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時空,在博物館與歷史對話 台州這些「鎮館之寶」,等你來了解

2020-08-05 台州晚報傳媒
穿梭時空,在博物館與歷史對話 台州這些「鎮館之寶」,等你來了解

太平天國台州郡仙居縣貳營後帥木印

穿梭時空,在博物館與歷史對話 台州這些「鎮館之寶」,等你來了解

北宋大晟應鐘

穿梭時空,在博物館與歷史對話 台州這些「鎮館之寶」,等你來了解

商代青銅夔紋蟠龍盤▷

穿梭時空,在博物館與歷史對話 台州這些「鎮館之寶」,等你來了解

東漢青瓷五聯罐▷

想了解一座城市,從它的博物館開始,是不錯的選擇。在咱們台州,幾乎每個縣(市、區)都有各自的博物館。昨天,記者從市文物保護中心獲悉,目前全市共有博物館48家,其中國有14家,非國有34家。

記者挑選了其中部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有時間的話,你可以帶上孩子或長輩,走進家門口的博物館,更深層次地了解我們的台州,同時也欣賞一下這些各大博物館的「C位」擔當。

▶▷台州市博物館

台州市博物館是一個地市級綜合性博物館,館內陳列區共四層。一層為臨時展廳,用於引進國內外精品特色展覽;二層為台州歷史文化陳列,以展示台州人文精神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脈絡;三層是台州民俗與非物質文化陳列,採用明代人文地理學家王士性(臨海人)「澤國」、「山谷」、「海濱」的人文地理論述來講述台州的風土民情;四層由多個小展廳組成,屬於民間收藏專題展廳。

太平天國台州郡仙居縣貳營後帥木印是台州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長10.5釐米,寬6釐米,厚2.9釐米。木印系用普通雜木刻成,保存完好,字跡清楚,印面呈紅色,印文為「太平天國台州郡仙居縣貳營後帥」。框外兩邊對稱飾有龍紋,頂部以雲紋、底部以水波紋修飾。

太平天國官印實物留存較少,此印對太平軍在台州的活動提供了實物證據。

▶▷黃巖區博物館

黃巖有1300多年的建縣歷史,素有「東南小鄒魯」美譽。星光璀璨的名人文化、得天獨厚的柑橘文化、歷史悠久的古蹟文化、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形成了黃巖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

黃巖區博物館新館於2011年開工,歷時6年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3億元。博物館總建築面積1.3萬多平方米,歷年來共收藏8000多件藏品。

7月25日開始,該館成為台州首家開放夜間遊覽的博物館,今後每周六的開放時間,由下午的4點半延長到晚間8點半,受到很多市民的歡迎。

東漢青瓷五聯罐和北宋沙埠窯青瓷香爐都屬於該館「鎮館之寶」之一,均為國家一級文物。

前者高39.8釐米,大口徑管位於頂部,其他四個小口徑管則在上腹部,管內中空,與腹相通。此瓶上部施釉,釉色呈青黃色。

後者高19.5釐米,子母口,蓋鏤空,以三瓣卷葉忍冬為主紋飾,共十七組連環構成。

還有南宋交領蓮花紋亮地紗袍,雖經幾百年的時光,但色彩依然鮮亮如新,面料手感還具有良好的彈性。這件紗袍是直領大襟,腋下有紐襻,通袖長270釐米,清雅別致。

▶▷臨海市博物館

臨海市博物館前身為1951年3月成立的台州專區文物管理委員會,館址屢經變遷,現坐落於靈湖景區西北。目前,該館館藏文物逾5萬件,涵蓋青銅、書畫、陶瓷、玉器、金銀、古籍等,文物收藏量居台州各地之首,在浙江省內地方博物館中亦居前列。

該館有很多經典的館藏。比如商代青銅直內戈,屬於國家一級文物,內端已殘,殘長34釐米,寬7釐米,闌長8.7釐米。近闌處飾弦紋與小圓點紋,兩面凹槽中脊線上各有八個小圓點。

再如同為國家一級文物的五代線描戲曲人物瓶,高26.6釐米,腹圍44釐米,口徑11釐米、底徑8.5釐米。據瓶身上的戲曲人物圖案推測,在南戲之前台州可能已有戲曲的存在。

還有北宋大晟應鐘,通高28釐米,腹圍53釐米,重6.1公斤。作為研究古典音樂的重要材料,今時今日它仍能發出樂音,屬於國家一級文物。

▶▷溫嶺市博物館

溫嶺市博物館於2018年12月24日開館,建築外形如一塊靈動的巨石,內部空間又如長嶼硐天一般,流動交錯。館內共有館藏文物1500餘件,含國寶廳、歷史廳、臨展廳等分區,設盤王鑄造模型、長嶼採石場景、南宋製鹽業場景和東甌古城縮微模型等展覽區,可謂集溫嶺石文化、海洋文化、農耕文化、書院文化之大成。

商代青銅夔紋蟠龍盤是該館的「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

商代青銅夔紋蟠龍盤通高26釐米,口徑61.5釐米,重達22.5公斤,在出土的同類物中極其罕見。商周時期的銅盤上,蟠龍往往以線條鑄出形體,而此盤卻用浮雕鑄出,特別是龍首用立體塑出,十分罕見。

▶▷三門縣博物館

三門縣博物館坐落在三門縣海遊大橋北端馬家山,建築面積1016平方米,展廳面積400平方米,為仿古建築。據有關數據顯示,該館有藏品2300餘件。

宋代武將石翁仲造像二尊,原系南宋丞相葉夢鼎廣潤寺墓前遺物。石像為武將造型,每尊高280釐米,肩寬80釐米,頭戴魁冠,身披鎧甲,雙手按劍,肅穆而立,用粉紅色的石材雕刻而成,雕工精湛,線條流暢,威武雄壯,神態自然,具有典型的南宋造像風格,有很高的藝術雕刻水平,是三門縣現存的大型石雕藝術珍品之一。


台州市文廣旅體局供圖

台州晚報 記者 陳佳樂

相關焦點

  • 了解台州,來看看台州各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想了解一座城市,從它的博物館開始。
  • 河南平原博物館:孩子必去打卡地,了解殷商文化尋覓六大鎮館之寶
    想深度了解一個地方去哪裡合適?肯定是當地博物館了!今天去的博物館是平原博物館,位於河南省新鄉市,這可是河南省館藏量第二的大博物館!完全免費!避暑的好地方,夏天空調開放,最關鍵的,這裡可不只是了解新鄉,了解歷史以及商朝,必須來這裡。
  • 南京各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了解幾個?
    南京文物多,博物館自然就不少。據一份官方數據顯示,南京有52家在江蘇省文物局備案的博物館(紀念館),另外還有近200家各類特色陳列館。這麼多的博物館,你知道各家的鎮館之寶都是什麼嗎?我們選了一些主流博物館,來說一說他們的鎮館之寶。
  • 台州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都知道嗎?
    想了解一座城市,從它的博物館開始最近熱熱熱熱+雨雨雨雨的天氣模式博物館無疑是既涼爽又能漲知識的好去處今天就跟大家講一講台州各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時間來逛逛噢~太平天國台州郡仙居縣貳營後帥木印,清,長10.5釐米,寬6釐米,厚2.9釐米。木印系用普通雜木刻成,保存完好,字跡清楚,印面呈紅色,印文為:「太平天國台州郡仙居縣貳營後帥」。印文居中,陽刻,印文外加框。框外兩邊對稱飾有龍紋,頂部以雲紋、底部以水波紋修飾。
  • 著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見過哪些?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歷史積澱,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只能存在於回憶中的樣子」最能展現的也就是博物館了,而它可以說是一座城市的靈魂。然而,任何一家博物館來說,都不能缺少「鎮館之寶」,那是博物館的靈魂所在。
  • 湖南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知道幾件?
    要快速了解一家城市,最直接的方式應該是去逛博物館。博物館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漫長文明,在這裡,我們能清晰感受一座城的變遷,我們與古人對話,也與未來相遇,看到科技帶來的可能性。人類文明的興衰沉澱,在這裡留下了可循的蹤跡。今日的日新月異、風起雲湧,終有一天也會定格在博物館中。5 月 18 日,國際博物館日。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 走進湖北省博物館,欣賞四大鎮館之寶,了解中國古代南方文明
    湖北省博物館在東湖畔,是我國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是最值得看的,是四大鎮館之寶。在裡面,主要是湖北的歷史古蹟,你可以聆聽戰國編鐘的美妙古樂,觀賞鎮館之寶,了解中國古代南方文明。
  • 走進博物館,戀上一座城!這些「鎮館之寶」等你去打卡
    想看看湖南最原始的樣子,了解幾千年前從山川冰河、板塊移動,到朝代變遷,文化傳承,去湖南省博物館打探鐵定沒錯;想尋找一件能代表湖南精神的物件,走進長沙博物館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穫;
  • 世界著名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如何誕生的?
    實際上,「鎮館之寶」是在與博物館發展歷史相關聯的過程當中,或者是在人們對於歷史和藝術的認識發展中逐漸產生的。這種聚焦的歷史過程,是「鎮館之寶」產生的必不可少的過程;而這一過程,也應該成為「鎮館之寶」特別值得關注的內容。
  • 文物探秘,帶你探訪山西博物院和陝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
    俗話說:三千年文明看陝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作為同樣擁有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的省份,山西省和陝西省一直是很多人旅遊的首選,曾經有人說過,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魅力就要先去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山西省博物院和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了解這裡的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此次評選自11月11日啟動,為期一個月,採用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的方式,從20件候選「鎮館之寶」中,產生「十大鎮館之寶」。活動還走進多所高校。揭曉儀式現場,中南民族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生高睿澤分享了自己與「鎮館之寶」元青花四愛梅瓶的故事。
  • 盤點全國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鑑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歷史積澱,對於一座城市來說「只能存在於回憶中的樣子」最能展現的也就是博物館了,而它可以說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 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 記者對話專家解讀背後的故事
    央廣網武漢12月27日消息(記者彭照 黃炎秋 通訊員劉成璐)據中國之聲《朝花夕拾》報導,前不久,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除曾侯乙邊鍾、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的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六件文物入選。
  • 中國十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遺留的文物不計其數,如今這些珍貴回憶都保留在博物館中,那我們來看看中國最大保存文物最多的十大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北京市天安門廣場東側,其前身是成立於1912年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現有藏品數量140餘萬件,涵蓋古代文物、近現代文物、圖書古籍善本、藝術品等多種門類。
  • 盤點世界著名的四大博物館 看看它們的鎮館之寶
    春節隆隆烈烈的來了,館長今天來個大盤點,一起跟著館長去看看世界著名的博物館,看看它們的鎮館之寶,收穫不一樣的感受。 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裡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羅浮宮的藏品橫跨時空,是文明和曾經權力的展現。
  • 國際博物館日 探訪廈門博物館鎮館之寶
    6000年前的陶梟、德化白瓷的代表達摩彩像、陳嘉庚先生的寶劍……拂開歷史的塵埃,穿越時空,經歷風雨,往日光彩奪目的寶物如今靜靜坐落在博物館的展臺上,仿佛等待著與誰的相遇。今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探訪廈門市各個博物館,搜羅鎮館之寶和館藏精品,介紹它們的故事——希望下一個與它們相遇的人會是您。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題記]有許多人每到一地,一定要去到當地的博物館看看。而有的博物館。那我們為什麼要逛博物館呢?第一,對於一個國家,對於一個城市,沒有比博物館更能貼近這個國家、這座城市的原始脈搏,博物館裡有這個國家或這座城市的基因;第二,博物館裡的文物是歷史最具象的體現,文物跨越時空,是我們存在過的唯一證據。第三,博物館可以提升人的品位。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北京十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它們在博物館「講述」歲月的故事  看過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人,在走出影院之後,都會忍不住讚嘆:原來看似「死物」的博物館陳列品,也蘊含著不少動人的故事。坐落在北京城裡的100多家博物館,也大多有各自的「鎮館之寶」,卻往往是「養在深閨人未識」。12月17日,首都博物館聯盟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