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藝匯品書法:明代書畫奇才祝允明的草書絕品-《草書詩帖》

2020-12-12 中藝匯藝術之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小編對草書有著相當明顯的偏愛。今天,小編還是想來和大家說一件草書作品,它就是明代大書法家祝允明的《草書詩帖》。這幅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草書絕品是中華十大名帖中的一員。

《草書詩帖》縱三六點一釐米,橫一一四七點五釐米,為紙本狂草。其內容為曹植的四首樂府詩,分別為《箜篌引》、《美女篇》、《白馬篇》和《名都篇》。《草書詩帖》不僅是祝允明代表作,同時也代表了明代草書的最高水平,即使在在唐宋一眾草書大家的作品面前也是毫不遜色。

其作者祝允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祝枝山,是「四大才子」中公認最有文人氣質的。他出生於書香門第,其外祖父徐有貞、祖父祝顥、嶽父李應楨皆為飽學之士。祝允明從小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但因其不拘禮節、放浪形骸的性格導致其在仕途上並不得志。不過,這對於書法界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

受其家庭環境的薰陶,祝允明從小在書法上打下了十分牢固的基礎,他的草書主要得外祖父徐有貞的指點,楷書則是由其嶽父李應禎進行指導。而從性格上來看,草書無疑是非常適合他的。他創作過各種風格各異的草書,流傳下來的作品中,有形不貫而氣貫的獨草、行雲流水般的今草和氣勢奔放的狂草。

草書一路發展過來,到了明朝已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明朝的草書講究一個「勢」字即「氣勢」。由於明代手工業發達造紙技術日漸完善,再加上廳堂式建築,導致大幅巨幅的書法更受歡迎。而這種篇幅較大的作品需要有更加雄渾的筆力、強大的氣勢和對比強烈的布局作為依託。

祝允明是繼東晉二王、唐代張旭和懷素、北宋黃庭堅之後,將草書的發展推上新高峰的代表人物。

相關焦點

  •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十:明祝允明《草書詩帖》
    《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一般指《三希寶帖》、《蘭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仲尼夢奠帖》、《自敘帖》、《蜀素帖》、《草書千字文》、《前後赤壁賦》、《草書詩帖》。《中華十大傳世名帖》都是傳世至今,現在還存在的。會根據時間順序,依次介紹。《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十:明祝允明《草書詩帖》。
  • 明代誰的草書最好?祝允明草書跳蕩縱逸,堪稱第一
    另明代前期的臺閣書家中,解縉、沈粲等人亦擅旭、素類大草,但是他們的草書由於受到臺閣時風影響。而祝允明的出場,方真正將明代狂草創作這齣大戲推向高潮,似有與唐之旭、素,宋之黃庭堅等分庭抗禮之意。祝允明晚年時期創作了大量狂草作品,對於其狂草的來源,從時人及後世的評述可知他仍與許多前輩書家一樣,主要得力於唐之張旭或懷素,除了張旭、懷素,祝允明還從黃庭堅的大草中汲取了諸多法乳,此恰巧又是其與明代前期諸多草書家的不同之處。
  • 明代祝允明草書《千字文》
    中國最專業的書畫藝術品收藏學習、交流、交易平臺,滿足普通大眾「親近藝術、感悟生活」的文化空間!集書畫交流、研討、鑑賞、養生、文論於一體,旨在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書畫藝術,宣傳高端書畫人才,打造優質的書畫藝術交流平臺。
  • 為何歷代文人都愛草書,極具感染與破壞力的草書,必須珍藏
    說起草書,是歷代文人雅士比較喜歡的一種書法。從草書的發展來看:草書發展歷史可以劃分成早期草書、章草還有今草三大階段。初期的草書,稱為「章草」。早期草書是跟隸書平行的書體,一般稱為隸草,實際上夾雜了一些篆草的形體。在書法這一方面,草書是最難學習的,行書第二,那為什麼學楷書反而進步最慢?這是很多人學書法的疑惑。說真的,想講清楚這其中的意思,真的不簡單。
  • |行書|蜀素帖|蘇軾|草書千字文|前後赤壁賦...
    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氣呵成。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寒食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
  • 中藝匯品書法:一起欣賞天下第一草書吧!-懷素《自敘帖》
    不知道有沒有朋友和小編一樣對草書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雖然小編喜歡的名帖不乏大量的行書、楷書等其他書體,但是草書在小編的心目中一直佔據著最重要的位置。這種將書法的藝術性和自由度發揮到極致的書體,擁有著令人著迷的獨特魅力,不過也因其藝術性過高而導致一些朋友沒辦法接受它。
  • 崇尚帖學,明代草書盛況分析
    梳理分析一下明代草書概況, 可以使王鐸草書在明代草書史、以至古代書法史的位置趨於清晰。有明一代, 崇尚帖學, 是書法史上獨尊帖學的最後輝煌期。明代小楷與行草極其繁榮, 尤其是行草。即使斷定「是代書學, 真所謂江河日下, 不足觀者矣」的祝嘉, 也在《明代之書學》裡說:「故書學雖盛, 亦不過專工行草而已。明人既多能行草, 其絕不知名者, 亦有可觀, 蓋以帖學大行也。」
  • 漫談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其作品之七-祝允明
    在祝允明二歲時,徐有貞奉詔回蘇州閒居,祝允明時常寄宿在外公家裡,因此徐有貞的書法風格對他影響是很深遠的。另外他的嶽父李應禎也是一個有名的書法家。祝允明也一直得到李應禎的指導。在跟從嶽父學書的十幾年中,李應禎對於祝允明在書法的發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從祝允明的遺墨可以看出,他的傳統功力極深。他的「有功無性,神採不生;有性無功,神採不實」等學書思想,極有見地。
  • 祝允明草書《孟浩然詩卷》手卷,意態汪洋,一氣呵成
    祝允明草書《孟浩然詩卷》手卷,紙本,畫心縱34釐米,橫356釐米,書孟浩然五言律詩七首,一氣呵成,意態汪洋。徐平羽收藏,潘伯鷹題籤、題跋。祝允明早年在長輩指導下所臨習的晉唐帖,讓他可以完全掌握中國書法最核心的筆法。
  • 中國書法十大傳世美帖
    一、現存最為古老的法書真跡—《三希寶帖》《三希寶帖》是現存最為古老的書法真跡,為歷代奉為無上至寶、書法鼻祖,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神品,分藏於北京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明代安岐謂此帖:「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於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七、中華第一美帖—米芾《蜀素帖》
  • 明代書法家祝允明、徐渭、董其昌與王鐸草書的比較分析
    明代書法家祝允明、徐渭、董其昌與王鐸草書的比較分析。綜觀明代草書諸家, 在藝術成就和影響上得到歷代書家與書論家比較一致盛譽的, 除了王鐸, 還有祝允明、徐渭及董其昌, 他們都堪稱草書大家。祝允明草書取法大令、永師、張旭、懷素、黃庭堅等, 功力深厚, 在字間連接、行間穿插等空間布白方面頗有新意, 草書作品線條堅勁、豪肆。
  • 從小就聰明,明代書法天才,祝允明作品《洛神賦》高清
    明代書法,以行草成就較為突出。中期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寵三家為代表,而三家之中以祝氏為最。祝允明的草書被譽為「明代草書第一人」。祝允明工於文章,尤擅長書法,五歲能作徑尺大字,九歲能詩。稍長博覽群書,詩文有奇氣,對客揮毫,於言立就。與唐寅、文徵明、徐份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 他被譽為明代書法第一人,草書作品別樹一幟,魅力獨具
    在書法史上,祝允明的楷書尤其是小楷書法,是負有盛名的,極為精到,造詣深厚,被不少小楷書法愛好者奉為圭臬。祝允明的草書作品在書法史上也享有盛譽,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對後世的影響,都是較為深遠的。祝允明的草書師法王羲之、王獻之、李邕、懷素、張旭、蘇軾、黃庭堅、米芾等,臨寫工絕,功力深厚,晚年尤其注重變化,風骨爛漫,天真縱逸,美妙不可方物。祝允明的草書代表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前赤壁賦》等,祝允明所書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等,也筆墨精妙,皆為傳世墨寶。
  • 祝允明草書《洛神賦》卷,具奔蛇走虺、驟雨旋風之勢
    祝允明《洛神賦》卷,草書,紙本,高32cm,長688cm。與賦文相校,有脫漏衍誤殘損等十餘處。原件現藏瀋陽故宮博物館。此卷書法精彩,用筆勁健流暢,富於變化,具有奔蛇走虺、驟雨旋風之勢,是祝允明草書中的精品之一。卷尾自題暑乙酉款識,當是嘉靖四年(公元一五二五年)的作品,祝允明時年六十五歲。
  • 確立開創明代浪漫主義風格草書審美的祝枝山
    ;,明代著名書法家。其代表作有《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所書&34;&34;&34;&34;及&34;等皆為傳世墨寶。,使得狂草重新出現在書法史的領域裡。他將黃庭堅草書與唐代張醉素的草書通過自己的整合而成為一種新式的草書圖樣出現在明代書壇,並使之成為明代草書的典範,開此風氣之先河。為之後的徐渭、黃道周、倪元璐、張瑞圖、王鐸的草書崛起起了引領作用。
  • 祝允明臨《魏晉唐宋諸帖》,令人嘆服!
    祝允明是明代著名書法家。擅長詩文和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 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文徵明、王寵同為明中期書家之代表。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並從歐、虞而直追「二王」。
  • 中藝匯品書法:宋徽宗大作-「天下一人絕世墨寶」《草書千字文》
    如果評選從古至今在書畫藝術方面最有成就貢獻最大的皇帝,那麼宋徽宗如果是第二的話,那應該沒有人會是第一了。無論是獨創瘦金體還是由他支持的《清明上河圖》、《千裡江山圖》的創作,亦或是他的書畫作品,都是書畫史上的佳話。
  • 文徵明、祝允明草書長卷亮相,天津博物館展明清書跡
    從明代文徵明《草書五律二首詩卷》、《行書雨中放朝詩軸》到祝允明《草書杜甫山水障歌卷》、王寵《行書西苑詩卷》等珍貴書法今天起將亮相天津博物館「深心託豪素——館藏明清書法精品展
  • 吳門四家書法成就最高,左手六指的祝允明書法到底如何?草書為最
    導語:吳門四家書法成就最高,左手六指的祝允明書法到底如何?草書為最明代中期書法以蘇州地區的吳門書派為代表,吳門書派中最著名的書法家有祝允明、文徵明、陳淳、王寵,四人合稱「吳門四家」,其中祝允明又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為「江南四大才子」,既然如此,左手有六指的祝允明書法成就到底如何呢?
  • 毛筆書法草書字帖欣賞
    上卷收錄十種書體,末為總論一篇;中卷下卷分神、妙、能三品,每品各以體分,神品二十五、妙品九十八人、能品一百零七人,此兩節詳盡準確的講述了章草、今草的產生與發展,及兩種草書的藝術特徵,為後人反覆引證,是權威的論著。  六、《六體書論》:為張氏奏御之作,六體者:大篆、小篆、八分、隸書、行書、草書,末一節論執筆法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