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是古代希臘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戲劇藝術在當時的希臘是那樣的普及,取得了那樣高的成就,把古代希臘人稱之為「戲劇民族」一點也不過分。
古代希臘戲劇的起源與宗教祭祀有密切的關係,產生於對酒神狄奧倪索斯的祟拜。狄奧倪索斯是希臘主神宙斯之子,他的母親是凡間女子塞墨勒。神後赫拉出於忌妒,害死了已有身孕的塞墨勒。宙斯挽救了孕兒,把孕兒縫進自己的髀骨裡。狄奧倪索斯出生後,赫拉仍然繼續迫害,宙斯不得不把新生兒送到傳說中的倪薩山,由神女們照料撫養。狄奧倪索斯長大後,儘管他也是個「半神」,但人們並不崇拜他。他只好無奈地在世間漫遊,向人們傳授種植葡萄和釀酒的技術,給人們以歡樂。他的追隨者是一群瘋狂的女子,還有好娛樂玩耍的羊人。這些羊人行動放縱、令人反感,從而使他們的漫遊受到阻撓,甚至迫害。狄奧倪索斯在追隨者們的陪伴下,回到希臘,希臘人崇拜他,把他尊奉為酒神,列為奧林波斯神之一,使他成為歡樂和瘋狂與自製和理性的體現。酒神祭祀帶有狂歡性質。人們在歡樂的遊行中頌揚酒神的苦難經歷和旺盛精神,古希臘戲劇起源於此。正是由於古希臘戲劇與狄奧倪索斯崇拜的這種淵源關係,在古希臘戲劇形成以後,戲劇演出始終作為狄奧倪索斯祭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存在,並且只有在狄奧倪索斯節期間才舉行戲劇演出,從而使狄奧倪索斯節也成了戲劇節。
古希臘戲劇主要劇種是悲劇和喜劇。古希臘著名文藝理論家亞里斯多德在其《詩學》中談到古希臘戲劇的產生時說:悲劇來源於「酒神頌」的臨時口佔,喜劇於來源的臨時口佔。這裡的「低級表演」可能指節慶期間的粗俗表演。這就使得雖然古希臘悲劇和喜劇的產生都與狄奧倪索斯崇拜有關,但是悲劇和喜劇無論在戲劇題材方面,還是在表演風格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別,一莊一諧,成為鮮明的對照。
古希臘悲劇起初主要表演與酒神的經歷有關的故事,後來題材才逐漸擴大,涉及其他的神話傳說,甚至當代重大的社會政治事件也被納入題材範圍。不過在古希臘悲劇的整個存在和發展過程中,悲劇題材顯然主要取自於神話傳說故事,由此也形成了古希臘悲劇創作的一個重要特點。古代希臘人多少年來創造的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如關於普羅米修斯拯救人類的傳說,關於阿伽門農家族世代仇殺的傳說、關於奧狄甫斯的悲苦命運的傳說、關於美狄亞的遭遇和復仇的傳說,還有特洛亞戰爭傳說中的許多故事等,廣為流傳、眾所周知,因此古希臘悲劇演出吸引觀眾的主要方面不是故事的新穎和題材的奇突,而在於劇作家對於普遍知曉的題材進行的富有自己特點的理解和闡釋。這也使得悲劇演出在繼續作為節慶祭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同時,不只是一種民眾公共娛樂的形式,同時也是對民眾進行公民教育的手段,使古希臘悲劇演出具有重要的社會教育意義。古希臘悲劇的主題既有社會政治性的,也有倫理道德性的。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對人性弊端的揭露和批評。人性弊端中特別有害的是傲慢和貪婪。傲慢的表現多種多樣,如驕縱、狂傲、蔑視他人、輕慢神明等,在社會政治生活方面主要表現為專制和強權,貪婪則包括對財富、榮譽、權力的過分貪求。詩人提倡的是自製和謙恭,友愛和仁慈。當然,古希臘悲劇是詩劇,除了發人深省的思想內涵外,還包括和諧的詩歌音韻、演員出色的朗誦和歌隊優美的歌舞表演。劇作家在利用傳說人物和故事,形象地展示所想表達的思想的同時,使觀眾在觀劇過程中充分享受戲劇美的同時,感受心靈的陶冶。
古代希臘人觀賞戲劇可以說是全民性的。國家甚至發放補貼來鼓勵人們去觀看戲劇演出。正是在這種強烈的戲劇氣氛和有利的戲劇環境中,古希臘悲劇家輩出,其中以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裡庇得斯最享盛譽。他們的創作代表了古希臘悲劇的不同發展階段。埃斯庫羅斯的悲劇氣勢宏偉,人物形象高大,由普羅米修斯的形象可見一斑。普羅米修斯造福人類,譴責宙斯的專制和橫暴,從而受到迫害。他被釘在高加索懸崖上的形象永遠令人崇敬。埃斯庫羅斯喜歡用情節相關聯的傳說故事創作三聯劇,他的傳世悲劇《奧瑞斯特亞》是古希臘悲劇中唯一一部傳世的三聯劇,至今仍然彼譽為世界悲劇的「傑作」。故事取材於特洛亞戰爭傳說,劇情涉及到殘忍的血親仇殺和法制的建立,表達了詩人對暴政的憎惡和對民主制的嚮往。阿伽門農是邁錫尼王,希臘遠徵特洛亞軍隊的統帥。他經過十年苦戰,得勝回國時,謀殺已經在等待著他。三聯劇第一部《阿伽門農》差不多用了半部劇本的篇幅宣染悲劇氣氛,抒情性非常強。正是在這種強烈的悲劇氣氛中,完成了第二、三部悲劇故事,最後以頌揚古代希臘奴隸制民主的代表雅典結束全劇。索福克勒斯的悲劇創作代表了古希臘悲劇藝術的成熟,以情節結構嚴謹、完美取勝。歐裡庇得斯則使以神話傳說為題材的古希臘悲劇更接近人們的日常生活,讓天神降到地上。
古希臘喜劇主要來源於鄉村狄奧倪索斯節慶。以阿里斯託芬為代表的古希臘喜劇通稱「舊喜劇」,以對時事政治和各種社會問題批評為主。喜劇題材來源於現實生活,情節往往是怪誕的,服裝和舞臺場面是奇異的。劇中主要表現兩種思想的衝突,戲劇矛盾主要在兩個主要角色之間展開,「對駁」成為戲劇情節的主要構成部分,以一方的勝利歡樂地結束。這也構成「舊喜劇」結構的特點。隨著奴隸主民主制度的衰落和古典城邦制的瓦解,古希臘喜劇在內容和形式方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經過一段過渡時期之後,喜劇題材逐漸由以社會政治生活問題為主轉向個人的家庭生活,從而出現了以描寫家庭矛盾和衝突為主的世態喜劇,成為後代歐洲世態戲劇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