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中國名山之「高僧名道、拳豪義俠」——中嶽嵩山

2020-12-14 泉州小杜

中國古語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國的名山眾多,數不勝數,雄、奇、靈、秀,各具特色。百態千姿,各懷絕景。這些著名的山嶽,引來人們競相攀登遊覽。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座座名山,僅供參考。今天第八十六期,中嶽嵩山。

嵩山,AAAAA級景區,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 「嶽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 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面,西鄰古都洛陽,東臨鄭州,屬伏牛山系 。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裡,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於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詩經》有「嵩高惟嶽,峻極於天」的名句。嵩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中國名勝風景區,為五嶽中的中嶽。2004年2月,嵩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

嵩山是佛教名山,佛教文化豐富而燦爛。法王寺,創建於東漢,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比洛陽白馬寺僅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年,據《說嵩》記載,白馬寺原為招待四夷賓客之所,因此可以說法王寺是中國佛寺創建之始。少林寺為北魏孝文帝元宏敕建,印度僧人跋跎在此落跡傳教。由於印度高僧菩提達摩在這裡首傳禪宗,後來禪宗發展成為佛教中的重要宗派,所以,少林寺被稱為禪宗祖庭。禪宗祖師達摩在傳教過程中留下了「一葦渡江」、「面壁九年」的故事,確立了「明心見性,一切皆空」的修道禪法。其他佛寺有北魏會善寺、嵩嶽寺、永泰寺、金清涼寺等等。

歷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學士、高僧名道和拳豪義俠都常到這裡活動,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各類文物珍品6700多件。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嵩山歷史建築群,包括太室闕和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嶽寺塔、觀星臺、會善寺、嵩陽書院、中嶽廟、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等8處11項歷史建築。和珍稀的地質遺蹟相互輝映,構成了嵩山地質公園立體的、多層次的、多功能的迷人景觀。

嵩山在大地構造上處於華北古陸南緣,在公園範圍內,連續完整地出露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地層層序清楚,構造形跡典型,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實際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歷史石頭書。嵩山主峰地區的玉寨山、峻極峰、五指嶺、尖山等,多為石英巖組成,加之構造運動所致,使諸峰在400m標高上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險峻清秀,奇峰異谷遍布全區,形成獨特的地形、地貌。

嵩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嶽」,人文景觀眾多,計有十寺、五廟、五宮、 三觀、四庵、四洞、三壇及寶塔270餘座,是歷史上佛、儒、道三教薈萃之地,聞名於世的少林寺便深藏於嵩山的懷抱,這些豐富的人文景觀和珍稀的地質遺蹟相互輝映,構成了嵩山地質公園立體的、多層次的、多功能的迷人景觀。

嵩山少林景區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是國家旅遊局首批公布的5A級景區。景區內人文景觀豐富,自然景觀奇特。人文景點集中於景區核心區2.18平方公裡以內,主要有「天下第一名剎」之稱的禪宗祖庭和少林武術發祥地的少林寺、有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塔林,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石闕少室闕以及武術館、達摩洞、初祖庵、二祖庵、十方禪院、甘露臺等景觀。自然景觀集中於少室山三皇寨,融匯了前寒武紀時期著名的「嵩陽、中嶽、少林」三大造山、造陸運動,是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最佳觀景處,代表景觀有猴子觀天、雲峰虎嘯、御寨落日、少室秋色等40餘處。

中嶽景區有五嶽中保存最完整的歷史建築群,由太室闕和中嶽廟構成的禮制建築群,整體歷史價值無與倫比。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祠廟建築群空間處理的優秀範例,也是古代山嶽崇拜的歷史見證。中嶽祭祀建築影響了中國五嶽中其它四嶽祭祀建築形制的形成。中嶽廟是五嶽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後的規制。廟中有殿、宮、樓、閣等建築39座近400間。太室闕位於中嶽廟天中閣南600餘米處的中軸線上。是中嶽廟前身太室祠的神道闕,始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為當時的陽城長呂常所建,與少室闕、啟母闕並稱為中嶽漢三闕。

嵩陽景區是北宋四大書院之首 ——宋代理學的發源地,嵩陽書院始建於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當時是佛教活動場所,名為嵩陽寺。隋唐年間成為道教活動場所,唐高宗和武則天曾兩次以這裡為行宮。北宋時期成為著名的教育場所,名儒範仲淹、程頤、程顥、司馬光等人都曾在此講學,司馬光的歷史巨著《資治通鑑》有一部分就是在書院完成的。這些名儒的講學活動,不僅使嵩陽書院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首,而且也使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

嵩山的古老起始於36億年前,堪稱萬山之祖,它擁有「五代同堂」的地質奇觀,被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地學百科全書」。這裡有中國現有最古老的漢代禮制建築——漢三闕、佛教禪宗祖庭——少林寺、道教策源地——中嶽廟、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嵩嶽寺塔、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天文建築——觀星臺等,可謂文化遺存星羅棋布,佛教儒三教薈萃,內涵博大精深。

相關焦點

  • 中國作寺之始——佛教名山中嶽嵩山
    中嶽嵩山嵩山,夏禹時稱嵩高、崇山,商湯時稱嵩高,西周時稱嶽山,東周時定嵩山為中嶽,五代以後稱中嶽嵩山,與泰山、華山、恆山、衡山共稱五嶽。嵩山山體由變質巖組成,屬伏牛山脈,位於河南登封縣城北10裡處,東西綿延約100餘裡,北向可俯瞰奔流的黃河。嵩山地處中原,是佛教最早流播之地。據《嵩嶽志》載,著名的寺院有13座,它們是:少林寺、法王寺、嵩嶽寺、龍潭寺、廬巖寺、廬巖下寺、清涼寺、龍華寺、寶林寺,竹林寺、會善寺、永泰寺、戒土,還有初祖庵、二祖庵。法王寺最為古老,建於東漢永平十四年(71),為「中國作寺之始」。
  • 國慶河南嵩山少林寺旅遊攻略 嵩山少林寺門票及路線攻略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境內,地處古都汴、洛之間,自古為文人薈萃之地,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學土、高僧名道、拳豪義俠留下了大量名勝古蹟。少林寺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 嵩山少林景區上榜全國文化旅遊景區最具影響力top10
    近日,世研文旅智庫對全國文化旅遊景區做了系統研究分析,根據中國旅遊影響力評價相關指數標準,對全國文化旅遊景區在景區資源與環境、景區接待規模、景區管理能力、景區對外傳播、遊客口碑等方面,通過大數據分析、模型計算、指數評價,全方位、多角度客觀地評價,嵩山少林景區上榜全國文化旅遊景區最具影響力
  • 中國五大名山——中嶽嵩山
    嵩山,是道教五嶽聖地之一,舊時漢族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中嶽嵩山君神。古稱中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嶽廟位於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中嶽廟背倚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群山環抱,布局謹嚴,規模宏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
  • 中嶽嵩山遊天下第一名剎嵩山少林寺--佛教禪宗祖庭
    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定都陽城,即今登封告成,「登封」、「告成」則因公元696年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而得名。頒布詔書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金代將兩縣合併為登封縣。少林寺,又名僧人寺,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由於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
  • 暢遊中嶽嵩山:嵩山擁有的可不只是少林寺哦!
    少林寺就位於嵩山山脈少室山北麓的五乳峰下,建於公元495年。唐朝初年,少林十三棍僧救了當時還不是皇帝的秦王李世民。唐代以後佛教和少林寺就揚名天下了。一千多年來,少林的僧人都潛心的研究佛法和武學,這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國廣泛傳播,其影響也是日漸深遠。少林的武術更是中華的瑰寶。與少林寺相關的電影、電視劇也深受觀眾的喜愛。
  • 嵩山,五嶽之一的中嶽,以前還是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
    中國有五嶽,即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衡山,五嶽是中國漢文化五大名山的總稱,它們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獵禪的產物,後來被視為道教名山,五神山曾經是封建帝王在天之靈下大力氣朝拜的地方,也象徵著封建帝王是天之命,它在人們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現在依然如此!
  • 道教全真派聖地——嵩山中嶽廟
    說到嵩山,人們首先會想到少林寺,因為少林武功和「十八棍僧救唐王」故事太深入人心了。但從歷史長短這個角度看,嵩山上有許多寺廟的歷史都要遠遠長於少林寺,中嶽廟就是其中之一。中嶽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代,西漢武帝時建太室闕祭祀嵩山太室山山神。山嶽祭祀制度逐漸消亡後,中嶽廟成為道教宮觀。
  • 五大名山旅遊攻略,北嶽恆山與中嶽嵩山,你爬過幾座?
    恆山跨越兩個省,主體在大同市四千多年前的堯舜時期,舜帝來此處時,就封其為萬山宗主,後來秦始皇時期,在十二名山當中,衡山被推崇為天下第二山。相傳道教的主流,全真派就出於此處。所以說,恆山多的是歷史文化。來遊覽恆山,你不能只在於山,周圍的一些小景點也給了華山畫龍點睛之筆。
  • 中嶽嵩山,是中國五大名山五嶽之一,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
    中嶽嵩山是中國五大名山(五嶽)之一,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這裡不僅擁有三皇寨、峻極峰等壯美的自然風光,同時還是世界地質公園,地質資源相當豐富。另外,天下名剎少林寺、古老的皇家尼姑庵、悠久的道教廟宇等一批人文歷史景點也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
  • 不進中嶽廟 怎知嵩山之五嶽極尊?
    這是乾隆皇帝親筆御製的《謁嶽廟》詩,描寫和讚頌的是位處天地之中的中嶽廟。中嶽廟被中嶽嵩山環抱於懷,背倚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乃世人敬祭中嶽山神大帝的宏大廟宇。中嶽廟最早為建於秦代的太室祠,漢武、唐宗、宋祖都曾為之擴建增制。北魏時,太室祠定名為中嶽廟,由道教管理。
  • 中嶽嵩山峻極於天,竟連黃帝都曾來此拜神為師!
    中國有五嶽,分別是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五嶽是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古代民間山神崇敬、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被視為道教名山。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的象徵。
  • 走進歷史名人 | 嵩山不墨千秋畫 歷代帝王遊中嶽
    讀中國文明史,你的目光會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中原;讀中原文化史,你的瞳孔會自然而然地定格在嵩山;嵩山以其秀麗的風景、奧博的文化向世人展示著名山的風範。在嵩山,每一磚一瓦都能觸摸到歷史的遺存,每一草一木都瀰漫著文明的氣息,每一峰一石都銘刻著歷代帝王的印記。
  • 中嶽嵩山——清秀峻奇歸去來
    山勢巍峨,美不勝收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東部與省會鄭州接壤,西部瀕臨古都洛陽,南臨潁水,北依黃河;屬伏牛山系,主脈在登封市境內,東西綿延60多千米,總面積約450平方千米,由少室山和太室山組成,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橫跨3800萬年,且完好地保存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年代的名山。
  • 天地之中——中嶽嵩山,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座山?
    在中國,沒有哪座山像嵩山一樣舉足輕重,五嶽之中,其為中嶽。中,在漢語中意義非凡。崔融《賀封禪表》:「嵩維中嶽,洛陽下都。三臺崛起,五衢相映。風雨交會,實惟天地之中。」敢稱得上天地之中的,自然不容小覷。法王寺創建於東漢,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比洛陽白馬寺僅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年,據《說嵩》記載,白馬寺原為招待四夷賓客之所,因此可以說法王寺是中國佛寺創建之始。少林寺
  • 五嶽之中嶽—嵩山旅遊攻略
    歡迎關注戶外旅行人淵龍博峰,讓我們一起來領略這個世界的美好吧~~~~景點:中國河南鄭州地理位置: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中嶽大街146號嵩山風景名勝區內交通:各種交通方式到中國鄭州推薦理由:嵩山可能我們最早是從少林寺這部電影,或者說古裝劇裡面基本上都會有少林寺
  • 作為五嶽之一,中嶽嵩山卻是一個後起之秀?
    在地質學上,嵩山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橫跨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名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於2004年2月評選為「世界地質公園」。作為五嶽之一,中嶽嵩山卻是一個後起之秀。「嶽」在上古時代是分掌四方的官職《尚書·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內有百揆四嶽,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萬國鹹寧。」
  • 五大名山(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嵩山)
    今天我為大家介紹我國的五嶽:五嶽說的是中國五座有名的山,即東嶽泰山(山東泰安)、南嶽衡山(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西嶽華山(陝西省華陰市)、北嶽恆山(山西省渾源縣城南10公裡)、中嶽嵩山(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 嵩山和登封的歷史故事:嵩山是誰封為中嶽?登封又為何叫登封
    在河南省登封市有一座名山,人們常常以中嶽來形容它在中國名山大川裡的位置。嵩山為何叫嵩山,登封有誰來命名?說起這個話題,也許很多人不一定了解。登封嵩山地處中原西部的丘陵地帶,總體呈東西走向,長達60千米,嵩山由兩座山組成,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層戀疊嶂,危崖高聳,壁立千丈如同一條巨龍,橫臥在黃河南岸。嵩山自古就有,但名聲大振應該從漢武帝劉徹時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