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語有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中國的名山眾多,數不勝數,雄、奇、靈、秀,各具特色。百態千姿,各懷絕景。這些著名的山嶽,引來人們競相攀登遊覽。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座座名山,僅供參考。今天第八十六期,中嶽嵩山。
嵩山,AAAAA級景區,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成稱為 「嶽山」,以嵩山為中央左岱(泰山)右華(華山),定嵩山為中嶽,始稱「中嶽嵩山」。 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面,西鄰古都洛陽,東臨鄭州,屬伏牛山系 。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裡,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於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詩經》有「嵩高惟嶽,峻極於天」的名句。嵩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中國名勝風景區,為五嶽中的中嶽。2004年2月,嵩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
嵩山是佛教名山,佛教文化豐富而燦爛。法王寺,創建於東漢,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比洛陽白馬寺僅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年,據《說嵩》記載,白馬寺原為招待四夷賓客之所,因此可以說法王寺是中國佛寺創建之始。少林寺為北魏孝文帝元宏敕建,印度僧人跋跎在此落跡傳教。由於印度高僧菩提達摩在這裡首傳禪宗,後來禪宗發展成為佛教中的重要宗派,所以,少林寺被稱為禪宗祖庭。禪宗祖師達摩在傳教過程中留下了「一葦渡江」、「面壁九年」的故事,確立了「明心見性,一切皆空」的修道禪法。其他佛寺有北魏會善寺、嵩嶽寺、永泰寺、金清涼寺等等。
歷代的帝王將相、文人學士、高僧名道和拳豪義俠都常到這裡活動,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蹟。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各類文物珍品6700多件。列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嵩山歷史建築群,包括太室闕和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嶽寺塔、觀星臺、會善寺、嵩陽書院、中嶽廟、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等8處11項歷史建築。和珍稀的地質遺蹟相互輝映,構成了嵩山地質公園立體的、多層次的、多功能的迷人景觀。
嵩山在大地構造上處於華北古陸南緣,在公園範圍內,連續完整地出露35億年以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地層,地層層序清楚,構造形跡典型,被地質界稱為「五代同堂」,實際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歷史石頭書。嵩山主峰地區的玉寨山、峻極峰、五指嶺、尖山等,多為石英巖組成,加之構造運動所致,使諸峰在400m標高上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險峻清秀,奇峰異谷遍布全區,形成獨特的地形、地貌。
嵩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中嶽」,人文景觀眾多,計有十寺、五廟、五宮、 三觀、四庵、四洞、三壇及寶塔270餘座,是歷史上佛、儒、道三教薈萃之地,聞名於世的少林寺便深藏於嵩山的懷抱,這些豐富的人文景觀和珍稀的地質遺蹟相互輝映,構成了嵩山地質公園立體的、多層次的、多功能的迷人景觀。
嵩山少林景區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是國家旅遊局首批公布的5A級景區。景區內人文景觀豐富,自然景觀奇特。人文景點集中於景區核心區2.18平方公裡以內,主要有「天下第一名剎」之稱的禪宗祖庭和少林武術發祥地的少林寺、有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塔林,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石闕少室闕以及武術館、達摩洞、初祖庵、二祖庵、十方禪院、甘露臺等景觀。自然景觀集中於少室山三皇寨,融匯了前寒武紀時期著名的「嵩陽、中嶽、少林」三大造山、造陸運動,是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最佳觀景處,代表景觀有猴子觀天、雲峰虎嘯、御寨落日、少室秋色等40餘處。
中嶽景區有五嶽中保存最完整的歷史建築群,由太室闕和中嶽廟構成的禮制建築群,整體歷史價值無與倫比。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祠廟建築群空間處理的優秀範例,也是古代山嶽崇拜的歷史見證。中嶽祭祀建築影響了中國五嶽中其它四嶽祭祀建築形制的形成。中嶽廟是五嶽中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建築群,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以後的規制。廟中有殿、宮、樓、閣等建築39座近400間。太室闕位於中嶽廟天中閣南600餘米處的中軸線上。是中嶽廟前身太室祠的神道闕,始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公元118年),為當時的陽城長呂常所建,與少室闕、啟母闕並稱為中嶽漢三闕。
嵩陽景區是北宋四大書院之首 ——宋代理學的發源地,嵩陽書院始建於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當時是佛教活動場所,名為嵩陽寺。隋唐年間成為道教活動場所,唐高宗和武則天曾兩次以這裡為行宮。北宋時期成為著名的教育場所,名儒範仲淹、程頤、程顥、司馬光等人都曾在此講學,司馬光的歷史巨著《資治通鑑》有一部分就是在書院完成的。這些名儒的講學活動,不僅使嵩陽書院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首,而且也使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
嵩山的古老起始於36億年前,堪稱萬山之祖,它擁有「五代同堂」的地質奇觀,被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地學百科全書」。這裡有中國現有最古老的漢代禮制建築——漢三闕、佛教禪宗祖庭——少林寺、道教策源地——中嶽廟、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陽書院、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嵩嶽寺塔、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天文建築——觀星臺等,可謂文化遺存星羅棋布,佛教儒三教薈萃,內涵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