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百家號資料庫的好吧,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西藏,它的主要節日,你了解多少?。
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年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 藏曆年是根據藏曆推算出來的,類似於漢族的農曆。新年的準備工作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開始了。除購置吃喝玩樂的年貨外,家家戶戶都要製作一個名叫「切瑪」的五穀鬥,即在繪有彩色花紋的木盒中在左右分別盛放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做成的彩花,以祈禱來年五穀豐登。還要製作一種叫做「卡賽」的酥油炸成的麵食,分為耳朵形、蝴蝶形、條形、方形、圓形等各種形狀,塗以食用顏料,裹以砂糖,既是裝飾神案的貢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餚。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要備團圓飯,團圓飯與漢族的年夜飯相似。大年初一這天,一般都閉門謝客。大街冷清,人們只在家裡舉行慶祝和佛事活動。初二開始,親朋好友開始串門拜年。客人登門必道「洛薩扎西德勒」( 新年好),主人捧起「切瑪」到門口迎接客人,客人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撮起一撮糌粑、幾粒青稞拋向天空,表示敬神,再撮起一撮糌粑和青稞送進自己嘴裡,感謝主人的盛情,然後入座飲酒聊天。

後藏日喀則地區和林芝貢布新年的時間和習俗都和拉薩的不大相同。在日喀則地區,新年是藏曆十二月一日,而林芝的貢布新年則在更早的十月一日。相傳貢布部落的戰士要外出參成,因路途遙遠,不知何時才能返回家鄉,於是部落首領決定把藏曆新年提前到十月一日歡度。為了紀念當年英勇應徵的將士,以後每年的最歷十月一日便成了貢布地區人民觀慶的盛大節日,貢布人民都要獻上三牲為將士們守夜,久而久之,十月一日過新年的習俗逐漸形成。

薩嘎達瓦節又稱佛吉祥日,每年藏曆四月十五日是藏傳佛教的傳統節日,乃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辰、成道及圓寂的日子,對於佛教信眾來講,是一個極不平凡而又神聖的節日。四月十五日這天,藏族男女老少都身著節日盛裝,轉經念佛。薩嘎達瓦節會持續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篤信藏傳佛教的藏族群眾都要以轉經、點燈、食素、放生等形式紀念佛祖釋迦牟尼。
雪頓節是西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西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藏曆的六月舉行。雪頓節按藏語解釋,也就是吃酸奶的節日。每年此時,有最隆重的曬佛儀式、最歡騰的藏戲表演,還有賽犛牛、歌舞表演,其場面熱鬧非凡。

每年藏曆十月十五日是藏族傳統節日「白拉日追」,這天可以稱得上拉薩女性最盛大的節日。「白拉日追」意為「吉祥天母遊幻節」,又俗稱為「仙女節」,該節日源自藏傳佛教護法神班丹拉姆的民間傳說。
相傳班丹拉姆的女兒白拉姆偷偷與護寶將軍赤尊贊相愛,被嚴厲的母親發現,班丹拉姆大發雷霆,把赤尊贊趕到了拉薩河南岸,一年只許他與白拉姆在十月十五日這天見一次面。這一天大昭寺的僧人們要請出白拉姆的法相,讓兩位情人隔河遠遠嚮往,也只有在這一天,蒙在蛙臉女神臉上的布才會被取下。

這一天清晨,拉薩人就在自已屋頂和各個路口燃起青煙,門前撒上吉祥圖案。丈夫給妻子送禮,父親給女兒賞錢,男人給女人布施,以示對女性的尊重。婦女們穿上節日的盛裝,戴上最好的首飾,成群結隊湧進大昭寺,向白拉姆頂禮朝拜,祈求幸福。信眾將攜帶的青稞美酒恭敬的供奉在殿前乘酒容器內,經女神加持過的青稞酒又從酒器底部一小孔中流出,人們爭相飲用,並將剩餘美酒充滿敬意和虔誠的塗抹於額頭之上,接受女神白拉姆對自己的護佑。
文章由百家號資料庫的好吧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