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縣位於呂梁山北端,汾河上遊,北靠岢嵐,西接興縣,東鄰靜樂,南連婁煩、方山。全縣轄4鎮8鄉1個城管委,167個行政村、336個自然村,總面積1512平方公裡,總人口17.8萬,其中農業人口15.4萬。
嵐縣歷史悠久。五六千年前,縣境內即有人類生息繁衍,春秋晉國建汾陽邑,北魏時期縣境為秀容郡,明洪武年間定名嵐縣至今。嵐縣是世界著名生殖生理學家、「試管嬰兒之父」張民覺的故鄉。
嵐縣資源富集。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石灰石、矽、銅、錳、大理石等20多種,煤鐵資源尤為豐富。鐵礦探明儲量13.6億噸,遠景儲量20億噸。煤田總面積220平方公裡,探明儲量26.1億噸,遠景儲量48億噸,屬優質動力煤,開發利用前景廣闊。
嵐縣環境優美。平均海拔1415米,年平均氣溫6.9℃。夏日氣候涼爽,綠色盈目,是理想的避暑勝地。2012年嵐縣成功創建呂梁市第一個國家級衛生縣城,2016年第四屆旅遊業融合與創新論壇發布「2016最美中國榜」,嵐縣榮膺「生態(自然)旅遊勝地、文化魅力·特色魅力旅遊勝地」稱號。
嵐縣區位獨特。距太原、忻州、呂梁三市均為100公裡左右,國道209線、省道嵐古線、忻黑線貫穿全境。太佳高速公路和即將建成通車的太興鐵路途經嵐縣,交通十分便捷。
當地村民告訴我們,進入7月,嵐縣幾乎遍地都開滿了土豆花。由於地勢平坦,氣候寒涼,晝夜溫差大,具有種植土豆得天獨厚的優勢。
牛喝的是泉水,吃的是青草包括一些野生中草藥,在藍藍的天空下生長,這樣的牛肉才是最原生態的,滿山遍野的土豆花,沒有霧霾的高原土豆花,發出清香的氣息。這是一個沒有一絲汙染的地方,淳樸的村民,樸實的民風,讓這個地方更加讓人留戀。
從清朝道光年間引進土豆種植至今已有兩百年的歷史,嵐縣人獨特的飲食文化習慣,經過兩百年的演變,靠土豆能夠製作出108種不同風格不同味道的土豆菜餚。去嵐縣旅遊,品嘗當地特色美食「土豆宴」是必不可少的。
我從安徽來,第一次看到如此壯觀的土豆花海,我們當地也種土豆,但個頭特別的小,也沒有嵐縣土豆這樣的口感,更不用說做出這麼多的美味佳餚了……
以土豆花為引領,嵐縣政府規劃出了四個旅遊區域,河口鄉、界河口鎮的飲馬池高山草甸自然生態風景區,普明鎮白龍山人文歷史風景名勝區,嵐城鎮120師紅色遺址和麵塑文化體驗區,宜居縣城休閒度假區。
牡丹花的盛開代表富貴,希望這個地方的村民大富大貴 ,生活過得像牡丹花一樣。
在遊人如織的河口鄉王家村我看到,一個以休閒觀光農業為基礎的鄉村旅遊品牌初具雛形。據村民介紹,當前具備接待條件的農家樂已有15家。在村子裡,隨處可見村民們在擴建和修繕自家的房子。
從小在村子裡長大,這些年一直在外地做生意,也很少回來,這戶房子我花了80萬蓋的,這個是王老闆給我講他的故事,以前地裡的土豆賣不上個價錢,除了環境好空氣好,在村裡謀發展根本是無望,村裡很多人都像我這樣外出謀生了。聽說縣裡在搞文化旅遊發展,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來我們村,有好幾戶人家沾光賺了錢,我盤算了一下比在外面強多了,這不就回來了。」說到王家村的變化,王老闆滔滔不絕地跟我說著自己的規劃 。
短短的兩個小時,給我留下很大的震撼,村民的思想已經開闊,知道了賺錢不再靠土地,用優越的環境和土豆吸引了大批的客人,把自己的家鄉建設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