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主流譯文:
孔子說:「君子是用道義來團結人,而不是為私情勾結拉攏人,小人是為私情勾結拉攏人,而不是用道義來團結人。」
這裡要介紹一下兩個字。
「周」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裡加四點,。本義:周密;周到而沒有疏漏。按這個原意,說明君子是能關顧、考慮到所有人所有事,周到而沒有疏漏的。
「比」從二匕,匕亦聲。甲骨文字形,象兩人步調一致,比肩而行。就是與自己相同一致、相近或相似,稱之為「比」。
這樣,周和比就顯出了最大的不同的地方了。
拙的譯文:
孔子說:「君子為人處世面面俱到,公道公平公正,君子為人處世不會只向著自己的利益著去想去做,不會只與自己私交好的人一起,不會只與有利於自己利益的人交好,不會只與自己利益一致的人一起;小人只與自己利益一致的人和物親近,小人不會與所有的人和物一致面面俱到一視同仁。 「
拙的體會:
君子是一視同仁的,小人是只顧自己的。這大概就是孔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最簡短的概括吧。
有些版本理解為君子團結所有的人,小人結黨營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