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歲女孩寫了一首詩,短短20個字,成為唐詩經典之作

2020-12-07 上遊新聞

在唐代,人人皆會寫詩,帝王會寫,如唐太宗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和尚會寫詩,如僧皎然的「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兒童會寫詩,七歲的駱賓王寫下《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被譽為神童,一時傳為佳話。

在唐代,像駱賓王這樣的「神童」不只一個。《全唐詩》裡記載了一首《送兄》詩,是一個七歲的女孩,當著武則天的面寫出來的,真摯動人,後世學者讚賞不絕。

《送兄》

七歲女武后召見,令賦送兄詩,應聲而就。

別路雲初起,離亭葉正稀。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

這首詩見於《全唐詩》,詩前有一個小序,寫武則天召見她,讓她寫一首送別兄長的詩,女孩子應聲而答,寫出了這首詩。詩中,雖然只有短短20個字,卻十分誠摯感人。

看下這首詩的翻譯。哥哥要上路了,天邊秋雲初起,天色灰濛濛的。離別的亭子旁邊,樹葉飄落,稀稀疏疏。看那天上的大雁,排成一行,飛向遠方。可憐我們兄妹,卻不能像大雁一樣,一起歸去。

南朝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這首七歲女孩寫的離別詩,語句簡單,明白如話,意境高妙。後世許多學者,對這首詩讚譽有加。明·高棅《增訂評註唐詩正聲》:何物女子,有此典雅!清·劉宏煦《唐詩真趣編》:自然中饒氣骨。當下應聲而成,真大奇事。「不作一行歸」者,惟其為女子,不得與兄同去也,是之謂切。

眾人齊誇這首詩好,那麼,它好在哪裡呢?

別路雲初起,離亭葉正稀

前兩句託物起興,不直接寫離別,而是渲染離別的環境和氛圍。「別路」、「離亭」點明地點,暗含事件,感情由此鋪開。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雲初起」,在此處,即是景語為情語,一語雙關,亦指心中「愁雲初起」。「葉正稀」,點明秋天季節的同時,還有一絲蕭瑟、落寞之感,也十分符合離別的氛圍和情緒。前兩句可看作是鋪墊,讀完這兩句,離懷愁緒鬱結在心,似乎在等待著離別的時刻。

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

前兩句用景塑造了悲愁的氛圍,接下來,作者從景轉到情,巧妙而自然。還是寫景,作者將鏡頭對準天上的大雁,看著天空上的大雁,排成一行,一起歸去。而我們兄妹卻連大雁都不如,不能一同歸去。這個轉折自然而貼切,在詩詞中,「雁」也有送別之意。

這一句將感情上升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層面,送行的同時,還有對人生的概嘆。人總是由離別而感慨人生聚散,耐人尋味。

整首詩的景語皆情語,「離亭」、「別路」、「葉正稀」、「雁」將全詩刻畫成了一幅雋永的畫面。意境深遠,空間開闊,且滿目皆蕭然,滿腔皆哀傷,滿腹皆愁緒,實在不能不說是詩人的高妙之處。

短短的20個字,如泣如訴,濃濃情誼,盡在其中;語言簡樸,意境高妙,讀來,讓人回味無窮。人們感動於這首詩,欽佩它的作者,可是,歷史上,作者的真名實姓、生卒年月、何地之人等皆無從考證,唯能全憑《全唐詩》註解了。

《全唐詩》寫道:「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見,令賦送兄詩,應聲而就。」由此大致能推斷,詩人是南海人,此詩出自唐武則天時代。 無名的女孩子,留下一首動人的詩篇,不知道當時武則天聽了,是否也為她的才華感動。

小編也喜歡讀這首詩,特別是最後兩句,「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不只離別,世間許多事都不能如人所願。於是,人們抱著這些悲傷的詩句,喟嘆人生,時間久了,我們會明白。遺憾,也是人生的一種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唐代七歲女孩寫了一首詩,短短20個字,成為唐詩經典之作
    在唐代,人人皆會寫詩,帝王會寫,如唐太宗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和尚會寫詩,如僧皎然的「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兒童會寫詩,七歲的駱賓王寫下《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在唐代,像駱賓王這樣的「神童」不只一個。《全唐詩》裡記載了一首《送兄》詩,是一個七歲的女孩,當著武則天的面寫出來的,真摯動人,後世學者讚賞不絕。
  • 《唐詩三百首》裡最下裡巴人的一首,短短20個字,婆媳小姑全都有
    作為一部流傳很廣的詩集,《唐詩三百首》是小朋友們接觸唐詩的一本極好的書籍。入選的標準一開始就很清晰,就是既要膾炙人口,又要易學易懂,畢竟當初清代文人蘅塘退士編寫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私塾裡的孩子們讀。《三百首》共選了77位詩人的311首作品,數量上以杜甫的最多,達到38首,其次是王維的29首,李白的27首,這些名家之作自然不用說,都是經典之作。但也有不少是普通詩人妙手偶得的代表作,比如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新嫁娘》。這首詩來自唐代詩人王建,王建一生潦倒,對民間百姓生活十分了解,正因如此,他的詩多數相當接地氣。
  • 唐詩裡最落魄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成為了落魄的代名詞
    ,相信對於大部分喜愛詩詞的朋友來,只要一提起愛情,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李商隱和杜牧,他們兩人儼然是成為了愛情詩的代名詞。這其中尤其是以李商隱最為突出,他的眾多詩作,都是在描寫愛情,並且描寫的極為深刻,也也非常的唯美,讀來更是讓人讚不絕口,另外杜牧也是同樣的寫過很多的愛情詩,不過他除了描寫愛情之外,他其它題材的詩作,也是非常的值得一讀,譬如他的這首《遣懷》,同樣的也是一首經典之作,雖然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卻是成為了落魄的代名詞;唐詩裡有很多描寫傷感,以及落魄的詩作,還真沒有哪一首詩能夠與杜牧的這首相比
  • 一首唐詩短短20個字,揭示「喜新厭舊」,反映「知音難求」
    俗話說得好「千金易得,知音難求」,人的一生要經過許多「事」的歷練和「情」的糾葛,在唐代文化以詩歌「稱霸」的時代,詩人以詩抒懷比比皆是,有勵志的、抒情的、有謳歌讚美的、甚至還有「拍馬屁」的詩文等等。諸如此類的詩歌,就不加以例舉了,今天我們研讀一下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一首描寫音樂的小詩《聽彈琴》吧。這一首唐詩只有短短20個字,卻揭示了當時社會上「喜新厭舊」,同時反映了作者「知音難求」的困惑。《聽彈琴》唐代:劉長卿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 唐代高僧5歲時寫的一首詠花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字,卻充滿禪機
    駱賓王7歲寫《詠鵝》,黃庭堅7歲寫《牧童詩》,寇準7歲寫《詠華山》,魚玄機13歲寫《賦得江邊柳》,王維17歲寫「每逢佳節倍思親」,白居易17歲寫「離離原上草」。寫出這些經典時,詩人們的筆力都算不得成熟,但卻都成了千古絕唱,靠的或許就是靈感和天賦。本期再給大家介紹一首妙手偶得的詩作,詩名《五歲詠花》,來自唐代高僧釋知玄。
  • 唐詩三百首中最天真爛漫的古詩,20個字絕無深意,而神採鬱然
    唐詩300首當中有不少是寫到小女孩兒的。比如杜牧的「豆蔻梢頭二月初」,就是寫的十三四歲的小女孩兒,甚至還由此引申出來一個成語:豆蔻年華。除了杜牧的這首《贈別》以外,另外還有一位唐代詩人寫的詩歌,塑造了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兒的形象。
  • 《唐詩三百首》中最暖心的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
    晚年隱居洛陽的白居易,曾為這位好友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便溫暖了整個冬天。這首詩便是後來家喻戶曉的《問劉十九》。問劉十九唐代: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除了這首《問劉十九》,白居易還曾寫過另一首《劉十九同宿時淮寇初破》,至於「劉十九」的具體名字,已經無法考證了,只知他是隱居嵩陽的一位處士。能夠和白居易成為知己,想必他應該是個德行兼備之人吧。
  • 唐代一首與眾不同的邊塞詩,短短20個字無一生僻,卻令人不寒而慄
    唐代的邊塞詩可謂群星璀璨,王昌齡、岑參、高適,不勝枚舉。當然唐代的邊塞詩,經典也極多,「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雄渾和自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曠遠和悲涼;「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瀟灑和豪邁,都驚豔世人。
  • 唐詩裡一首描寫雨的詩,短短的二十八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唐詩裡一首比較冷門的詩作,那便是王駕的《雨晴》,這是一首描寫雨前和雨後的詩,詩人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致描寫的繪聲繪色,寫得非常的唯美,儘管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很是值得我們一讀。
  • 王維別具匠心的一首送別詩,短短20個字,寫出別樣的送別
    導讀:王維的一首送別詩,僅僅用20個字,別具匠心的手法寫出了不一樣的送別詩經典。 送別詩是中國傳統詩歌中一個重要的題材,大多數名詩人都有送別詩的經典之作。
  • 他只留下了一首詩,卻入選《唐詩三百首》,短短20字令人叫絕
    清朝的乾隆皇帝留下了四萬多首詩,在歷朝歷代的文人中獨佔鰲頭,可是那又如何呢?誰能背出他的一首詩來? 反觀有些詩人,雖然僅留下幾首詩,卻千年傳唱不衰。 例如張若虛,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就兩首,但是卻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力壓李白杜甫,登上了唐詩頂峰的頂峰。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王維是盛唐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可以比肩李杜的大文豪,他的詩意境唯美,往往可能只是寥寥數語,但是字裡行間充滿詩情畫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譬如《相思》、《終南別業》、《竹裡館》、《鳥鳴澗》、《鹿柴》等等,那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每一首都很唯美,寫得也是生動有趣,從而成為了唐詩裡流傳最廣的經典之作
  • 詩佛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句句都是千古名句
    唐詩中的五言絕句,是詩歌體裁中的一種,五言指的是「五言四句」,有仄起和平起兩格。五言絕句短短20個字,這在表現手法上要求更加簡練,所以創作難度也相應地加大了不少。歷代詩人寫五言絕句,都是力爭由小見大、以少總多,不僅僅要包含豐富的內容,而且還要意境深遠,言之有物。雖說詩詞歌賦浩如煙海,但是好的五言絕句卻鳳毛麟角,因此五言絕句成為詩壇中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也是唐詩中的精華。
  • 李白有一首詩,只有短短20個字,卻意境幽遠,千年來無人能超越
    而對於李白的詩作而言,人們最為耳熟能詳的必然是《靜夜思》了,這是一首僅僅只有短短20字的詩作,但是千年以來卻無人能夠超越 這首詩寫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這一年的李白年僅26歲。整首詩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只不過是對景色以及自己想法的一種簡單描述,但是人們卻從中感受到了作者最為濃烈的思鄉之情。
  • 《唐詩三百首》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20字,卻被譽為「一字難改」
    說起《唐詩三百首》我真的是太熟悉,因為小時候就開始接觸,我相信肯定有大多數的小朋友都和我一樣吧。這是我從小就開始接觸的一本書,據我媽媽說在小時候我曾經把整本《唐詩三百首》裡的詩歌都給背過。其實我現在想一下都有些佩服當年幼小的我,《唐詩三百首》裡面可是選了77位詩人共311首的作品,我都舉得我小小的腦容量是怎麼記住的。
  • 唐詩裡一首很孤獨的詩,短短二十二個字,把孤獨描寫的非常深刻!
    那麼說起唐詩,它種類繁多,各種各樣的題材都有,只要是你能夠想的,在唐詩裡都是可以找到,這也正是唐詩的偉大,所以如果你能夠熟讀唐詩,一定是個有情趣,懂得生活的人。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唐詩裡一首非常孤獨的詩作,那麼他便是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這首詩可以說是唐詩裡,非常孤獨的一首,他的孤獨程度不亞於柳宗元的《江雪》,而且這首詩也只有短短的二十二個字,詩人卻是把孤獨描寫的非常深刻,讀了令人讚嘆不已,所以很是值得一讀。
  • 唐代宰相的一首謎語詩,寫風入選小學課本,短短20字成千古名篇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首以風為題目的詩,在讀詩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創作者的身份。李嶠是初唐盛唐之間的一位詩人,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權力的巔峰期基本也是他文學影響力的巔峰期,同時期的著名文學家都已經逝去,活到70歲的李嶠自然而然就成為了那個時代大師。又因為自己身居相位,對當時文壇的影響更大,他的詩歌對於唐代詩歌的發展方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虞世南被譽為唐代「詠蟬」三絕之一,全唐詩卻只有他一首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和宋詞亦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最絢爛的兩顆明珠,縱觀唐代所有詩人,寫蟬的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是真正的精品卻只有三首,而虞世南便位列其中。但是在《全唐詩》中卻只留下了這一首,這首詩也是唐代文壇上的「詠蟬」詩三絕之一,也是託物言志的經典之作,他的這首《蟬》可以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相媲美。毫不誇張地說,虞世南的這首詩把蟬的顏值、氣質、品行寫到了極致。很形象地向我們展示了蟬雖然只有一個夏天,但是不僅會讓我們感嘆到,蟬在它有限的時間裡究竟驚豔了多少個夏天。
  • 7歲才女當百官面寫妙詩,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入選《全唐詩》
    詩詞的世界裡,7歲似乎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年紀。當年駱賓王7歲時以一首《詠鵝》一詩成名,然後就長期霸佔著小學第一首古詩,直到近期終於被漢樂府名篇《江南》取代。而對於被取代的原因,駱賓王真愛粉不屑地說:沒事,畢竟這首詩幼兒園都是要學的!
  • 岑參最鮮為人知的一首邊塞詩,短短20個字,卻成為國家強盛的象徵
    岑參的這首可謂邊塞詩中的經典之作。雖是為送別而寫,卻大開大合,豪情縱橫,這邊塞雪景壯麗無比,讀來令人逸興遄飛。岑參是盛唐邊塞詩派的中流砥柱,在他的筆下,有「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的沙場雪海壯闊無比;有「劍河風急雲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的金戈鐵馬氣勢磅礴,還有「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的豪情逸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