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彬:尼泊爾新總理首訪為何不是中國,仍是印度?

2021-01-08 觀察者網

就在2015年的最後一天,國內某媒體報導稱,據《印度時報》網站29日消息,尼泊爾副總理兼外長卡馬爾·塔帕(Kamal Thapa)結束訪華回到加德滿都,在特裡布文國際機場向記者表示,尼泊爾總理卡德加·普拉薩德·夏爾馬·奧利(Khadga Prasad Sharma Oli)將不顧新總理首先訪問印度的傳統,很快開始他對中國的首次訪問。眾多中文媒體網站紛紛轉載,一時間成為網絡熱點。

尼泊爾新總理奧利

12月29日的尼泊爾《共和國報》也稱,在人們猜測奧利就任尼泊爾總理後首訪國家是印度還是中國的時候,尼泊爾外長向記者表示,奧利總理將於2016年初訪華,籤署尼泊爾從中國進口石油的協議,中國將拉薩至日喀則鐵路經西藏的吉隆延伸至尼泊爾的問題也會確定下來。《喜馬拉雅時報》1月3日刊發了尼泊爾國家通訊社(Rastriya Samachar Samiti)的新聞稿,題目赫然就是「國務部長排除奧利在中國之前首訪印度的可能性」,稱尼泊爾城市發展國務部長曼珠·庫瑪麗·喬杜裡(Manju Kumari Chaudhary)表示印度不結束對尼泊爾實施的非正式封鎖,奧利總理就不會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①],似乎尼泊爾新總理首訪中國已成定局。

王毅外長會見訪華的塔帕

此事在中、印、尼之間確實有不小的影響,因為尼泊爾新總理首次訪問必選印度是歷史慣例。唯一的例外是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主席普拉昌達,2008年8月18日當選總理後沒有先訪問印度,而是先到中國出席北京奧運會的閉幕式。在印度勢力的運作之下,普拉昌達於2009年5月4日黯然辭職。

尼泊爾2013年11月第二屆制憲會議選舉後,大會黨主席蘇希爾·柯伊拉臘於2014年2月10日當選總理。3月24日雲南省長李紀恆專程赴加德滿都拜會柯伊拉臘總理,邀請他出席6月6日在昆明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2屆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因為此次博覽會的主題國是尼泊爾。但是糾結於首訪不是印度而是中國,尼泊爾內閣遲遲未能做出總理是否赴中國出席南博會的決定。好在5月26日莫迪就任印度總理,邀請了包括尼泊爾總理柯伊拉臘在內南亞各國領導人出席就職典禮,才解決了這個難題。中國還為柯伊拉臘率領的尼泊爾代表團提供了包機。

然而,1月6日卡馬爾·塔帕副總理兼外長在尼泊爾記者俱樂部證實,奧利總理第一次出國訪問是去印度而不是中國[②]。一度在中文媒體熱炒的尼新總理「打破常規」首訪去中國的新聞,劇情為何發生反轉?

尼泊爾與印度或已達成協議

事實上,在塔帕外長在機場做出上述表態之前,尼泊爾總理奧利本人曾表示要在2016年4月中旬之前訪問印度和中國兩國。消息人士稱,尼印邊界禁運問題一旦解決,奧利就會訪問印度[③]。《印度時報》報導原文題目是「尼泊爾總理奧利將訪問中國,很可能冷落印度?」[④],不知何故轉譯為中文後,成為肯定的表述:尼新總理「打破常規」首訪去中國。應該說印度媒體的解讀也還是留有餘地的,至少沒有如中文媒體如此肯定,而是打了個問號,尚不屬於過度解讀,只是中文媒體推波助瀾而已。

尼泊爾與印度此前交惡,直接的原因是印度借特萊平原馬德西族群抗議一事,幹涉尼泊爾內政,並對其進行封鎖。2015年12月20日,尼泊爾內閣通過修改憲法的決議,以回應馬德西族群的主要訴求。內容包括以按比例包容的原則參與國家機構,按人口劃分選區,聯邦省的劃分也將以政治共識為基礎通過適當安排予以解決,包括公民權在內的其他要求也將通過談判達成共識解決。

棕色即為特萊地區,主要是平原,人口也最多

雖然特萊馬德西各黨派依然沒有接受,抗議到目前為止已經持續四個多月,死亡50多人,但印度政府21日立即對尼政府的妥協表示歡迎,認為「這些決定是積極步驟」,可以為解決尼泊爾當前的僵局創造一個基礎[⑤]。

印度「ZeeNews」電視臺網站報導,2015年12月31日印度總理莫迪與尼泊爾總理奧利舉行長達20分鐘的電話交談,敲定奧利將在赴中國訪問之前,先訪問印度[⑥]。另據《加德滿都郵報》報導,2016年1月2日印度外交部主管尼泊爾事務的阿布依·塔庫爾(Abhay Thakur)訪問加德滿都,主要目的就是討論印度對尼泊爾的禁運[⑦]。雖然阿布依·塔庫爾在加德滿都談了什麼沒有見諸報端,但可以肯定的是兩國達成了某種協議,應該就是印度解除封鎖,奧利啟程訪印。這樣,奧利平息了國內抗議聲浪,解決了馬德西抗議造成的尼印邊界封鎖危機,印度則安撫了國會議員們因對尼外交失敗而產生的質疑與抱怨。

對於尼印兩國而言,印度的封鎖實際上造成了雙輸的局面。印度感覺到對尼泊爾援助巨大,但是作為小弟的尼泊爾居然對印度的建議置之不理。尼泊爾則感到,面對印度的制裁,生存已然成為問題。一貫以人權衛道士自居的西方社會,竟然也都對印度赤裸裸地以經濟封鎖幹涉尼泊爾保持緘默。

印度對尼泊爾的封鎖,導致尼泊爾反印情緒高漲,尼印關係緊張。印度外長斯瓦拉傑,以及曾在尼泊爾新憲法頒布前夕作為莫迪特使訪問尼泊爾施壓的印度外交秘書蘇傑生,也不得不在印度議會面對議員們的質詢和責難。議員們還特別要求蘇傑生澄清關於尼泊爾總理首訪中國而不是印度的傳言。因此,印度與尼泊爾達成和解,是符合雙方利益的。

尼泊爾民眾遊行抗議印度禁運

印度封鎖的來龍去脈

尼泊爾新憲法頒布前夕,印度總理莫迪派遣外交秘書蘇傑生作為特使訪問加德滿都,對尼泊爾各主要政黨施壓,要求推遲頒布憲法,首先解決馬德西族群的抗議問題。期間,蘇傑生曾專程赴加德滿都以東十多公裡的古城巴德崗聯合馬列主席奧利的家裡。除大範圍會談之外,還單獨與奧利密談一個半小時。據《印度時報》不點名批露,有人對蘇傑生許諾,如果印度支持他當了總理,一定會維護印度的利益。奧利很可能曾對印度做過承諾。

然而,印度對奧利不放心,進而指使蘇希爾·柯伊拉臘違反制憲後由聯合馬列主席奧利出任總理的君子協定,執意參選總理。印度的考慮是,大會黨議員和尼聯共(毛)副主席巴布拉姆·巴特拉伊所能影響的毛派議員,相加有可能超過支持奧利的議員,極有可能翻盤。不料,印度這一做法,激發了尼泊爾其他各黨拋棄前嫌,團結起來支持奧利和聯合馬列推舉的總統候選人比迪婭·班達裡,結果,大會黨候選人競選總理、總統、副總統無一例外均以恥辱的失敗而告終。

尼泊爾新憲法2015年9月20日正式頒布,印度22日就以南部特萊平原地區馬德西人不滿意新憲法舉行抗議示威影響安全為由,對尼印邊界加強檢查,阻止油罐車和運輸糧油蔬菜的車輛進入尼泊爾,開始了對尼泊爾第三次經濟封鎖,造成尼泊爾油荒,封鎖延續至今,生活物資和醫藥供應已經極度緊張。尼泊爾在遭受4·25特大地震災難之後,又遭受印度人為製造的人道主義災難。

奧利當選尼泊爾總理至今,沒有對印度封鎖尼泊爾在國際法院和聯合國等國際場合提起控告,沒有真正團結尼泊爾人民與印度的非正式經濟封鎖做應有的鬥爭。2016年1月1日新年伊始,尼泊爾工人和農民黨主席納拉揚曼·比久切克(Narayanman Bijukchhe)就對奧利政府未能結束燃油危機表示憤怒,稱該黨一再建議政府毫不延遲地與孟加拉和中國就進口燃料達成協議,但是政府並未這麼做。他還對政府沒有將印度的經濟封鎖提交國際法院和聯合國表示憤怒[⑧]。

但奧利政府也有苦衷,一方面,是印度對尼泊爾的影響過於強大,執政的奧利敢怒不敢言。副總理兼外長卡馬爾·塔帕兩度訪問印度,結果印度領導人只是口惠而實不至,說得很好,就是不解除對尼封鎖,反而一再聲稱,是尼泊爾內部原因,印度從來沒有對尼泊爾實施封鎖。

另一方面,印度駐尼泊爾大使館頻頻地做西方主要國家駐尼泊爾使館的工作,使得這些國家對印度封鎖保持沉默,沒有國家對封鎖表示公開譴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僅僅對尼泊爾燃料藥品短缺「表示擔憂」。

尼泊爾前首相比斯塔接受尼泊爾《共和國報》記者採訪指出,擺脫英國殖民獲得了自由的印度,對尼泊爾實施封鎖目的是要變尼泊爾為印度的殖民地。印度對尼泊爾實施第一次封鎖是因為1969年尼泊爾政府決定撤除印度在尼泊爾駐紮的軍事力量;第二次封鎖是因為1989年尼泊爾從中國進口武器。目前這次封鎖,意在逼迫尼泊爾修改剛剛頒布實施的憲法,允許位於尼泊爾南部特萊平原的印度裔馬德西人單獨建邦,進而更好地控制尼泊爾,印度想要建立對尼泊爾安全和水資源的絕對主導。

《加德滿都郵報》2015年11月10日發表尼泊爾公共衛生專家賈亞·拉米查恩的文章對印度封鎖尼泊爾的真正原因予以分析,認為印度旨在控制尼泊爾的水資源,呼籲國際社會打破沉默。該報11月20日第7版刊登尼泊爾神學教育協會執行主任拉麥士·卡特裡博士題為《歷史的教訓》的文章,對印度吞併錫金的歷史教訓予以分析,指出現在受到印度封鎖的尼泊爾與當年的錫金相似,尼泊爾應該汲取歷史教訓。

尼泊爾內部亂局難解

雖然形勢嚴峻,但尼泊爾各政治勢力都不太願意使用封鎖一詞來描述印度對尼泊爾所進行的非正式禁運,或者不太敢於這麼說。甚至有媒體發表評論,建議尼泊爾尋求從孟加拉獲得燃料,而不要接受中國的援助,稱期待中國進行援助而不要回報是天真的,中國會提高其在尼泊爾的影響力將會給尼泊爾帶來災難云云[⑨]。

在中國緊急援助尼泊爾的第一批汽油在吉隆交接之後,尼泊爾南部特萊平原的馬德西抗議族群的青年學生,焚燒中國國旗,抗議中國,認為中國向尼泊爾提供石油援助是幹涉尼泊爾內政。也就是說,歷史上就不太團結的北部山地民族和南部特萊平原的馬德西人、塔魯人和賈納加提人等,在新憲法通過後,裂痕進一步加劇。中國對尼外交,也需要考慮印度和尼泊爾南部馬德西人、塔魯族人的需求,對其合理訴求予以支持。

尼泊爾油罐車準備進入中國吉隆口岸

尼泊爾南部特萊平原的馬德西各政黨不滿新憲法而組織的抗議活動至今已經持續四個半月,印度對尼泊爾的非正式經濟封鎖也近四個月。無論是蘇希爾·柯伊拉臘領導的大會黨政府,還是新憲法產生後被寄以厚望的由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主席奧利領導的新政府,都未能有效解決危機。印度封鎖造成尼泊爾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震後重建更是毫無進展,甚至有災民因為得不到安置而凍死。

與此同時,奧利迫於執政聯盟要求分享權力的壓力,不得不一再擴大內閣,目前已經有40位部長,其中包括六位副總理兼任,成為尼泊爾史上最龐大的政府。這引發廣泛批評。尼泊爾大會黨,作為議會第一大黨,曾經與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聯合執政,但是新憲法通過後卻成了在野的反對黨,對執政的聯合馬列和毛派不予配合。

不僅反對黨大會黨提出要在奧利執政一百天的時候推翻其政府,而且執政聯盟內的尼聯共(毛)副主席納拉揚·施雷斯塔甚至也表示,該黨不會無限度支持奧利,如果奧利繼續為所欲為,毛派將退出政府。甚至聯合馬列內部,包括兩位前總理兼前主席的尼帕爾和卡納爾也都對奧利發出責難。執政聯盟的一些小黨,因為沒有得到奧利政府的回報,揚言要撤銷對奧利的支持。執政不滿百日的奧利政府面臨垮臺的危險正逐漸增加。

中國如何應對

尼泊爾新憲法頒布後,選舉產生的總統和總理來自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副總統和議長來自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部長當中兩大共產黨也佔據多數。一個左翼政黨聯合執政的尼泊爾對於中國而言應該說是利好。印度的經濟封鎖更是激發了尼泊爾國內強烈的反印情緒。但是好牌如要打好,還需要付出智慧,精準發力。

對尼外交工作不妨做出如下構想:最低目標,尼泊爾絕不可以被印度吞併,成為第二個錫金。最理想的結果應該是,把尼泊爾打造成南亞第二個巴鐵,構建中尼印經濟文化走廊,實現三國的共同發展。經濟上,三國互補性強,中國的優勢產能可以在尼印兩國的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文化上同樣合作潛力巨大。

印度、尼泊爾的佛教聖地眾多,尼泊爾有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藍毗尼(Lumbini),印度有佛陀成正覺之地菩提伽耶(Buddhagaya)、初轉法輪處鹿野苑(Sarnath)、涅槃處拘屍那迦(Kushinagar)。據新華社估計中國佛教信徒有大約一億多,可以出臺措施方便中國佛教徒前往印度和尼泊爾佛教聖地參訪。

中國西藏的崗仁波齊峰和瑪旁雍錯湖是印度教的神山聖湖,來西藏朝聖是眾多印度教徒一生的夙願。在印度的神話中,崗仁波齊峰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毀滅之神溼婆(Lord Shiva)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而瑪旁雍錯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創造之神梵天(Lord Brahma)用意念形成的,因為他的兒子在神山苦行後需要一個地方洗澡。因此印度教徒通常都會在轉湖途中到湖中洗浴。2014年9月17日至19日習近平主席訪問印度期間,中印兩國領導人達成重要共識,中方決定向印官方香客開放經乃堆拉山口(Nathula Pass)的朝聖新路線,受到印度的歡迎。首批香客已經於2015年6月22日入境乃堆拉前往神山聖湖朝聖。相信隨著尼泊爾局勢的穩定,中尼印三國經濟的融合和人文交流會進一步加快。

中國外長王毅會見尼泊爾副總理兼外長卡馬爾·塔帕時表示,尼泊爾只有中印兩個鄰國,與兩個大國為鄰,對尼不是劣勢,而是區位優勢。我們願意看到尼同中印都保持友好關係,而中印可以發揮各自優勢,攜起手來,共同幫助尼泊爾加快發展。尼泊爾保持穩定和發展,也符合中印雙方的利益。尼泊爾完全可以成為中印互利合作的舞臺,而不會是競爭博弈的賽場。

對於尼泊爾而言,中國因地理因素制約,無法替代印度,況且中國也無力承擔對尼泊爾的物資供應。中國盡力做好尼泊爾和印度的工作,可以更好地實現「一帶一路」在南亞的推進,打造命運共同體,造福三國人民,同時也為我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安寧營造良好的戰略屏障。

尼泊爾西部巴江縣(紅色區域)正在修築一條通往中國西藏的公路

注釋

[①] State minister rules out Oli’s India visit before China http://thehimalayantimes.com/nepal/state-minister-rules-out-olis-india-visit-before-china/)

[②] Thapa confirms Oli’s first foreign visit will be to India

http://thehimalayantimes.com/kathmandu/thapa-confirms-olis-first-foreign-visit-will-be-india/

PM OLI TO VISIT INDIA FIRST:DPM THAPA

http://www.myrepublica.com/feature-article/story/34445/pm-oli-to-visit-india-first-dpm-thapa.html

[③] NEPAL, CHINA TO GO FOR LONG-TERM ECONOMIC ACCORD SOON

http://www.myrepublica.com/politics/story/33948/nepal-china-to-go-for-long-term-economic-accord-soon-thapa.html

[④] Nepal PM KP Sharma Oli to visit China in likely snub to India?

http://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ews/politics-and-nation/nepal-pm-kp-sharma-oli-to-visit-china-in-likely-snub-to-india/articleshow/50370809.cms

[⑤] India welcomes Nepal Cabinet's 3-pt decision to address Madhesi demands

http://kathmandupost.ekantipur.com/news/2015-12-21/india-welcomes-nepal-cabinets-3-pt-decision-to-address-madhesi-demands.html

India welcomes Nepal govt’s decision to advance Constitution Amendment Bill

http://thehimalayantimes.com/nepal/india-welcomes-nepal-govts-decision-to-advance-constitution-amendment-bill/

[⑥] After talking to Modi, Nepal's PM set to visit India before China http://zeenews.india.com/news/india/after-talking-to-modi-nepals-pm-set-to-visit-india-before-china_1840195.html

[⑦] India’s Nepal desk chief Abhay Thakur in Kathmandu

http://kathmandupost.ekantipur.com/news/2016-01-02/indias-nepal-desk-chief-abhay-thakur-in-kathmandu.html

[⑧] Bijukchhe vents ire at government for failing to end fuel crisis

http://myrepublica.com/politics/story/34153/bijukchhe-vents-ire-at-government-for-failing-to-end-fuel-crisis.html

[⑨] Trailokya Raj Aryal,THE BANGLA SOLUTION , Republican,2015,October 19,page7

神聖的人解讀:
中國政策互不幹涉內政,絕了國際上中國擴張論調,反過來也就是說尼泊爾和印度衝突,中國也不會介入衝突為尼泊爾站臺背書,最多就是調停,尼泊爾面對印度軍事威脅拉中國虎皮威脅印度自己會全面倒向中國,中國也在經濟上進行援助,國力上尼泊爾太弱不象巴基斯坦背後沙特這些土豪國支持是穆斯林世界第一能打國家。局勢變緩尼泊爾第一站選印度在情理之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尼泊爾為何對印度送出的「大禮」心存疑慮
    原標題:尼泊爾為何對印度送出的「大禮」心存疑慮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朱梅):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3-4日對尼泊爾進行為期2天的訪問。
  • 尼泊爾地圖劃入爭議地區激怒印度 尼總理呼籲談判
    (原標題:尼泊爾新地圖將爭議地區劃入版圖激怒印度,尼總理呼籲談判)
  • 系列十:經歷印度「軟封鎖」後 尼泊爾親印還是親中_鳳凰網
    元代時,尼泊爾工匠阿尼哥在北京監造了著名的白塔寺……尼泊爾雖非大國,但中國人絕不陌生。近年來,特別是在中國和印度兩個大國都在加速發展的情況下,尼泊爾更是屢被推上輿論焦點。對此,普拉昌達的感受最為直接。 早在2008年,普拉昌達首任尼泊爾總理時,打破了尼泊爾領導人首訪印度的傳統,將中國作為出訪的第一站。而自去年8月第二次當選總理來,他的訪華之旅則是在接近任期的尾聲。
  • 尼泊爾零點新聞播報:中國國防部長拜會奧利總理 尼泊爾第一省省長...
    11月29日,尼泊爾衛生與人口部公布數據:當日全國衛生機構對8008個樣本進行了檢測,發現全國新增1255例新冠感染例,累計總數達231978例。加德滿都谷地今日新增548例,其中422例來自加德滿都市、61例來自帕坦市、65例來自巴德崗市。
  • 印度前腳剛走,中國後腳就到,尼泊爾熱烈歡迎中國防長訪問
    據印媒28日消息稱,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於29日對尼泊爾進行為期一天的訪問。就在幾天前,印度外交部秘書施林格拉剛剛結束對尼泊爾的訪問。印度聲稱,此舉是為了促進受邊境爭端影響的印、尼雙邊關係。印度前腳剛走,中國後腳就到加德滿都,可見印中雙方都對尼泊爾的格外重視。那麼中國防長訪問尼泊爾所為何來呢?按照尼泊爾的聲明,魏鳳和將會見尼泊爾總統比迪亞·德維·班達裡、總理兼國防部長沙馬·奧利、尼泊爾陸軍司令普爾納·錢德拉·塔帕將軍。除了總統外,一次造訪尼泊爾防長和陸軍司令,可見這次中國是奔著加強兩國軍事合作關係而來的。
  • 尼泊爾和巴基斯坦聯手向印度反擊:阻止了親印派在尼泊爾「逼宮」
    隨著尼泊爾大軍與印度對峙,尼泊爾軍方與印度軍隊開火,尼泊爾軍隊擊斃3名印度士兵,收復了600平方公裡地區之後。印度繼續對尼泊爾地區展開了血腥的報復:印度正在聯合尼泊爾國內的反對派勢力,特別是親印度派別,對尼泊爾現任總理展開了「逼宮」。
  • 尼泊爾印度打起嘴仗
    印度媒體稱,尼泊爾外交部當地時間9日堅稱,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
  • 中國防長訪問尼泊爾後,印度醋意大發稱「牆角」被挖
    據國內媒體11月30日報導,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於本月29日訪問了尼泊爾,尼泊爾總統班達裡、總理兼國防部長奧利在加德滿都分別會見了魏鳳和。 尼總統班達裡表示,中尼友好源遠流長,將會積極參加「一帶一路」倡議,繼續深化兩軍友誼合作。魏鳳和則表示,中方堅定支持尼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 尼泊爾和印度打起嘴仗
    印度媒體稱,尼泊爾外交部當地時間9日堅稱,尼泊爾是佛陀的出生地。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此前則稱,那位佛教創始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之一。印度外長的這番話引來尼泊爾政界要人作出一系列反應,該國前總理尼帕爾說,蘇傑生有關佛陀的表態「令人反感」。
  • 中國防長例行訪尼 印度緊張什麼?
    當天,尼泊爾總統班達裡、總理兼國防部長奧利分別會見魏鳳和,班達裡表示,尼方積極參與中方「一帶一路」倡議,願進一步密切各領域關係,不斷深化兩軍友誼與合作,魏鳳和則表示,中國堅定支持尼泊爾為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所做的努力。
  • 外媒:尼泊爾應借力中國解決與印度領土爭端
    尼泊爾旅行" 活著,是一場盛大莊嚴的旅行 "尼泊爾最重要的媒體之一《加德滿都郵報》在頭版撰文稱,在印度與中國在洞朗地區對峙 7 周后, 尼泊爾專家認為尼泊爾應該藉助中國力量,推動解決印度、尼泊爾和中國三方交界處,現在被印度實際控制的卡拉帕尼地區的邊界問題。
  • 佛祖的誕生地究竟是尼泊爾還是印度?
    他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該國位於今尼泊爾南部的提羅拉科附近。因此,佛祖的出生地是尼泊爾,而不是印度。尼泊爾不管是官方還是普通百姓都對佛教的發源地和佛祖的出生地非常敏感。8月7日,印度外交部長賈亞山卡爾在與印度工業聯合會的一次座談中說,「能夠讓世界記住的兩個印度偉人,一個是佛陀,一個是甘地。」這一說法立即在尼泊爾引起了不滿,除了民間的抗議外,各政黨都發表聲明,譴責印度試圖劫掠尼泊爾文化遺產的霸權主義行為。
  • 印度尼泊爾領土之爭白熱化,印媒腦洞大開扯上中國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劉建陽 王會聰】印度和尼泊爾關於兩國邊境卡拉帕尼地區的主權之爭近日白熱化。針對印度本月發布新版地圖將該地區劃為印度領土,尼泊爾總理奧利19日表示,尼泊爾政府不會向任何國家讓出一寸土地,並要求印度從卡拉帕尼地區撤軍。一些印度媒體則腦洞大開,懷疑「尼泊爾的喧嚷背後是中國和巴基斯坦」。
  • 尼泊爾強勢回應印度,將尼印爭議領土納入本國版圖,印度會服軟?
    那麼,尼泊爾與印度為何會有卡拉帕尼領土爭端?以及尼泊爾為何敢對印度進行強力反擊?帶著這些問題,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一、尼泊爾與印度關於卡拉帕尼爭議的歷史尼泊爾與印度關於卡拉帕尼領土爭議由來已久,該地區位於尼泊爾、印度、中國三國交界地帶,面積約75平方公裡。
  • 魏鳳和訪問巴鐵,總理、總統親自會見,南海臺灣問題力挺中國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2月2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到訪伊斯蘭瑪巴德。巴基斯坦總統、總理先後會見。在此次訪問期間,巴方就南海、臺灣等一系列問題表明了立場。他表示,目前新冠病毒在巴基斯坦境內持續蔓延,中國防長選擇在此期間訪巴,是中國在給巴基斯坦以支持。伊姆蘭·汗大力誇讚中國在抗疫工作上取得的成就。此外,印度媒體《歐亞時報》於12月1日報導,魏鳳和在訪問期間,還與巴方籤署了一項重要的軍事合作協議。魏鳳和訪問巴基斯坦的前一站,是尼泊爾。
  • 莫迪親自指揮印度救援尼泊爾:願為尼泊爾擦乾眼淚
    27日,韓國政府決定在提供100萬美元的援助物資的基礎上,加派應急救援隊於27日下午前往尼泊爾災區。印尼27日宣布將捐助價值100萬美元的物資,並派遣一支搜索和救援隊援助地震災區。「尼泊爾在高原有兩個強大的朋友:印度和中國」,彭博社27日引述印度IHS研究所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拉吉夫的話稱,尼泊爾災後將面臨高達50億美元的重建成本,相當於尼20%的GDP。
  • 中國國防部釋放重要信息,印度果然著急了,莫迪接下來有大動作?
    印度又開始緊盯中國了。29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訪問了尼泊爾,印度媒體對此事予以高度關注,並在報導中提到,在這之前,印度政府已經派出了3批高級官員。
  • 釋迦摩尼不是印度人,而是尼泊爾人?印度也不是佛教的發源地?
    釋迦摩尼不是印度人,而是尼泊爾人?印度也不是佛教的發源地?說起佛教,大家肯定就會想起釋迦牟尼,並且在民間肯定少不了信佛的人,所以說信仰佛教的人就稱之其為佛祖,有的時候也稱為如來佛祖。所以說直到現在二十一世紀提起佛教,很多人還是認為佛教是起源於印度,其實不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他根本就不是印度人,並且他應該是尼泊爾人。而且釋迦牟尼他出生於藍毗尼,這個大家肯定是都知道的,對這個肯定是沒有意見的。而藍毗尼這個地方他是在尼泊爾境內,而不是在印度,尼泊爾只是跟印度離得近而已,並不是說就是在印度。
  • 45年前錫金被印度吞併,如今為何不對尼泊爾下手,尼泊爾那麼強?
    印度為何要吞併錫金當時戰爭剛剛結束,全球局勢都還很不穩定,為什麼國土面積巨大的印度要在這種緊要關頭去吞併一個小國呢,這背後有什麼必須這樣做的原因嗎?但是由於霸佔錫金會讓自己在國際上的名聲變差,於是就操縱著錫金的議會,動員全國人民進行了一次全國投票,並「一致決定」將錫金歸屬於印度國土之下。為何當時沒有國家阻止印度?由於當時國際形勢非常不穩定,各個國家都處於戰後恢復期,雖然有主張「國際主義」,但是實際上卻是無人可管。
  • 尼泊爾總統、總理會見魏鳳和
    2020-11-29 22:31:1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張晨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