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營街道萬青社區探索創新黨員志願服務與社區治理融合新方式

2020-12-10 身邊24小時

昆明信息港訊 通訊員馬銳 「我以為這次的志願服務,就是撿撿垃圾,巡巡街道,沒想到還要自我介紹,分小組討論」。呈貢區吳家營街道萬青社區的一名「雙報到雙報告」黨員說。8月8日,吳家營街道萬青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坊」活動。

活動通過「我是誰」、「我對社區知多少」、「需求回應」、「小組選題討論」等環節,讓黨員回歸社區,以居民的視角全程參與社區問題討論、需求分析,選取自身感興趣的問題,組建「黨員+社區工作人員+專業社工」的小組,由社區工作者提供社區資源、專業社工提供能力支持,策劃開展志願服務,回應需求。

據悉,萬青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落實機關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雙報告」工作,發揮黨員樓棟長「居民貼心人」的作用,通過引入社會組織,發揮專業力量,以「黨員見面會」、「志願服務工作坊」等形式,不斷探索創新黨員志願服務新方式。

此次活動一方面加強黨員對社區的了解,堅持以需求為導向,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結合自身優勢、連結資源,精準開展志願服務帶頭;另一方面,打破了傳統的社區安排,黨員「被動」接受的志願服務活動模式,在將黨員納入社區治理體系,極大地激發了黨員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充分調動社區資源、引入專業支持,多方聯動,多元參與,提升了黨員志願服務的聚焦性和專業性。

此外,黨員作為社區「樓棟長」,在志願服務過程中,能與居民加強互動,引導居民關注社區、了解民情民意,充當社區與居民之前的「溝通橋梁」、社區凝聚發展的「粘合劑」,充分發揮樓棟長作為樓院信息員、鄰裡宣傳員、平安巡查員、文明監督員、居民議事員「五員」的工作職能。

萬青社區將堅持「多元共治」的理念,在不斷完善樓棟長工作機制、促進黨員志願服務多元化、精準化的同時,挖掘、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激發居民自治意識,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加強社區的連接力和凝聚力,完善社區服務,創建萬青社區「人參與、居民自治」的123社區治理模式。

【來源:昆明信息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樓社共融,柯橋華舍街道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徑
    現代城市中,商貿樓宇和城市社區似乎是兩個各自為營的空間,自成一體,獨自繁華。但是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卻讓紹興市柯橋區華舍街道在「戰疫」中探索出了一條社區治理新路徑。  突破:共享共治放大社會治理效能  簡單來說,「1+1>2」的運作分為兩步:華舍街道一方面推動社區、社工和社會組織「三社」進樓宇,放大社會治理效能,把社區固有化的政治氛圍、運行機制、人才隊伍、文化生活帶進樓宇,破解樓宇中兩新黨組織邊緣化、企業內生動力不足、單兵作戰資源少等困境,打通樓宇內部企業之間、樓宇與樓宇之間、樓宇與社區之間的融合渠道
  • 墾利區興隆街道探索共建共享城市社區治理的「東安模式」
    ,形成「黨建引領、區域聯動、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區域化黨建新格局,東營市墾利區興隆街道積極探索「四供一業」及辦社會職能移交後服務黨員居民、服務社會的新機制,其中東安社區主動聯合駐區黨組織,推動政府管理力量、區域內各專業單位下沉,探索形成了黨建引領、居民事務協商聯席會議長效機制和轄區單位共建共管長效機制。
  • 麗江市:「紅色物業」推動社區治理創新
    原標題:麗江市:「紅色物業」推動社區治理創新作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麗江市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成立社區城市服務公司,創新推行「一核引領、四化服務」的工作模式,打造社區「紅色物業」,推動實現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幸福滿古城。推動區域融合,條塊協同強引領。
  • 睢城街道八裡社區黨委創新「黨員中心戶+」服務新模式
    睢城街道八裡社區創新「黨員中心戶+」服務新模式,黨員中心戶每戶聯繫10名黨員,每名黨員聯繫10戶群眾,形成「10×10」黨建服務工作體系,精細化開展「3+N」主題活動。黨員中心戶不僅發揮了黨員在基層黨建中的主體作用,還逐漸成為服務群眾主力軍。
  • 興化「紅色業委會」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
    中國江蘇網8月13日泰州訊 興化市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模式,全力推進「紅色業委會」建設,推動城市社區黨建和社區治理的有機融合。遴選「紅色先鋒」,組建業委會。業委會成立後,由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及時督導和幫助業委會組建黨組織,根據小區正式黨員人數建立業委會黨支部、聯合黨支部或臨時黨支部。實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業委會主任擔任社區黨委兼職委員,選聘社區黨員後備幹部到業委會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提高業委會工作水平。通過開放式黨組織活動等,把物業服務企業、小區無職黨員納入黨組織管理,擴大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覆蓋」。
  • 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區:「融合黨建」推動為民服務提檔升級
    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區:「融合黨建」推動為民服務提檔升級 2020-11-12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市南開區體育中心街道寧樂裡社區:打造「志願服務聯盟」 唱好...
    針對這些情況,社區黨委創新工作思路,樹立城市「大黨建」的理念,打造「紅色」志願服務聯盟,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向外部借力,於2006年發起成立社區志願服務協會,逐步發展成為有43支隊伍、80餘家單位、800餘名各界人士組成的志願服務聯盟,充分調動駐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各類組織的積極性,主動參與社區建設,成為溫馨寧樂家園建設的好幫手。
  • 鄂爾多斯市街道社區「一核心三融合」黨建工作機制 構建城市基層...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就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街道社區「一核心三融合」黨建工作機制和大家作一交流。 一、抓住關鍵領域,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 我們把黨組織建設牢牢抓在手上,建組織、強基礎、優方法,著力提升組織力,發揮好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核心引領作用。 一是實現「縱向到底」與「橫向到邊」的有機結合。
  • 金家嶺街道「金質社區」展示:書香門第社區圍繞「六微」開展黨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誰是嶗山區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推動黨建創新,打造精彩樣本。金家嶺街道按照區委要求,對標先進地區經驗做法,高起點打造了石嶺路社區、東城國際社區、康城社區等城市基層黨建示範點。「金質社區」成效如何?
  • ...順昌路社區:堅持平臺思維 創新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楓橋經驗」
    海倫路街道黨工委和順昌路社區黨委堅持平臺思維,勇於大膽創新,探索出了「四位一體」的基層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模式,具有「楓橋經驗」在老城區開花結果的時代意義。順昌路社區黨委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以創新體制機制為路徑,創建了「四位一體」社區治理服務模式,即在構建社區治理服務多功能平臺的基礎上,健全「以黨建為核心,以自治為根本,以服務為宗旨,以文化為支柱」的社區治理體系,創建「黨群一家親,順昌鄰裡情」的社區品牌。
  • 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 成都市成華區青龍街道致強社區探索...
    8月8日,全國第一個院落層級的大聯動家空間自治服務雲平臺和第一個院落協商自治服務互動系統在成都市成華區青龍街區致強社區上線測試,為在院落內打造「街坊家空間」,打通了便民服務居民「最後100米」奠定了基礎。該社區旨在以此智能化方式,探索將傳統社區打造成「可感知、安全、自治、便利」的智慧社區的新路子。
  • 「社區合伙人」創新社區治理參與新路徑
    如今,在郫筒街道,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也能「入夥」,並被賦予了另一個響亮的稱呼——「社區合伙人」。近年來,郫筒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共建共享、以人文本,從「共建」入手,從「共享」落腳,創新實施「社區合伙人」模式,培育出一批優秀的商企合伙人、社群合伙人、個體合伙人以及公益合伙人,共同參與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通過與社區建立公益、公益+市場化合作模式,培育社會資本,提升多元主體參與社區營造的活力。
  • 社區治理「小切口」開闢社會治理「大路徑」——平頂山市城市社區...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連著千家萬戶,更關係到人民的切身福祉。如何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十次全會精神,以基層治理創新推動社會治理方式創新,平頂山市不斷在探索。  城市轉型如何轉?民生需求如何答?治理難題如何破?面對這些問題,近年來,平頂山市不斷提升政治站位,以創新社區治理「小切口」,探索市域社會治理「大路徑」,全面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
    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昆明巫家壩社區:創新在職黨員「雙報到」 構建社區治理新格局為進一步整合區域黨建工作資源,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的雙重管理工作
  • 上海市浦東新區周家渡街道:「家庭小黨校」牽動社區治理大格局
    以「事」為主,把黨課會上達成共識又能自治解決的「急難愁盼」問題轉化成睦鄰項目,以志願服務的方式實施。三是睦鄰團隊。以「人」為主,在學習討論中發現、培育和動員骨幹積極分子,組建睦鄰志願服務隊。四是提案建議。以「訴」為主,把討論中發現的突出矛盾,或者有共識但不能自治解決的事項,以提案建議的形式提交給社區乃至街道黨組織。
  • 網紅社區攬大獎 成都社區治理的「清源樣本」
    黨建引領 「三強三感」推動社區治理事實上,清源社區的走紅,僅是蘇坡街道堅持「三強」、「三感」創新路徑,積極推進社區發展治理「五大行動」,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蘇坡街道各社區立足「三強」——舉旗定向,以黨建引領實現社區多元協商共治,著眼「三感」——凝聚民心,探索發展治理的人本化價值體現。 通過「強組織」,發揮社區黨委引領示範作用;「強基礎」,發揮下屬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強細胞」,發揮社區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各社區根據「一社一品」創新社區發展理念,孵化各社區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 「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沙坪垻區磁器口街道金蓉社區:讓志願服務...
    3月15日,沙坪垻區磁器口街道金蓉社區「愛心驛站」,志願者們正在為社區居民進行免費體檢。見習記者 蘇思 攝  重慶日報訊 沙坪垻區磁器口古鎮位於磁器口街道金蓉社區,年均接待遊客逾千萬人次,周邊高校雲集,是典型的大社區、大景區、大學區,居民多、遊客多、學生多。近年來,沙坪垻區以「和美古鎮人人志願」為目標,抓住志願服務隊伍、平臺、項目、活動、保障5個關鍵,推動居民、遊客、學生「志願共做、古鎮共建、成果共享」。
  • 柳城街道開展2017年社區發展治理案例大比拼活動
    依託轄區資源,加快打造社區發展治理中心,做實展示平臺、公益孵化器、社區治理學苑、柳城市民講堂等功能,以「課題+項目」的方式,提升社區兩委能力、培育社會組織、扶持草根社團、建設社工團隊、引導志願服務,推動社會多元主體參與,激活社區活力。
  • 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以商務樓宇社區為平臺 探索新時代城市...
    淮海中路街道借鑑居民社區的理念和治理經驗,探索以商務樓宇和功能片區為治理單位,打造樓宇社區黨建新架構,創新樓宇社區黨建新方法,努力擴大黨在城市基層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提升黨領導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
  • 成都:探索成立社區基金會 助力社區治理新作為
    社區基金會是一個新型的組織平臺,是開展社區公益活動的資金池,是社區公益資源流轉的平臺,政府希望社區基金會起到動員社區參與、促進社區融合、整合社區資源、解決社區問題、促進社區治理的作用。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在武侯區金花橋街道金鳳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有一塊閒置的空地,老人們喜歡聚集在這裡喝茶聊天,這裡就形成了一個自發的「茶鋪」。50多歲的康麗霞和幾個鄰居發現老人們需要有人端茶送水,主動承擔起志願者服務,見康麗霞他們幾人忙裡忙外,也有老人會留下2元、5元錢作為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