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上海玻璃博物館,看古代玻璃文物!原來戰國時,中國就有玻璃了

2020-12-16 大咖la暢遊博物館

原始玻璃管珠,春秋至戰國。上海玻璃博物館藏。戰國時不僅將蜻蜓眼玻璃珠作為裝飾品而大量生產,而且以玻璃製成仿玉品也成為玻璃的另一項主要用途,1975年湖南省長沙市楊家山出土的一件戰國玻璃璧即為此時仿玉品的代表,顯示了戰國時期中國玻璃製造業的高水平成就。

公主珠玻璃朝珠一串,清代。上海玻璃博物館藏。 藍色玻璃胎質,套梅花形白色玻璃,花心套紅色玻璃,北方俗稱「公主珠」,為公主出嫁時陪嫁的朝珠。共計107顆藍色玻璃珠和3串17顆白色珠,另有2顆金絲琥珀。

藍色花瓶狀玻璃髮簪,宋代。上海玻璃博物館藏。 藍色玻璃胎質,風化現象輕微,光氣明顯。髮簪吹制呈花口瓶狀,簪身均勻,表現了當時工匠已經熟練掌握吹制技術。

綠色谷紋玻璃瑗,漢代。 上海玻璃博物館藏。谷紋琉璃璦多見藍色、綠色、透明色,谷紋大小排列並不均整,直徑一般在4cm左右,料質清透,模壓成型,但平整度不高,環身常有結合痕,可能與其製作工藝有關。

白色玻璃組佩,宋代。上海玻璃博物館藏。 白色玻璃胎質,宋代對官員服飾有詳細規定,此組配應該為其中之一,直到明代也有沿用。

白色玻璃童子像,元明時期。上海玻璃博物館藏。

藍色玻璃八角印,漢代。 藍色玻璃胎質,風化現象明顯,有過渡層。橋鈕,八角印身。(圖片版權均屬上海玻璃博物館所有)

相關焦點

  • 上海玻璃博物館讓人領略玻璃的「無限可能」
    作為大陸第一個玻璃博物館,上海玻璃博物館是城市文化的新地標,後工業時代的一抹亮色。據了解,上海玻璃博物館是由上海文物管理委員會主管的市級專業博物館,是非盈利的私立博物館。該館以「玻璃:一種科學與藝術的語言」為主題,通過玻璃材料科學、玻璃技術發展史、玻璃科技前言探索、玻璃藝術史等多重視角,將玻璃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呈現於公眾面前,使得參觀者對於玻璃,這一深入生活的普通材料有更為系統的科學認識和高層次的藝術欣賞。  上海玻璃博物館總展示面積約5000平方米,主館展覽區域2100平方米,科普展項1450平方米。
  • 上海郊區的玻璃博物館,原來玻璃還可以這樣玩
    上海玻璃博物館位於寶山區的工業片區中,是在原本倒閉的玻璃儀器廠上重建的。這裡距離市中心有不小的距離,卻因為知名度很高,吸引了不少外來遊客。這天下午,我們就遇到了一位母親帶著 6 歲的兒子從蘇州趕來,發現館內還有今年新建的兒童玻璃博物館。
  • 博物館裡的我國古代玻璃藏品,再次刷新我對美的認知!
    在我國古代,玻璃一直被稱作琉璃。無論是在中國還是西方,玻璃器在古代一直都是上層社會的奢侈品。中國發現最早的玻璃器始於春秋末、戰國初。禁止出境展覽文物此「天下第一劍」劍格正面鑲嵌的是藍色玻璃,背面鑲嵌綠松石。
  • 捷克新銳玻璃藝術品亮相上海玻璃博物館
    12月11日電(記者 許婧)捷克國際新銳玻璃設計大賽作品展「當上海遇見布拉格」11日晚間在上海玻璃博物館拉開帷幕。  展覽匯集展出了從捷克新銳玻璃藝術家競賽中脫穎而出的20件精選作品,反映出捷克青年藝術家在與玻璃這種材質對話時的不同表達方式。入選作品亦展現了廣泛的玻璃製作工藝,呈現出玻璃與其它材質相結合時所蘊藏的無限可能,以及如何融入現代的工藝技術創造精彩絕倫的藝術形式。
  • 2017上海玻璃博物館藝術大展 看玻璃玩出藝術
    2017年,上海玻璃博物館將帶來國內兩位青年玻璃藝術家——鄭聞卿和李振寧的首場個展;而在另一聯結玻璃和當代藝術的重要項目——「退火」中,也將隆重推出兩位重量級當代藝術家——林天苗和畢蓉蓉的跨界展覽!同時,該館的古玻璃系列展也將在今年展開新的篇章。
  • 上海玻璃博物館門票價格上海玻璃博物館好玩嗎
    我們耳熟能詳的北上廣,乃是國家的一線城市,不管是論經濟或是文化的發展方面, 都毋庸置疑地排列前緣,而作為一線城市之一的上海,有一些什麼樣的地方值得我們一去的呢?據說上海除了迪士尼樂園還有一大著名建築,那便是上海玻璃博物館,一聽名字就知道不簡單,那麼上海玻璃博物館門票價格多少?
  • 「撈」起古代玻璃的身世
    打撈出來的文物中,有一種被稱作「琉璃」的古代玻璃,它在現代社會中所受到的關注度,恍若前世一般不溫不火。  玻璃琉璃傻傻分不清?  古時琉璃可指天然寶石、玻璃和釉陶製品  說起琉璃,人們認知度最高的莫過於琉璃瓦之類的鉛釉陶製品,作為建築構件,它們為人們所熟知。為何古代玻璃也被稱為琉璃呢?
  • 上海玻璃博物館:共享玻璃的無限可能
    原標題:上海玻璃博物館:共享玻璃的無限可能 上海玻璃博物館 上海玻璃博物館:共享玻璃的無限可能 管天瑞 文/攝 我個人還是挺喜歡一些工藝品的,小巧,有趣。 在各式各樣小巧的工藝品中,我最喜由玻璃製成的。玻璃工藝品晶瑩剔透,其多變的外形充滿了創造性又帶著些許藝術感。早就聽說過上海有著一個玻璃博物館,但是因為路途比較遙遠,之前一直沒有動力前去參觀,直到上周末我才下定決心前去參觀。 上海玻璃博物館位於上海市寶山區長江西路,那裡曾是玻璃工廠廠區。
  • 西方對中國古代玻璃的研究與評述,令人大跌眼鏡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文物不斷流失,從20世紀20年代起西方開始討論中國古代玻璃的起源問題,也出現了對中國古代玻璃的化學成分分析和研究。對中國文物研究中,最早的一些西方學者認為中國的古代玻璃是從埃及傳人的,代表人物如德國的Neumann,他認為中國發掘出的古代玻璃是從埃及傳入,中國自己製造玻璃要比歐洲遲得多]。另一俄國人Farmakovski則提出,古代中國不存在專門製造玻璃的技術和作坊,和陶瓷相聯繫的釉料是可能有的嗎。
  • 中國首家玻璃專題博物館:講述玻璃的那些事兒
    推開木門,裡面是一個玻璃的世界——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  日前,中新網記者來到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感受中國首家國有玻璃專題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古代玻璃的那些事兒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共投資3150萬元,佔地11.25畝。共分4個展區:古代玻璃及發展、中國玻璃工業搖籃、中國當代玻璃工業、璀璨神奇的玻璃世界。
  • 館長對話|上海玻璃博物館館長張琳:探尋玻璃與城市的關係
    地處上海寶山區的上海玻璃博物館「退火」項目五周年特展「重置」近日開幕,展覽以多個戶外的「貨櫃」為載體,以新的方式呈現博物館歷年「退火」項目的作品。展覽開幕之際,上海玻璃博物館館長張琳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退火是玻璃工藝的最後一道工序,而博物館希望以「退火」項目來為玻璃賦予情感,使博物館趨於完整,「玻璃博物館一般會有四大方面的展覽:中國古代玻璃展,學院派玻璃藝術展,設計展覽,以及當代藝術展覽……希望博物館與城市周邊發生更多的聯繫。」
  • 微遊上海|玻璃博物館:疫情之下,治癒你的「玻璃心」
    坐落於寶山區的上海玻璃博物館就給文藝愛好者提供了選擇,創造一次全新的觀賞體驗,用藝術治癒人們的「玻璃心」。偌大的玻璃博物館門口張貼了巨幅海報,標題「重置」之下寫有「『退火』五周年特別展」,藍白色組成的畫面足夠奪人眼球。
  •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玻璃藝術大展!就在上海玻璃博物館~
    2017年,上海玻璃博物館將帶來國內兩位青年玻璃藝術家
  • 戰國墓中出土「水晶杯」,並非盜墓賊遺落,其實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後經專家鑑定,戰國墓中的「水晶杯」確實是水晶製作,並非現代玻璃杯,這才讓大家深信,這「水晶杯」確實是戰國時期的文物。其實,在戰國墓中出現玻璃杯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因為在戰國末期,我國就已經有玻璃了,而且很有可能還是自製玻璃;如果追溯玻璃的起源,更是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已經有玻璃出現,所以,在公元前4000前之後,中國出現進口玻璃也就並不稀奇了。
  • 古玻璃耳飾集中亮相上海玻璃博物館
    古韻悠悠且晶瑩剔透的古玻璃耳飾展19日在上海玻璃博物館與觀眾見面。  這也是中國首家以玻璃為主題的博物館以「珍寶」為主題舉辦的古玻璃耳飾展。據介紹,作為中國最早人工合成材料之一的玻璃,多以首飾表達自身美好,在中國古玻璃發展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本次展覽的理念源於中國古代的裝飾功用與造型摩登感,這些珠寶飾品不僅本身華美,更體現了文化、信仰等精神內涵。
  • 上海玻璃博物館國際玻璃設計邀請展
    在前工業向後工業時代的轉型中,上海作為中國玻璃工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率先完成了對工業舊址的改造,並在位於寶山區長江西路685號上海玻璃儀器一廠的原址上,建成了工業設計色彩濃厚的上海玻璃博物館。這一舉動,意味著文化藝術將在工業的土壤上復興、再生。
  • 擦展櫃玻璃原來是有秘訣的!
    此次的展櫃更換,既為展櫃中的文物創造了一個更加潔淨穩定的保存小環境,又為大家營造一個更加清晰良好的參觀體驗。相信大家對新展櫃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亮堂堂,仿若無物的玻璃了。在暢聊玻璃之前,不妨先看一波美照:船紋提筒展櫃中的船紋清晰可見
  • 上海玻璃博物館又一展品被損壞
    2016年,為慶祝上海玻璃博物館五周年慶,它由Arribas捐贈,並成為上海玻璃博物館的永久收藏。」目前,玻璃博物館已聯繫藝術家對情況進行說明,並就展品修復問題尋求幫助。然而由於疫情原因,生活、工作於美國的兩位藝術家無法啟程往返上海。玻璃城堡損壞後,目前被放在主場館2樓的一個角落。
  • 中國古代玻璃的尷尬進化史
    玻璃一類的製品在本質上和瓷器的釉是同類的,是某些砂石礦物在高溫燒結後形成的矽酸鹽類材料,此類物質最早可能是在燒制陶器時偶然發現的。迄今最早發現的玻璃器皿大約是在3600年前出現在兩河流域。中國最早的玻璃大約出現在春秋末年。中國古代玻璃不同於西方玻璃鈉鈣玻璃的品質和體系,化學成分有所不同,屬於鉛鋇玻璃。
  • 上海玻璃博物館悲劇又重演!
    7月10日下午6點,上海玻璃博物館發文表示,其永久館藏、由Arribas藝術家兄弟製作的玻璃城堡在5月30日被兩位小觀眾在追逐中撞到,導致展品出現了嚴重的受損情況。然而,由於疫情期間,生活、工作於美國的藝術家無法往返上海對作品進行修復,使得展品只能暫時以「不完美」的面貌示人,並呼籲廣大觀眾文明參觀,遵守參觀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