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大戴建業教授場景式解讀古詩:李白勸酒「套路深」

2020-12-18 澎湃新聞

近日,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戴建業成為一名人所共知的「網紅」教授。

操一口「麻城普通話」,他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場景式的解讀,吸引了大批粉絲,他趣講古詩的視頻片斷,在網上熱傳,其中一條視頻一周的點擊量就超過2000多萬,在抖音上也擁有百萬粉絲。

網友紛紛表示,戴建業教授的課可謂是大學課堂的一股「泥石流」,還有網友表示「聽三天三夜也不會累」。

而戴教授自己表示,幽默風趣不是他刻意追求的效果,他只是在真誠地和學生聊天。他教學的基本初衷和目的,是儘可能重現詩歌的現場感,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到古典詩歌的美。

這些對詩人的幽默調侃也並非憑空捏造,需要做大量積累工作,每個調侃都能找到歷史依據。

戴教授也強調:「大家覺得我用幽默的方式講述盛唐詩歌,覺得很好玩。但不是好玩就能學好詩詞,講課也不是瞎好玩,每個幽默解讀的背後都是我長期讀書的積累。」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戴教授對古典詩詞的趣味解讀。

文|李浩然黃倩楠(瞭望智庫實習生)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李白勸酒有氣勢

唐代自我感覺最好的人就是李白,李白自我感覺之好到了不可理解的地步,他一直覺得自己身上有仙氣,他遊泰山時「活見鬼」了,連作六首詩(即李白《遊泰山六首》),首首都稱見到了鬼。

他一輩子最感恩的就是寫「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賀知章,為什麼呢?

因為賀知章讀了他的《蜀道難》之後認為他是個「謫仙人」,李白覺得賀知章才是知音。

其實李白也有他搞笑的一面,他一直以為自己有政治才幹,四十歲那年接到唐玄宗召他進京的詔書:「哇!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看這德行就知道當不了官。

再來說他寫的《將進酒》,這其實是一首勸酒歌,李白不僅會喝酒,還會勸酒。只有李白勸酒勸得這樣有氣勢,排山倒海,極盡誇張:「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首句就憑空起勢,很壯美,寫得大氣磅礴,接著用極具誇張的手法表現人生苦短。

連續的長排句,呼嘯而來的氣勢,仿佛李白在勸他的朋友喝酒:「來啊!喝酒!人生苦短,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啊!再不喝就來不及了!」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就「須盡歡」,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這種高度自戀也只有李白才寫得出來。

這幾句讀起來極有金石之聲,尤其「烹牛宰羊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有強硬的節奏感,「烹牛——宰羊——且為樂」鏗鏘有力,就像在「六六六」、「八匹馬」地猜拳一樣。

「一飲三百杯」當然嚇住了客人,李白馬上就點名了「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岑夫子是李白的一個好朋友岑勳,丹丘生是另外一個好朋友元丹丘,他們都是河南人。河南人能喝酒,但這兩個人沒給河南人長臉。

酒宴至此,漸入高潮,大家已有八九分醉意,李白又接著說「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李白要唱歌了,讓他的朋友們把耳朵豎起來聽他唱。大家注意,這不是卡拉OK,是李白自己有點亢奮,控制不了,手舞足蹈。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古時大貴之家宴飲時,鳴鐘列鼎,以示富貴,而在李白眼裡卻「不足貴」,他所渴望的是「但願長醉不復醒」,這簡直就是醉話。

他接著又發謬論了「古來聖賢皆寂寞」,只有善飲的陳王曹植才留下了千載美名。言外之意,只有善飲酒的人,才會傳名於後世。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宴飲至此,李白恐怕喝高了,他豪邁地說儘管喝,難道怕我付不起錢嗎!?

接著他就露餡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就是要把他的五花馬、千金裘拿去當了,換成美酒!「來來來,我們繼續喝!把曠古以來的憂愁通通喝掉!」

這首詩情感誇張、濃烈,非常有力度。一下是痛苦的深淵,一下是歡樂的頂點,說明李白的生命力極其旺盛。他到底寫的是快樂還是痛苦?自信還是頹廢?都能在詩裡找到證據。因為他寫的不是單一情感,是矛盾的情感碰撞。這就是情感張力,兩種極端的情感激流相互衝撞,感情強勁,讓人震撼,這是一流的詩人。

圖為航拍湖北白兆山主峰頂上李白雕像

2

杜甫同樣愛吹牛

大家一直覺得李白狂,而杜甫是個老實巴交的人,其實你錯了,杜甫也一樣狂。

我們看看這首詩,杜甫寫到「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意思是說我少年時候,唐玄宗的國家大典就邀請我去做「觀國賓」,這其實是吹牛的,他一直到40多歲還是倉庫保管員,唐玄宗怎麼可能請他去做「觀國賓」呢?

他還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很早知道這兩句詩是杜甫寫的,但我原以為是他寫別人的,上大學後我大吃一驚,原來他是在說自己。

接下來「賦料揚雄敵」,是說我寫的賦,大概揚雄還勉強能匹敵,揚雄是漢賦四大家知道吧?

然後「詩看子建親」,就是說我寫的詩曹子建(曹植)勉強能碰得上邊。曹子建才高八鬥,南朝的謝靈運曾說天下的才有一石,也就是十鬥,子建獨佔八鬥,我謝靈運佔了一鬥,其他的一鬥天下人共用,但杜甫比他還狂!

再看後一句「李邕求識面,王翰願卜鄰」,李邕是當時的大名士,國家的大書法家,杜甫卻說李邕想見他一面,但他沒有答應。王翰就是寫「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那位,他說王翰都想做他的鄰居,你看狂不狂。

如果我今天說這些是我的志向,估計你們就嚇跑了,以為我神經有毛病。

事實上,唐朝狂的並不只有李白、杜甫。

我們來看一下當時其他詩人的精神風貌,比如王之渙、王昌齡等。

王之渙寫了《登鸛雀樓》,一般人寫不出來,他傍晚登上鸛雀樓後,看西邊「白日依山盡」,看東邊「黃河入海流」,景界闊大,把宇宙都望穿了,還覺得不過癮,他說「欲窮千裡目」,還要「更上一層樓」,這叫盛唐,浪漫得要死,狂得要命。

到了宋朝就不行了,宋朝有個非常有才華的宰相叫晏殊,寫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跟盛唐相比根本不是一個味道,盛唐詩人都昂首闊步「我就是天下第一!」

即使愛情詩,盛唐也不一樣,大家看看王昌齡的《閨怨》,他寫到「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凝裝就是盛裝,一個少婦打扮得漂漂亮亮到秀樓上去看春色。

接下來看三四句「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她到樓上一看,滿地的花紅,遍野的柳綠,到處春意盎然,少婦說:「哎呀,我當時怎麼一時糊塗,讓老公到邊疆去打仗了,當什麼將軍,把我的青春都給耽誤了。」

我原來一直把這首詩當愛情詩讀,但實際上這是當時社會心理的生動展現,為什麼?

唐朝「起宰相於寒門,拔將軍於卒伍」,就是從寒門家庭中提拔宰相,從部隊中提拔將軍,打仗機智勇敢就可以當將軍,「覓封侯」就是封侯拜相。

如果一個小夥子娶到了漂亮老婆,誰願意去打仗?但他的老婆可能不依不饒,在家裡反覆跟他嚼耳根子,類似「隔壁的狗娃打仗當了師長」、「連黑娃打仗也當了團長」、「你有什麼用?天天就圍著我轉」小夥子沒辦法,狠狠心走上了戰場,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老婆逼著老公到前線去拋頭顱灑熱血。

而讀書人什麼狀態呢?比如王維,手無縛雞之力,但他的詩也慷慨激昂,「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他們都是在唐朝那個恢弘的時代,有著一種強烈的自信,我認為一個人要真幹出大事,就要有一點匪氣,我身上沒匪氣,所以等下回去還要給老婆洗碗。

3

唐朝人浪漫到無法想像

唐朝人不僅狂,而且很浪漫,浪漫到什麼程度呢?

就拿李白來說,他活了60多歲,但正兒八經工作的時間其實也就一年多,所以都不知道他這60多年是怎麼過來的,他一直在到處玩,「一生好入名山遊」。

李白只會寫詩,又沒有工資,但他又很富有,從來都是一擲千金,錢到底哪裡來的?之前有個北大教授研究了一年多李白的經濟來源,但一直沒搞明白。

天寶三載,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那個金不是Gold,而是Money,就是給他一筆錢把他趕出宮廷。李白從長安來到洛陽,杜甫是李白的粉絲,慕名求見,李白賞臉讓他見了一面,見面後,不知道李白是吹牛吹得好還是真的風度迷人,反正杜甫對李白佩服死了。

於是杜甫聽了李白的話,夏天裡跟著大哥一起,從河南洛陽出發,到河北、山東,幹什麼呢?找仙人、採仙草、煉仙丹。

半路上他們又遇到了另外一個「流浪漢」——寫「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高適。三個人一起找仙人、採仙草、煉仙丹。

就這樣,他們從夏天一直找到深秋,北方的秋天很冷,三個人搞得蓬頭垢面——他們都沒有成仙。

後來杜甫醒悟了,不幹了。他有一首詩寫道:「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再來說李白比較有名的《贈汪倫》,李白一輩子愛玩,他有一天就來到了涇縣桃花潭。

汪倫是安徽涇縣桃花潭一個農民,也是李白的粉絲,他一聽說李白來了,就天天釀好酒給李白喝,李白臨走時就寫了這首詩對汪倫表示感謝。

於是汪倫走了狗屎運,李白的一首詩讓他流芳千古了,後代人都知道唐朝有個農民叫汪倫。

這詩一開頭「李白乘舟將欲行」就寫得很好,「將欲」就是正準備要走,這句欲揚先抑,李白根本沒想到有人來送他,畢竟他跟汪倫是萍水相逢。

於是才有了第二句「忽聞岸上踏歌聲」,「踏歌聲」就是邊走邊唱歌,這句我年輕時其實沒讀懂,感覺有點違反人情,後來才明白了,為什麼呢?

我舉個例子,比方說我有個30多年沒見面的大學同學,他從北京去廣州開會,回北京途中專門到武漢找我。我跟太太介紹說,這是我同寢室的親兄弟,我太太特別高興;到了第二天,我太太比較高興;第三天我太太就說,你們這個同學真是煩死了,我忙得要死,他還不走;第四天同學說要回去了,我太太把臉一變馬上說,你們親兄弟30年沒有見,怎麼呆這麼幾天就走了,至少要呆夠一星期。

她反覆「挽留」不行,於是買了一點水果讓我提到火車站,一直到火車開走,我還把手揮一揮,顯得心情沉重依依不捨。他如果一說要回去,我一家人興高採烈,唱著歌送他,那他下次肯定就不來了!

所以汪倫為什麼唱著歌來送李白?

就其實體現了汪倫的淳樸,你來就高高興興地來,走就高高興興地走,他的感情非常真率。同時,汪倫跟李白也有相似的地方——兩個樂天派,成了一對忘形交。

再看後兩句,一般詩人肯定會寫成「桃花潭水深千尺,恰似汪倫送我情」,如果是「恰似」,三四句就是平行的,但李白卻遞進一層用了「不及」,天才和庸才只差了這麼一點。

李白的比喻也從來不重複,層出不窮,他的詩歌真把盛唐那種浪漫的激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再比如著名詩人岑參,也算是個頂級貴族,他曾給唐玄宗上書說「國家六葉,吾門三相矣」,就是說唐朝建立以來,他們一家出了三個宰相,這是多麼榮耀,但「今以何衰矣」,他就下定決心重振家威。

岑參20多歲就考上了進士,人長得也帥,在長安娶到了漂亮的老婆,要是我肯定就不離開長安了,但他卻很快就把老婆留在長安,一個人到今天的喀什去打仗。

有次他在沙漠裡看到迎面走來一個人,他了解到那人要回長安後,頓時眼淚直流,「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雖然流眼淚,但他還是不回去「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馬上相逢沒有筆,不能寫信,「兄弟,你告訴我老婆,一路都好」!這叫男人。

還有他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八月就飛雪給他的感覺是太好了,虧他想得出來,這就是有才華,而且極度浪漫。

但到了中晚唐,這個浪漫就有問題了。

中晚唐的杜牧、李商隱、元稹等也浪漫,但他們就是那種在閨房裡跟女孩子打情罵俏的「小白臉」式浪漫,不是盛唐那種豪勇的浪漫。

元稹是個風流才子,他愛上了一個女子「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是說我看到你這個大海之後,所有的黃河和長江就看不上眼了,我看上你巫山的雲彩,天上的其他雲彩就都不是雲彩,「取次花叢懶回顧」,從今以後眼前一排排的漂亮姑娘我都不看一眼,為什麼呢?

「半緣修道半緣君」一半是為了提高我的道德品質,一半是為了表達對你的忠誠。結果,沒有半個月他就跟別人談戀愛了。

4

戴教授:我願意做李白、杜甫的小跟班

1、中國歷史上有個奇怪的現象,人才來的時候,都來了,走的時候,一下子就沒了。你看,春秋戰國有孔子、老子、莊子、韓非子等諸子百家,魏晉南北朝曹氏三傑、建安七子、詩人陶淵明,唐朝有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等大批詩人,宋朝有黃庭堅、朱熹、蘇軾,近代有魯迅、胡適、梁啓超、鬱達夫、沈從文……哎呀,那個群星燦爛啊!像赴宴一樣,一群群來,一群群走。

2、駱賓王寫了篇檄文,他那檄文波瀾壯闊,把武則天罵得狗血淋頭,最後兩句:「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武則天一看並不生氣,她說:「這麼有才的人,你們幹嘛不把他弄來,把他搞到外面去罵我,搞到這裡來幫我罵別人多好!」

3、李白這樣「狂得要死」的人,也有崇敬的人,那就是孟浩然。孟浩然是湖北襄陽人,家裡有錢,40歲前一直勤勤懇懇讀書,40歲考進士,朋友圈中全是李白、王維、王昌齡這樣的頂尖人物。後來考進士失敗,因為官癮沒有別人大,反而活得爽朗而閒適,所有的日常生活都充滿了詩意。

譬如《春曉》,講的是一個大男人早上醒來,想的是花園裡的花掉了幾朵,現在的人都很忙碌,沒人會關心花掉了幾朵。再譬如《過故人莊》,寫出了農家生活之美:看的是農家的景,喝的是農家的酒,談的是農家的事。古人為客人殺雞、做小米飯是一種款待。農村裡散養的雞才是幸福的雞,一家煮雞肉,整個村子能聞到雞香,現在城裡人吃的都是關在籠子裡、流水線上養的不幸福的雞,在廚房煮雞肉,客廳裡都聞不到香味。

4、杜甫四十多歲還只是個倉庫管理員,但他的詩卻憂國憂民。國家一動亂,杜甫就痛哭流涕。著名的愛國詩歌《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國家一統一,他就縱情歡歌。他平生最快樂的一首詩就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他這不是坐高鐵也不是坐飛機,他這是坐火箭!你看他寫的多輕快!

5、我頭髮白了以後,有一個重大的發現,白髮的人往往不怎麼脫髮,脫髮的人往往不怎麼白髮。上天真是太公平了,要麼讓它數量多,要麼讓它質量好。

6、現在好多小孩沒有美感,一說到洗衣服就想到小天鵝。看看唐詩描寫的洗衣歸來「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多美,多有詩意。

7、陶淵明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詩人,你要不認真讀,都不知道他幽默在哪,他第一句寫得特別隆重「種豆南山下」,你以為他種得蠻好,他卻突然來了句「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種得這個水平,我絕不寫詩。

你以為他肯定懶才種得這樣吧?他不,又來一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天不亮他就起來了,月亮出來了才回去,就這樣還種了個「草盛豆苗稀」。

8、英國有個美學家,他說「雅」和「俗」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那怎麼判斷呢?他說過分則俗,比如一個女孩子,戴一個金戒指很雅,不僅好看,而且告訴別人名花有主了,不要打歪主意。如果她把十個手指頭都戴上金戒指,那就很有問題了,就是俗。

9、唐朝大部分文人的理想都是很世俗的,孟郊是個典型,他一輩子辛苦地考進士,認真地讀書,他就想「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那個長安花是什麼?是女孩子,因為考上進士之後,所有權貴的那些千金「傾巢而出」。

10、我年齡越大,越相信命,有個著名的詩人叫溫庭筠,他每次代考當槍手都考成了,但他自己考總是考不成,所以人生有很多偶然性。

11、我們現在太崇洋媚外,老是引用外國人的那句詩「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你看我們自己的詩,「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景界闊大,多麼美!

12、英國羅素說過,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源。可以學習別人,但不要模仿別人,百折不撓做自己。你看我說著「麻城普通話」,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13、如果可以穿越到唐朝,李白肯定不願意跟我交朋友,他太「狂」了。我願意跟在李白或杜甫屁股後面跑,做他們的小跟班。

14、古代出遠門是高風險,酒店老闆發現客人有錢就會下蒙汗藥,把人殺掉。《水滸傳》裡的孫二娘開的就是人肉包子店,我如果去估計比較安全,因為一看就做不了幾個包子,在座的有幾位很危險。

15、蘇東坡去世之前跟他弟弟寫信說:「我可能要死了,你們都不要為我感到難過,我度過了幸福的一生,這輩子從來都沒有遇到過一個壞人。」我看到這裡眼淚就來了,他晚年遇到的全是壞人,而且都是要他命的壞人。我們偉大的蘇東坡,寬容、善良、厚道,他心裡從來就沒有仇恨。

(本文根據戴建業教授相關演講視頻整理編輯,圖片來自網絡)

總監製:王磊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李逸博

編務:張明麗

(本文原標題:《這個教授講的唐詩絕了!李白勸酒「套路深」,杜甫「愛吹牛」,盛唐詩人「狂得要死」...》)

相關焦點

  • 「網紅」教授戴建業:魔性解讀古詩受捧 因爆紅憂慮
    戴建業與學生合影 曹夢婷 王嘉儀 圖  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開通帳號尚不到一個月,62歲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成了「網紅」。他給學生講古詩文的視頻被傳到網上,普通話裡夾帶著濃濃的湖北麻城口音,語言幽默風趣,內容又接地氣,且不失深度,網友慕名而來,稱戴建業是「課堂上的一股泥石流」,講起課來像「吐槽」。  「最近幾天大家都知道我有抖音,每天粉絲數量增加差不多十萬人,這很恐怖。」
  • 「網紅」教授戴建業:魔性解讀古詩受捧,因爆紅憂慮
    戴建業與學生合影 曹夢婷 王嘉儀 圖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開通帳號尚不到一個月,62歲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成了「網紅」。他給學生講古詩文的視頻被傳到網上,普通話裡夾帶著濃濃的湖北麻城口音,語言幽默風趣,內容又接地氣,且不失深度,網友慕名而來,稱戴建業是「課堂上的一股泥石流」,講起課來像「吐槽」。
  • 華中師大戴建業教授:一個人不能紅得太久
    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戴建業,總愛自嘲自己的普通話。因為普通話不好,他錯失過上《百家講壇》的機會;因為普通話不好,他曾被領導喊去談話。領導想把他調離教學崗位,去「搞行政」。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戴建業接受採訪談話的時候戴建業著急了,跟領導頂了起來:「我的普通話不好,你怎麼能聽懂我在說什麼呢?」
  • 華中師大戴教授這樣講唐詩
    戴建業是誰?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最近,他成「網紅」了抖音粉絲近70萬!課堂爆滿!有人說,他普通話不標準是大學課堂「泥石流」但網友紛紛表示想聽……他對古詩的魔性解讀讓人慾罷不能你們感受下評講陶淵明的詩《歸園田居
  • 戴建業魔性解讀唐詩,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他「紅」得有理
    我們一直在既定的套路下,淺嘗輒止地品評著詩詞靜態的美。突然有一天,看到短視頻中一個白髮老教授,用一種「八卦古代」的方式活靈活現地分析當時詩人的寫作背景,用搞笑的麻城普通話揭開那優美文字下曾經被我們錯解的詩人的真性情,太有趣了。
  • 「網紅」教授戴建業:因普通話不好,曾被《百家講壇》放棄
    在武漢市洪山區的桂子山頭,華中師範大學(以下簡稱「華中師大」)沉浸在雨和城市的喧囂中,越走近文學院的小樓,越能感受到周圍參天大樹的包裹。秋風掃落葉,詩意沁脾。何為好老師?華中師大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建業認為,大學老師首先應該專注科研,其次才是做好教學工作。「教學非常重要,但如果你對詩人和作品缺乏深刻的理解,古典文學的教學是搞不好的。」
  • 網紅教授戴建業「調侃」古詩詞,真的好嗎?
    大學教授在大家的印象中,應該是一本正經、比較嚴肅的,很少和有趣二字聯繫起來。不過,現在華中師範大學有一個教古代文學的教授戴建業顛覆了我們的認知。當時,他的講課視頻在網絡上流傳開來,大家被他的「調侃」式解讀逗得捧腹大笑,覺得他十分幽默。他講到陶淵明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時,說種地種成這個樣子,還種個錘子!他講到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時,說李白這種人太傲,活該他當不了官!諸如此類的調侃,不勝枚舉。
  • 華中師範網紅教授戴建業,風趣解讀陶淵明草盛豆苗稀種田經歷
    小編無意間刷抖音,看到爆紅的網紅教授戴建業,就去看了一下相關信息,這一看嚇一跳,這是一位老教授啊。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學術》主編,湖北民族學院彩虹學者,臺灣屏東教育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至唐五代文學、六朝詩歌研究、唐代詩歌研究等。
  • 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64歲的戴建業教授,最近很受歡迎
    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64歲的戴建業教授,最近火得不要不要的!他在抖音的粉絲已經超過了5000000!有人說他不務正業,也有人罵他「有失文人風骨」,可真相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本來只是出於好奇,我試著點開了戴教授的講課視頻,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看完了十幾條,這聽課就跟聽相聲似的。沒想到,以前上學時覺得生澀難懂的古詩詞,在這位教授的解讀下,竟然如此生動有趣。於是便有了一個基本的判斷:這憑的全是真本事和扎紮實實的功底啊!
  • 「魔性教授」第一人:杜甫和李白是「好基友」,賀知章追星套路深
    記得幾年前,戴建業教授的視頻就在網上火了,他的講課和一般講師不同,通俗易懂,且風趣幽默,還能把看上去晦澀難明的古詩文,給說出花來,而那些看上去風流瀟灑的「古代大咖」,也在他的講讀下變得鮮明生動了起來。當然,戴教授這麼說,並不是空穴來風,他是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的教授,是一位博士生導師。而他對於古人的了解,也是基於他豐富的學術知識而產生的,只是他那充滿幽默的解讀,和接地氣的表述方法,能夠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古代詩詞,了解那個時代,以及背後的傳統文化。
  • 戴建業「古詩解讀」走紅網絡:再貴的學區房,也比不上孩子自驅力
    01.思維拐彎,讓詩詞充滿趣味 想要學會寫作,學好古詩很重要。 但在很多人心中,古詩太過枯燥,好容易背會了,很快又忘了。 華中師範大學的教授戴建業思維卻與眾不同,他通過自己的理解,用風趣的語言活靈活現地講解古詩。
  • 「網紅」教授戴建業再次開講:閒侃孟浩然與李白,金句頻頻
    原標題:「網紅」教授戴建業再次開講:閒侃孟浩然與李白,金句頻頻  前段時間 我們報導教師界的泥石流!武漢段子手教授走紅抖音。網友紛紛表示,想聽戴老師講課。  本文圖片均來自「長江日報」微信公眾號  昨天,「網紅」教授戴建業又開講啦。把我們熟悉的千古詩人調侃了一番,現場爆笑不斷,掌聲不斷。
  • 坐擁550萬粉絲,網友親切地稱為「魔性教授」的戴建業,魔性在哪?
    有好奇者,自然就有好事者,在熱心網民的努力下,終於弄清楚了老頭的身份,原來他就是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戴建業。戴建業,男,1956年生於湖北省黃岡市麻城。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組長、學科帶頭人。
  • 讀詩像是講段子,網紅教授戴建業魔性解讀李白杜甫,帶你重返盛唐
    如果你看過戴建業教授的解讀,你會知道盛唐時代的詩人們,是狂的可愛,都是非常爺們的。一起來看看戴教授是怎樣用幽默的語言魔性解讀李白和杜甫的。先說杜甫的偶像——李白盛唐時代的詩人,個個自我感覺良好,都覺得自己是最牛的,李白的自戀遠在他們之上——不僅覺得是天下第一,還覺得自帶仙氣。
  • 「網紅」小老頭戴建業教授,帶給你不一樣的魔性詩詞課
    網友甚至說:如果我以前上戴建業老師的課,那麼清華北大都不是夢了。這個小老頭,就是來自華中師大的教授——戴建業。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戴建業,可能沒有想過,60歲以後自己能成為網紅。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此話用在戴建業老師身上,那是再合適不過。戴建業老師解讀詩詞總是別具一格。
  • 戴建業把古詩詞講活了,狂賺1000萬,卻被稱「流氓教授」
    特別是中國的古詩中蘊含著中國高雅的文化,不僅能提高思想境界,還能在亂世中找到安靜的塵世,發現真正的自我。為什麼中國人不讀書?果然生活節奏太快,人們停不下來。古詩似乎又不那麼容易理解,結證是不是所有人都中國文化,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歡古詩,而是沒有發現其中美麗的快樂。一位老人給大家看了不同的詩,激活了舊文化。
  • 普通人就能讀透的唐詩宋詞——戴建業教授《戴老師魔性詩詞課》
    「我還以為北荒len聽不懂我的普通發,沒想到大家都喜歡我……」2018年華中師大文學院的老教授以「魔性」的講課風格登上了熱搜。並被人民日報評論:戴建業「紅」得有理。這首悼念亡妻的古詩,戴教授的解讀後,突然畫風一轉,「這個XX,沒有半個月就跟別人戀愛!」
  • 對話「網紅教授」戴建業:不想「紅」想安靜的寫書
    【解說】最近,62歲的戴建業火了。這位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用一口湖北麻城口音的普通話趣講古詩的視頻片斷,在網上熱傳。  【同期】網絡視頻  【解說】10月29日,記者在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見到了「網紅教授」戴建業。一身藍色牛仔服,滿頭銀髮的戴建業一出現,便被眾多記者「包圍」。戴建業告訴記者,自己並不想被太多人認識,只想安靜的讀書創作。
  • 華師教授講古詩爆紅後:電話總在響,又睡不好覺,感到憂慮
    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開通帳號尚不到一個月,62歲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成了「網紅」。他給學生講古詩文的視頻被傳到網上,普通話裡夾帶著濃濃的湖北麻城口音,語言幽默風趣,內容又接地氣,且不失深度,網友慕名而來,稱戴建業是「課堂上的一股泥石流」,講起課來像「吐槽」。
  • 「網紅教授」戴建業:有趣,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魅力
    這樣一個成天「我滴個天」,動不動語出驚人的可愛老頭,其實是華中師範大學的古典文學教授。他的出現,簡直像大學課堂的一股「泥石流」。上課的風格,用他自己的話來形容,就是「浪漫得要死,狂得要死,好玩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