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他們被允許去印度當兵。印度和尼泊爾政府都未採取任何措施阻止尼泊爾人招募到印度軍隊。儘管尼泊爾議會正在考慮結束這一傳統。
2)他們是有償在印度當兵。尼泊爾人不是免費工作。印度不會免費送錢。尼泊爾人在印度戰爭中經常受傷,有些甚至死亡。
3)這是尼泊爾人擅長的一件事。尼泊爾人的頭腦聰明,身體素質比普通印度人好得多,因此被認為是更好的軍隊候選人。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軍。尼泊爾人通過體檢的人數遠遠超過任何其他種族。軍隊中沒有規定禁止比哈裡人或其他人加入的規則。唯一的事情是他們必須通過軍檢。
4)比尼泊爾軍隊中的待遇更好。在尼泊爾和印度參軍的要求幾乎相同,但是印度陸軍人員的平均工資要高一點。
直到現在都是這樣。但是沒有人可以肯定地說,將來還會有這種方式。到目前為止,印度政府已允許「尼泊爾人」加入印度軍隊。如果他們從國籍部分的資格中刪除該界限,尼泊爾將不再在印度軍隊中服役。
而在尼泊爾政府方面,儘管它不能強迫任何人不加入印度軍隊,但可以增加「如加入外國軍隊的任何人,其公民身份將被撤銷」的條款。因此,即使他們加入了印度軍隊,他們也將不再是「尼泊爾人」。
19世紀,英國人與尼泊爾進行了戰爭,他們對尼泊爾士兵的英勇印象深刻。英國人與尼泊爾達成和平條約,並開始在印度軍隊中招募尼泊爾公民。
1947年後,英國將Gurkha的4個團帶回英國,並將6個團轉移到印度。印度於1950年與尼泊爾籤署了《友好條約》。根據其中一項規定,尼泊爾政府將允許其公民在印度武裝部隊中服役,作為回報,印度將允許尼泊爾公民在印度的任何地方從事私營部門或政府服務(IAS除外) ,IFS和IPS),就像其他印第安人一樣。兩國都以友好的姿態向其他陸軍將軍授予榮譽頭銜。
大多數尼泊爾公民在古爾卡團中被招募為士兵。印度在招募中沒有歧視他們,其中許多人已被選為軍官,升至少將軍銜(僅比陸軍參謀長低2級)。
事實證明,尼泊爾士兵非常值得信賴。1962年戰爭期間,中國公開地通過揚聲器反覆傳達他們不屬於印度的信息,中國不想放縱尼泊爾公民,但他們繼續與印度的敵人作戰。
印度政府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士兵的平均薪水約為每月33000印度盧比,其中,印度軍隊的尼泊爾公民每月將近25000英鎊收入。印度軍隊的這些匯款幾乎是尼泊爾國防預算的兩倍。
除此之外,印度還向他們的祖國提供退休後福利(例如醫療設施和食堂設施)。所有這些使他們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印度軍隊仍然為他們的退休生活負責。
印度和尼泊爾一直保持著親切友好的關係(除了極少數情況)。尼泊爾公民在印度政府機構中的徵聘表明了印度和尼泊爾的關係和信任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