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二十九 恭逢華嚴菩薩誕辰紀念日(圖)

2021-01-09 佛教在線


佛教在線1月27日訊  1月28日(農曆12月29日)恭逢華嚴菩薩誕辰紀念日,謹依有關文獻介紹華嚴菩薩,以作紀念。

華嚴菩薩大家並不陌生,在著名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華嚴菩薩即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於此會上聞法。

在中國佛教史上,有兩位古德傳為華嚴菩薩化現:一為唐代清涼國師(澄觀大師),一為元朝正順法師。以下逐一介紹。

清涼國師

清涼國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他專講華嚴經。清涼國師名澄觀,字大休,會稽人,俗姓夏侯氏,生在唐玄宗開元戊寅年。身長九尺四寸,兩手過膝,有四十顆牙齒,夜間眼中放光。建中四年時,寫華嚴疏鈔。該書是華嚴經注中最有名的。未寫前,他先求華嚴海會菩薩加被,幫助他完成使命。當夜夢見一巨山嶽,萬丈金霞,光逾皎白,連大接地,才知此是光明遍照之意。此後注華嚴疏鈔便振筆疾書,不加思索,四年完成。後夜夢自己變成一條金龍,又化成千千萬萬,無量無邊的龍,飛到其他世界各處。這是華嚴境界,一般人說這是表示流通之意。清涼國師一生身歷九朝,為七帝之師。

有何證明清涼國師就是華嚴菩薩呢?據載,清涼國師圓寂後,有位梵僧從印度來中國,在半路上遇到兩位青衣童子。便問他們:往何處去?作甚麼呢?童子說:到中國去請華嚴菩薩的大牙回印度文殊殿供養。這位和尚到達中國後,向皇帝稟明這段經過,開龕驗查,發現國師口裡果然缺少一顆牙。

元朝正順法師,出家於五臺山,平時以深密的樹林為茅蓬,以讀誦《華嚴經》為修行的日課,數目超過一千餘部。他同時修學法界三觀,每次一進入華嚴法界的觀想以後,三、五天才出定,因此人人都稱他為華嚴菩薩。將要圓寂的時候,門徒乞求開示法語,他說:「歷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虛空,一切是非莫顧。」入滅時,靈桌上出現五彩之龍,飛遊於燭光庭宇之間。 

附1:清涼國師簡介

(人名)華嚴四祖。清涼國師,諱澄觀,字大休,山陰人,姓夏侯氏。身長九尺四寸,垂手過膝,口四十齒,目光夜發。晝乃不眴,日記萬言,七行俱下,才供二筆。年十一,出家。嘗以十事自勵,嘗問徑山欽西來宗旨,默受印記。住五臺山,疏華嚴經。後居京師,德宗迎入內,賜號清涼國師。生歷九朝,為七帝門師。開成三年,坐逝。壽百二十歲。塔於終南,名曰妙覺。後有僧至闕,言在嶺見金神取華嚴菩薩大牙歸供養耳。有旨啟塔,貌如生,而失二牙。佛祖統紀二十九曰:『初德宗誕節,召講經內殿,以妙法清涼帝心,遂賜號清涼法師。』釋氏稽古略三曰:『帝顧謂群臣曰:朕之師,言雅而簡,辭典而富,能以聖法清涼朕心,仍以清涼賜為國師之號。』(摘自《佛學大辭典》)

附2:正順法師簡介

正順。蔚州高氏子。初為臺山壽寧用公行童。圓具後。結廬深樹間。屏絕諸緣。唯讀華嚴經。數滿千部。常入華嚴觀。一夕入觀。聞空中聲曰。和吞山水少會風雲。從是有契八覺。行住坐臥。了無一物為障礙。無一念為起滅。身心蕩然。與法界合。為人演說。言如湧泉。皆契法界深義。因於嶺頭。建大閣。閣下為海水。出大蓮華。華上坐毗盧遮那佛滿月像。每對佛入觀。五七日方起。故人以華嚴菩薩稱之。而不敢名。成宗聞師名。三召不起。就授五路總攝之職。固辭不受。臨終謂眾曰。無盡剎海。不離當處。妄情未瞥。悟入無時。門人法忍曰。未審。師今向甚麼處支。師喚忍闍黎。忍喏。師雲。虛空剖出一莖骨。言訖恬然而化。是日。靈几上有龍瑞。五彩飛光燭庭宇。移時乃歇。停三日化火自焚。門人拾舍利。建塔藏之松堂。名文才。字仲華。隴西楊氏子。少孤。事母以孝聞。博學能文。作契悟燈集。釋賢首疏。又著縣談詳略五卷。肇論略疏三卷。皆內據佛經。外援儒老。曲盡弘揚之妙。嘗庵居松間。人稱松堂老人。一日出庵不歸。弟子跡而得之松間。師冥然抬目曰。吾方安逸。汝何遽至。弟子曰。師坐巳三日矣。既而成宗特旨。建大萬聖祐國寺於臺山。為師闡道之所。演化數年。大盉中。示寂。荼毗獲舍利百餘顆。聞於朝。詔沙門問之。有法洪者。對曰。和氣之浹。蒸為菌芝。精誠所至。其理或然。故萇弘死忠。其血成碧。況道與神會。頤養之至者乎。夫朽敗之餘。標異於煙滅。灰飛之際。豈非行業堅白神氣凝結者歟。上嘉其論。來為塔藏本寺。封邽國公。
(摘自《佛教人物傳》)

附3、大正藏中相關經論


大方廣佛華嚴經 (80卷)〖 唐 實叉難陀譯〗寶庫錄校版本

大方廣佛華嚴經 (60卷)〖 東晉 佛馱跋陀羅譯〗第9卷共788頁


佛說兜沙經 (1卷)〖 後漢 支婁迦讖譯〗
佛說菩薩本業經 (1卷)〖 吳 支謙譯〗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 (1卷)〖 西晉 聶道真譯〗
菩薩十住行道品 (1卷)〖 西晉 竺法護譯〗
佛說菩薩十住經 (1卷)〖 東晉 只多蜜譯〗
漸備一切智德經 (5卷)〖 西晉 竺法護譯〗
十住經 (4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佛說十地經 (9卷)〖 唐 尸羅達摩譯〗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 (3卷)〖 西晉 竺法護譯〗
顯無邊佛土功德經 (1卷)〖 唐 玄奘譯〗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 (1卷)〖 宋 法賢譯〗
佛說如來興顯經 (4卷)〖 西晉 竺法護譯〗
度世品經 (6卷)〖 西晉 竺法護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 (40卷)〖 唐 般若譯〗
佛說羅摩伽經 (3卷)〖 西秦 聖堅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入法界品 (1卷)〖 唐 地婆訶羅譯〗
文殊師利發願經 (1卷)〖 東晉 佛陀跋陀羅譯〗
普賢菩薩行願贊 (1卷)〖 唐 不空譯〗
大方廣普賢所說經 (1卷)〖 唐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5卷)〖 宋 法天譯〗
大方廣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 (1卷)〖 唐 提雲般若譯〗
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1卷)〖 唐 實叉難陀譯〗
度諸佛境界智光嚴經(1卷)【失譯】
佛華嚴入如來德智不思議境界經 (2卷)〖 隋 闍那崛多譯〗
大方廣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 (1卷)〖 唐 實叉難陀譯〗
信力入印法門經 (5卷)〖 元魏 曇摩流支譯〗
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 (1卷)〖 唐 提雲般若等譯〗
佛說莊菩提心經 (1卷)〖 姚秦 鳩摩羅什譯〗
佛說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1卷)〖 元魏 吉迦夜譯〗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 (10卷)〖 姚秦 竺佛念譯〗

十住毗婆沙論 (17卷)〖 後秦 鳩摩羅什譯〗

十地經論 (12卷)〖 後魏 菩提流支等譯〗

華嚴遊意 (1卷)〖隋 吉藏撰〗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 (10卷)〖唐 智儼述〗
華嚴經探玄記 (20卷)〖唐 法藏述〗
華嚴經文義綱目 (1卷)〖唐 法藏述〗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60卷)〖唐 澄觀撰〗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90卷)〖唐 澄觀述〗
大華嚴經略策 (1卷)〖唐 澄觀述〗
新譯華嚴經七處九動頌釋章 (1卷)〖唐 澄觀述〗
新華嚴經論 (40卷)〖唐 李通玄撰〗
大方廣佛嚴經中卷卷大意略敘 (1卷)〖唐 李通玄造〗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4卷)〖唐 李通玄撰〗
大方廣佛華嚴經願行觀門骨目 (2卷)〖唐 湛然撰〗
皇帝降誕日於麟德殿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玄義一部 (1卷)〖唐 靜居撰〗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4卷)〖 唐 法藏述〗
華嚴五教止觀 (1卷)〖 隋 杜順說〗
華嚴一乘十玄門 (1卷)〖 隋 杜順說.唐 智儼撰〗
華嚴五十要問答 (2卷)〖 唐 智儼集〗
華嚴經內章門等離孔目章 (4卷)〖 唐 智儼集〗
華嚴經旨歸 (1卷)〖 唐 法藏述〗
華嚴策林 (1卷)〖 唐 法藏述〗
華嚴經問答 (2卷)〖 唐 法藏述〗
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 (2卷)〖 唐 法藏述〗
華嚴經義海百門 (1卷)〖 唐 法藏述〗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1卷)〖 唐 法藏述〗
華嚴遊心法界記 (1卷)〖 唐 法藏撰〗
華嚴發菩提心章 (1卷)〖 唐 法藏述〗
華嚴經關脈義記 (1卷)〖 唐 法藏撰〗
華嚴關脈義記 (1卷)〖 〗

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師子章 (1卷)〖 唐 法藏撰.宋 承遷注〗
華嚴法界玄鏡 (2卷)〖 唐 澄觀述〗

注華嚴法界觀門 (1卷)〖 唐 宗密注〗
注華嚴經題法界觀門頌 (2卷)〖 宋 本嵩述.琮湛注〗
A華嚴一乘法界圖 (1卷)〖 新羅 義湘撰〗

華嚴一乘成佛妙義 (1卷)〖 新羅 見登之集〗

華嚴經傳記 (5卷)〖 唐 法藏集〗


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 (1卷)〖 唐 惠英撰.胡幽貞纂〗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恭逢華嚴菩薩聖誕
    佛教在線消息  2007年2月16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恭逢華嚴菩薩聖誕。華嚴菩薩之名,載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華嚴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於此會上聞法。在中國佛教史上,有兩位古德傳為華嚴菩薩化現:一為唐代清涼國師(澄觀大師),一為元朝正順法師,皆以專修《華嚴經》而名。
  • 12.19(農曆10月29日)恭逢華嚴宗二祖智儼大師紀念日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唐 智儼述)佛教在線消息 2006年12月19日(農曆10月29日)恭逢華嚴宗二祖智儼大師圓寂紀念日。智儼大師,俗姓趙,天水人,生於隋代,十二歲時成為華嚴初祖杜順大師的弟子。
  • 2月16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恭逢華嚴菩薩聖誕
    佛教在線消息  2007年2月16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恭逢華嚴菩薩聖誕。華嚴菩薩之名,載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華嚴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於此會上聞法。在中國佛教史上,有兩位古德傳為華嚴菩薩化現:一為唐代清涼國師(澄觀大師),一為元朝正順法師,皆以專修《華嚴經》而名。
  • 諸佛菩薩聖誕紀念日(農曆)_佛教_鳳凰網
    諸佛菩薩聖誕紀念日(農曆)彌勒菩薩聖誕 正月初一日   釋迦牟尼佛出家 二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涅槃 二月十五日   觀世音菩薩聖誕 二月十九日普賢菩薩聖誕 二月二十一日   準提菩薩聖誕 三月十六日文殊菩薩聖誕 四月初四日    釋迦牟尼佛聖誕 四月初八日藥王菩薩聖誕 四月二十八日 伽藍菩薩聖誕 五月十三日
  • 2019年諸佛菩薩聖誕、成道、祖師紀念日一覽表!
    新的一年新氣象,今天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2019年佛教諸佛菩薩的聖誕、成道、祖師紀念日在什麼時候。如有錯誤歡迎指出,感恩!彌勒菩薩聖誕:陽曆2月5日,農曆正月初一。準提菩薩聖誕:陽曆4月20日,農曆三月十六。釋迦文佛聖誕:陽曆5月12日,農曆四月初八。藥王菩薩聖誕:陽曆6月1日,農曆四月二十八。伽藍菩薩聖誕:陽曆6月15日,農曆五月十三。
  • 諸佛菩薩誕辰成道紀念日
    我們學佛的人,在佛菩薩的誕辰、成道、紀念日都應該做功德,即供養三寶。功德不論大小,儘自己的力量就好,但是心裡也不要總想著功德這回事,以免著相有礙功德利益。在佛菩薩聖誕紀念日的時候做的功德要比平時做的功德大百千萬倍。下面我們就按我國陰曆月份的順序來簡述諸佛菩薩的聖誕紀念日。
  • 諸佛菩薩的誕辰(按年農曆起始時間排名不分各佛菩薩成就)
    藉此機會給讀者們匯總下各諸佛菩薩的誕辰。1.正月初一-彌勒菩薩生日 2.正月初六-定光佛生日3.正月初八-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4.二月十五-釋迦牟尼佛涅槃日5.二月十九-觀世音菩薩生日 6.二月二十一-普賢菩薩生日
  • 農曆十二月二十八 晉譯《華嚴經》校定紀念日
    《華嚴經》(圖片來源:資料圖)2014年1月28日,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是晉譯《華嚴經》校定紀念日。《華嚴經》,具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釋迦牟尼成道之後,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所宣說,經中記佛陀之因行果德,並開顯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此經漢譯本有三種:一為東晉佛馱跋陀羅譯本,題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共六十卷,為區別於後世之唐譯本,又稱「舊譯《華嚴》」,或稱《六十華嚴》。
  • 農曆九月十九 恭逢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佛教在線訊    2008年10月17日(農曆九月十九),恭逢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三寶弟子慧妙創作了《觀音贊》供養眾緣,願大家吉祥如意 共證菩提!vara,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他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淨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便前往救度,所以稱觀世音(詳見《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根據《法華經》,「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
  • 農曆二月廿一恭迎普賢菩薩聖誕日,向普賢菩薩祈福
    普賢菩薩是農曆二月廿一出生的,所以這天是祂的誕辰。普賢菩薩與文殊菩薩是佛祖左右脅侍,文殊菩薩騎著獅子在佛祖左側侍衛,普賢菩薩則乘著大象在佛祖右側侍衛,一佛二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普賢菩薩和文殊齊名,文殊菩薩曾經在發願偈中這樣稱讚普賢菩薩: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
  • 今日農曆七月廿三《恭逢大日如來節日》
    今日農曆七月廿三《恭逢大日如來節日》至誠感恩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菩薩\感恩頂禮大日如來中央毗盧遮那佛感恩頂禮三寶佛法僧摩訶薩感恩龍天護法護持正法感恩一切覺悟者摩訶薩今日農曆七月廿三藏曆具醉月廿三
  • 農曆十二月廿八日 晉譯《華嚴經》校定紀念日
    佛馱跋陀羅譯本稱舊譯《華嚴》、四十華嚴。(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5年2月16日,農曆十二月廿八日,晉譯《華嚴經》校定紀念日。據《出三藏記集》記載,晉義熙十四年三月十日,佛馱跋陀羅於揚州道場寺開始翻譯《華嚴經》,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全部譯出,至劉宋永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校定完畢。 《華嚴經》,具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釋迦牟尼成道之後,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所宣說,經中記佛陀之因行果德,並開顯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
  • 農曆五月二十一 唯識學泰鬥惟賢長老誕辰紀念日
    惟賢長老(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2014年6月18日,農曆五月二十一日,當代高僧、唯識學泰鬥惟賢長老誕辰紀念日。俗姓邱,名兆紅,四川省蓬溪縣文井鎮新林黑堡堰村人,生於一九二〇年農曆五月二十一日。惟賢長老從六歲開始讀私塾,三年讀熟《四書五經》。十二歲在蓬溪縣白塔寺,依止定光師父出家;十三歲去四川南充集鳳龜山書院,學習儒學、文學和法相唯識學,能背三百多篇古文,奠定部分佛學基礎,完成人格教育。
  • 農曆十一月十五日 華嚴宗初祖杜順大師圓寂紀念日
    長安華嚴寺杜順大師舍利塔(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2015年1月5日,農曆十一月十五日,今天是華嚴宗初祖杜順大師圓寂紀念日。 杜順(557~640),又稱法順,是中土華嚴宗初祖。雍州萬年縣(今陝西西安)人,出生於陳武帝永定元年,出家後諱法順,因為俗家姓杜,又稱杜順大師,俗稱敦煌菩薩。十八歲時出家,投因聖寺僧珍禪師受持定業。後在慶州、清河、驪山、三原、武功等地說教,所說直顯正理、刪去浮詞。當時盛傳他有種種神異事跡,所以《續高僧傳》把他編在《感通類》中,並說唐太宗仰慕其神德,引入內禁,隆禮崇敬。《佛祖統紀》載有唐太宗和他的問答,並說唐太宗稱他為「帝心」,後世遂有帝心尊者之稱。
  • 三月十四日 八十華嚴、《陀羅尼集經》始譯紀念日
    一、八十《華嚴》始譯紀念日八十《華嚴》(圖片來源:慧海佛教資源庫)2013年4月23日,農曆三月十四日,是《八十華嚴》始譯紀念日。《八十華嚴》,唐實叉難陀譯,又稱「新華嚴」或「唐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華嚴宗根本經典。《華嚴經》是釋迦牟尼成道後之第二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上位菩薩所宣說之自內證法門,內容記述佛陀之因行果德,開顯出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
  • 農曆三月六日 華嚴四祖清涼澄觀國師圓寂紀念日
    2014年4月5日,農曆三月六日,是華嚴四祖清涼澄觀國師圓寂紀念日。澄觀一方面廣學律、禪、三論、天台、華嚴各宗教義,一方面研究其他學問。大曆十一年(776年),歷遊五臺、峨嵋諸山,後回五臺,住大華嚴寺,行方等懺法。同時應寺主賢林之請,講《華嚴經》,感覺《華嚴》舊疏文繁義約,發願撰寫新疏,從德宗興元元年(784年)正月到貞元三年(787年)十二月,歷時四年,撰成《華嚴經疏》,共二十卷,即現行《大方廣佛華嚴經疏》。
  • 農曆四月初四諸佛之母文殊菩薩誕紀念日
    每到農曆的四月初四,都是被稱為佛道中的父母,也就是文殊菩薩的誕辰紀念日。文殊菩薩是大乘佛教裡的四大菩薩之一,觀音菩薩的「大悲」、文殊菩薩的「大智」、普賢菩薩的「大行」和地藏王菩薩的「大顯」,齊齊普度眾生。文殊菩薩是智慧的代表,亦是釋迦牟尼佛的左侍者。
  • 農曆四月初四 恭逢文殊菩薩聖誕
    ···佛告大眾諸大菩薩摩訶薩。若有初發意菩薩。及一切四部眾善男子善女人等。若發菩提心者。曼殊室利菩薩當有誓言。我有十種諸佛無盡甚深大願。所有一切菩薩及一切有情眾生。入我願者則是世尊諸佛之子。亦是我父母。於意云何我有先誓大願。依我十種大願者。先為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屬。得令富貴果報圓滿。兄友弟恭慈心不殺。
  • 農曆五月廿一 唯識學泰鬥惟賢長老誕辰紀念日
    惟賢長老(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5年7月6日,農曆五月二十一日,當代高僧、唯識學泰鬥惟賢長老誕辰紀念日。俗姓邱,名兆紅,四川省蓬溪縣文井鎮新林黑堡堰村人,生於一九二〇年農曆五月二十一日。 惟賢長老從六歲開始讀私塾,三年讀熟《四書五經》。十二歲在蓬溪縣白塔寺,依止定光師父出家;十三歲去四川南充集鳳「龜山書院」,學習儒學、文學和法相唯識學,能背三百多篇古文,奠定部分佛學基礎,完成人格教育。
  • 農曆正月二十一恭逢蕅益智旭大師紀念日(圖)
    蕅益智旭大師佛教在線2月18日消息  農曆正月二十一(2月18日)是蕅益智旭大師紀念日,作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智旭大師既是蓮宗的祖師,也是著名的天台宗學者,一生著述眾多,為後人所敬仰和學習,現謹依有關資料,介紹大師的著作和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