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西藏節日辣麼辣麼多,你知道雪頓節,知道藏曆新年,但是你知道仙女節嗎?有多少節日,那些節日比較有意思值得參加,小編給大家按照時間順序一個個捋一遍。(會以比較有意思的節日為主)。因為藏族的傳統節日都是根據藏曆來計算,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要出行的年份百度一下具體是那一天。當然開始的話肯定是從最為重要的節日雪頓節開始——
雪頓節
圖片來自馬蜂窩
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雪頓節,只要對西藏有一定了解的朋友肯定聽說過這個節日。雪頓節,也叫曬佛節,最為有特色的是哲蚌寺的僧人會把巨幅的,長40米、寬37米的巨幅緞制釋迦牟尼佛像唐卡抬出來展現在眾人面前而從各個地方前來的數萬名信眾會排著整齊有序的隊伍進行瞻仰祈福,對於他們來說這不僅是一場盛大的節日,更是每年最具有神聖意義的一刻。
當然雪頓節有的並不僅僅是曬唐卡,雪」在藏語中為酸奶的意思,而「頓」意為「宴」。其次就是藏戲表演作為我國藏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去布達拉宮對面的龍王潭公園觀看藏戲表演,通常藏戲隊伍會從早唱到晚都會有,如果有時間的話一定不能錯過。
開始日期:藏曆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一日
仙女節
吉祥天母
西藏的七夕——仙女節(又名天母節)
傳藏傳佛教最高護法神之一吉祥天母「班丹拉姆」神。她原是印度神話中的人物,後來藏王松贊幹布在拉薩修建大昭寺時,專請其做大昭寺的護法神。受西藏原始宗教和民間文化的影響,從她身上也派生出了種種帶有濃厚世俗色彩的故事和傳說,在這些故事裡,班丹拉姆成為了性格古怪的藏族老太太,並為她創造了三個女兒。
「仙女節」這天大昭寺迎請的就是她的大女兒白巴東則。白巴東則雖然長得難看,是蛙臉女神,但頗為多情,並與護法將軍赤尊贊相愛。但被母親知道兩人感情後遭到強烈地反對。盛怒之下,班丹拉姆把赤尊贊趕到了拉薩河南岸,規定兩人只有藏曆十月十五日隔河互看一下。
和我們的七夕牛郎織女相會是不是很像?
最有意思的事,在拉薩有這樣一個規矩,仙女節這天,女人找男人要錢,無論認識不認識,男人必須要給,不給的話就會倒黴運。
是不是男生到這一天都不敢出門了?其實不用擔心,和我們的過節的大紅包不同,其實與參觀藏傳寺廟差不多,給個一毛錢意思一下就行,給多了有時候人家還會找給你。
開始日期:藏曆十月十五日
燃燈節
每年藏年十月二十五日這一天,就是燃燈節,也叫「五公節」,燃燈節是為了紀念宗喀巴大師的逝世而舉行的大型宗教紀念活動,每年的這一天藏區所有格魯派的大小寺廟、村寨牧民,都會在寺廟的神壇上,家中的經堂裡,窗戶上,放滿點燃酥油燈,晝夜不滅。
法號,法螺想起,伴隨著信徒們的經文聲,將佛堂,佛塔晝夜照亮的酥油燈,連成一片,照亮整個夜晚。
開始時間:藏曆十月二十五日
藏曆新年
藏曆新年是藏族最為盛大的節日,相當於我們的春節;藏曆新年從藏曆初一到藏曆十五一共十五天,這期間,傳統藏民家中都會製作「切瑪」,「切瑪」是一種五穀鬥,在繪有精美圖案的木盒左右分別盛放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裝飾上青稞穗和酥油花,供奉在家裡神案上的切瑪,日夜祈禱著來年的五穀豐登。
勤勞的藏族婦女則在藏曆新年做著「卡塞」,這是一種由酥油炸成的麵食,勤快的女主人會將「卡塞」做出各種花樣,有耳朵形、蝴蝶形、條形、方形、圓形等各種形狀,再塗上顏料,裹以砂糖。既是裝飾神案的藝術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餚。
開始時間:藏曆初一至十五
酥油花燈節
藏曆年的正月十五是傳昭大法會的最後一天,這天也是每年的酥油花燈節,各大寺廟中,藏民家中,都會擺出用酥油雕塑成的各種酥油花燈,他們把酥油做成花鳥魚蟲或者人物形象,再繪上五彩的顏色,甚至有大型的酥油花燈能匯聚成一個講述藏民族古老傳說的長篇史詩。
開始時間:藏曆正月十五
賽馬節
那曲賽馬表演
說起賽馬節,大家影響中肯定都是草原上賽馬的漢子,自然就想到了蒙古,其實藏式也有賽馬節,到這裡說一句題外話,其實蒙族和藏族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他們都有獻哈達、天葬的說法,天葬不同的是一個是餵狼,一個是餵禿鷲。其實藏族的賽馬節在藏區的很多地方都有舉辦,如那曲賽馬節,江孜達瑪節,當雄賽馬節,定日賽馬節。對我們來說最適合的就是根據自己的旅行線路選擇參加其中一個就好
開始時間:藏曆四月十日至二十八日
【END】
其實去西藏遊玩不一定是旺季,冬季來說最大的好處莫過於能趕上很多有意思的藏式節日,體驗到不一樣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