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國家大劇院2012國際鋼琴家系列又將迎來一位首次訪問北京的重量級鋼琴家 阿根廷女鋼琴家英格麗德 弗裡特,她同時也是當今國際樂壇浪漫派鋼琴演奏的代表性人物。屆時,她將為北京觀眾獻上今年「鋼琴系列」首場全貝多芬曲目的專場獨奏會。
阿格裡奇後最成功南美鋼琴家
曾與李雲迪、陳薩同臺競技
與卡洛斯 克萊伯和丹尼爾 巴倫博伊姆等大師級音樂家一樣,生長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英格利德 弗裡特祖父母也是來自歐洲的移民。然而弗裡特的成名之路卻是一波三折,年幼時周圍的音樂環境不是很理想,弗裡特曾回憶說:「我接觸琴鍵不像其他孩子那樣早,那時家裡有一架鋼琴,我的父親帶我到電影院看老電影。於是我開始學鋼琴,老師教我學會用耳朵傾聽。9歲時,我就經常當眾彈琴,但那時候還不懂識譜。」然而,就是這種非正統的方式讓弗裡特得以非常自然地深入音樂。她說:「我從未在音樂中加入人工雕琢的成分,音樂已經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伴隨我愉快地成長。」
15歲時,英格利德 弗裡特來到了當地的音樂學院學習。畢業後,她應邀參加著名鋼琴大師 瑪莎 阿格裡奇的大師課。大師課上,當阿格裡奇問道:「誰想先彈一曲嗎?」。那時弗裡特正坐在離鋼琴最近的位置,於是她憑記憶演奏了蕭邦的《第三鋼琴奏鳴曲》。一曲彈完,阿格裡奇被深深的打動,之後,阿格裡奇便邀請她赴歐洲深造。從此弗裡特開始走向了成為職業演奏家的道路。
弗裡特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是源於「2000年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那屆比賽也許是中國觀眾最為印象深刻的一屆「肖賽」,因為進入決賽的六位選手中,除了弗裡特,還有中國鋼琴家李雲迪和陳薩,最終弗裡特勇獲大賽銀獎,評委們對她的評價是「飽含詩情畫意,令人著迷,機敏且技藝高超」,「光芒四射,讓人目不暇接」。在之後的數年間,弗裡特琴藝穩步上升,在2006年她獲得英國吉爾摩藝術家大獎,是少數幾位榮獲該獎項的鋼琴家之一。目前,弗裡特在歐洲和美國的鋼琴舞臺十分活躍,與克裡夫蘭管弦樂團、洛杉磯愛樂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英國愛樂樂團和鹿特丹愛樂樂團等著名樂團保持密切合作。
完全「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開啟「秋季鋼琴系列」大幕
從2000年獲蕭邦大獎之後的十餘年,英格麗德 弗裡特是蕭邦作品的頂尖演奏者之一,她在百代唱片公司發行的兩張全蕭邦大碟尤具代表性。然而擁有一頭金髮,一雙純真大眼睛,富有感染力笑容的弗裡特所演奏的貝多芬也是獨一無二的,她的貝多芬奏鳴曲像大師般技法純熟且激情四溢。最近在百代唱片公司(EMI),弗裡特所錄製的《貝多芬鳴奏曲》受到媒體的廣泛讚譽,《留聲機雜誌》主編布萊斯 莫裡森如此推薦說:「遇到這樣一位既如此高貴,又擁有如天然未經雕琢般的藝術氣息的鋼琴家,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百代唱片選擇由她來演繹真是明智之舉。」
令樂迷期待的是,在弗裡特《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唱片中所收錄的經典作品《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以及《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 「熱情」》也將出現在22日北京獨奏會中。另外,鋼琴家還將帶來今年其「貝多芬系列」的拿手曲目《第十八號鋼琴奏鳴曲》以及《C小調三十二段變奏曲》。
北京獨奏會前,弗裡特這個周末將在香港與指揮大師安東尼 維特指揮的香港管弦樂團合作聖-桑《第二鋼琴協奏曲》,中國旅程後,她將赴美國巡演到明年一月份。對於如此繁忙的演出日程,她表示:「我面臨很大的壓力,也有很多期待。我擔心我的藝術生涯會停滯不前。於是我請教了鋼琴大師阿爾弗雷德 布倫德爾,他告訴我應該盡情享受每時每刻,這樣生活會變好很多。大師的話的確帶走了我不少壓力,我會用我的熱情奉獻每一場即將到來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