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文化歷經上下五千年的沉澱,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現在中國正在走向全球化,中國的文化瑰寶也在世界四處開花。中國文化在外國受到追捧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中華文化經過了幾千年的沉澱與發展。
我們都知道,人類社會最悠久的文明,當屬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是其中之一,不過我國和其他三大文明古國還有所不同,那就是中國的文明從來沒有斷過,一直延續至今。而其他三個文明古國都或多或少遭遇了長時間斷層,一個都沒能傳承至今。
所以,如今我們提到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沒有「古代」的前綴,其他都會加上「古代」因為昔日的文明古國和今日這塊土地上的國家並不是一回事,只有中國自古至今,從未中斷發展。
為何我國能保持如此昌盛的生命力呢?當年美國歷史學者斯塔夫裡阿諾斯曾一語道破天機。即「多虧了我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雖然他在位時間並不長久,但卻給每一個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記,不止統一了文字,單位、貨幣和語言,甚至還統一了思想。」仔細想來,這句話確實一針見血。
縱然秦始皇實行暴政,很早就被人推翻,但他的歷史功績卻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書同文、車同軌、人同倫,就是由於這樣的大一統思想,給古代中國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方向。他為後世打下了如此好的基礎,華夏文明又怎會輕易出現斷層?
再說說其他的幾個文明古國,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也能看到埃及,但是,現在的埃及跟古埃及相比,根本不是一回事。現在的中東地區是古埃及的發源地,古埃及經歷了三十三個朝代的發展,只存在了三千多年,之後就被羅馬打敗,由羅馬統治,至此,古埃及就不復存在了。
雖然古埃及被羅馬帝國消滅,但古埃及的文化卻被保留了下來,直到公元前六百三十九年,古埃及的文化被同化,古埃及徹底消失。現在的埃及,雖然名字沒有改變,但它是作為阿拉伯國家之一存在,從根本意義上說,已經與古埃及無關了。
古印度也有同等的遭遇,古印度的版圖遠遠大於現在的印度,文化繁榮,經濟繁榮,即便如此,古印度也滅亡了。在古印度的文化中,只有極少部分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
比如,印度的種姓制度,就是古印度文化存在過的證明。我們不禁感到惋惜,如此欣欣向榮的文化就這樣滅亡了,現在,我們很難再體驗、感受到古印度的繁榮文化,很難再在古印度的文化中洗滌心靈。
我們都在歷史書上,一睹空中花園的風採,空中花園就是古巴比倫時期的傑作。古巴比倫的舊址在如今的伊拉克境內,古巴比倫以先進的鑄造技術聞名世界,在古巴比倫由最繁華的城市,地理位置優越,土壤肥沃。但是,最終還是因為外敵入侵,葬送了古巴比倫的一生。
中國歷經千年的發展,雖然有多次的分裂與統一,但最終還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美國的專家曾經說過,秦始皇最大的功績,就是他實現大一統的思想和他長遠的目光。我們應該為中國的文化感到驕傲自豪,為中國的文化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