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訊 通訊員馬銳 「我以為這次的志願服務,就是撿撿垃圾,巡巡街道,沒想到還要自我介紹,分小組討論」。呈貢區吳家營街道萬青社區的一名「雙報到雙報告」黨員說。8月8日,吳家營街道萬青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坊」活動。
活動通過「我是誰」、「我對社區知多少」、「需求回應」、「小組選題討論」等環節,讓黨員回歸社區,以居民的視角全程參與社區問題討論、需求分析,選取自身感興趣的問題,組建「黨員+社區工作人員+專業社工」的小組,由社區工作者提供社區資源、專業社工提供能力支持,策劃開展志願服務,回應需求。
據悉,萬青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落實機關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雙報告」工作,發揮黨員樓棟長「居民貼心人」的作用,通過引入社會組織,發揮專業力量,以「黨員見面會」、「志願服務工作坊」等形式,不斷探索創新黨員志願服務新方式。
此次活動一方面加強黨員對社區的了解,堅持以需求為導向,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結合自身優勢、連結資源,精準開展志願服務帶頭;另一方面,打破了傳統的社區安排,黨員「被動」接受的志願服務活動模式,在將黨員納入社區治理體系,極大地激發了黨員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充分調動社區資源、引入專業支持,多方聯動,多元參與,提升了黨員志願服務的聚焦性和專業性。
此外,黨員作為社區「樓棟長」,在志願服務過程中,能與居民加強互動,引導居民關注社區、了解民情民意,充當社區與居民之前的「溝通橋梁」、社區凝聚發展的「粘合劑」,充分發揮樓棟長作為樓院信息員、鄰裡宣傳員、平安巡查員、文明監督員、居民議事員「五員」的工作職能。
萬青社區將堅持「多元共治」的理念,在不斷完善樓棟長工作機制、促進黨員志願服務多元化、精準化的同時,挖掘、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激發居民自治意識,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加強社區的連接力和凝聚力,完善社區服務,創建萬青社區「人參與、居民自治」的123社區治理模式。
【來源:昆明信息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