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賞石最終在于格局

2020-08-20 金山玉月8668

玩石賞石最終在于格局

玩石賞石是一大雅好,純粹通過奇石的把玩和欣賞等,提升自己的欣賞水平,拓寬自己的社會生活範圍。玩石賞石,玩的是高興是心情,賞的是藝術是文化。玩要盡興,要愉悅身心,感覺高興,感覺值得,要不誰還會去玩石呢?賞石一般而言就更進一步,玩的過程中進入了一個欣賞的階段。可以說欣賞是玩石的一個更高階段。這個階段你要具備更多的習慣知識,包括人文知識,這個時候,知識儲備對於一個玩石賞石者而言,就顯得十分重要。你可以聯想到更多的題材,可以享受文化傳統是精妙,可以直觀地看到傳統文化在大自然的奇思妙想中的具體體現,說為的鬼斧神工便是你解讀的結果。然而,這些所有的一切,都在你格局的框架之下。當你格局小的時候,你難以探得其中的精妙之處,或者半途而廢,或者曲解汙穢,都難得真傳。而對於一個格局大的人而言,奇石正是其大顯身手之地,展現出的則是大氣磅礴的氣勢。

玩石賞石,最終落實到各人的格局上。

相關焦點

  • 賞石,玩石是怎麼回事?
    賞石、玩石是怎麼回事?賞石與玩石有什麼本質的區別?賞石是不是藝術創作?玩石又是不是藝術創作?需要怎樣創作?有沒有天然的藝術品?怎樣才能成為藝術品?構成藝術品的幾大要素是什麼?構成雅石藝術的幾大要素又是什麼?傳統賞石是如何表現與再現的?什麼是當代賞石?當代賞石的表現與再現走到了哪一步?
  • 奇石的價值在於發現價值的體現,賞石的快樂在於閒情逸緻
    奇石價值在於奇石的價值在於發現價值的體現,我們賞石的快樂又在於什麼呢?賞玩奇石屬於「玩」的範疇,要想玩的高興就要放鬆心情。對金錢和聲譽的追求容易讓我們貪心和虛榮,被貪心和聲譽所累的玩石人就會在玩石、賞石的過程中喪失很過
  • 賞石藝術中形式美與主題的關係,玩石,身體和靈魂都要在路上
    然而,隨著對石的不斷認識與領悟,我們認識到,賞石藝術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是它由內往外散發出的藝術美。其實,玩石說白了就是一個玩字。如同收藏一樣,玩是一個核心。但在玩石的道路上,為什麼有人獲得成功,有人遭到失敗,這裡面心態是關鍵。
  • 玩了那麼多年石頭,你學會賞石了嗎?
    我們常說玩賞奇石,其實「玩」和「賞」是兩個概念,很多人玩了多年奇石以後,還不懂得如何賞石。那麼「玩石」和「賞石」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如何從玩石中學會賞石呢?「玩石」和「賞石」的區別玩石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和石友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無論能否撿到出彩石,只要你進入撿石場地就已經開始玩石了
  • 賞石文化,作為石友我們到底賞的是什麼?
    玩石就是玩文化,什麼樣的人玩什麼樣的石頭。巨型靈璧石,別墅假山石材,靈璧增輝石業館藏我國古代文人賞石,以奇石為美的獨特美學觀:注重石的質地,石與人的共性,人石因緣等人文內涵之美,只有賞石者人格與石之品格一致,賞石之意趣才可能達到中和之境界。
  • 撿石、藏石、賞石與研石
    01-04 07:35:30 來源: 那職趣 舉報   從自己對石頭產生好奇感到深深的愛上賞石並且開始藏石
  • 玩石「玩物喪志」?那是還不了解玩石的這3個強大優點!
    這可能是玩石玩家聽到的最多的一句抱怨,然而玩石就僅僅是擺弄一塊破石頭這麼簡單麼?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兒!唐伯虎曾經說過「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玩石亦是如此,玩石的樂趣並不是隨便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因為玩石這件事兒也擁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玩石最早興起於宋代,那時候玩石主要集中於賞石,婀娜多姿的太湖石、體態敦實的靈璧石是核心石種,並且傳統賞石流行於達官顯貴和皇親國戚之間,因為這些石頭較為龐大且需要與園林藝術交相輝映才能展現出其最大的魅力,故而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
  • 玩石乃玩「心」,必看
    ,千百年來,國人的愛石、覓石、藏石、品石之風源遠流長,形成了一種傳統的賞石文化。美石在於發現。當你發現一塊美石以後,立刻就會調動全身的情緒,就會情奮大發,心曠神怡,煩躁皆清,心情格外舒暢。賞石時,須細細品賞,你看石,石瞅你,相看兩不厭,思想境界倍覺開闊,仿佛自己已返璞歸真,實現了物我相融的天人合一。
  • 淺談賞石的三要素
    其次,賞石是指人們認為具有觀賞性的石頭,離不開主體對客體的審美,離不開對書法、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的理解。一塊璞石,經審美再創造與搭配經營布置後,方能將其大格局突顯出來,不落俗框,成為藝術品,別是一番學問與智巧。
  • 賞石的雅與俗
    此種現象在當今的賞石圈也同樣存在:不少賞石者自以為雅而覺得未入石門者皆未脫俗,許多賞抽象石者認為自己是真雅而覺得賞象形石者仍未脫俗……諸如此類,不一而足。賞石自古便為清雅之趣,但這不等於說只要去賞石人立馬就會超凡脫俗、榮登大雅。
  • 徐文強:奇石、賞石、名石
    具有觀賞和賞玩價值的天然原石稱為奇石。奇石的生存環境很廣,大概分為:山石、水石、風成石、礦產石等等,但無論哪種生存環境形成的奇石石種,按其展示的形式,大致可分為:造型石、景觀石、象形石、抽象石、圖案石等。
  • 漫談文人賞石
    ,形成了皇家、私家和寺觀古典園林的三大格局。但中國賞石真正形成大氣候的是宋代,宋徽宗趙佶愛石成癖,在汴京(今開封)皇城修建「艮嶽」時,在江浙一帶大肆搜掠奇花異石,甚至為了一塊巨石不惜拆毀城門。就此在中國掀起了第一個尋石、玩石、畫石的高潮。
  • 一般女人不玩石,玩石的女人不一般
    自古男人玩石賞石者居多,賞石如飲酒,因陽剛堅毅被廣大男士所喜愛,可偏有那麼一部分女士熱衷於玩石賞石,且玩出新奇、玩出花樣。如同註明影星劉嘉玲女士自金星秀內所述:「一般女人不飲酒、飲酒的女人都不一般」。劉嘉玲女士說到玩石的女人,不能不提卓瑪老師與她的《康定情歌》、《蒼天般的阿拉善》和《愛的供養》筋脈瑪瑙作品,
  • 給你們(奇石初玩者的建議)
    2012年開始玩石,學費也交了幾十萬,所幸藏得良石几方,積累一點點奇石鑑賞方面的知識,拿出來與朋友們討論,今天與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奇石初玩者如何入門。戈壁石組合 一是明確自己玩石目的。是喜歡、推崇奇石文化還是想通過倒騰賺取差價,或者二者兼有之,如果說單純想賣石發財,小編其實不建議您入門除非您在奇石資源非常豐富地區、靠自撿石出售,因為沒有濃厚的興趣,無法挖掘一塊石頭潛在的美,為一方石頭配詩賦詞無法打動藏家,再加上目前奇石市場趨於飽和、信息交流日趨便捷,閉眼收藏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
  • 玩石人應珍惜與石相遇的緣分
    玩石人應該珍惜與石相遇的緣分藏石是手段,賞石是目的,既藏石又賞石才是真正的玩石人。可以「以石養石」,但在交換中不能為了錢而喪失品德,摒棄石德。石界存在著大量投機之人,高雅的賞石活動被俗化了,與我們玩石人的本意相差甚遠。石之堅貞,是道德的規範,是人們愛石、賞石的精神文化依託,要以石為樂,以石為榮。因此,提高自身賞石水平,加強文化修養至關重要。
  • 賞石,是苦趣更是清趣
    餘以為:賞石既是一種苦趣,更是一種清趣,堪為真正的最樂之事。賞石之苦趣在於覓石之艱辛、淘石之疲累、洗石之繁瑣、養石之精細、讀石之冥思以及品石之苦想。賞石之清趣在於知音難覓、知己難尋之孤寂,在於思接千載、神遊八荒之逍遙,在於回歸自然、超乎自然之俊逸,在於超脫喧囂、擺脫束縛之自由。
  • 徐文強:賞石鑑賞、收藏與發展趨勢
    ,只要時機成熟,不管你自覺還是不自覺,都會最終成就價值;而普通的石頭,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還是會回歸自然,最終成為造園的素材。而所謂「神韻」,應該是指賞石的「精、氣、神」,同時還包括使奇石成為賞石的命題、配座(配道具),這是一種很難用語言來明確表達的靈魂所在。韻一定是賞石作品形、質、色、紋、命題、底座的綜合考量。「分別認識,整體審視」,最終享受的是意猶未盡的意韻。
  • 「石緣聚」組團出擊義烏賞石文化藝術博覽會
    石緣聚中國賞石聯盟(以下簡稱石緣聚)是國內知名的賞石團體,一直致力於打造國內一流的高端賞石交流平臺。自去年底成立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多場高端賞石交流拍賣會。除了線上交流,石緣聚還主動出擊,積極組團參與各地的賞石活動。
  • 賞石的真諦
    初玩石自從接觸觀賞石的一霎那,便與觀賞石結下了終生之約,不出十幾年的功夫,家裡面空著的地方都堆滿了石頭。為了更好的了解石頭,我不斷努力學習,這才恍然大悟,觀賞石是一門學問,而且是非常深奧的學問,不是一時半日能弄明白的,若不在河邊摸爬滾打三五年,恐怕連真正的精品觀賞石都不認識。玩石就是玩文化,什麼樣的人玩什麼樣的石頭。
  • 硯錄|庚子新春賞石:石不能言最可人
    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石是大千世界無聲的縮影,體現著大自然最質樸的靈性。 「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是陸遊詠石的經典詩句。石不能言,卻能傳神;一塊佳石,似無言的詩。石是靜態的,卻喚起人們對藝術的無限探求;石是無聲的,卻超越千言萬語,勾起聯翩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