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僧5歲時寫的一首詠花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字,卻充滿禪機

2020-12-13 美詩美文

陸遊一生寫了9000多首詩,可謂文壇勞模了,最後也不得不在《文章》一詞中承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陸放翁說得其實沒錯,在寫詩為文這件事上,確實是講究靈感和天賦的。

駱賓王7歲寫《詠鵝》,黃庭堅7歲寫《牧童詩》,寇準7歲寫《詠華山》,魚玄機13歲寫《賦得江邊柳》,王維17歲寫「每逢佳節倍思親」,白居易17歲寫「離離原上草」。寫出這些經典時,詩人們的筆力都算不得成熟,但卻都成了千古絕唱,靠的或許就是靈感和天賦。

本期再給大家介紹一首妙手偶得的詩作,詩名《五歲詠花》,來自唐代高僧釋知玄。知玄5歲時就能識字讀詩,祖父指著一樹花讓他寫首詩,於是他隨口念出了這首詠花詩。全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但卻充滿著禪機,長大後終成一代高僧。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

《五歲詠花》唐.知玄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

關於作者知玄,後世有不少傳奇,但大多都是民間傳說並不足為信。但據《宋高僧傳》記載,唐僖宗曾到四川,並賜知玄「「悟達國師」」的稱號。而這首詠花詩當時並沒有題目,詩題是後人加上去的。

全詩共20個字,圍繞著風中的花來寫,一、二句寫花開和花落時的不同情形,花開時是滿樹紅,花落時樹頭空空如也。從對仗來看,這兩句基本是工整的,雖然用字算不得高級,但卻極準確,用寥寥10字道出了花開的繁華和花落的蕭條,給人以巨大落差。

第三句筆鋒一轉,小詩人在百花凋零中發現了枝頭尚存的一朵花,這是令人欣喜的。 「唯」和「一」道出了這朵花的與眾不同,它在風中傲然獨立,似乎不願意離開樹枝落入塵土,這朵花頗有種王安石《梅花》中「凌寒獨自開」的傲骨。

但若只是這樣全詩便落了俗套,所幸有了第四句的再一次轉折,「明日定隨風」,花最終還是要隨風凋落。詩人不按套路出牌,本以為是首贊花詩,最後卻來了這樣一個讓人頗為無奈的落筆,讓全詩成了一首落花之作。有人覺得這樣的落筆過於悲涼,但5歲的詩人只是道出了一個世人不太願接受,卻又無比真實的事實。

縱觀全詩,其實是極具禪意的。花開花落本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花開令人欣喜,花落令人憂傷,但都逃不過自然的準則。而風的存在,並不是為了摧花,一個「隨」字是花與風相隨,隨風而去是花的歸宿。這並不是消極,而是另一種懂得順應自然的灑脫。

或許5歲的知玄在寫這首詩時,並沒有想這麼多,它只是輕描淡寫地寫一個事實而已,正如《皇帝的新裝》是被孩子說出了真相一樣,這首詩也正是如此。花開花落,自然之理,像惜花一樣珍惜時光,才是我們真正能做的。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一、二。

相關焦點

  • 清代高僧的一首絕句,短短20字,詩情畫意,充滿禪意
    一首優秀的詩歌,可以不用典故,也可以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必須含蓄和形象。自從唐代開始,很多詩人就與僧侶們相互交流,而詩歌中也經常滲透了禪意。有時作者在作品中並未提及一個禪字,更不說自己的參禪感悟,卻用景語表達心情。明末清初就有一位高僧,非常善於描寫禪境,卻沒有一句佛語。
  • 高僧臨終前寫下平生唯一一首詩,短短28字,寫出世人最嚮往的晚年
    可見,高僧的文字,因為自帶佛法的禪機、妙趣和頓悟,因而比世俗文字更加發人深省。這种放下之後的感悟,往往力拔千鈞,感人至深。宋代有一位高僧,名叫釋有規。他生活在富庶的吳地,年輕時候恰逢金人南渡,是亂世才子,其事跡見《卻掃編》卷下。釋有規何時出家,現在已經無從查考,他平生只有一篇詩文存世。
  • 唐代一首與眾不同的邊塞詩,短短20個字無一生僻,卻令人不寒而慄
    唐代的邊塞詩可謂群星璀璨,王昌齡、岑參、高適,不勝枚舉。當然唐代的邊塞詩,經典也極多,「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雄渾和自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曠遠和悲涼;「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瀟灑和豪邁,都驚豔世人。
  •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
    唐朝高僧雨天寫了一首詩,無生僻字卻讓人費解,成最具禪意一場雨文/一休道說道唐朝,那簡直就是文人的天堂,唐詩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從這些唐詩中看到了一個朝代的興衰歷程,而唐朝的著名詩人更是數不勝數,在唐詩中我們還能體會到詩詞中所體現出來的那些風景,尤其是唐雨,不同的詩人寫的不同的雨,總體來說就是概括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 唐代七歲女孩寫了一首詩,短短20個字,成為唐詩經典之作
    在唐代,人人皆會寫詩,帝王會寫,如唐太宗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和尚會寫詩,如僧皎然的「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兒童會寫詩,七歲的駱賓王寫下《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在唐代,像駱賓王這樣的「神童」不只一個。《全唐詩》裡記載了一首《送兄》詩,是一個七歲的女孩,當著武則天的面寫出來的,真摯動人,後世學者讚賞不絕。
  • 唐代七歲女孩寫了一首詩,短短20個字,成為唐詩經典之作
    在唐代,人人皆會寫詩,帝王會寫,如唐太宗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和尚會寫詩,如僧皎然的「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兒童會寫詩,七歲的駱賓王寫下《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 武則天最簡單的一首詩,20個字,沒有一個生僻字,卻霸氣十足
    今天,隱娘要分享武則天一首霸氣的詩,短短20個字,沒有一個生僻字,卻霸氣十足,這首詩,就是《臘日宣詔幸上苑》。《臘日宣詔幸上苑》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這是一首五言詩,短短20個字,卻霸氣十足。隱娘試著翻譯下這首詩:明天我要去上林苑遊覽,趕緊告訴春神知道,百花要連夜齊放,不要等到曉風吹來才開。
  • 唐代宰相的一首謎語詩,寫風入選小學課本,短短20字成千古名篇
    真正將風當成自己詩歌主題的幾乎沒有,因為風本身的特性,直接描寫它也並不容易,而歷史上總有些奇人,注意到別人注意不到的,寫出別人心中有筆下無的句子。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首以風為題目的詩,在讀詩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創作者的身份。
  • 李白與高僧在廬山談佛論道,兩人臨別時寫了一首詩,通篇充滿禪理
    雖然唐詩它還是以抒情為主,不過李白的詩又是不一樣,他在創作時會融入進自己的思想,從而也就有了一層深刻的哲理。那麼說起李白的詩人除了《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這樣的名篇之外,還有他關於描寫廬山的詩,那也是為後人津津樂道,特別是他的那首《望廬山瀑布》,更是膾炙人口,整首詩氣勢磅礴,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卻是寫出了不一樣的氣勢,從而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不僅收錄在了一些著名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也是頻頻有收錄,所以只要提起這首詩沒有人不知道
  • 和尚燒火時悟出首禪詩,短短20個字無一生僻,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這4個字,用在古詩詞上,其實就是將深刻的道理寫進通俗易懂的文字裡。白居易「離離原上草」,小學生都看得懂,卻讓我們學會了堅韌;唐伯虎的《畫雞》,看起來就像打油詩,讀完卻令人備受鼓舞。這些詩篇,其實就是大道至簡的最好詮釋。
  • 和尚燒火時悟出首禪詩,短短20個字無一生僻,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這首詩,看起來也該是大道至簡的典範,畢竟全詩無一生僻字,僅20個字寫的是牛、馬、水、火等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事物,但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這首詩名叫《焰裡寒冰結》,作者是唐代詩僧本寂和尚。讓我們來看看這首詩:《焰裡寒冰結》唐.本寂焰裡寒冰結,楊花九月飛。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
  • 唐代高僧的一首禪詩,表象之外見禪機,撥開雲霧懂禪理
    一葉一如來,一沙一極樂,平常處見功夫;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細微裡懂禪機。生活從來不缺少精彩,卻缺少發現精彩的眼睛;人生總是充滿苦難,但達觀者從不畏懼輪迴。誰不渴望自由和超脫,可有誰願意真正放下,沒有貪愛和憎恨,就沒有束縛;沒有感悟和實證,就無法讓自己升華。
  • 高僧出神入化之作,句句以「春」字開頭,最後5個字令人哭笑不得
    充滿著禪機是一定的,而偶爾和世人開開玩笑,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高僧詩作中有不秒趣詩。當年明代的志明和尚,寫下了首「春叫貓兒貓叫春,聽他越叫越精神,老僧亦有貓兒意,不敢人前叫一聲「,是句句令人捧腹,不得不說人家是當真敢說!作為唐代三大詩僧之一,皎然與貫休、齊已齊名,並稱唐代三大詩僧。
  • 武則天最簡單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卻霸氣十足
    《全唐詩》中記載了武則天一首霸氣的詩,短短20個字,沒有一個生僻字,卻霸氣十足,這首詩,就是《臘日宣詔幸上苑》。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這是一首五言詩,短短20個字,卻霸氣十足。有些大臣騙武則天說,上林苑的花開了,請武則天到上林苑賞花。武則天同意了,不久,就懷疑其中有詐,於是派遣使者到上林苑宣讀這封詔書,即這首詩,告訴花神:明天我要來賞花,一定要看到百花齊放。花神似乎是是收到了詔令,凌晨時,名貴花種遍布神都苑,一夜之間接連開放。
  • 一念成詩!白居易在被窩被凍醒寫下首妙詩,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睡眼惺忪之際,看見窗戶明亮,耳聽得窗外斷竹之聲,詩興大發,寫下一首絕妙的詠雪詩。卻原來,大詩人寫詩,都不用看的;卻原來高手寫詩就在一念之間,便能下筆如千言,字字珠璣。白居易這首《夜雪》就是如此,全詩都不見雪的影子,卻句句是雪,短短20字令人拍案叫絕。
  • 唐代才女僅一首詩存世卻青史留名,短短28字無一生僻,被譽為天籟
    在我國詩詞史上,從來不乏一詩成名的詩人,就像寫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崔護,還有寫下「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林升等。不過這些大多都是以男詩人為主,究其原因,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在古代,雖然不乏女子文人,就像唐代的「四大女詩人」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還有宋代的李清照、朱淑真等,但是細究下來,在古代文學史上佔據絕對數量還是男性文人,所以同時滿足女性文人而且還一詩成名的就屬於極少數了。而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來自一位唐代才女,她僅有一首詩存世,但卻憑此一詩成名,更是青史留名。下面就來和我一起走進這首詩。
  • 唐代農學家很著名一首蓮花詩,短短20字清新自然,結尾卻充滿遺憾
    文/顧無【引觴漫談】寫蓮花的詩詞文章,大家記得哪幾首最著名的呢?最近也是過了立秋,南方還是蓮子上市的季節。在街邊時不時的能看見賣蓮子的小車,超市裡也一直都有新鮮的蓮子賣。除了這些之外,大家還能想到哪些以不同角度寫蓮花的詩詞呢?【臨其詩境】今天要欣賞的,就是唐代文學家陸龜蒙的一首蓮花詩。
  • 李商隱很高明的一首詩,20個字渾然天成,最後5個字令人拍案叫絕
    難怪詩王白居易老年時,也愛不釋手,表示下輩子要做李商隱的兒子,這在當時也成為一時佳話。既然七言不好懂,那李商隱的五言又如何呢?今天小編和大家的這首李商隱的小詩,名叫《憶梅》。這首五言看起來是明如白話,共4句無一生僻字,但細讀來才發現這20個字相當高明,一句一轉折卻仍能做到渾然天成,最後5個字令人拍案叫絕。
  • 佳人逼婚高僧寫此詩,將「恨不相逢未嫁時」改一個字,拒絕得有水平
    有才華斐然的高僧,自然就有為他們痴狂的女子。當年唐代大才女李冶愛上了高僧皎然,寫了一首情意綿綿的20字小詩相送,皎然回了首妙詩,在詩中他寫道:「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可謂妙筆。到了宋代,道潛禪師也遇到這樣的事,在眾目睽睽下被佳人暗示,於是道潛也寫了首詩,在詩中他的回答是:「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也是十分巧妙了。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位高僧的完美拒絕。此人名叫蘇曼殊,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詩人更是一位任性的僧者。蘇曼殊從小有才,能書會畫,卻在19歲時決意落髮為僧。
  • 武則天最簡單的一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霸氣十足
    《全唐詩》中記載了武則天一首霸氣的詩,短短20個字,沒有一個生僻字,卻霸氣十足,這首詩,就是《臘日宣詔幸上苑》。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這是一首五言詩,短短20個字,卻霸氣十足。 明天我要去上林苑遊覽,趕緊告訴春神知道,百花要連夜齊放,不要等到曉風吹來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