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鄉,擦亮「嵐縣土豆」品牌新名片——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

2020-12-06 中農服

為落實國家精準扶貧戰略,助力打好扶貧攻堅戰,立足嵐縣縣情實際,為嵐縣開展綠色通道銷售農產品,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促進鄉村振興。2020年5月26日,「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調研對接會」在嵐縣·嵐州賓館舉行。

會議現場——拍攝

縣委宣傳部、縣農委、縣工信局、縣文化旅遊局、縣科協、北京市農產品流通協會、北京市農產品流通協會「點對點」食材專委會、中蔬協農業品牌委員會、北京中農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嵐縣部分合作社、種植大戶、龍頭企業共同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由政府副縣長常羽主持。

會議現場——拍攝

對接會圍繞打造「全國馬鈴薯主食化開發第一縣」、「山西省馬鈴薯種薯第一縣」目標,推進馬鈴薯主導產業建設,促進產業質量和效益提升,針對「土豆種——土豆花——土豆——土豆宴」全產業經濟鏈進行了探討。

會議現場——拍攝

嵐縣位於北緯38°05』00」-38°36』11」,處於馬鈴薯種植黃金緯度帶,海拔在1131米-2275米之間,平均海拔1415米,氣候冷涼、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熱同期,年平均氣溫6.8℃。境內耕地疏鬆肥沃,透氣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病蟲害少,富含鉀和多種微量元素,有機質含量高。

「嵐縣土豆」品牌新名片

嵐縣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與馬鈴薯喜冷涼、長日照、塊莖膨大時水肥需求量大的生物學特性極其吻合。全縣馬鈴薯畝均產1500公斤,主產區畝均產2000公斤,部分地段畝產高達5600公斤。

5月26日-5月27日,政府副縣長常羽帶頭,縣農委李局長、白主任等領導組織下,一行20餘人對河口土豆花開基地、北關早熟薯基地、清水河欣康源食用菌基地、康農二期、土豆宴全國推廣總部、蘆筍種植基地、石橋惠珍薯業、百裡屯設施蔬菜基地、官橋慣珍大田蔬菜基地等進行了實地調研。

此次調研會從種薯繁育、基地建設、品牌創建以及市場營銷進行深入交流。從傳統產業到主導產業的效益、產量、銷售難一一探討,強調品質、品牌、品相等問題,跟上市場,吸引外地企業,發展「產自沒有霧霾的高寒山區」的嵐縣馬鈴薯享譽三晉,走向全國的新路子。擦亮「嵐縣土豆」品牌新名片!

文案|排版:黃增學

圖片:不可商用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中國馬鈴薯(美食)之鄉」嵐縣進京融智——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
    日前,由中國科協定點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山西省嵐縣人民政府和北京中農服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和中國老教授協會農業專業委員會等合辦的 「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 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論壇現場展示的琳琅滿目的「嵐縣土豆宴」美食。日前,由中國科協定點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山西省嵐縣人民政府和北京中農服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農業科技下鄉專家團和中國老教授協會農業專業委員會等合辦的 「2020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 中國馬鈴薯的「定西味道」——定西市安定區馬鈴薯產業發展走筆
    「定西馬鈴薯」的「時間簡史」「定西馬鈴薯」,不論是生活艱苦年代的「救命薯」,改革開放初期的「溫飽薯」,還是新世紀初的「致富薯」,新時代脫貧致富的「小康薯」,直到「中國馳名商標」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定西馬鈴薯」。這既是一方水土的賜予,又是定西人民艱苦奮鬥和「三苦」精神的精神和物質雙重結晶。
  • 山東滕州將重點打造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圖)
    滕州是「中國馬鈴薯之鄉」,春秋兩季馬鈴薯種植面積65萬畝,總產200餘萬噸,畝均效益8000元以上,是二季作區面積最大、產量最高、效益最好的縣。近年來,滕州市緊緊抓住國家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機遇,全力做大做強滕州馬鈴薯優勢特色產業,擦亮滕州馬鈴薯品牌,把滕州建設成為全國春季馬鈴薯良種集散、物流倉儲、價格形成、信息匯集中心,積極打造全國菜用馬鈴薯行業的「風向標」,做大做強中國菜用馬鈴薯品牌,推進滕州農業經濟轉型發展。
  • 嵐縣婦聯 「網上學技」 第六十六講:嵐縣土豆美食---​墨柳絲絛...
    嵐縣婦聯 「網上學技」 第六十六講:嵐縣土豆美食---​墨柳絲絛(黑餄餎)、土豆青芥扒鵝肝 2020-10-19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樹立「甘味」品牌 擦亮「特產」名片 甘肅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脫貧...
    特色產品有了新名片  農業產業對自然環境有著極強的依賴性,甘肅全省土地總面積42.58萬平方公裡,其中耕地面積8058萬畝,天然草地面積2.13億畝。多樣的地形地貌,使得甘肅農業自然隔離條件好,病蟲害相對較少,發展現代農業潛力巨大。
  • 中堂擦亮「中國龍舟之鄉」名片 發展龍舟相關產業
    中堂鎮是「中國龍舟之鄉」,據資料記載,中堂龍舟成景當有300多年歷史。在水鄉中堂,每年農曆五月十三,都要舉辦龍舟景,萬人空巷,東江上,百多條龍舟劈波斬浪,奮勇爭先,岸上觀眾吶喊助威,場面蔚為壯觀。2006年開始,中堂把每年的龍舟景定為「龍舟文化體育節」。進入新時代,「敢為人先,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更成為中堂繼續改革開放不停頓,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 黑山擦亮「武術之鄉」名片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黑山縣委、縣政府充分挖掘當地文化資源,大力實施「文化興縣、經濟強縣」戰略,通過「紅色文化、以武興旅」,擦亮「武術之鄉」這張國家名片,有力促進了黑山文化、經濟等快速發展。黑山先後榮獲「全國陽光體育先進縣」「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黑山縣藉助歷史文化底蘊,積極打造「太極之鄉,長壽之鄉」。
  • 讓「恩施硒土豆」走向全國 恩施州馬鈴薯產業協會成立
    恩施日報訊(通訊員于斌武 向紹華)12月16日,恩施州馬鈴薯產業協會在州城成立,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會長、副會長單位。協會的成立,標誌著我州在全省率先推進馬鈴薯主糧化戰略邁出了重要一步。馬鈴薯是我州第一大農作物,2017年種植規模達到199.6萬畝以上,產量210萬噸左右,佔夏糧總產的90%,佔湖北省馬鈴薯產業規模的52%以上。
  • 「山西嵐縣」土豆花開了
    嵐縣位於呂梁山北端,汾河上遊,北靠岢嵐,西接興縣,東鄰靜樂,南連婁煩、方山。全縣轄4鎮8鄉1個城管委,167個行政村、336個自然村,總面積1512平方公裡,總人口17.8萬,其中農業人口15.4萬。嵐縣歷史悠久。
  • 中國馬鈴薯之鄉—寧夏西吉,洋芋蛋變成致富蛋
    馬鈴薯,別名土豆、洋芋、山藥蛋。這個在西吉被稱作「洋芋蛋蛋」的農作物,已成為當地人民的「致富蛋」。據《西吉縣誌》記載,明代成化年間「安民墾殖」,種植以「洋芋」為主的秋糧作物,發展種植業;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鼓勵開荒」,「洋芋種植有十之二三」。在長期的馬鈴薯種植實踐中,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和繁育經驗,馬鈴薯歷年栽種的品種有麻芋、大紅苕、深眼窩,經過近300多年的種植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西吉馬鈴薯品種「紅洋芋」。
  • 中國馬鈴薯之鄉·滕州 援助武漢66噸土豆裝車起運
    作為中國馬鈴薯之鄉的滕州,今天上午調撥66噸土豆緊急捐助武漢。2月1日上午9時,在滕州市大塢鎮龍泉村,村民們正將價值20多萬元的66噸土豆裝車,準備起運武漢。為儘快緩解武漢菜品供應緊張形勢,滕州市號召區域內蔬菜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加大對武漢的菜品供應。同時,積極組織運力,將營養豐富、品質優良、耐儲存的優品土豆無償捐助武漢。
  • 中國馬鈴薯之鄉!
    它被譽為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和中國高蛋白大豆之鄉,馬鈴薯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土豆。境內土壤以黑鈣土為主,晝夜溫差大,氣候冷涼,極其適合馬鈴薯的生長特性,發展了近百年之久,先後培育出了30個克新系列種薯。克山縣的馬鈴薯營養克山縣的馬鈴薯營養齊全,是中國馬鈴薯的代表,尤以澱粉、蛋白質、鐵、維生素C、B1和B2的含量為豐富
  • 小土豆大作為 烏蘭察布馬鈴薯產業成績喜人
    這裡不僅有廣袤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還種植著產量位居全國地區級首位的馬鈴薯。因為馬鈴薯,烏蘭察布獲得了「中國馬鈴薯之都」的稱號。經過多年的發展,馬鈴薯已經成為烏蘭察布對外展示的金名片,烏蘭察布也當之無愧地成為馬鈴薯全產業鏈示範區。每年的9月底10月初,是馬鈴薯收穫的季節。這個時候,種植馬鈴薯的農民特別忙,會趁著晴好天氣搶收。
  • 山鄉致富「豆」——恩施硒土豆產業發展觀察·產業篇
    馬鈴薯主糧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恩施州作為馬鈴薯主要產區,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馬鈴薯產業發展上率先有所作為。近年來,一顆小小土豆,成為恩施群眾脫貧致富的「金豆豆」。 記者 彭信瓊恩施是全省最大的馬鈴薯主產區,也是實施馬鈴薯主糧化開發的主戰場。
  • 四川種出可生吃土豆 2020中國馬鈴薯價格行情走勢分析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土豆市場投資機會及企業IPO上市環境綜合評估報告》分析: 四川巴塘馬鈴薯標準化種植產業 3月初,巴塘縣亞日貢鄉黨委政府經調研決定,在轄區的6個村發展馬鈴薯產業,帶領群眾響應黨中央號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實錄...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仲科,定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學儉,定西市安定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祁永和,定西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鈴薯產業辦公室主任胡全良共同介紹全省馬鈴薯產業發展以及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中國馬鈴薯著名品牌
    滕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農業發展基礎條件優越,是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  放眼今天,滕州春秋兩季馬鈴薯種植面積65萬畝,總產量200多萬噸,出口21萬噸,是我國馬鈴薯兩季種植區面積最大、單產最高、效益最好的縣;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縣(馬鈴薯)」,獲得了「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是「中國馬鈴薯之鄉」和中國馬鈴薯第一品牌。
  • 央媒看河南丨擦亮「雜技之鄉」文化名片——周口挖掘本土技藝拉長...
    擦亮「雜技之鄉」文化名片——河南周口挖掘本土技藝拉長文旅產業鏈  鳳凰蝶舞、死亡之輪、空中飛人……日前,在河南周口雜技文化產業園正式開園儀式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雜技藝術界專家和遊客共同欣賞了一臺精彩的雜技盛宴,現場相機燈光閃耀,掌聲喝彩聲不斷。「雜技演出在現場看和電視裡看確實不一樣,太震撼了!
  •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南豐:打造產業集群 擦亮食品工業新名片 2020-09-06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