非常素雅,這是因為畫中鮮豔的色彩被作者有意處理得偏灰。由此可見畫家對色彩敏銳的感知力與準確的表現力。

李嵩 花籃圖 絹本設色 19.1×26.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花籃圖》,絹本,19.1×26.5cm,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本畫為李嵩所作,畫面左下方空白處題有「李嵩畫」的款識。李嵩(1166—1243),南宋宮廷畫家,歷光宗、寧宗、理宗三朝。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少時曾為木匠,後被畫院畫家李從訓收為養子,繪畫得其親授, 以人物、界畫聞名於世。此幅《花籃圖》是傳世署有李嵩名款的三幅《花籃圖》之一。繁複工細是李嵩繪畫的標誌性特徵,他極善於把看似繁雜的畫面組織成一個整體。此畫也不例外,精巧複雜的竹編花籃裡盛滿了各色花卉,密不透風的構圖使它們合為一體絲毫不亂。如此精巧的構思讓《花籃圖》成為了宋代繪畫史上不朽的傑構。

相關焦點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①:尺素乾坤
    在中國繪畫史中,宋代小品畫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以獨特的經營位置,精微的筆墨技巧,高雅的格調品味,以及豐富多樣的繪畫題材,成為中國美術史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小品畫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咫尺之間,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和審美意趣,藝術表現力絲毫不亞於大幅繪畫。它的興盛,與宋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關,對後世繪畫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蛺蝶小品畫
    宋代蛺蝶小品畫蛺蝶題材作為宋代草蟲小品畫中重要組成,歷來為人們所喜愛。由於此類題材作品的數量佔比大、藝術成就高,是非常值得專門用一期文章來介紹的。蛺蝶的畫法成熟較早,唐初時滕王李元嬰即以畫蝶聞名,素有「滕派蝶畫」之譽。對蛺蝶的描繪發展到了宋代更加大放異彩名家輩出,其中以北宋趙昌最為著名。趙昌之畫長於寫生,得花木之精神,所畫蛺蝶翩翩而動躍然紙上。這種對畫面生動之感的表現,也正是宋代花鳥畫的一種特有時代精神。以下筆者挑選了幾幅具有代表性的宋代蛺蝶題材小品畫分別加以賞析。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蛺蝶小品畫
    文/劉建軒蛺蝶題材作為宋代草蟲小品畫中重要組成,歷來為人們所喜愛。由於此類題材作品的數量佔比大、藝術成就高,是非常值得專門用一期文章來介紹的。蛺蝶或為蝴蝶古稱,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云:「蛺蝶輕薄,夾翅而飛,枼枼然也。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對幅小品畫
    文/劉建軒對幅小品畫是現存宋畫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形式,它們在內容及畫法上構成了統一的對應關係。正如本系列賞析開篇中所寫的,「這些精彩的畫作在它們誕生之初,並非像現在這樣只是單純的繪畫作品,它們本身是有實用功能的……而方形的通常是用作屏風或燈片。宋代的屏風形式非常多,其中有一類屏風是由許多小方格組成,因此會在其上作畫用以裝飾。同樣的原因,宋人也會在用絹製成的半透明的燈片上作畫。」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小景花鳥畫
    在中國繪畫史中,宋代小品畫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以獨特的經營位置,精微的筆墨技巧,高雅的格調品味,以及豐富多樣的繪畫題材,成為中國美術史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小品畫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咫尺之間,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和審美意趣,藝術表現力絲毫不亞於大幅繪畫。它的興盛,與宋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關,對後世繪畫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猿畫小品
    文/劉建軒 猿畫是宋代翎毛小品畫中一個較為獨特的題材,它以描繪深山猿猴及其生活場景為主要內容。據荷蘭學者高羅佩《長臂猿考》一書中考證,宋畫中的猿類多為黑掌長臂猿。宋代猿畫題材的開創者當屬北宋著名畫家易元吉,宋人郭若虛《圖畫見聞志》稱其「志欲以古人所未到者馳其名,遂寫獐猿。」易元吉,字慶之,湖南長沙人。善畫翎毛走獸,以畫獐猿聞名於世。
  • 談小品畫,畫小品畫,賞小品畫
    小品畫,是中國畫創作中相對於尺幅大的、主題性強的作品而言的。小品畫的特點是,尺幅小、內容簡練、筆墨多趣味性。小品畫的畫面自然,飄逸、優美、鬆弛,可以瞬間把觀者帶入鳥語花香、空靈寂靜的精神境界。馬新梅小品畫小品畫,以空靈性和抒情性為創作主旨,畫面整體以追求意境情思的抒發為審美趨向。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㉗:宋代減筆描人物小品畫
    在中國繪畫史中,宋代小品畫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以獨特的經營位置,精微的筆墨技巧,高雅的格調品味,以及豐富多樣的繪畫題材,成為中國美術史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小品畫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咫尺之間,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和審美意趣,藝術表現力絲毫不亞於大幅繪畫。它的興盛,與宋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關,對後世繪畫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㉖:宋代蘭葉描人物小品畫
    在中國繪畫史中,宋代小品畫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以獨特的經營位置,精微的筆墨技巧,高雅的格調品味,以及豐富多樣的繪畫題材,成為中國美術史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小品畫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咫尺之間,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和審美意趣,藝術表現力絲毫不亞於大幅繪畫。它的興盛,與宋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關,對後世繪畫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草蟲小品畫
    花鳥畫發展到了唐代已趨於成熟,草蟲畫也隨之更加完善,唐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嬰便以善畫蜂蝶而著稱。五代時期,作為花鳥畫兩大源流發端的徐熙和黃荃均善畫草蟲。如現存的黃荃《寫生珍禽圖》中就描繪有十二隻昆蟲。
  • 宋代小品畫:對幅小品畫
    文/劉建軒 對幅小品畫是現存宋畫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形式,它們在內容及畫法上構成了統一的對應關係。正如本系列賞析開篇中所寫的,「這些精彩的畫作在它們誕生之初,並非像現在這樣只是單純的繪畫作品,它們本身是有實用功能的……而方形的通常是用作屏風或燈片。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範寬風格山水小品畫
    北宋王詵就曾在將二人畫作同懸壁上,謂李成「墨潤而筆精,煙嵐輕動,如對面千裡,秀氣可掬。」評範寬「如面前真列峰巒渾厚,氣壯雄逸,筆力老健。」對比而言「此二畫之跡,真一文一武也。」北宋時期,範寬的影響力與李成不相上下從學者甚眾,有「關陝之士,惟模範寬」之說。從現存的宋代山水小品畫中,我們仍然可以發現一些具有範寬風格的作品,本期即以此為題進行賞析。
  • 驚豔千年的宋代小品畫丨私享藝術
    小品畫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咫尺之間,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和審美意趣,藝術表現力絲毫不亞於大幅繪畫。它的興盛,與宋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關,對後世繪畫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今天,宋代小品畫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其「樸素淡雅」的美學特徵,「格物致知」的求真態度,亦對當下創作人文精神的回歸有重要的啟示。因此,本期開始推出宋代小品畫欣賞專題,以饗讀者。
  • 宋代小品畫:翎毛小品畫
    在中國繪畫史中,宋代小品畫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以獨特的經營位置,精微的筆墨技巧,高雅的格調品味,以及豐富多樣的繪畫題材,成為中國美術史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小品畫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咫尺之間,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和審美意趣,藝術表現力絲毫不亞於大幅繪畫。它的興盛,與宋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關,對後世繪畫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尺素乾坤 宋代小品畫略論
    小品畫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咫尺之間,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和審美意趣,藝術表現力絲毫不亞於大幅繪畫。它的興盛,與宋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關,對後世繪畫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今天,宋代小品畫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其「樸素淡雅」的美學特徵,「格物致知」的求真態度,亦對當下創作人文精神的回歸有重要的啟示。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翎毛小品畫
    文/劉建軒    翎毛是宋代花鳥小品畫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本意是指禽鳥翅膀或尾部長的羽毛,後代指以禽鳥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宋人花鳥長於「寫生」,這裡的「寫生」並非單指繪畫創作時的對景寫生,更是指作品要能描繪出物象的「靈動生氣」之意。
  • 什麼是小品畫,現代小品畫的發展與社會意義
    什麼是小品畫,很多人都不能準備的講出來。小品,語出佛經。佛家稱樣本為「大品」,簡本為「小品」。在中國古代繪畫中無小品畫這一說法,只是到了現代,小品畫這個詞才產生,作為國畫的一個分類。小品畫,顧名思義是指尺幅較小、筆墨簡練的作品。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⑯:南宋四大家的山水小品畫
    在中國繪畫史中,宋代小品畫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以獨特的經營位置,精微的筆墨技巧,高雅的格調品味,以及豐富多樣的繪畫題材,成為中國美術史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小品畫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咫尺之間,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和審美意趣,藝術表現力絲毫不亞於大幅繪畫。它的興盛,與宋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關,對後世繪畫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 宋代是什麼樣的社會風貌,形成了擁有獨特風味的小品畫?
    格物精妙,淡雅情真,宋代的小品畫作為一種獨特的繪畫種類,作為這樣一種特殊的繪畫種類,能夠產生這種繪畫的社會風貌,也自然是獨特的,宋朝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獨特性的王朝。本文將淺談宋代小品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風貌。
  • 宋代小品畫:蛺蝶小品畫
    此畫雖無款識,但據其風格畫法推斷應是北宋畫院中人所作。畫中海棠花葉的勾勒質樸沉穩,與南宋院體的纖巧細謹截然不同。作者筆下海棠迎風搖曳,枝葉翻折,生動真實,可見其觀察自然之細緻。這和宋代畫院傳承了黃荃一派的寫生傳統是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