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行助力北四縣銷售滯銷蘋果。
中國銀行廣州海珠支行與河源結對幫扶養雞、種植業。
金融扶貧攻堅進行時
專題 文、圖:林曉麗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中國銀行廣州分行深入貫徹上級黨委有關決策部署,結合幫扶對象實際,持續深化結對扶貧、思想扶貧、金融扶貧、產業扶貧等「四個助力」,高質量決戰脫貧攻堅,扶貧成效顯著。2020年,該行全部幫扶村均達到出列標準,得到地方黨委、政府和群眾的充分認可。
結對扶貧壯大「聯動力」
雖然所轄區域並無貧困村,但中國銀行廣州分行(以下簡稱「廣州中行」)主動投入決戰脫貧攻堅主戰場,積極開展結對扶貧,為脫貧攻堅工作貢獻力量。該行組織分行本部和廣州地區12家分支行與12家承擔扶貧任務的單位進行「一對一」或「多對一」的結對幫扶。各結對單位最大限度發揮資源整合優勢,精準發力參與結對幫扶。
比如,廣州番禺支行聯合雲浮分行、順德分行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有效搭建了黨員交流、資源整合的平臺;廣州荔灣支行與汕頭分行、汕頭市潮陽區和平鎮光明社區黨支部開展黨建共建、結對幫扶活動,切實發揮共建三方的黨組織優勢,整合資源,探索一條三方黨組織結對共建路子;廣州增城支行聯合清遠分行成功推薦幫扶村四聯村上線中國銀行「復興壹號」黨建平臺,以智慧黨建助力精準扶貧。
截至6月末,該行共計開展結對幫扶活動20多次,投入幫扶物資近10萬元。
思想扶貧激發「源動力」
脫貧不僅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廣州中行堅持扶貧扶志又扶智,激發脫貧攻堅「源動力」。
該行注重黨建扶基,推動鄉村黨建全面提質,堅持扶貧推進到哪裡,支部就建在哪裡,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著力加強村黨支部建設,助力幫扶村嚴抓支部日常管理,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完善支部「三會一課」,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加強黨的陣地建設,建立黨員之家、黨建工作室,組織「每日廣場舞」「五一」黨建晚會等活動,提高村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凝聚力。
同時,該行通過教育扶智不斷提升脫貧內生動力。比如,廣泛開展脫貧攻堅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協助幫扶村開展集中培訓、送教下鄉活動,邀請種植專家現場指導等,培養貧困戶一技之長,提升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能力;開展「愛心書桌」「書山加油站」等扶貧助學活動,針對國家助學貸款貧困學生提供資助育人、就業幫扶等支持,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此外,該行格外注重就業扶志,斬斷思想「窮筋」,將就業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切實提高脫貧能力。比如定期舉辦勞動技能、婦女就業、子女教育講座;通過「就業一人、脫貧一戶」模式提升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積極扶持貧困縣的企業、「返鄉創業帶頭人」和「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發展產業,從而帶動就業;在校園招聘中設置「貧困大學生專項招聘計劃」。
金融扶貧增強「推動力」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扶貧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廣州中行充分發揮行業優勢,持續加大幫扶力度,僅2020年上半年,該行國定精準扶貧貸款餘額13.55億元,同比增長36.34%;省定精準扶貧貸款餘額5.45億元,同比增長46.69%。
該行聚焦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示範合作社,用好總行和省行產品、技術和政策,多維度開展金融扶貧工作。一方面積極推廣中行專屬特色扶貧產品,依託「益農貸」、扶貧小額信貸、助學貸款等特色產品服務體系,增強對小農戶、家庭農場、貧困戶等個人普惠客戶的金融服務能力。積極推廣中銀惠農通寶「扶貧貸、扶農貸、助農貸、新農貸、特產貸、供應鏈貸」六大產品,涵蓋扶貧工作多個領域,如通過普惠金融網點對貧困地區致富帶頭人給予融資支持,該行本部、廣州白雲支行聯合結成幫扶關係的韶關新豐支行開業即辦理了首筆扶貧業務,為當地種養合作社提供授信200萬元。另一方面注重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提高扶貧貸款中信用貸款發放比重,積極推廣在線供應鏈融資產品服務,並持續加大授信政策支持,助力貧困地區推進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適當延長受疫情影響出現還款困難的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還款期限,對因疫情導致無法或無力按期償還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貸款學生,採取設置還款寬限期、延遲還本息等支持和保障措施。
產業扶貧提升「再生力」
實現真脫貧,關鍵增強農村內生動力,實現資源再生,自我造血。為激活「造血功能」,廣州中行因地制宜引入幫扶資金和項目,採取多種模式實施產業扶貧,幫助幫扶對象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光伏項目等,有力支持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包括: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投放力度,為招商引資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積極為貧困地區引進優質扶貧主體,帶動當地產業發展;深入實施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幫扶工程,培育和推廣有市場、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產品。以韶關南雄市黃洞村為例,廣州分行本部與韶關分行結對幫扶,幫助該村建設百畝百香果種植基地,並開發採摘體驗、旅遊觀光等項目發展鄉村旅遊,形成以「合作社+基地+公司+租金+務工」的模式,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貧困戶收入和村集體收入。目前,每天平均有超過30名村民在百香果種植基地搭棚架、施肥等,累計完成百香果種植90多畝,1.6萬多棵……
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廣州中行在幫助農村發展特色種植產業的同時,也注重打通銷路,將消費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利器」和「平臺」,為幫扶村農特產品尋找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穩定脫貧致富之路。該行在省分行的牽頭下,通過飯堂採購、工會採購、個人購買等方式,積極響應對接購買幫扶村農特產品;參加廣東銀行同業公會「6.30愛心助農產品網銷會」,認購扶貧產品2萬餘元;轄屬廣州海珠支行員工自發認購河源市浮石村受疫情影響滯銷土雞370多隻,積極奉獻愛心。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除了以實際行動助力消費扶貧,廣州中行還注重推進定點扶貧供銷體系建設。一方面,通過幫助貧困地區農特產品進駐「公益中行」廣東分行館、「聰明購」等電商平臺,進一步拓寬扶貧產品銷路。另一方面緊跟潮流,積極探索網絡直播「帶貨」等方式,幫助貧困地區產品走向市場。
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廣州中行將持續加大幫扶力度,堅持久久為功,幫助貧困農村自立自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