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過一首獨特的詞,包含了他與兩名官妓的故事

2020-08-04 老馬說古

人們對蘇軾詞的了解若僅限於中學教科書上的簡介——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和領軍人物。然而,當我們翻閱蘇軾詞全集時卻發現,這裡總共也沒幾首&34;的豪放,反而有大量的兒女情長、春秋閨怨?這也許才是蘇詞的真相。在三百多篇《東坡樂府》中,直接題詠和間接涉及歌女的詞,多達一百八十多首。這當然遮蓋不住蘇軾開創豪放詞的功勞,但暴露了蘇軾生活的真實環境,讓我們了解到蘇軾一生並非一味慷慨激昂。我們也理應相信,只懂陳辯、鬥爭、分析的人生並非痛快滋潤的人生。風花雪月中,有真諦和自由。

蘇軾寫過一首獨特的詞,包含了他與兩名官妓的故事


蘇軾寫過一首《減字木蘭花·鄭莊好客》,這首詞蘊含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也表現出作者高深的文學修養。

減字木蘭花·鄭莊好客

鄭莊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

高山白早。瑩骨冰膚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

蘇軾寫過一首獨特的詞,包含了他與兩名官妓的故事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途中經過潤州,潤州太守許遵為他設宴接風。太守讓鄭容、高瑩兩名官妓陪蘇軾飲酒。這兩個官妓體態盈美,風流嫋娜,眉眼傳神,嫵媚萬端,頗得蘇軾歡心。酒喝到半醉之時,兩個官妓知道此州太守與蘇軾關係很好,很聽蘇軾的話,見蘇軾又喜歡她們,於是就在酒席間乘機向蘇軾提出,要蘇軾向太守為她們講情,讓她們脫籍從良,不再當官妓。蘇軾對此滿口答應,二位官女當然也就十分高興。

蘇軾寫過一首獨特的詞,包含了他與兩名官妓的故事


但是,酒席散後,過了一段時間,蘇軾仍沒有在太守面前給她們講情。蘇軾在潤州住了一段時間後,馬上就要離開了。臨別之時,兩個官妓跑到蘇軾的船上,再次央求說:&34;蘇軾說:&34;二個官妓女接過來一看,只見是一首《減字木蘭花》,上面寫道:鄭莊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早。瑩骨冰膚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

蘇軾寫過一首獨特的詞,包含了他與兩名官妓的故事


兩個官妓無論如何也看不懂,因為這是一首寫主人好客,自己與之即將告別的詞,詞是寫給太守的。出於無奈,鄭容、高瑩二人只好將此詞拿給了太守,看蘇軾是否真的幫她們的忙。誰知太守見了此詞,果然讓鄭容與高瑩這二個官女落籍從良嫁人了。

蘇軾寫過一首獨特的詞,包含了他與兩名官妓的故事


那麼,此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表面上看,這詞無甚奇特,其實它的秘密在每句的首字。原來此詞表面上寫與客人告別,但實際上蘇軾卻耍了個把戲,上闕四句話,將每句話的頭一個字取出來就是成了&34;四個字,下闕也同樣組成&34;四字。落籍,就是除去妓女名籍,恢復自由民身份;從良,即妓女出籍嫁人。蘇軾將此八字嵌入詞內,將要說的事情都說出來了,而表面上看,此詞內容又不是講此事,足見蘇軾的文字功夫。這種文字遊戲,沒有深湛的語言與文學素養是很難做到的。

相關焦點

  • 太守請他喝酒,蘇軾臨場寫了一首詞,短短八句,盡顯豁達心態
    在古人所創作的詩詞中,蘇軾的詩詞最為著名,而在蘇軾寫的《減字木蘭花》,詞中僅僅八句,讓後人無可挑剔,簡直完美無瑕。究竟是怎樣的心境,讓蘇軾寫了這麼一首驚豔的詞呢?在蘇軾有一次去密州任職官員,在赴任的途中到達潤州,而當地的太守許仲途專門擺設大宴席來接待蘇軾,當然還有一些官妓伴隨著舞蹈。在當時就有兩個官妓主動向蘇軾提出不想做官妓了,深切地懇求蘇軾能替他們在太守面前說一說。
  • 蘇軾的一闕詞,一首詩,與兩位歌女的故事,你看過嗎?
    蘇軾見秀蘭如此為難,趕忙說道:今天我就為大家做曲一首,名《賀新郎》,很快蘇軾一首詞便作完,讓秀蘭唱給大家以助酒興,秀蘭聲容妙絕,官員聽到如此美妙的歌曲,不禁心情大悅,也不再刁難秀蘭,最後大家愉快的賞景暢飲!蘇軾隨手作詞一首,替妹子解圍,還是挺暖的。
  • 讀蘇軾寫給一個官妓的讚美詩
    ,而且也是差不多是蘇軾作品中少有的或者唯一一首讚美官妓的詩。這就是《贈黃州官妓》。大約在元豐七年(1084年),就是蘇軾47歲這一年,其黴運將告一段落,他將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蘇軾雖被貶黃州,但是如此曠世奇人,盛名遠播,天下誰人不識君,多才多藝的蘇軾又好交朋友,自然是鐵粉無數。因此,辭別黃州,官方民間那些眾多的粉絲們免不了要舉辦一場場的宴會為他餞行。
  • 蘇軾調侃好友,讓官妓向和尚討詩,和尚即興賦詩一首,化解了尷尬
    自古以來,官妓和和尚這兩種身份就不是能被一起提起的人,但是歷史上就留有一首和尚獻給官妓的詩詞。很多人奇怪,和尚不是不能夠靠近女色嗎?為何還會作詩贈與官妓?這一切都從蘇軾身上說起。蘇軾的性情豪邁這點,大家都知道。
  • 蘇軾擔任徐州太守,愛上風塵女子,還為她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與女子之間都會有很多風流韻事,當然他們也會為這些女子,寫下許多流傳千古的詩句,比如蘇軾就是其中之一。蘇軾父親是蘇洵,弟弟是蘇轍。他在1056年,離開家鄉,進京趕考。那一年的主考官歐陽修,對蘇軾的文採非常讚賞。
  • 蘇軾兩首寫中秋的詞
    蘇軾曾經要求調任到離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蘇軾被調到密州任職。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作者通過這首詞在中秋夜抒情,既表現了他此時此刻對於生活、人生的態度與真實感受,又表現了他對自己兄弟蘇轍(子由)的懷念。
  • 此人以前從沒寫過詞,和蘇軾同遊詩興大發試著寫一首,竟一詞成名
    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宋詞一哥蘇軾就曾遇到兩次有名的「班門弄斧」事件,而且還成就了兩首名作。一次是與愛徒秦觀久別重逢時,兩人把酒言歡,蘇軾本身打算寫首詞,秦觀卻表示自己願意先填一首。於是秦觀便寫了首《江城子.南來飛燕北歸鴻》,當時蘇軾讀完表示自己不用再寫,有這首就夠了。秦觀的婉約詞本來就不弱,所以他這首詞能在蘇軾面前成功地「班門弄斧」是能理解的。
  • 蘇軾的兩首江城子賞析 一首悲愴一首豪邁
    蘇軾是我國古代的一代大文豪,他的一生多次被貶謫,仕途上一直不得意。但是這種仕途上的挫敗在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蘇軾,使他在文學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蘇軾曾經以詞牌「江城子」寫過兩首詞,一首是寫給自己的亡妻王弗的;一首是在蘇軾擔任密州知州之時所做。
  • 新婚之夜,蘇軾和李清照,各寫了一首詞,誰寫得更甜蜜?
    李清照的父親和蘇軾的交情非常深厚,他是蘇門「後學士之一」,也就是說他曾「以文章受知於蘇軾」。而這兩個詞壇文豪肯定也曾惺惺相惜,相互敬仰。迥然不同的詞作風格,卻沒耽誤兩個人對生活的熱愛,兩個人都曾為自己的愛人寫過閨中詞,而他們描寫新婚燕爾春風一度的美好與甜蜜,雖描寫不同,但是那份心情卻大抵相似。
  • 蘇軾水平很高的一首詞,開篇兩句疊用四個「多」字,令人叫絕!
    於是蘇軾寫下了《採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採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便是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一首詞。它的主要內容是借眼前之景,寫心中之情。無論是殘霞晚照的奇麗美景,還是色藝俱佳的官妓胡琴,都曲折含蓄的道出了蘇軾的身世感慨。尤其開篇兩句疊用四個「多」字,便將蘇軾的特定心境表現的淋漓盡致,令人叫絕。
  • 蘇軾送給女子一首詞,十幾年後,李清照寫了一首詞,反駁他的觀點
    蘇軾四十幾歲的時候,曾經與好友外出遊玩,登上了一座閣樓,有感而發,於是寫出了一首詩詞,送給了自己學生的女兒。此時的蘇軾早已經是文壇大家,筆法精煉,並且有著極為純粹的文風,每一個風格都能夠輕鬆駕馭。雖然他也有很多的相思,很多的難過,但他覺得自己並不如橋下孤獨的花悽慘。自己好在還能有家可回,有朋友相隨,有美酒相伴,但橋下的花只是孤身一位。多麼孤獨啊,只有月亮陪伴,還有忍受夜晚的寒冷,讓人產生憐憫之情,而整個作品就在這裡戛然而止,給人以很大的想像空間。
  • 蘇軾在寺院寫下一首詞,他因何而作,詞的上片營造了怎樣的氛圍
    蘇軾在去汝州赴任前,告別黃州父老鄉親,還寫下了一首《滿庭芳》的詞作,詞中小序記載這樣寫道:「元豐七年四月一日,餘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裡二三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蘇軾曾在元豐五年(1082年)十二月寫下過一首《卜算子》的詞作,是他在寓居黃州定惠院時寫下的。這首詞中也有一條小序「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 誰說七夕詞只能寫愛情,蘇軾作一首七夕送別詞,道盡了兄弟情誼
    誰說七夕詞只能寫愛情,蘇軾作一首七夕送別詞,道盡了兄弟情誼。說到七夕,所有人的一點反應可能都是牛郎織女,都是美好,都是愛情。其實,只是因為這些人比較出名而已,其實蘇軾的朋友圈非常大,各種人都有。用蘇軾自己的話來說:&34;。蘇軾一生顛沛流離,別貶謫數次,甚至連當時不毛之地的嶺南和海南他都常住過,加上蘇軾性格豁達近人。所以他好友無數,甚至市井朋友都很多。在黃州幫蘇軾要來東坡地的馮正卿,還有和蘇軾非常要好的陳令舉都不算很出名。但他們的兄弟情誼卻是很深的。
  • 1075年,蘇軾寫了兩首詞,一首叫江城子,另一首也叫江城子
    有人會說,這篇文章寫的是蘇軾,為何開篇卻是李白呢?因為論詩詞歌賦,李白堪稱唐詩的巔峰代表,令後世追趕不及,而唯一能夠與之媲美的後輩只有蘇軾!蘇軾是唯一被公認為「李白二代」的詩人,其餘再無能有此佳績者。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而蘇軾繡口一吐便是東京的半壁江山!
  • 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詞,開局就讓人淚奔
    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詞,開局就讓人淚奔。蘇軾38歲時寫了一首記夢詞,字字淚句句血,流傳千年無人超越夫妻情,男女愛,一直都是被文人們青睞的經久不衰的題材。在浩如煙海的古詩詞中,有一類被稱為「悼亡詩(詞)」的,就是其中最為感人的一支。
  • 蘇軾被調職,看到鴻雁,寫了一首詞,道盡古今離別憂愁
    這其實也是在表達蘇軾自己的處境,蘇軾認為自己遠離了過去生活的種種不好總算有機會能夠重新回到朝堂安逸的待遇生活裡然後轉而寫周邊的動態景色,表示蘇軾對於即將遷移到的新地方內心惴惴不安有所顧忌。然而在這種不安的情緒之下,看到遠處成片的良田內心不自覺的被震撼住。
  • 蘇軾寫了一首婉約詞,沒幾人讀過,語言卻美到極致,勝李清照一籌
    蘇軾寫了一首婉約詞,沒幾人讀過,語言卻美到極致,勝李清照一籌有一種文化,即使是時間也絲毫不能掩蓋它的風採,也比心靈雞湯更能治癒人心,那就是詩詞。而說起蘇軾,我們以前學過的大多是其曠達灑脫的豪放之作,但他其實也寫過很多婉約詞作,而且絲毫不遜色於後來的婉約派詞人。其中有一首詞的語言更是美到極致,可能沒幾人讀過,但和李清照的詞相比可能還要更勝一籌。
  • 蘇軾有多深情?他的兩任妻子,都出現在詞中,是愛情的美好模樣
    「唐宋八大家」在歷史文學方面佔有一定的地位,蘇洵、蘇軾、蘇轍都在這八大家中。古代的愛情雖然不是很自由,但是人們會生活得很幸福。蘇軾婚姻也是那些令人羨慕的感情,他寫的詞中每一句都包含著對妻子的愛戀。 雖然蘇軾對待感情很認真,他卻有兩個妻子,是因為蘇軾的原配妻子因病離世。
  • 杜甫寫花的詩有很多卻有一種花未曾寫過,詩神蘇軾一首小詩揭示
    蘇軾四十五歲於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被貶湖北黃州,至七年(1084)調離。在黃州的四年零兩個月的時間 , 令他從政治低谷走上了文壇巔峰。此間他共作詩約 220 餘首,詞 66首,賦 3 篇,文約 169 篇,書信288 封,共計740 餘篇。在這幾百篇作品中,留下不少名作。
  • 蘇軾曾寫過一首《蝶戀花》,但後來再不聽這首詞,這是為什麼呢?
    蘇軾宋代最偉大的文學家蘇軾一生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詞,其中一篇就是這首《蝶戀花》。按照當時的習俗,小孩滿月時要舉行洗禮,當天,蘇軾結合自己的身世,寫了一首著名的自嘲詩:人寄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派一生。作願孩兒願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