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面,西鄰古都洛陽,東臨鄭州,屬伏牛山系。嵩山,總面積約為450平方公裡,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共72峰,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於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是道教五嶽聖地之一,舊時漢族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中嶽嵩山君神。古稱中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
中嶽廟位於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中嶽廟背倚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群山環抱,布局謹嚴,規模宏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總面積11萬平方米,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嶽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
嵩山,少林寺遺址坐落在少林自然村嵩山分脈嵩山風景名勝區之九蓮山彌勒峰南麓,背山面溪,朝東偏南。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塔林 塔林位於少林寺西約300米的小山腳下,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現代磚石墓塔231座。這裡是歷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現存唐朝至清朝歷代磚、石墓塔240餘座。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塔類繁多,大小參差,高低不同,粗細不一,形式多樣、排列散亂,看似茂林,故稱為塔林
少林寺常住院建築在河南登封少溪河北岸,從山門到千佛殿,共七進院落,總面積約57600平方米。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築沿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次圖為嵩山寺塔。
山門為少林寺大門,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門額上有清康熙帝親筆所提"少林寺"三個大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筆之寶"六字印璽。山門前有石獅一對,雄雌相對。山門的八字牆東西兩邊對稱立有兩座石坊,東石坊外橫額:"祖源諦本"四字,內橫額"跋陀開創";西石坊內橫額:"大乘勝地",外橫額:"嵩少禪林"。正門是一座面闊三間的單簷歇山頂建築,它坐落在兩米高的磚臺上,左右配以硬山式側門和八字牆。
嵩山地區的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的出露,構成了中國最古老的巖系——「登封朵巖」。據中國地質界測定,這裡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質寶庫。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豐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陸象生物化石,還有古脊椎動物化石。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質和古生物演化的寶貴數據,嵩山奇特的地質構造,使它蘊藏了豐富的煤、鋁、鐵、麥飯石等礦產資源。
塔林 塔林位於少林寺西約300米的小山腳下,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現代磚石墓塔231座。這裡是歷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現存唐朝至清朝歷代磚、石墓塔240餘座。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塔類繁多,大小參差,高低不同,粗細不一,形式多樣、排列散亂,看似茂林,故稱為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