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這首詩看似寫得很一般,其實通篇有理有據,每一句都充滿哲理

2020-09-05 塵世曉書僮

張旭,字伯高,公元685年吳縣(今天的江蘇省蘇州市),唐朝著名的書法家,世稱張巔,善於草書,也是「飲中八仙」之一。他的草書行雲流水,還與當時李白的詩歌,以及裴旻的武劍並稱三絕;另外他在詩歌上的成就很也高,風格自成一派,尤以七絕見長。他的詩清新脫俗,也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與當時的賀知章、張若虛、包融等人號稱「吳中四士」。

《全唐詩》、《千家詩》、《唐詩選集》等等,這些經典的詩集裡都有收錄張旭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也是膾炙人口,譬如《桃花溪》、《春草》、《柳》便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這些詩情感細膩,寫得也是很美。唐朝之所以能夠在文學上取得那麼大的成就,正是由於當時的文人都致力於詩歌的創作,人們不僅喜愛詩歌,同時也加入到詩歌創作的隊伍,逐漸使得詩歌慢慢地融入進了生活中。

張旭的詩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以這首《山行留客》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這首詩意境高遠,同時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儘管唐詩並不突出哲理,不像後來的宋詩一味地側重於哲理,但是在這首作品中,卻是有著詩人最深沉的思考,表達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還有對於生命的詮釋,這樣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真正理解透了其中的意思,相信對於人生也是會有幫助。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這首詩緊扣主題中的「留」字,借留客於秀麗的春山之中,描寫得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每一句都很美,另外那份哲理也是呼之欲出,所以使得整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成為了唐詩裡比較獨特的一首作品。看似只寫了普通的事物,還有尋常之景,但是只要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作品中那種深沉的哲理。

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通篇好像並不存在哲理,其實詩人正是告訴了世人,事物本身是複雜的,看問題不應該太過於片面,要從全方位去了解,另外對待困難的態度是如此。這種獨特的描寫方式,也讓這首詩顯得與眾不同,有著一種獨特的韻味,讀來讓人讚嘆不已,所以讀這樣的作品時,還是要下一番功夫,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

那這首詩它大致的意思是:春天的景色很美,在這春光幻影之下,到處都充滿了詩情畫意,山上的景色也是氣象萬千。為什麼剛剛見到了陰雲,便認為是要下雨,要匆匆回家呢?在這裡詩人正是告訴了別人,看待問題要全面,不要認為出現了陰雲就會下雨,這種看法不太正確,畢竟陰天不一定會下雨。後面兩句寫得就更加深刻,即使是在晴天,天氣晴朗,沒有一絲雨意,這個時候走進深山之中,也會沾溼衣裳。

張旭這首詩有理有據,寫得很是有趣,同時那份哲理也很深刻,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明明只是一首看似很普通的作品,可是詩人層層推進,從而告訴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看問題要全面,不能太過於片面,對於人和事物其實都是一樣,只有這樣才能夠看清楚一個人,以及周圍的事物。不應該被一些細小的事物蒙蔽了眼睛,所以詩人的這種哲理非常深刻,寫得也是極為抒情,讀來讓人讚嘆不已,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從中也應該要學會一些東西。

相關焦點

  • 曾鞏這首詩看似寫得很一般,其實句句有深意,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曾鞏的散文其實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選擇他進入唐宋八大家,應當說是比較合理。至少曾鞏的散文,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可以與歐陽修相媲美。曾鞏在詩歌方面的成就同樣很高,有一些經典的作品,也是寫出了新意,以這首《城南》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高遠,而且每一句都有深意,看似在寫普通的事物,還有尋常之景,
  • 黃庭堅這首詩讓蘇軾都服氣,每一句都有大智慧,通篇充滿了哲理
    ,譬如他的組詩《雜詩七首》,寫得就很有趣,每一首都是傳世名篇,尤其是第一首可以說是寫出了新意,也充滿了大智慧,每一句都有大智慧,通篇充滿了哲理。,無數的詩人偏向於哲理,從而使得宋詩與眾不同,處處充滿了哲理,有著詩人對於人生最為深刻的解讀。
  • 龔自珍這首詩寫得很唯美,同時還充滿了哲理,年年入選小學課本
    小學課本裡有很多經典詩歌,可能我們在小的時候讀那些作品,只是覺得很唯美,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其實只要長大了之後,再去讀那些作品,突然會發現很多的詩,它不僅很唯美,同時還充滿了哲理。那麼說起哲理詩,無論是唐詩,還是後來的宋詩裡面,也都有很多充滿哲理的作品,不過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清朝詩人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這也是他最重要的一首作品,通篇情感細膩,寫得生動有趣,而且裡面的哲理也是呼之欲出,使得我們在這首作品中,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對於事物真實的感受。
  • 蘇軾這首詩看似在描寫梨花,其實還是在描寫人生,充滿了無限哲理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蘇軾比較冷門,但是同樣充滿了哲理的詩作,那便是他的《東欄梨花》,這首詩看似在描寫梨花,其實還是在描寫人生,裡面充滿了蘇軾對於人生的看法,處處能夠看到蘇軾對於人生的理解,所以這樣的詩作,也是最為值得一讀。
  • 朱熹這首《遊爛柯山》寫得很有趣,通篇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哲理
    其實無論是唐詩,還是後來宋詩裡面,那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典故,特別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這首《遊爛柯山》,那就是一首很特別的作品。這其中的爛柯山也是有典故,而朱熹正是借用這個典故寫出了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局上閒爭戰,人間任是非。空叫禾樵客,爛柯不知歸。
  • 杜荀鶴這首詩充滿了哲理,講述了許多的大道理,每一句都有大智慧
    那麼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也都願意結交僧人,與他們交往的同時,也是為了提升自己。晚唐詩人杜荀鶴就與很多的僧人結下了濃厚的友誼,可見他也是極為敬重僧人,還寫下了一首經典的七絕《贈質上人》,這首詩充滿了哲理,講述了許多的大道理,每一句都有大智慧,所以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朱熹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寫得很深刻,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作為思想家的朱熹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是別具一格,除了像《春日》那種抒情的作品之外,還有像《觀書有感·其一》這種充滿哲理精品之作,在這首詩中朱熹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對於現實最真切的感知,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就使得這首詩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每一句都寫得很有趣,講述了許多的大道理,寫得也是極為深刻,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最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
  • 陶淵明這首詩娓娓道來,每一句都如詩如畫,同時還充滿了哲理
    陶淵明的詩也是清新脫俗,往往看上去好像什麼也沒有寫,其實只要靜下心來品讀,則是會發現他的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從春天開始起筆,經歷夏天、秋天、冬天三個不同的季節,所營造出來的一種詩意化的世界,每個季節都不同,景色自然不一樣,陶淵明通過這種細膩的描寫,使得這首詩如詩如畫,同時還有著一種深刻的哲理。
  • 陶淵明這首詩娓娓道來,每一句都如詩如畫,同時還充滿了哲理!
    我最嚮往陶淵明式的生活,一個人獨自去到廬山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當然我是一個俗人,難免沒有那樣的心境,其實這也是大多數的最為苦惱地方陶淵明的詩也是清新脫俗,往往看上去好像什麼也沒有寫,其實只要靜下心來品讀,則是會發現他的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從春天開始起筆,經歷夏天、秋天、冬天三個不同的季節,所營造出來的一種詩意化的世界
  • 王維很唯美的一首小詩,通篇寫出了新意,每一句都美得令人心醉
    王維唯一一個能夠與李杜齊名的詩人,作為當時的最出色的詩人之一,王維的詩其實從字面上來看的話,寫得有一些普通,並沒有什麼高超的技巧,更加不會引經據典,只不過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同樣寫得很唯美,特別是後期的作品,每一首都美得令人心醉。
  • 楊萬裡這首詩寫得很巧妙,通篇看似在寫景,其實每一句都另有深意
    ,這也就使得宋詩處處充滿了哲理,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那也是另有深意,不僅很抒情,同時那種哲理很深刻。,最有影響力的還要數陸遊和楊萬裡,兩位都是當時最著名的詩人,他們的作品也是深入人心,以楊萬裡的作品來說,他就有很多的作品入選小學的課本,譬如這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那就是年年入選,成為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這首詩對於一般的讀者來說,可能會忽略它真正所要表達的意圖。
  • 原本只是一首普通的詠物詩,可是寫得很唯美,同時還充滿了哲理
    唐詩代表了文學的一個高峰,在這一千多年來,它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力,無論是對於後世的文學,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那都是能夠看到唐詩的身影。可能有人會深得太過於誇張,其實我們只要留心觀察現實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的時候就會使用到很多唐詩裡面的詩句,可見唐詩的影響力。
  • 《全唐詩》裡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句句經典
    《全唐詩》裡所收錄的四萬九千多首詩中,大部分都是以抒情為主,畢竟唐詩和宋詩是有區別,不會處處充滿哲理,這一點還是有著很明顯的區別,不過有一些作品,它還是不一樣,或多或少還是充滿了哲理,譬如其中的《金縷衣》一詩,那就是一首很獨特的作品,通篇句句經典,另外每一句又都是至理名言,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這樣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哲理也是講述了一個個大道理
  • 王士禎不容錯過的一首詩,通篇寫得很唯美,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
    那這首詩也是王士禎的傳世名篇,後人對於這首詩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不僅寫出了新意,也寫出了初春時節不一樣的春色美得。整首詩只有短短的幾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情畫意,每一句都美得令人驚豔。雖然只是一首隨興之作,詩人信手拈來,卻成就了詩人的一世美名,直到今天這首詩,也依舊為人們津津樂道。
  • 白居易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通篇富含深刻的哲理
    另外白居易也是一位少年天才,他還在16歲時參加科技考試,寫下了名揚天下的名篇《賦得古原草送別》,也正是因為這首詩,所以他成為了一位天才詩,所以還被錄取。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這首詩都不會陌生,儘管這首詩只是描寫普通的草,以及送別時的情形,但卻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詩作。
  • 54歲的陶淵明突然有所悟,寫下的這首哲理詩,每一句都是有深意
    、《雜詩十二首》、《歸田園居六首》等等,那都是不朽的名篇,每一首都是經典之作。陶淵明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句句經典。初次讀這樣的作品,可能會覺得很一般,好像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其實只要有著足夠的人生閱歷,再來讀這樣的作品就會發現,通篇意境高遠,每一句都有深意。榮華難久居,盛衰不可量。昔為叄春蕖,今作秋蓮房。
  • 陶淵明到了晚年大徹大悟,寫下的這首抒情小詩,每一句都充滿哲理
    整首詩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可是詩人寫得很巧妙,通過對於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其實只有真正看淡了一切,所以他的詩和他的高尚的品格一樣,有著堅韌不拔的精神,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這也正是陶淵明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而這首作品正是如此,從開篇到結尾句句有深意。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但是陶淵明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從中感悟生命,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一句都另有深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讀懂了自然會有所收穫。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 王安石這首詩充滿哲理,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許多人奉為人生箴言
    為此他晚年的作品主題沉痛,很多的詩都很傷感,不過王安石又不同於別的詩人,他即使是傷感也保持了文人的風骨,所以他有一些作品看似傷感,其實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以這首《夢》來說,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有趣。
  • 蘇軾這首詩講了一個彈琴的道理,看似寫得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
    一些經典的作品不僅寫得很抒情,同時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例如《春宵》、《題西林壁》、《和董傳留別》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而且這首作品情感細膩,字裡行間所流露出來的哲理也是最為深刻,對於我們這些普遍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那麼一定會有所收穫,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會受到大家喜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