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發現了一個好消息,故宮首次推出了年夜飯。
不過花費6688元在故宮餐廳吃年夜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故宮年夜飯每桌6688元」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一。2020年春節期間,故宮角樓餐廳將推出年夜飯,初步計劃從小年夜到正月十五,每桌按照10人的標準設置,一桌收費6688元,每增加一位再多收費680元。從小年夜到正月十五限時對外營業,每晚只開放3席。整個年夜飯的用餐過程都會貫穿著皇家過大年的儀式感,一切按宮中的規矩行事。
引起熱議後,有許多網友認為價格偏貴,但是考慮到北京的收入水平,特殊的時間與故宮地段,一人680元連一部普通手機都買不到,這個價格也就算是中等偏上吧。
其實我最關心到底吃什麼,畢竟是年夜飯。
歷代帝後們食譜均有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喜歡火鍋。尤其是乾隆皇帝,對火鍋已達到痴迷的地步,一年365天竟然要吃200多頓火鍋。而慈禧太后不僅愛吃火鍋,還發明了新穎吃法「菊花火鍋」。慈禧太后最喜愛菊花,所以在飲食上也會出現菊花。」「福祿壽考」為火鍋的食材搭配,福為山雞肉,祿即鹿肉,壽為羊肉,考則是東北的白魚,切片後涮食,想著都很鮮美。
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一起吃年夜飯乃是傳承千年的習俗。現在的年夜飯越來越豐盛,甚至在初一之後的每頓飯也是各位豐富。酒足飯飽之後不得不好奇,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們能在年夜飯吃到什麼?
相傳漢朝張仲景發明了餃子,但據史料典籍記載,餃子在唐朝時才初具雛形,宋朝時稱為「角子」,元朝時稱之「扁食」,因其形如元寶,所以有了「招財進寶」的吉祥寓意。明朝時,餃子已成為北方過年必備食物。
而南方人所吃的「湯圓」,其前身是北宋上元節的「圓子鼓豉」,南宋時已有乳糖、山藥圓子、金桔等不同口味的餡料。明朝時,北方在正月初九後吃「元宵」,從製作方法來看,和如今的湯圓並無差別。圓滾滾的湯圓被賦予了「團團圓圓」的意思,過年時吃確實應景。所以在理論上,明朝北方人已經可以吃上餃子,南方人則可以享受湯圓了。
在清宮講究嚴格的等級關係,在平時皇帝和各皇妃都是在各自宮中吃飯,很少同桌。只有除夕這天才是清朝帝后妃嬪團聚的日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清朝皇室的年夜飯早在中午十二點的時候,宮女太監們就已經開始擺桌放椅、布置涼菜、點心了。當然在北方除夕肯定少不了餃子,清代皇室的餃子又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首先,吃餃子的時間不同。民間除夕夜吃餃子是在子夜時分,但在皇宮,元旦子時皇帝要在正寢宮中朝祭夕祭神位前點香行禮,祭祖禮佛,到一切祭拜儀式後才吃餃子。
其次,除夕宮中講究吃素餡餃子。因為皇帝信佛,所以皇帝吃的餃子與敬佛的餃子要同一鍋煮出來,以求一年平安、素淨。
其實說了這麼多,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預定到,故宮強大的流量作為後臺支撐,想預定到是很難得,不過在淡季可以嘗試下。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因為家中總有年夜飯」,其實對於中國人來說年夜飯不管吃啥,最重要的是和最親愛的家人們在一起。所以不論是不是在故宮吃年飯,過年的時候好好放鬆,好好消費一下,只要大家吃得開心就行!
PS:順便為春節假期想去故宮的朋友們貼上其放假通知。
●除夕(1月24日)全天閉館。
●正月初一(1月25日)至正月初六(1月30日)正常開放,開館時間為08:30,停止入園時間為15:40,閉館時間為16:30。
●正月初三(1月27日)適逢周一,正常開放。
●故宮博物院每天限流8萬人次,請通過網上預約購票。
免責聲明:部分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