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珍貴化石露臉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島內收藏家王良傑提供的94件展品今早開箱,圖為四不像部分骸骨化石。記者徐世經/攝影

由聯合晚報主辦,在中正紀念堂的長毛象展覽,島內收藏品今早開箱,圖為長毛象象牙化石。記者徐世經/攝影

史前四不像 數萬年仍閃閃動人

「沉睡18000年的冰原巨獸─長毛象特展」第一批展品今天正式進展場。收藏家王良傑提供的94件展品,今天開箱上架,各式各樣的史前人類和動物化石,保存得非常完好,開箱的工作人員驚呼連連。

王良傑提供的展品一共裝運了六大箱,包括來自臺南左鎮和澎湖水道的史前生物骨骼、牙齒和角化石。主辦單位之一的國立臺灣博物館表示,王良傑是島內知名的古生物學者,他也是臺灣數一數二的古生物化石收藏家,這次他提供大量展品參與長毛象特展,也讓臺灣民眾大飽眼福,更進一步認識史前時代的臺灣。

今天上午10時,六大箱展品正式開箱,包括多種史前動物的骨骼、牙齒和角化石,每一件都保存得非常完整,也維護得光亮潔淨,工作人員戴上手套,小心翼翼的取出,不時發出驚呼,直說:「哇!好漂亮!」

例如一組史前生物四不像的角化石,儘管已有數萬年歷史,卻無損於它們的美麗,深褐的色澤閃閃發亮,工作人員打開包裝的海棉,一剎那間,數萬年前的臺灣生物,盡現眼前,非常動人。

左鎮人臼齒 一顆價值上百萬

除了從西伯利亞遠道而來作客的阿基與空空,這次長毛象特展中,也難得收集「地主臺灣版」的珍貴化石。由島內私人收藏家提供,像是距今至少一百六十萬年前的乳齒象象牙、還有臺灣古老史前人類左鎮人的臼齒,因為十分稀少,估計一顆就要百萬元,也提供了臺灣史前生活的軌跡。

許多人想到長毛象等史前動物,腦袋中就浮現外國叢林的景象,其實臺灣也曾是多種史前動物的樂園。家中有高達八萬件化石的私人收藏家王良傑,這次就提供近百件的珍藏品。

猛獁象下顎帶齒 距今三萬多年

以象展品來說,臺灣曾經有多種的象,王良傑在臺南左鎮找到的化石中,有一副古菱齒象的下顎帶齒,距今約4090萬年前,還有猛瑪象的下顎帶齒,距今三萬多年前。

王良傑說,象一生中會換齒六次,從牙齒可以看出年紀,幼象的牙齒特別珍貴,因為臺灣撿到的人很少,這次就展出兩顆象的幼齒,其中一顆顏色黝黑,是因為浸過海水,上面還附著牡蠣。

同時,展品中有一顆左鎮人的臼齒,左鎮人被認為是臺灣最古老的人類,證明三萬年前,臺灣已有人類居住,王良傑也說,人的警覺性高,不像動物易死在水邊,更難形成化石,加上過去發現的人類化石多屬頭蓋骨,也讓這顆完整臼齒身價不凡,估計高達百萬元以上。

另外還包含犀牛、老虎、象、鹿、河狸等史前化石,王良傑說,象和犀牛的化石,證明當時生活環境為大草原或沼澤,鯊魚牙齒化石則指出在堆積當時曾為開闊海域,鹿化石更證明臺灣環境自古便適合鹿的生存,可以建構出臺灣古早時候生物生存的環境。

144公分乳齒象牙 220~160萬年

另一位藏家王鎮炎提供兩件藏品,也是彌足珍貴,分別是乳齒象的臼齒及象牙。王鎮炎說,乳齒象早已絕跡,比起長毛象年代更為久遠,距今約兩百二十萬年到一百六十萬年前。

象牙就是象的門牙,而猛瑪象、非洲象等都是兩根象牙,不過乳齒象卻有四根象牙,上下門牙都形成大象牙,王鎮炎在大甲溪拾得的乳齒象牙,約有144公分長,而大象的牙齒則是鑑定大象種屬的最好證明,在臺灣的考古史上相當具有意義。

2008/07/07 聯合晚報】

 

責任編輯:包瑋瑋

相關焦點

  • 黃埔海關查獲珍貴恐龍骨化石
    時報訊  (記者袁靖 通訊員韋志軍 黃廣雄 李節)日前,黃埔海關在旅檢現場查獲一批恐龍骨化石,有關人員在一名進境旅客攜帶的旅行包裡發現四塊白堊紀—侏羅紀恐龍化石未向海關申報進口,這是黃埔海關首次在旅檢渠道查獲恐龍骨化石。
  • 陝西首次發現珍貴蛇類化石
    這是我省首次發現蛇類化石後,李永項老師寫的有趣的「打油詩」,近日,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李永項團隊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聯合發表了研究成果。原來,在陝西洛南龍牙洞發現的有鱗類化石,其中的水遊蛇化石距今大約35萬-27萬年,時代為中更新世。這是我省首次發現三十萬年前珍貴蛇類化石。
  • 百餘件恐龍蛋化石標本杭州展出 臺灣捐贈模型亮相
    百餘件恐龍蛋化石標本杭州展出 臺灣捐贈模型亮相 2015-09-23 23:04: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全球八大珍貴化石:史前巨蟒能吞恐龍(組圖)
    2010年,化石與考古學家們揮動鐵鍬在全球許多地方挖掘出大量罕見的珍貴化石,如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化石、被壓扁的侏羅紀蜘蛛化石等。這些極具研究和考古價值的珍貴化石,有的是礦物化的骨頭和貝殼,有的是動物身體留下的印跡。
  • 村民用來蓋房的「四腳蛇石板」,卻是珍貴的遠古龍化石
    在貴州興義的綠蔭村,很多石板隨處可見,村民們就地取材用這些天然的石板來蓋房子,1957年7月,地質博物館的胡承志先生來到這裡的浪幕山,採集到被村民們叫做「四腳蛇」的化石,經研究發現,這是一種遠古爬行動物化石!後被稱為「胡氏貴州龍」。
  • 隕石化石「菜系」河北展出 臺灣「生發石」受關注
    隕石化石「菜系」河北展出 臺灣「生發石」受關注 2015-02-27 15:28:4927日,近乎絕跡的臺灣「生發石」及首次亮相國內賞石展的「隕石菜品」和「化石菜系」被搬上正在此間舉辦的「賞石文化中國行——走進保定」科普展,吸引眾多市民賞評。  上午9時許,中新網記者在河北省保定市國家大學科技園長信美術館展區看到,一塊「長滿白髮」的石頭甚為奪目。該石高約10釐米,直徑約40釐米,形狀宛若人的頭部,石頭頂部長有千根中空白色「須絲」,每根「須絲」長約5到10釐米。
  • 重慶驚現舊石器時代石斧,比大熊貓化石還要珍貴!
    重慶三峽古人類研究所專家說,它是舊石器時代的石斧,由8萬年前的成年智人打制而成,具有砍砸、切割、削刮等多種功能,凝聚了現在重慶人祖先的聰明才智,比發現遠古時期的大熊貓化石還珍貴。比大熊貓化石還要珍貴 「這可是個寶貝,比4月初在豐都探洞時發現的大熊貓化石還珍貴。」黃萬波激動地說到。這塊石斧是舊時代石器製造的石斧,是舊時代初期人類的重要工具,被稱為人類最早的標準化工具。
  • 盤點八大珍貴化石: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圖)
    原標題:盤點八大珍貴化石: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圖)   被壓扁的侏羅紀蜘蛛化石 這是保存最完好的蜘蛛化石。它來自中國,年代可追溯至1.65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這種蜘蛛學名為Eoplectreurys gertschi。
  • 澎湖發現人類化石 研究證實是舊石器時代直立人
    臺灣研究團隊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澎湖原人」人骨化石。(圖:臺灣「中廣新聞網」)中新網1月27日電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灣考古研究有重大發現,科學自然博物館研究團隊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澎湖原人」人骨化石,研究證實是舊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人類「直立人」,也使臺灣發現古人類化石的紀錄,大幅往前推到距今至少19萬年前的「更新世」中期。科博館指出,「直立人」是舊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人類。
  • 澎湖海域發現臺灣地區最古老人類化石(圖)
    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圖片來源: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    華夏經緯網1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古生物研究有重大發現,臺、日、澳學者在澎湖水道海域發現具有直立人特徵的澎湖原人(Penghu 1)下顎骨化石,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是臺灣地區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2月將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陽光過道展出。
  • 世界最霸氣的博物館,裡面全是珍貴的恐龍化石和遺址,就在中國
    恐龍的種類相當多,不同的種類體型和習性差得很遠,有無肉不歡的霸王龍,也有隻愛吃素的板龍,但是這種統治了地球的動物卻突然之間消失了,留給人們的只有化石。恐龍在死亡以後,軟組織會腐爛消失,但是骨骼這些硬組織則會保留下來,被泥沙包圍隔絕了氧氣,在經過億萬年的沉積作用,這些硬組織就會礦物化,形成化石等待著人類發現它。
  • 我省首次發現珍貴蛇類化石,證明距今約30萬前人類與多種動物洞穴...
    近日,我省「首次發現數十萬年前珍貴蛇類化石」受到了諸多關注與微信「刷屏」。原來,這是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李永項團隊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聯合發表了研究成果——在陝西洛南龍牙洞發現的有鱗類化石,其中的水遊蛇化石距今大約35萬-27萬年,時代為中更新世。水遊蛇為現生動物,是我省首次發現的蛇類化石公布於世。
  • 考古學家在臺灣發現人類新物種化石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對發現於中國臺灣地區發現的古老人類化石進行了分析,這些化石似乎與任何已知的人類物種都不相符,其中就包括現代人類、直立人和尼安德塔人。它們或許來自於已知人類物種的雜交後代,也或許是屬於一種未知的人類物種。
  • 陝西首次發現珍貴蛇類化石 距今約35萬至27萬年
    【解說】近日,西北大學等團隊科研人員聯合發表了在陝西洛南龍牙洞發現的有鱗類化石,其中似水遊蛇化石,距今大約35萬至27萬年,時代為中更新世。水遊蛇為現生動物,這也是陝西首次發現蛇類化石。  10月15日,記者在西北大學見到這塊蛇類化石。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李永項稱,這一批標本全部來自陝西洛南龍牙洞,是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996年發掘採集標本的一部分。
  • 內地綜藝最「露臉」的兩大臺灣美女主持,一個受歡迎,一個被嫌棄
    《我想和你唱》鑑客團最近幾年,國內綜藝節目裡多了很多「閒人」,比如《我想和你唱》裡的「鑑客團」,《蒙面唱將》裡的「猜評團」等等,這些人裡有歌手、演員、主持人,總之是為了活躍節目氣氛,順便給他們一個露臉機會
  • 這些珠寶源於化石
    說起化石,我相信各位寶迷們第一個想到肯定是恐龍化石之類的動物化石,或者植物標本。我相信,很少有人會把灰撲撲的化石,跟那些漂亮的珠寶聯繫到一塊兒去——這完全就是兩個世界的存在嘛!收藏價值:天然紅珊瑚是由珊瑚蟲堆積而成,生長極緩慢,不可再生,而紅珊瑚只生長在三大海峽(臺灣海峽
  • 水晶恐龍蛋化石、鴨嘴龍奇石……這些珍貴藏品現在可免費參觀
    上遊新聞記者看到,該基地內擁有各類觀賞石、玉石 、礦物晶體、化石 、古董文物 、工藝木雕等藏品上千餘件,罕見的水晶恐龍蛋化石也出現在該基地。重慶市鄉村旅遊協會秘書長趙琴介紹,在基地的各類化石藏品中,歷史最久遠的距今約有6億年,部分珍稀標本在國際國內屈指可數。
  • 理財- 魚化石一般能值多少錢?魚化石最新市場價格一覽
    魚化石是魚死後的殘骸遺留在巖石上,經過長時間的流逝進而形成的魚化石。魚化石是一種年代久遠,價值非常珍貴的鑑賞品,它主要是給人收藏,鑑賞用的。那麼,魚化石一般能值多少錢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魚化石市場價值分析:魚化石是一種非常稀少的珍貴化石,其形成的機率是非常低的。要在魚死後的殘骸遺留在巖石上,並且經過長時間的消逝且不被移動,一直都保持那種姿態才能形成魚化石。可見,魚化石的珍貴以及稀少。
  • 臺灣養豬戶怕查水錶 不敢露臉反美豬?
    @銳看臺灣報導 中國  根據統計,臺灣豬肉總消費量一年約90萬公噸,臺灣豬佔9成以上,牛肉則是9成以上仰賴進口。臺灣目前有6759戶養豬戶,飼養551萬4000頭豬,每年提供82萬公噸豬肉,產值達新臺幣709億4000萬元,自給率達90%。
  • 淺談海洋化石及海螺化石介紹
    化石是歷經上千年、上億年滄海桑田演變的稀世珍寶,是生物和人類進化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科學標本,是世界上珍貴的科學和文化遺產,極具收藏價值。 遠古海洋生物化石中,最古老的化石是距今10億——8億年的元古代薊縣紀的菌藻、古藻類疊層石巖,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古生代碳酸鈣質沉積巖,其中有三四億年前的珊瑚、海綿、菊石、海百合生物,還有腕足類、腹足類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