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性教授」第一人:杜甫和李白是「好基友」,賀知章追星套路深

2020-12-13 喃喃說情感

記得幾年前,戴建業教授的視頻就在網上火了,他的講課和一般講師不同,通俗易懂,且風趣幽默,還能把看上去晦澀難明的古詩文,給說出花來,而那些看上去風流瀟灑的「古代大咖」,也在他的講讀下變得鮮明生動了起來。

當然,戴教授這麼說,並不是空穴來風,他是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的教授,是一位博士生導師。

而他對於古人的了解,也是基於他豐富的學術知識而產生的,只是他那充滿幽默的解讀,和接地氣的表述方法,能夠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古代詩詞,了解那個時代,以及背後的傳統文化。

一開始,戴教授只是在華中師範大學很有名氣,因為他的教學風格非常有特色,導致他的課經常座無虛席,學生都很愛聽他的課。

要知道,上課能既逗樂自己,還能學到知識,這自然是極好的一件事

後來,有人覺得戴教授這麼好的講課內容,光是在華中師範大學說太可惜了,就把視頻上傳到了網絡,果然得到了普通的一致好評,戴教授這才算是正式出道,成了一位網紅教授

也許你會好奇,戴教授到底說了什麼,會讓大家這麼喜歡,那麼我就節選一部分內容,來讓你們好好感受一下戴教授的「魔性」所在:

在我們的心目中,陶淵明那可是響噹噹的田園詩人,他和現在不少年輕人一樣,討厭世俗的壓力和煩惱,嚮往著隱居避世、悠然自得的生活,而且他不但做到了,還在詩裡多次提起。

可在建教授的眼中,陶淵明這個田園詩人雖然當得不算合格,但是自黑的能力卻是一頂一的強

陶淵明在《歸田園居》中寫道: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戴教授解釋說,陶淵明這首詩的第一段,可謂是「說話大喘氣」的鼻祖了,第一句「種豆南山下」可謂是氣勢恢宏,一副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的架勢,結果下一句「草盛豆苗稀」頓時就霸氣外洩了。

你想想,這草都長得比豆苗茂盛了,這還算什麼田園詩人啊?不過陶淵明有趣就在這裡,種豆種成這樣,還敢寫進詩裡,自黑的能力倒是極強的,心態槓槓的。

而提到李白、杜甫的時候,戴教授的解讀更是讓我笑掉了大牙:

李白是誰?詩仙啊,浪漫主義詩人,可是在戴教授看來,他一生只正兒八經工作了一年半,剩下的時間都在遊手好閒,更神奇的,也不知道他的收入是哪裡來的,卻能一直吃酒擺宴,到處收粉絲。

而杜甫這位詩聖,也是李白的粉絲之一,你別看他憂國憂民的,也曾經和李白在一起幹過尋仙的傻事。只可惜仙人沒尋到,杜甫的錢卻花光了,面對著偶像李白還在那裡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杜甫只能無奈寫下一首《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畢竟是自己的偶像,面斥不雅,杜甫只能以詩代話,委婉告訴李白:李哥哥,你要玩的尋仙遊戲,小甫我已經玩不起了,因為,嗚嗚嗚,倫家已經沒錢買裝備和道具了!

然而和李白玩得最好的,其實不是杜甫,而是賀知章。

李白這個人,按現在的話說,就是有才華,但臭屁烘烘,總感覺自己是仙人,一般的凡人他根本看不上。縱然他的粉絲太多,無奈偶像太高冷,一般人還真不能和他玩到一起去。

但是賀知章就做到了,因為李白自稱是仙,賀知章就自稱「摘仙人」,他們倆一個敢吹一個敢信,賀知章一頓彩虹屁狂拍,終於收穫了李白的芳心,不對,是欣賞,於是他們引為知己,經常吟詩作對,出雙入對,羨煞旁人

所以各位粉絲們,追自己愛豆的時候多學學賀知章,不是大喊著「我愛你」就能得到偶像的歡心的,還必須要投其所好才行。

還有更多的關於古代詩詞以及「古代大咖」的知識講解,戴教授在他的新書《戴老師魔性詩詞課》都有提及。雖然網上也有他的講解視頻,但這本書在保持他幽默的語言風格同時,也對之前的視頻內容進行了補充,變得更加全面和系統。

在戴教授看來,雖然視頻看上去短小有趣,但遠不如看書來得值得回味,同時他也希望他的這本書,能夠給喜歡古詩詞的人提供幫助

更何況,雖然戴教授在視頻中操著一口麻普話,可是在文字的世界裡,沒有方言,內容自然也更易於理解。

都說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個老師,對於開始接觸和正在學習古詩詞的孩子來說,這本書可以通過生動的講解,把原本晦澀生硬的古文給說活了,從而可以大大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在不知不覺中,寓教於樂就把古代詩詞知識給學會了,還能更好地了解古代歷史和人物,這對於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來說,都是一種視覺的享受,也是一種精神的洗禮

《戴老師魔性詩詞課》一本書只要45元,不到一頓飯的價格,就能讓孩子和家長在一起學習古代文化,在漲知識的同時,又能學習到傳統文化,絕對是一本可以陪伴你一生的好書!

相關焦點

  • 李白和杜甫,誰才是唐詩第一人?
    因此「唐詩第一人」的稱號只能在李白和杜甫之中產生,要客觀比較兩個人的高低,就需要從不同的角度比較,俗話說的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得出的結果也只能僅供參考。而李白因為心境的不同,和個人每個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詩風上也有明顯的差異。杜甫出於京兆杜氏的分支,唐朝時京兆杜氏都多自稱為杜陵人,所以杜甫晚號杜陵。杜甫保存到今天的詩歌總共有1500多首,實際上他創造的詩歌肯定比這個數目多。
  • 華中師大戴建業教授場景式解讀古詩:李白勸酒「套路深」
    網友紛紛表示,戴建業教授的課可謂是大學課堂的一股「泥石流」,還有網友表示「聽三天三夜也不會累」。而戴教授自己表示,幽默風趣不是他刻意追求的效果,他只是在真誠地和學生聊天。他教學的基本初衷和目的,是儘可能重現詩歌的現場感,讓學生們能夠感受到古典詩歌的美。
  • 網紅教授戴建業:李白雖不是當官的料,卻能忽悠杜甫一起成仙
    要是說到學者網紅,就不得不說下這位眾所周知的「老頑童」戴建業教授了。他是華中師範大學的一名文學教授,今年已經64歲了,看著挺普通的一老頭,但卻能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從李白侃到杜甫,從三國聊到盛唐,還因此收穫了500多萬粉絲,這吸粉能力槓槓滴!
  • 讀詩像是講段子,網紅教授戴建業魔性解讀李白杜甫,帶你重返盛唐
    如果你看過戴建業教授的解讀,你會知道盛唐時代的詩人們,是狂的可愛,都是非常爺們的。一起來看看戴教授是怎樣用幽默的語言魔性解讀李白和杜甫的。先說杜甫的偶像——李白盛唐時代的詩人,個個自我感覺良好,都覺得自己是最牛的,李白的自戀遠在他們之上——不僅覺得是天下第一,還覺得自帶仙氣。
  • 杜甫熱衷李白,孔子迷戀周公,你們這些名人,追星有點尊嚴好嗎?
    記得前段時間,林俊傑「手滑」給譚松韻點了個贊,激動的譚松韻手舞足蹈,小迷妹形象躍然而現,讓人不禁驚呼:原來名人也追星啊!其實這種現象並不算罕見,甚至在古代那種沒有網絡的環境下,也有著許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杜甫就非常熱衷李白,一生給李白寫了許多首詩,來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除了杜甫和李白,還有下面這些名人。
  • 網紅教授戴建業:李白雖不是當官的料,卻能忽悠杜甫一起成仙
    要是說到學者網紅,就不得不說下這位眾所周知的「老頑童」戴建業教授了。他是華中師範大學的一名文學教授,今年已經64歲了,看著挺普通的一老頭,但卻能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從李白侃到杜甫,從三國聊到盛唐,還因此收穫了500多萬粉絲,這吸粉能力槓槓滴!
  • 《戴老師魔性詩詞課》:帶你走進李白和杜甫的人生,讀懂唐詩
    其中唐朝兩位詩人李白、杜甫兩位詩人,又被稱為詩聖、詩仙,他們的古詩是唐詩的優秀代表。 所以才有了「李杜詩篇萬口傳」的說法。也許不少人,喜歡唐詩,但卻因為現代語言和古文的差別,難以理解,只懂得被動去朗讀背誦,時間一長,卻忘得一乾二淨。
  • 看杜甫追星李白的那些年、那些詩
    因此,需要理智追星,把我尺度。不僅現代人追星,古代人對於自己的愛豆,那也是喜愛到不行。今天就說說杜甫追星李白的那些事,這二位一位是「詩仙」,一位是「詩聖」,那一互動、撩騷起來,那肯定是不同凡響的。李白生於公元701年,比杜甫大十餘歲。杜甫還寂寂無名之時,李白已經譽滿全國,是大唐最閃亮的巨星。
  • 杜甫大型追星日記,那些年為李白寫的詩,終究錯付了嗎?
    作為李白的粉絲,杜甫的人生可以算得上是追星典範,他欽佩仰慕李白,直接為李白寫的詩就有十多首,首首經典,把自己的崇拜和喜愛、關懷與思念表現的淋漓盡致。李白是繼屈原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粉頭無數,對杜甫也是頗為欣賞。
  • 唐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狂賀知章、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
    詩仙——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
  • 大詩人李白也追星,4個男人和他的故事,你聽過嗎?
    「官數代」的杜甫,前半生也是浪蕩不羈,心血來潮就去考一下科舉,沒考上根本無所謂,接著遊山玩水到處浪。杜甫結識「大哥」李白的時候,李白已經是天王級的巨星了,他稱讚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古人「追星」也瘋狂,唐代大詩人李白和杜甫的「瘋狂粉絲團」
    「追星」一詞雖然起源於現代,但是早在唐朝,中國就已經有了「追星族」。當時的人們瘋狂追捧的不是「明星」和「小鮮肉」,而是他們最喜歡的「詩星」,大名鼎鼎的李白和杜甫就是唐代人民最喜歡的「大明星」。尤其是「詩仙」李白,他的粉絲實在是太多了,甚至連「詩聖」杜甫都曾是李白的鐵桿粉絲。
  • 古人追星也瘋狂:張籍生吃杜甫詩,魏萬苦追李白3000裡
    《金陵酬李翰林謫仙子》這個題目大家可能沒怎麼看懂,為什麼是李翰林呢,是因為你白在翰林院裡擔任翰林待詔一職,再加上李白的忘年交賀知章見到李白第一眼之後,就驚嘆了,稱他為&34;,於是就有了這個題目。看看魏萬,只留下兩部作品,兩部都和李白有關,這對偶像的愛之切情之深,可見一斑。粉絲:杜甫—偶像:李白李白還有個頭號迷弟不得不說,那就是他的粉絲後援會會長杜甫。杜甫老兄的作詩生涯中,光是為李白就寫了十幾首。
  • 名人趣事|李白與賀知章的友情有多深?為好友捨棄金龜只為一桌酒
    相傳,公元742年,已經四十多歲的李白被玄宗招進宮中做官。匆匆奔赴長安的李白並未得到唐玄宗的及時接見,他只是被安排在了驛站中。這讓已經年逾八十的賀知章十分興奮,賀知章仰慕李白的才華與情調,迫不及待想要和他見上一面。
  • 於李白而言,杜甫和汪倫缺一不可
    杜甫是李白的頭號粉絲,單單寫給李白的詩就近二十首。杜甫有多「迷」李白?看看杜甫的彩虹屁: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我們都知道,古代人很含蓄,但在追星李白這方面,杜甫一點都不含蓄,上來就誇,看著就肉麻。
  • 杜甫大型追星日記:那些年為李白寫的詩,我心我主我自有數(上)
    作為李白的粉絲,杜甫的人生可以算得上是追星典範,他欽佩仰慕李白,直接為李白寫的詩就有十多首,首首經典,把自己的崇拜和喜愛、關懷與思念表現的淋漓盡致。李白是繼屈原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粉頭無數,對杜甫也是頗為欣賞。直接寫給杜甫流傳於世的只有四首,但也是李白友誼深厚的見證(愛豆能給粉絲特意寫詩,想想都覺得幸福)。
  • 名人趣事|李白與賀知章的友情有多深?為好友捨棄金龜只為一桌酒
    十分興奮,賀知章仰慕李白的才華與情調,迫不及待想要和他見上一面。雖然年邁,但是賀知章仍快馬加鞭趕到李白的住處。當一襲白衣的李白從門外走進來的時候,賀知章不禁脫口而出,好一個詩仙啊,這便是詩仙這個美稱的由來。
  • 杜甫:李白我想你了,冬天想你,春天想你,在天的盡頭想你
    故事還要從公元742年說起,那年,李白與賀知章相遇,賀知章看完李白的詩後狂點讚:「太白身上有仙氣,定是神仙遇謫下凡!」兩人已經好到牽手同行、同床共枕的地步。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很久很久沒有見到李白了,這世道,非要把他逼到裝瘋賣傻的地步嗎?世人都覺得他罪不容誅,我卻憐惜他的曠世才華!」杜甫不僅懂李白的「佯狂」,更懂李白內心的悲痛。所以,即使全天下所有的人都想要殺掉他,杜甫也會擔憂他、維護他、替他叫屈,甚至到絲毫不顧及到自己處境的地步。
  • 「詩狂」賀知章與李白之狂在本質上有何不同?
    作者:李大奎一、青少年時候的標籤:幸運"詩狂"賀知章的童年無疑是最幸運的,他於公元659年出生于越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一個殷實的家庭。出生的年代正好是大唐"貞觀之治"(627一649)過後的第十年,正趕上大唐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好時期。
  • 李白和杜甫為什麼會分別被稱為「詩仙」和「詩聖」?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詞界兩大泰山北鬥,韓愈曾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明確提出"論詩以李杜為準",他認為李杜是達到了盛唐詩歌最高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