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9月17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仲科,定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學儉,定西市安定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祁永和,定西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鈴薯產業辦公室主任胡全良共同介紹全省馬鈴薯產業發展以及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三級調研員盧瑩主持新聞發布會
主持人: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
馬鈴薯在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定西做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馬鈴薯最佳適種區之一,始終堅持把馬鈴薯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產業。為進一步加快馬鈴薯高質高效技術示範推廣,總結交流甘肅省打造馬鈴薯全產業鏈的經驗和做法,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仲科先生,定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學儉先生,定西市安定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祁永和先生和定西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鈴薯產業辦公室主任胡全良先生為我們介紹全省馬鈴薯產業發展以及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情況,並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仲科先生介紹全省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仲科
梁仲科: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媒體的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馬鈴薯是我省三大糧食作物之一, 也是區域特色優勢產業和主產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對確保我省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立足資源優勢,把馬鈴薯產業作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主導產業來扶持,促進了馬鈴薯產業的快速發展,馬鈴薯產業已成為我省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2018年、2019年兩年全省通過馬鈴薯產業和馬鈴薯+勞務產業脫貧的貧困戶的達到23850戶,97494人。
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1030萬畝,預計鮮薯產量1550萬噸以上,生產原原種13億粒,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三、總產量位居全國第二,馬鈴薯種薯繁育和加工在全國具有明顯競爭優勢。
二、優勢區域逐漸明晰。馬鈴薯在甘肅各農業縣區都有種植,已成為我省第三大糧食作物,形成了中部高澱粉及菜用型,河西及沿黃灌區全粉、薯條(片)加工型,隴南、天水早熟菜用型和高海拔區脫毒種薯繁育等馬鈴薯生產四大優勢區域。目前,安定區、會寧縣2個縣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00萬畝,全省有8個縣區達到30萬畝以上,32個縣區達到10萬畝以上。已建成千畝以上的綠色種植基地399個,萬畝以上的種植基地14個,綠色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284萬畝。現有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安定區)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渭源縣)2個產業園。
三、精深加工水平不斷提升。全省已建成規模以上馬鈴薯加工企業100餘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36家,年馬鈴薯製品加工能力80餘萬噸,實際加工精澱粉30萬噸,全粉3萬噸,休閒食品及主食化產品3萬噸,粉條、粉皮30多萬噸,累計加工鮮薯500萬噸左右,加工轉化率達到30%以上。
四、品牌影響力逐年放大。全省已入選「甘味」品牌目錄的馬鈴薯產品11個,已建成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10個、購銷網點1500多個、運銷大戶3500多戶、營銷從業人員10萬多人。每年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福建、河南等20多個省(市)的鮮薯達500萬噸,佔年鮮薯總產量的30%以上,鮮薯儲藏能力達到200萬噸,種薯儲藏能力46萬噸。「定西馬鈴薯」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先後獲得農業農村部全國地理標誌認證和原國家質檢總局「定西馬鈴薯脫毒種薯」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五、提質增效潛力巨大。馬鈴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廣,我省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高海拔到低海拔的大部區域都能種植,發展潛力巨大。目前,我省馬鈴薯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綠色標準化基地規模偏小,加工專用品種訂單種植面積和機械化作業特別是機械化收穫面積偏小,精深加工轉化率較低,新產品開發力度不夠。下一步,我們將以中東部旱作區重點縣為主,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不斷提高耕種收機械化水平,積極鼓勵和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土地流轉力度,通過建設高標準梯田與撂荒地復耕復墾結合起來,把撂荒地復耕復墾與種植馬鈴薯等高效作物結合起來,把撂荒地復耕復墾與合作社培育結合起來,把擴大馬鈴薯種植與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結合起來,力爭到2023年底,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300萬畝,鮮薯總產量達到2100萬噸。
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通過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強新品種選育、引進、示範力度。立足自身優勢,瞄準優質脫毒馬鈴薯種薯繁育和優質澱粉型加工薯兩個方向,統籌做好品種發展規劃,努力打造優勢馬鈴薯生產片帶。二是加快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集成應用脫毒種薯、深松耕、起壟覆膜、綠色防控、機械收穫等技術,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施肥標準、統一病蟲害綠色防控、統一機械作業、統一田間管理」,建設綠色化、標準化、規模化集中連片種植基地。三是做實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大力培育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新型主體,推廣合作社託管服務模式,形成「基地+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的帶動機制。四是促進馬鈴薯產業精深加工,加快形成高端產品與低端產品、終端產品與半成品相結合的產品結構,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領域消費需求,打造全國馬鈴薯精深加工集群中心。
女士們、先生們,馬鈴薯產業是我省重點培育的戰略性主導產業,省上將繼續加大種薯繁育、綠色標準化規模種植、精深加工、品牌提升等關鍵環節的扶持,為推動農民持續增收和鄉村振興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梁副廳長的介紹。下面請定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學儉先生介紹定西市馬鈴薯產業發展以及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情況。
定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學儉
陳學儉: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界的各位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金秋送爽,薯香飄逸,在這喜獲豐收的美好季節,我們相聚在金城蘭州,舉行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在此,我代表中共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對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新聞界的各位記者朋友百忙之中撥冗蒞臨表示熱誠歡迎!對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定西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下面,我就定西市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向大家作一簡要介紹。
定西位於甘肅中部,總面積2.03萬平方公裡,轄1區6縣,常住人口304萬,是古「絲綢之路」重鎮和新歐亞大陸橋必經之地,距省會蘭州98公裡,素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境內馬鈴薯、中藥材、畜草等特色產業資源豐富。定西是中國乃至全世界馬鈴薯最佳適種區之一,種植歷史已有200多年。1996年以來,我們歷屆班子充分利用馬鈴薯品質優勢,實施「洋芋工程」,把馬鈴薯作為一項脫貧致富工程來培育和推進,從自給自足到規模擴張、再到產業培育,經歷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特別是在2008年舉全市之力打造「中國薯都」以來,定西馬鈴薯產業步入科學化布局、集約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的新階段,種植面積由100萬畝發展到300多萬畝,總產量由不足100萬噸提高到500萬噸。近三年,我們按照「三品」(品質、品牌、品種)統一、「四業」(農業和工業、產業和事業)融合、「六化」(鮮食化、主食化、工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產業化)並進的發展思路,著力在穩面積、穩產量、穩預期上求突破,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緊盯產業發展短板和制約因素,突出標準化生產關鍵環節,抓兩頭(種薯產業和精深加工)、帶中間(標準化種植),打通堵點瓶頸,推動產業規範升級,實現了馬鈴薯產業的全產業鏈發展。2019年,全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達到187億元,農民人均產業純收入190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3%。全市原原種年產量佔全國的1/3,以精澱粉為主的馬鈴薯深加工產品年產量佔全國的1/3,種薯擴繁面積佔全市馬鈴薯年播種面積的1/3。
今天的定西,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已形成規範完善、全國最大的脫毒苗、原原種、原種、一級種的脫毒種薯繁育體系。全市現有種薯生產企業26家,每年建成優質種薯擴繁基地100萬畝以上,年產脫毒種薯200萬噸以上,年產原原種10億粒以上。脫毒種薯銷往內蒙、四川、貴州、河北等10多個省區,出口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埃及、尼加拉瓜等國家。市財政投資1000萬元扶持建設全市馬鈴薯脫毒基礎苗供應中心,應用推廣椰糠栽培、霧培技術等多項馬鈴薯原原種繁育新技術,從源頭上提升了馬鈴薯的品質。截至8月底,全市生產原原種6.94億粒。
今天的定西,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從事馬鈴薯產業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521個,家庭農場達到105個。依託新型經營主體,推廣應用黑色地膜全覆蓋技術和馬鈴薯機械化種植技術,形成了「黑膜覆蓋+脫毒種薯+配方施肥+統防統治+機械化耕作」等實用技術體系。2020年,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達307.47萬畝。已建成各類貯藏窖(庫)95萬座,馬鈴薯貯藏能力穩定突破360萬噸,年鮮薯外銷穩定在200萬噸左右。在淘寶、天貓、京東、善融等大型網絡零售平臺開設馬鈴薯及其製品銷售網店達到260多家,年網絡銷售過億元,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出口西班牙等國家。
今天的定西,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薯製品加工基地。全市現有萬噸以上馬鈴薯加工龍頭企業28家,加工能力81萬噸,產品涉及精澱粉、全粉、變性澱粉以及相關主食產品等,開發了富有定西特色的馬鈴薯「108將軍宴」和「70華誕宴」,研發並生產馬鈴薯饅頭、麵條、糕點、餅乾、饢、方便粉絲等主食產品,形成了「吃幹榨盡」式循環生產加工鏈條。「藍天澱粉」「定西寬粉」等產品享譽全國,速凍系列產品、休閒食品出口美國、東南亞、阿聯等國家。
今天的定西,已成為全國馬鈴薯產業的重要科技研發推廣中心。全市已建成甘肅省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變性澱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馬鈴薯與特色果蔬速凍和精澱粉4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成甘肅省變性澱粉工藝與應用重點實驗室。依託愛蘭薯業等企業組建了18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現了馬鈴薯重點生產加工企業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覆蓋。通過政府政策引導和企業自主投入,推進技術集成創新與推廣應用,從種苗到餐桌、從田間到工廠,給馬鈴薯產業注入了更多的綠色元素,深入推進內涵式發展。
今天的定西,已成為全國馬鈴薯產業區域品牌的重要命名地。定西馬鈴薯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全國十大魅力農產品、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品牌農產品和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安定區、渭源縣分別被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中國馬鈴薯良種之鄉」,安定區創建為全國馬鈴薯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和第一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註冊馬鈴薯品牌商標37個,「渭源種薯」等5個產品獲國家原產地地理標記註冊,臨洮「騰勝」牌等5個馬鈴薯產品獲國家A級綠色食品證書,安定「大江」牌馬鈴薯獲國家有機食品認證,「清吉」牌馬鈴薯精澱粉獲國際金獎。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到渭源縣視察時指出:「要進一步努力做好甘肅的馬鈴薯產業,要做精做深,做大做強。馬鈴薯越是貧困的地方種植越多,要從扶貧開發的角度發展馬鈴薯,多加支持。」總書記的囑託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定西的馬鈴薯產業已經實現了由「救命薯」「溫飽薯」到「脫貧薯」「致富薯」的華麗蛻變,見證了定西人民改造山河、擺脫貧困、解決溫飽、奔向小康的歷史進程。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託,緊緊圍繞打造「中國薯都」目標,按照「三品」統一、「四業」融合、「六化」並進的發展思路,從「育、種、加、銷」到開發美食產品、研發高端產品、提煉產業文化,全方位、全鏈條、全環節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力爭把定西打造成全國最大的集馬鈴薯制種、種植、加工、貿易、產品研發和旅遊為一體的農工貿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為進一步擴大定西馬鈴薯產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搭建馬鈴薯產業合作發展平臺,2019年,中國作物協會馬鈴薯專業委員會決定在定西舉辦中國馬鈴薯大會。同時,為進一步加快馬鈴薯高質高效技術示範推廣,推進馬鈴薯產銷對接和全產業鏈開發,總結交流甘肅省打造馬鈴薯全產業鏈的經驗和做法,農業農村部決定在定西同期舉辦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和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定於9月24-28日在安定區舉辦。屆時,農業農村部及相關司局和省政府領導出席指導會議,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參加,共商馬鈴薯產業發展大計。同期,我們將隆重舉辦以馬鈴薯美食為主的定西地方特色美食體驗、文藝演出、展覽展示、推介採購以及現場觀摩等系列活動,將組織集中展示定西馬鈴薯產業發展和農特產品,開展直播帶貨,舉辦民間廚師廚藝展示、美食評選、馬鈴薯鮮薯定點銷售專運發車儀式,現場觀摩定西馬鈴薯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等。
這次大會必將是一次促進國內馬鈴薯產業發展、展示定西馬鈴薯產業發展成果的高規格盛會。目前,大會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我們誠邀各位企業家和業界朋友們蒞臨指導、投資創業,誠邀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前來報導大會盛況,共同在富有發展生機的「中國薯都」,譜寫馬鈴薯產業發展的新篇章!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陳副市長的介紹,下面進行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媒體名稱。
甘肅農民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經過多年的發展,安定區馬鈴薯產業已成為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增效、壯大縣域經濟的戰略性主導產業,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安定區在推動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經驗?
定西市安定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祁永和
祁永和:
首先,感謝各級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安定區馬鈴薯產業發展給予的關注和支持。
多年來,安定區始終把馬鈴薯產業作為帶動助推脫貧攻堅、壯大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發揮全國最佳適種區的地域優勢,著力推良種、建基地、擴加工、促產銷、育品牌,推動全鏈條發展、全環節增收,構建了「產加銷共促、貿工農一體」的產業體系。2019年,全區種植馬鈴薯80萬畝,總產量達到146萬噸,產值達到30億元,農民人均從馬鈴薯產業中獲得收入2300元以上,佔到了人均純收入的1/3。
在推進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突出了五個方面:
一是推良種,提高產業質量。依託定西馬鈴薯研究所、愛蘭、百泉等16家種薯企業,精準選育適應性廣、抗逆性強、適銷對路的種薯品種,建立基礎苗培育、組培苗擴繁和原原種、原種、一級種生產的脫毒種薯產業鏈,原原種生產能力穩定在5億粒以上,年外銷4億粒以上、出口規模5000萬粒以上。
二是建基地,穩定產業基礎。發揮區內130多家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全面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種植模式,集成配套「脫毒良種+黑膜覆蓋+配方施肥+機械耕作+病蟲防控」的標準技術,整流域、整山系推進脫毒薯、加工薯和商品薯標準化訂單基地建設,基地面積達50萬畝,帶動馬鈴薯種植穩定在80萬畝以上。
三是擴加工,延長產業鏈條。以主食化、工業化、鮮食化為方向,培育發展藍天、薯香園、鼎盛、恆源等加工企業10家,形成了以精澱粉為基礎,全粉、變性澱粉和休閒食品為延伸,上下遊配套、產業鏈完整的集群化加工體系,總加工能力達到62萬噸,年加工消化鮮薯50萬噸左右。
四是促營銷,提升產業效益。採取「倉前倉後配套、線上線下融合、農超農校對接」的模式,加強馬鈴薯貯藏窖庫配套,形成了80萬噸以上的儲藏能力,發揮了淡貯旺銷、均衡供應的作用;依託國家級定西馬鈴薯批發市場,對接國內外終端市場,拓展網上營銷,2019年外銷鮮薯40多萬噸、主食化產品8.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
五是育品牌,增強產業優勢。大力實施品牌培育戰略,形成了「定西馬鈴薯」「全國馬鈴薯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新大坪」「愛蘭」等多個馳名商標和地域品牌,「定西馬鈴薯脫毒種薯」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成功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馬鈴薯原原種生產標準化示範區」,有效提升了馬鈴薯產業競爭力。
主持人:
感謝祁區長的解答,有請下一位提問記者。
中國甘肅網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請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定西為推動馬鈴薯產業穩步發展採取了哪些措施?
定西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鈴薯產業辦公室主任胡全良
胡全良:
近年來,定西緊緊圍繞打造「中國薯都」戰略定位,按照「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穩預期」目標,推動馬鈴薯產業穩步發展。
具體來講,我們採取了「六抓」措施。一是抓面積。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輪作休耕等政策機遇,引導扶持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開展規模化種植,確保馬鈴薯種植在300萬畝以上。二是抓標準。集成推廣以「黑膜壟上微溝+優質種薯+生物有機肥+綠色防控+全程機械化」為主的組合配套技術,今年標準化種植面積達215萬畝。三是抓主體。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積極發揮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帶動作用,有效推進了種薯擴繁、商品薯種植、加工薯種植,今年加工企業訂單種植面積33萬畝。四是抓布局。依託水土資源優勢,實施區域化布局,在河谷川區主要種植鮮食菜用早熟馬鈴薯和加工專用薯、淺山區主要種植澱粉加工型和商品薯品種,高海拔區主要進行種薯擴繁。五是抓良種。把種薯質量作為提高馬鈴薯品質的關鍵,制定下發《馬鈴薯脫毒基礎苗供應中心建設方案》,市級投入資金1000萬元,扶持馬鈴薯脫毒基礎苗供應中心建設;應用推廣椰糠栽培、霧培技術等多項馬鈴薯原原種繁育新技術,有效杜絕了馬鈴薯原原種土傳病害的發生,馬鈴薯原原種生產能力達到10億粒以上。六是抓內涵。深入挖掘和系統總結馬鈴薯產業在定西的歷史文化、品牌文化、科技文化、飲食文化等資源優勢,全方位展示定西馬鈴薯產業形象、產業理念、產業精神和產業價值,提升定西馬鈴薯在全國的認知度、知名度。
主持人:
感謝胡主任的解答,有請下一位提問記者。
省廣電總臺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這次馬鈴薯大會與往屆相比有哪些不同和特點?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祁永和:
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中國馬鈴薯大會將於9月24日至28日在安定區召開,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包括現場觀摩和總結會議兩部分,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以「馬鈴薯產業與美麗鄉村」為主題,主要包括美食體驗、大會開幕式及主題報告、推介籤約、現場觀摩、專題研討、展覽展示6項活動。在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和定西市委市政府的精心指導下,我們力求辦出規模、辦出特色、辦出影響,會議規格、辦會方式、活動內容較往屆均有所突破和創新。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更加突出數位化。與往屆不同的是,此次會議採取線上為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對大會開幕式、推介籤約、專題研討、展覽展示等線下活動,通過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進行線上雲直播,擴大輻射面和影響力。特別是在主題報告上,採取視頻連線方式,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遠程視頻報告,著力提升主題報告質量和會議層次水平。
二是更加突出產業化。我們聚焦一二三產融合,精心策劃舉辦現場觀摩、產品展覽展示等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金融機構、融資平臺、科研院所以及業內大型知名企業,圍繞馬鈴薯產業發展的趨勢進行觀摩學習、參觀展覽,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成功模式。同時,我們按照產業化帶動主食化的思路,策劃舉辦以馬鈴薯為食材的地方特色美食體驗,精選馬鈴薯特色美食,精心編排系列文藝節目,全方位展示馬鈴薯產業發展成就,真正將「小土豆」做成「大產業」。
三是更加突出學術化。我們重點圍繞糧食安全保障、馬鈴薯產業發展、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加工與環境保護等方面舉行主題報告和專題研討,從產、學、研、企不同角度分析形勢、交流成果、研討技術、總結模式、推廣經驗,明確馬鈴薯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方向,凝聚推動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廣泛共識。
四是更加突出市場化。會議期間我們將舉辦馬鈴薯鮮薯及澱粉專列發送和推介籤約活動,邀請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國內各大終端市場馬鈴薯經銷商、電商銷售平臺、知名市場經紀人,現場集中推介宣傳定西馬鈴薯良種化、主食化、工業化的特色產品和重點項目,籤訂購銷訂單,對接合作項目,擴大招商引資,促進合作發展。
馬鈴薯大會不僅是馬鈴薯產業成果的展示盛會,也是互利共贏、廣交朋友的商貿盛會,還是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歡樂盛會。在此我們誠邀全國各地有志助力參與馬鈴薯產業發展的領導嘉賓、有識之士蒞臨指導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與我們一道共聚盛會、共襄盛舉、共話發展;也熱誠歡迎全國新聞界的朋友們屆時光臨,了解薯業成果,報導大會盛況,品嘗薯都美食。
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祁區長的解答,記者問答環節就到這裡。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馬鈴薯產業作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主導產業,為推動農民持續增收和鄉村振興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新聞媒體一如既往地關注我省馬鈴薯產業發展,做好本次大會的宣傳報導。需要單獨採訪領導的記者請會後聯繫採訪。明天上午我們將舉行蘭州文理學院「賦能文旅產業發展 服務技能甘肅建設」新聞發布會,歡迎記者朋友們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今天的發布嘉賓。感謝各位媒體朋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