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過,出名要趁早呀!
對於全民雞娃的家長來說,雞娃也要趁早啊,尤其是英語這一語言關,一定要儘早開始,能不能打通關不知道,反正早早入門搶佔先機已成為雞娃家長們之間不用多說的鐵律。
為啥?
其實也很簡單。
人類大腦有它的脾氣。它的語言敏感期就那麼幾年,要是能夠抓住這些關鍵期,就可以讓英語學習事半功倍。
那麼問題來了!
英語啟蒙要趁早,地球人都知道。可是為啥還有那麼多家長「衝鋒異常兇猛,雞娃非常努力」,線上線下各類課程買了一大堆,娃的日常被各種課程和英語繪本塞滿,效果卻總是不那麼盡如人意,導致老母親常常陷入「辛苦/迷茫/無助」的三連暴擊?
歸根結底,還是沒有找到正確的啟蒙方式,和好的啟蒙工具。
所謂「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做好英語啟蒙,選擇一款好用的啟蒙工具,
很!重!要!
下面叮叮媽就以我家正在用的王牌教育IP——嘰裡呱啦英語啟蒙app為主,對比其他幾款常見的同類app,來說一說,一款好用的英語啟蒙app對於雞娃的重要性,當然,你也可以把它看作一份個人評測進行參考。
01 抓住「兒童的敏感期」是關鍵
一般認為,語言有幾個語言敏感期,如0-3歲是語言的早期感知期,孩子主要對節奏感很強、富有韻律的、重複的單詞感知敏銳。重複,是這個時期的制勝關鍵;
3-5歲進入「聽說啟蒙期」,孩子開始聽聲辨音,對聲音開始理解;
6-7歲從「聽說」向「讀寫」進行過渡,為開始全面系統的學習進行準備。
越接近12歲,大腦對新語言的敏感程度越相對低,學得相對慢。
所以,抓住這幾個語言敏感期對於英語學習至關重要。
在選擇英語閱讀課程的時候,也需參考這一標準,看課程設計、場景設置、單詞匹配等是否符合娃的發育階段。
我選擇嘰裡呱啦的主要原因,就是看中了它根據兒童各階段語言發展特點設計的課程。它主要針對0-8歲兒童的英語啟蒙需求,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匹配了體系化課程「呱呱美語課」和趣味拓展課兩大內容板塊。
「呱呱美語課」分級很清晰,針對每個孩子的年齡階段,可以選擇不同的分級課程進行學習。比如,2-3歲的Lv0課程注重早教和啟蒙,通過場景化的教學讓孩子習得一些常用的生活詞彙,如多彩水果類(香蕉蘋果橘子等)、人物關係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日常單詞輕鬆get。這階段重在對孩子的輸入上,以積累大量聽力詞彙為主。
3-6歲的Lv1-Lv6課程則針對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們,持續聽力素材輸入,開始準備口語輸出,幫助他們順利入門系統英語啟蒙。
課程專業度也足夠!課程對標劍橋少兒英語標準,學完level6單詞量可以達到劍橋少兒英語一級水平。沒有英語環境的我們的娃們,同樣可以無縫同步學習西方娃的語言框架。
02 興趣是學習語言最好的老師
抓英語學習,「興趣」最重要。嘰裡呱啦這一點做得很好。
它的課程主要圍繞「興趣力、專注力、成就力」這三大學習原力進行設計,用興趣促專注,用專注求成功,以成功激興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
叮叮媽也陪叮叮試聽了很多課程,比如斑馬英語、伴魚繪本、流利說、GKID少兒英語,叮叮對各類課程的興趣就有明顯不同,有些互動性不強、課程時長較長的,明顯就受到了他的冷落。
而嘰裡呱啦每節課10分鐘,正好是孩子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段。基本上每天拿到ipad,孩子跟著兒歌唱一唱、跳一跳,跟著動畫念一念,玩一玩,再隨手做幾道練習題,10分鐘課程就結束了。孩子喜歡,玩得開心,老母親自然也陪得開心。
叮叮最喜歡的還是包子家庭和他們的朋友們,可愛的「小大人」饅頭萌萌噠,古靈精怪的姐姐是弟弟的保護神,無處不在的呱呱能隨時變出小驚喜。
還有其他在動畫裡出現的菲菲狐、威利狼等形象,特色鮮明,色彩鮮豔,形象可愛有趣.每一個小動畫就像一次和好朋友的趣味冒險,很抓人,很有趣。這種沉浸式的場景故事,也是讓孩子喜歡、大人放心的主要因素。
03用「互動」打通與孩子的語言關
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遊戲是學齡前兒童的主要任務,也是可以有效抓緊他們興趣點的橋梁。
為了進一步激發孩子興趣、增強專注力,嘰裡呱啦設計了一系列遊戲互動環節。比如通過「真人+教育IP」的教學視頻和多維度智能互動技術,讓孩子動動手指「點選、拖拽、書寫……」,張開嘴巴大聲唱念來進行「錄音」;
通過形象生動,劇情簡單的課後練習小遊戲,讓孩子反覆強化記憶。對話內容重複性高,貼近日常生活,使用頻率高,效果顯著。
孩子還可以與AI老師在線對話。在嘰裡呱啦的世界裡,老師不再是單純的視頻主角,而成為和孩子親密互動的摯友。
嘰裡呱啦即學即打分的設計也是其互動設計的一環,用學習刺激孩子的成就感,用成就感反過來反哺興趣。
可以說,嘰裡呱啦把「互動」這點做到了極致,很好地利用好這把「最適合激發孩子興趣」的秘鑰,自然而然的引導他們去主動學習、探索、開發語言的寶藏。
04 好的教育不應該是奢侈品
雖然不肯承認,但是教育確實是有門檻的。由於地域限制和很多客觀原因,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好的教育資源可遇而不可求。
有研究表明,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教育差距,首先表現在英語教育上。當三四線城市的學生還搞不懂語法時,一二線城市的學生已經在看原聲電影,甚至是閱讀原版英文書了;一二線城市的英語老師大多是外教,而三四線城市的英語老師基本以普通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為主。三四線城市的兒童家長對孩子的英語啟蒙意識較晚,往往等意識到的時候已經錯過了0-8歲英語啟蒙的最佳學習時間。
尤其因今年疫情關係,很多線下英語教育培訓機構無法正常開課,0-8歲的英語啟蒙教育資源告急。
而線上教育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嘰裡呱啦英語啟蒙app用AI互動教學的模式,只要一臺手機或者一臺Ipad,連接網絡,不管你在哪裡,都可以無縫接觸海量優質的、性價比高的教育資源。
這一模式很好地彌補了線下教育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地域壁壘,讓英語教育不再成為高不可攀的奢侈品。三四線城市的孩子也可以選擇高性價比的優質英語教育資源。
同樣是線上產品,相比於vipkid這種一對一英語啟蒙,嘰裡呱啦的性價比優勢更加突出。除了費用上較為普惠外,嘰裡呱啦這類線上課程則會安排高頻的課程,充分利用一周七天的時間,學過即複習,及時鞏固知識點。每天都會有磨耳朵過程,用反覆、高頻學習來強化語言效果,而一對一課程往往一周2節課,課程安排較少。從性價比來說,可算是非常良心了。
嘰裡呱啦聯合創始人許可欣曾說,「教育是慢的藝術」。尤其是語言教育,更是一項日積月累的功夫學科。而啟蒙教育,是一門關於愛的學科。如果說「語言關」是需要遠涉的重洋,那媽媽們都是用愛去做帆,教育做舵,為孩子撐起奔向理想的小船。
只不過,浪大風急,海闊天高,還是選擇更合適、更堅韌、更科學的渡海工具更明智。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