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以鳥為自稱的民族,解讀苗族的鳥圖騰文化

2020-12-09 五毒多有雲霧

在歷史的長河中,楚國曾經將鳳凰當做崇拜的圖騰,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個歷史上崇拜鳥圖騰文化的國家,然而我們知道其實鳳凰並非是真實的存在,只是當時人們根據上古傳說臆想出來的。而苗族做為另一個崇拜鳥圖騰的民族,也將這種鳥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在苗族內部,他們將自己自稱為嘎鬧,就是鳥的意思,他們以鳥來當做族名,將鳥圖騰文化融入服飾中世代傳承。

戴鳥圖騰的苗族少女
鳳凰圖騰

在苗族中,他們也有關於鳥圖騰文化的崇拜 ,他們將這種鳥圖騰文化一直延續到今天。苗族的鳥圖騰是以苗族神話傳說中的吉宇鳥為雛形,苗族傳說中的吉宇鳥也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錦雞鳥,這和楚國所信仰的鳳凰圖騰比起來,錦雞鳥反而是真實存在,由此處不禁想到鳳凰是否就是根據錦雞鳥而衍生出來的呢?楚國和苗族都有著鳥圖騰的崇拜,那這兩者之間是不是存在某種關聯,但由於楚國的歷史太過久遠,苗族在歷史上又沒有文字,沒有記載歷史,因此現在也無法證明楚國與苗族的關係。

鳥圖騰

雖然我們由於歷史的原因證明不了楚國和苗族的關係,但是我們可以猜想鳳凰也許真的就是從錦雞鳥或者孔雀等羽毛色彩絢多彩的鳥類中誕生的,鳳凰和錦雞鳥做為人們所崇拜的圖騰,這兩種鳥的共同特點就是羽毛五彩繽紛,非常絢麗,而歷史上的楚國就以衣衫華麗而著名的,現在的苗族服飾也是講究五彩顏色,盛裝色彩豔麗非常。由此可以看出在鳥圖騰的影響下,人們往往會追求和偏愛華麗的衣衫。苗族人將鳥圖騰圖案繪製在服飾中,用五彩顏色的絲線來刺繡,造就燦爛輝煌的鳥圖騰文化,這種繡有鳥圖騰紋樣的衣服叫做百鳥衣,成為了苗族服飾的一大特點。

鳥圖騰紋樣

鳥圖騰紋樣

除了在衣服上的圖案,苗族將頭飾做成錦雞鳥的形狀,佩戴在頭上,走路時頭飾的造型精美錦雞鳥隨著人的動作搖晃,栩栩如生。

錦雞鳥頭銀飾

錦雞鳥銀飾

由以上種種,我們可以證實苗族的鳥圖騰文化是真實的存在的,這種崇拜源於他們神話傳說和族名,他們將自己比喻成錦雞鳥,將錦雞鳥的圖案穿在身上,將銀飾打造成錦雞樣式戴在頭上來展示自己的美麗,可見鳥文化是構成苗族傳統文化的一重大部分。

相關焦點

  • 蚩尤文化中的七大圖騰文化——鳥圖騰
    ,打開一個民族行為的密碼。圖騰文化,作為一種原始意象,它蘊含著民族遠古時代的記憶和信息,是民族的神性之源,價值之源,也是一個民族行為表達的潛在密碼。 我國著名的圖騰詞人南永前說:「遠古時代的氏族圖騰意識,它不是已銷聲匿跡的歷史煙雲,它融進現代人意識的浪花隨處可見,並對未來還將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和作用。」
  • 鳥圖騰最後的部落丹寨
    自稱為「嘎鬧」的丹寨苗族被譽為中國最後的鳥圖騰部落。
  • 最美定情物,苗族百鳥衣
    鮮豔奪目圖騰各異的苗族各支系服飾無法避免地成為一個重要看點,它附著的文化靈魂,記錄著生命起源、民族遷徙等歷史語言,是苗族的歷史縮影。居住在丹寨縣境內的苗族支系自稱「嘎鬧」,即鳥的部族之意,他們是上古蚩尤集團中以鳥為圖騰的「羽族」之一的後裔。
  • 最後的鳥圖騰部落(轉載)
    太陽崇拜系統是西方以黃道坐標為中心的天文體系,正是近年來盛傳的「星座命運」的天文系統。        那麼為什麼會有火呢?這同樣是星象問題,也是民族問題,此時星象已經由二儀劃分為四象,少昊與苗蠻集團融合,成為以鳥為圖騰的南方民族,南方屬火的夏季。那火苗應表示季節和方位,那幾個鑿通的圓心,不能視為太陽(哪有這麼多的太陽,那是對農耕不利的),應該是星座。所以說,我認為那是天極星。
  • 苗族百鳥衣——讓人難以忘懷的最美定情物
    鮮豔奪目圖騰各異的苗族各支系服飾無法避免地成為一個重要看點,它附著的文化靈魂,記錄著生命起源、民族遷徙等歷史語言,是苗族的歷史縮影。居住在丹寨縣境內的苗族支系自稱「嘎鬧」,即鳥的部族之意,他們是上古蚩尤集團中以鳥為圖騰的「羽族」之一的後裔。百鳥衣和古瓢琴也是苗族「嘎鬧」支系兩種最具代表性的物品,也曾是苗家男女用來談情說愛的「利器」。
  • 中國最後的鳥圖騰部落
    黃曉海攝  眼前美如幻夢的明麗景致,讓人很難聯想到苗族苦難的遷移史,然而,史詩般的苗族古歌和苗族賈理(即哲理、真理)就穿行、迴蕩在大山與村寨之間。澳大利亞著名史學家格迪斯在《山地民族》一書中說:「世界上有兩個災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民族,他們是中國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族。」苗族作家南往耶也寫道:「苗族是一個不斷被驅趕甚至被消滅的民族,但他們一直沒有對生命和祖先做出過放棄。
  • 揭秘「鳥圖騰」部落:「嘎鬧」苗族錦雞舞求愛
    【趣旅遊.愛攝影.品歷史】讓我們走進神秘「鳥圖騰」部落:黔東南苗族「嘎鬧」支系,揭秘「東方迪斯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錦雞舞!●神秘錦雞舞錦雞舞流傳於苗族「嘎鬧」支系中穿麻鳥型超短裙服飾的亞族群。
  • 貴州黔東南,大山深處的鳥崇拜,苗族,錦雞舞,傳為上古蚩尤後裔
    大家好,這裡是【樸品說貴州】【貴州傳統文化】【苗族鳥圖騰崇拜】頻道,我是小樸,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在貴州黔東南大山深處,有一個叫做丹寨的地方,至今仍保留著完整的鳥圖騰文化,並且因此產生了一種獨特的舞蹈——錦雞舞,據說那裡的人,小至七八歲孩童,大到七八十老人,都會跳這種舞蹈。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圖騰象徵
    健旺、豐美、無所畏懼的象徵」因而龍成為苗、漢等民族在服飾上的重要裝飾題材。如:湘西鳳凰等縣的雲肩、銀披肩;保靖、古文等縣苗族過去穿的紅裙,均飾龍紋。黔東臺江縣施洞地區苗族婦女衣袖上繡有紅色的龍紋;凱裡市舟溪等地的苗族婦女,在裙上飾有雙龍掄寶的形象;臺江、雷山、凱裡等縣市的苗族婦女,在銀衣、項圈、銀牛角上均飾有龍紋圖案。龍的形象千變萬化,龍的花紋圖案種類繁多。它不僅作為服飾,還裝飾在建築、工藝品上,其意在於它是苗族人民共同心理和文化意識的反映。
  • 羅中璽:錦雞,一個民族的圖騰崇拜
    然而,在丹寨縣城,我們所看到的苗族婦女服飾,除了蠟染布袋上的雙鳥戲蝶圖、錦雞苗婦女臀部懸垂的象徵鳥的尾羽花帶外,鳥的圖案並不豐富。後來我們去了蠟染之鄉排莫村、錦雞舞之鄉麻鳥村之後,鳥圖騰部落的輪廓才在我們的眼前漸漸的清晰起來。
  • 中國古老民族文化,苗族服飾,施洞苗繡
    過去,流行一時的說法是:苗族婦女愛美,要裝飾美化自己,苗族的刺繡圖案都受她們生活環境的影響。即靠山畫鳥獸花卉彩蝶;靠水畫魚蝦水族動物。至於龍鳳圖案,則歸結為吸收漢族文化的優點,融化為苗族現今的圖案。我覺得這些解釋,沒有說到施洞苗繡的本質。要看懂施洞苗繡的內涵意義,就要弄明白她們藝術創造的歷史成因,要有原始社會歷史學、心理學、民族學、民間文學等方面的知識,必須身臨其境去考察。
  • 苗族百鳥衣,被譽為穿在身上的史詩,展現精湛的手藝和獨特的審美
    在今年的1月26日,貴州省苗族婦女們穿著百鳥衣成為一道非常亮麗的風景線,被媒體廣為熟知,讓我們知道什麼叫百鳥衣,苗族的百鳥衣是由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刺繡而成的,顏色非常的靚麗,圖案非常好,做工非常的精湛,款式也非常的多,一件衣服就能看出苗族文化的內涵,而且是苗族文化的非常富有重要載體,被譽為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詩。
  • 苗族華服「百鳥衣」(圖)
    10月30日,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高排村的兩名婦女在展示「百鳥衣」。    苗族「百鳥衣」是苗族婦女在節日等重要時刻穿著的珍貴盛裝。「百鳥衣」製作工序複雜,色彩絢麗,由苗族土布、各色錦緞絲綢和美麗的鳥類羽毛拼合而成,上面繡有花、鳥、魚、蟲、蝴蝶等生命圖騰。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 貴州的「奇特」民族:喜愛穿百鳥衣,還將自己打扮為鳥的模樣
    56個民族56枝花,身為一個多民族的合體,我國卻沒有因此而產生出很大的矛盾,相反能夠彼此的融合,相親相愛的共同組成華夏大家庭,而這樣的國家前景也是很多外國人們都深表羨慕的。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有人選擇在國內觀光,真切地感受一下國內的各色景觀。
  • 苗族|苗族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總的來看,多數苗族群眾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長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楓木、蝴蝶、盤瓠、鳥苗族先民有自己崇拜的圖騰。由於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廣,他們崇拜的圖騰有多種。如鳳凰、楓木、蝴蝶、神犬(盤瓠)、龍、鳥、鷹、竹等。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先民把楓木作為圖騰進行崇拜,認為自己的祖先源于楓木;還把蝴蝶作為圖騰,認為其祖先姜央是「蝴蝶媽媽」所生。
  • 苗族百鳥衣被收為中國服裝博物館「鎮館之寶」
    苗族百鳥衣,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刺繡而成,被譽為「穿在身上的苗族史詩」,已被中國服裝博物館收為「鎮館之寶」。22日,記者來到位於河北省永清縣臺灣工業新城內的中國服裝文化博覽園,一睹了苗族百鳥衣的風採。   中國服裝文化博覽園是河北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於2010年9月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及外牆裝飾裝修。
  • 齊魯文化長廊聽我說 | 解說詞03——鳥圖騰崇拜
    齊魯文化長廊聽我說 | 解說詞03——鳥圖騰崇拜 2020-10-10 0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試論河姆渡文化之鳥圖騰
    圓雕鳥形象牙匕浮雕雙飛燕器蓋河姆渡人生活在多鳥的林邊澤地,但這還不足以證明河姆渡人一定以鳥為圖騰,別的動植物在當時的生境中同樣繁多。筆者以為原始人認某一動植物為圖騰,功利的成份往往很重,這一動植物常常能左右他們的日常生活,支配他們的生計生存,河姆渡人的鳥崇拜,當與原始時期盛行其地的鳥田有相關,鳥田傳說發生於舜、禹時期的江浙一帶沼澤地區,鳥田的事實當更早。東漢·王充《論衡》:「傳書云:禹葬於會稽,寫為之田」(卷四·書虛)。
  • 《易經》是天書,「易」就是鳥,源於東夷部落鳥圖騰崇拜!
    伏羲之後的少昊金天氏,以「鳥」為官,治理天下。 少昊金天氏沿襲伏羲的管理方式,並將玄鳥(燕子)作為本部落的圖騰,後來有鳳來儀,於是改以鳳鳥為圖騰,遷都曲阜後,將所轄部族以鳥為名,進行治理,有風鳥氏、 玄鳥氏、 青鳥氏等共二十四個氏族部落。不同部落的人見面打招呼會問諸如「你是哪裡的鳥人?」
  • 神秘的「於越」文化:鳥是越族部落的原始圖騰
    神秘的「於越」文化:鳥是越族部落的原始圖騰 2015-08-07 08:18:51「於越」正是這樣一個潛伏千年的廋辭,引人神往,發人深思,仿佛是在追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去向何方?」  據《竹書紀年》載,周成王「二十四年,於越來賓」。《公羊傳》載:「於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越者,能以其名通也。」可見「於越」是俗稱,早在越國之前就有了。《說文解字》曰:「於,象古文烏省。」又《康熙字典》:「於……同烏,隸變作於,古文本象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