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9日在揚州東部交通客運樞紐周邊採訪時看到,隨著眾多道路建成,一塊塊新的路牌相繼上崗,一條條道路也有了自己的新名字,其中不少名稱都充滿了歷史文化和詩情畫意,在高鐵站前,「煙花三月路」就閃亮呈現。
提起揚州,不少外地遊客都會想起這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煙花三月下揚州」這一名句出自《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次在東部交通客運樞紐周邊道路命名時,「煙花三月」便成為了路名,代替了原先的「站東路」的路名。「煙花三月路」在連淮揚鎮高鐵揚州東站的東側,南至文昌路,北至新萬福路,是一條與連淮揚鎮鐵路平行的南北向大通道。
揚州鹽商天下聞名,「鹽運路」便出現在道路的命名中。揚州自古因鹽而盛,西漢廣陵王劉濞「開山鑄錢,煮海為鹽」,國力強盛。明清時期,揚州繁華以鹽勝。那一顆顆晶瑩雪白的鹽粒,匯聚成金銀山,使得這座運河名城空前繁榮起來,揚州鹽商與士紳、文人、工匠、布衣等芸芸大眾一起,創造了揚州的鹽商文化。「鹽運路」的出現,讓中外遊客一看到路名,便會想起揚州這樣的歷史文化。據悉,「鹽運路」是一條東西向的主幹道。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調任監察御史,離揚州赴長安時所作的詩:《贈別·其一》 。
在這次東部交通客運樞紐周邊道路命名時,「春風十裡路」便名列其中。春風十裡路與煙花三月路平行,在連淮揚鎮高鐵揚州東站的西側,南至文昌路,北至新萬福路,也是一條與連淮揚鎮鐵路平行的南北向通道。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這首詩寫出了揚州城夜市的繁華,是唐代詩人王建在魏博幕奉命出使淮南,夜遊揚州市時有感而作。這次在高鐵站周邊新建道路命名時,「碧雲路」便躍然而上。碧雲路是鄰近文昌路的一條新建道路,為東西向支道,其東至曙光路,西至春風十裡路。
此外,這次新建的眾多道路命名時,還有一些依照當地的地名命名,如夏橋路、韓萬河南路、韓萬河北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