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蔣介石最後日記4】與宋美齡最後的「分居」

2021-02-06 浙大蔣研中心



蔣介石為何在1972年停止了長達55年的日記?他最後的日記中寫了些什麼?他如何謾罵訪問大陸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最後一次「就職」宣誓時出了什麼差錯?晚年的愛好是什麼,與宋美齡老夫老妻鬧了什麼矛盾?

原文刊於《南方都市報》

蔣介石晚年生活中的一個娛樂活動是看電影,從1950年後期起的日記裡,有不少關於看的電影的記載,通常是晚飯後放映一部電影,有國語片,也有不少好萊塢的電影,還有戲劇片(多是京劇片,蔣仍稱其為「平劇」)。蔣從來不記所看電影的名字,有時會在日記中對影片有「好看」、「乏味」之類的簡單評語。受傷之後,日記中關於看電影的記載幾乎絕跡,可能與其身體狀況變差,不能久坐有關。但是,他在1972年7月突然又恢復看電影,在7月1日、2日、3日、5日、10日、13日都有「晚觀影劇」的記載。

蔣介石很早就養成了一個特殊的習慣,在傍晚時坐車出遊,在車上消遣休息或思考問題。通常情況下,是蔣經國、宋美齡或孫輩陪其坐車。車遊的線路是臺北市區或陽明山區,車遊市區時,他會觀察市容市貌,藉以觀察社會。雖在車遊時遭遇車禍,卻未改變他的習慣,堅持不斷。如「今日病狀左腳邊痛疼擴大為苦,與妻車遊市區消遣一小時」。(《日記》,1972年1月17日)「與經兒乘車遊山一匝消遣。」(《日記》,1972年1月17日)在其最後的兩天日記中,仍有抱病車遊的記載:「下午假眠後,與妻車遊山下一匝,心緒煩悶。」(《日記》,1972年7月20日)「下午,安國來訪後與經兒車遊山下一匝。」(《日記》,1972年7月21日)。因為蔣需養病,精力有限,車遊成為他與蔣經國交流思想與情況的重要時間,許多重大決定也是在車遊時做出的。如前文提到他授意蔣經國如何應付尼克森訪問北京事件、關於召開「國民大會」等。再如:


與經兒車遊山上,研討改組政府人事問題。(《日記》,1972年3月27日)

與經兒車遊市區,商談政府事。(《日記》,1972年4月1日)

閱經兒所呈改組行政院所屬人事後,與經兒視察埔裡,車上談心,甚以嚴(家淦)、黃(少谷)二人無原則不能當大難為憂也。(《日記》,1972年4月15日)

上午召見(沈)昌煥,疲倦不堪,以數日來水療過度,體力幾乎不支。與經兒車遊山下一匝,暢談政務,臺北市政府組織完成。(《日記》,1972年6月10日)

這裡,車遊時間又成了決定臺灣政局人事布局的關鍵時刻,汽車成為重要的辦公場所。

從日記看,伴隨蔣介石度過晚年孤寂生活的,還有兩條寵物狗——分別叫做「小白」與「小黑」。蔣在日記中記載他與狗鬥氣的事:「小白」因不守規矩,在地毯上隨地便溺,被蔣罰禁食。蔣與寵物狗在一起拍了不少照片,因怕這類「玩物喪志」的照片影響蔣的「領袖」形象,長期以來禁止傳播。2010年4月,中國國民黨黨史館邵銘煌來杭州參加「蔣介石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時,在其論文中詳細披露了蔣與寵物狗的親密關係,並展示了多幅照片。

人間重晚情。蔣介石晚年家庭生活中,宋美齡是不可或缺的。宋美齡習中國畫,蔣介石在上面題字是他們相偕互持的證明,兩人閒暇時一起下跳棋,與晚輩遊戲。蔣在日記中對宋多是讚揚與關心,顯示夫妻情深。多年夫妻難免也有失歡鬥氣的時候,蔣日記中也偶有對宋的埋怨之詞。1972年,蔣宋之間再次發生爭執,竟鬧到了蔣介石負氣「離家出走」,老夫妻分居的地步。


事情由孔令侃惹起。宋氏三姐妹中,宋慶齡、宋美齡均無子嗣,宋美齡對大姐宋靄齡與孔祥熙的幾個孩子相當疼愛。孔令侃為宋靄齡的長子,1949年後移居美國,宋美齡有時託其處理相關事務,到美國療病時也會住孔令侃處,但蔣介石對孔令侃並無好感。孔令侃自恃在美國政界有朋友,誇口能幫助臺灣購得急需的軍艦,但運作一段後,效果不佳,蔣介石認為其不可靠,中止了他的工作:

以令侃魯莽自是行動為深憂,乃屬妻令其停止在美工作。本日朝課後,手擬令經國制止令侃謀求眾院對潛艇援華之提案,以其不正當行徑對國家有害無益也。(《日記》,1970年3月21日)

蔣介石平素多疑,對人產生成見後很難改變。1972年初孔令侃到臺灣,自然要去拜見姨媽與姨夫,蔣介石想避而不見,無奈宋美齡硬拉他一同見。蔣在日記中頗多抱怨:

晚見令侃心神厭惡,國家生命幾乎為他所送。妻即愛我,為何要加重我精神負擔?身體不安。(《日記》,1972年5月17日)

那段時間,正是蔣如願就任「第五任總統」前後,本該愉悅的心情,卻被孔令侃給攪得亂七八糟。蔣介石5月27日的日記是這樣寫的:

近日精神苦痛,以女子小人為難養也,故擬獨居自修。

蔣介石並未直接寫導致其「精神苦痛」的原因,但「女子小人為難養」的感嘆,在當時的環境下他身邊的「女子」只能是宋美齡,「小人」則應是指孔令侃。比起10天前初見孔令侃時,蔣介石的怨恨更多地轉到了宋美齡身上,以至不願見到宋,要「獨居自修」。三天後,蔣介石真的離家出走。5月30日下午,「獨自遷移中興賓館」。

倔強固執的蔣介石負氣出走,可將蔣家上下忙壞了。當晚,蔣經國就到中興賓館去探望,並陪父親晚餐(蔣稱之為「伴膳」),但卻無法勸其回官邸。之後的幾天,蔣經國、蔣緯國、蔣孝武、蔣孝勇、孔令偉(孔令侃之妹,著名的「孔二小姐」)或單獨或結伴去中興賓館陪蔣介石,儘量讓其開心。蔣介石雖然痛恨孔令侃,卻又未公開挑明,也不說到中興賓館是為了躲他。孔令侃不明就裡,作為晚輩,他也要隨大家探望姨夫。蔣介石聽到孔令侃要來的消息,心情大壞:「晚聞令偉言令侃要來見我,心神為之痛苦不堪,但只好聽其來見。夜間未能安眠。」(《日記》,1972年6月7日)次日,蔣介石見了孔令侃,與其談話,在日記中很不以為然地記道:「上午,與令侃談話時,任其美國對他開玩笑,而往自以為得意,殊為可嘆。」(《日記》,1972年6月8日)這裡,我們看到了一個老年畏事的蔣介石,聽到討厭的人來見,痛苦不堪到了夜不成寐地步,卻不敢拒絕,而這個人只是個晚輩親戚而已。


蔣仍遷怒於宋美齡,與其分居的意志頗堅。他在6月12日記道:

惟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女子更為難養,切勿近之。午膳、夜膳,勇孫皆來侍膳,不覺寂寞。

6月15日是端午節,蔣介石將經國、緯國兩家人約到中興賓館過節,中午聚餐,而宋美齡仍未出現。這對時常以恩愛示人的夫妻,裂痕實在有些大。蔣介石對孔令侃的仇恨一直沒有化解,甚至情緒化地將孔當成了罪惡的淵藪:「恥辱仇憤沒有一時能忘,……我的病源起於令侃,我的國恥亦發於令侃,用人不可不慎也。」(《日記》,1972年7月11日)

老夫妻間的矛盾終歸要解決,好像還是宋美齡妥協了。6月19日,蔣介石獨自在中興賓館住了20天後,宋美齡搬來同住。之後的日記中,又有了三次與宋美齡相關的記載:

晡,與妻車遊,雨霧甚大,即回。晚觀影劇。(《日記》,1972年7月3日)

下午,召見馬安瀾後與妻車遊。晚觀影劇。(《日記》,1972年7月13日)

下午,假眠後與妻車遊山下一匝,心緒煩悶。(《日記》,1972年7月20日)

作者簡介:肖如平,浙江大學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兼副主任。

建立於2007年的浙江大學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是海內外唯一研究蔣介石的學術機構,以推動相關研究的「學術化」與「國際化」為目標。

「浙大蔣研中心」公眾微信號將定期發送研究成果、動態、史料與讀史札記,為學界同仁與史學愛好者搭建交流的平臺。歡迎關注訂閱,懇請同仁將成果推薦給我們發表。




相關焦點

  • 蔣介石與宋美齡(中篇)
    蔣介石早睡早起,宋美齡晚睡晚起,蔣介石吃中餐,宋美齡為了保養,偏好西式飲食。早餐時間,兩人經常錯開,老蔣身居高位,公務繁忙,定時定點吃,宋美齡則隨意一些。不過,他們午餐和晚餐會一起吃,一般是蔣讓著宋,午餐各自按喜好來,晚餐四菜一湯,但是得用公筷,分盤吃。
  • 蔣介石的日記裡記載一段話,宋美齡看後,決定前往美國,永不回臺!
    蔣介石一生有4位妻子,對他影響最大的自然是宋美齡了,與前三位妻子相比,宋美齡不僅在容貌上出眾,能力和家庭背景更是前三位無法比擬的。
  • 蔣介石和宋美齡之間,究竟有多少真愛?
    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照在宋氏三姐妹中備受關注的當屬宋美齡,而她的婚戀更是關注的焦點,因為她與蔣介石的結合是民國歷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筆。其實宋美齡在和蔣介石結婚之前,蔣已經有過三房老婆,為了與宋美齡結婚,蔣用了不同的手段,結束了與前三個老婆毛福梅、姚冶誠、陳潔如的婚姻關係。並在報紙上公開與原配毛福梅解除了婚姻關係。其餘兩房老婆則沒有婚約。而且蔣介石為了宋美齡在40歲的時候改變自己的宗教信仰,信奉基督教。
  • 蔣介石曾下令暗殺宋美齡,為何最後又不了了之?你看宋美齡說了啥
    宋嘉樹在世的時候非常支持孫中山革命,宋靄齡在美國留學回來之後就擔任了孫中山的秘書,最後又和孔祥熙步入婚姻,隨後宋慶齡便替代自己當上了孫中山先生的秘書。沒想到的是宋慶齡最後竟然嫁給了孫中山,雖然宋嘉樹非常的支持孫中山的工作,但是當宋慶齡將自己和孫中山的事情告訴宋嘉樹的時候,宋嘉樹還是非常的反對的,因為宋慶齡和孫中山的年紀還是相差得太大了。
  • 蔣介石日記裡的秘密:連宋美齡都罵
    原標題:蔣介石在日記裡連宋美齡都罵   摘自楊天石講座實錄   有聽眾可能會問,蔣的日記可靠嗎?他是不是在作秀呢?是不是說假話在騙我們?我研究了蔣50多年的日記,我覺得蔣的日記有相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 楊天石著《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1》修訂再版
    書名:《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作者:楊天石出版:重慶出版社 2015年9月定價:68.00元書號:978-7-229-09765-3分類: 人物傳記(K837.127)楊天石的著作《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第一輯)於200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當年中國2008年十大圖書獎。
  • 楊天石:蔣介石日記暗藏對宋美齡不滿
    2002年,他所著的《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出版。第二年,竟有人在網上掛出「公開信」,指責楊天石顛倒歷史黑白,意圖幫蔣介石這「頭等戰犯」翻案。面對大字報式的攻擊和莫須有的罪名,楊天石並未理會。其書經過層層審核,也並未被發現有言過其實之處。如今,他又相繼推出了《蔣介石日記解讀》上下冊,引發各界熱議。在楊天石的眼中,蔣介石作為一黨之帥,是一個堅毅並有遠見之人。
  • 氣短情長:日記中的蔣介石情感
    日記中的怨言 讀到蔣介石的這些言論,難免令人想到初涉愛河的毛頭小子,其實,蔣介石這時已過而立,而且早已使君有婦。 蔣介石原配毛福梅,1901年蔣介石十四歲時成婚。蔣與毛無感情基礎,隨著在外日久,見聞漸開,蔣更對毛不屑。1921年4月,蔣日記中寫道:「見毛氏與經國擅自城舍歸,忿不可遏,與之拼命大鬧。
  • 從日記看蔣介石晚年的內心世界
    解讀蔣介石最後的日記,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我們既可以看到一個長期佔據權力核心的威權統治者晚年更強的權力欲,對人對事的猜忌狐疑與反覆多變,也可以看到一個老者被諸病纏身的痛苦,對家庭與親情的渴望,對自己後事的安排等。這些,對評價蔣的一生是十分重要的。
  • 蔣介石日記中的情感生活
    最後,對姚發展到:「見之心甚憤恚,病症加劇,因即迫令回寓,不欲其在旁侍候也。」1920年5月16日,兩人暫時分居,蔣自稱:「處置姚冶誠事離合兩難,再三躊躇,卒無良法,乃決以暫留分住,以觀其變。」蔣、姚關係惡化,和姚氏嗜賭固有一定關係,但更重要的當為見異思遷所致。此時,蔣介石在張靜江家偶遇張妻朱逸民的相識陳潔如,陳潔如年方二七,正是少女的豆蔻年華。
  • 蔣介石日記中寫了什麼?宋美齡看後痛哭不已,遠走他鄉
    蔣介石和宋美齡作為近代歷史上特殊的一對,夫妻生活頗受人關注,一開始,許多人以為他們是因為利益聯結而結為夫妻,甚至有人戲稱「中美結合」,但從1927年12月1日結婚到1975去世,他們攜手走過了48年的春秋,兩人真的沒有任何感情嗎?
  • 蔣介石追宋美齡五年,宋家最後鬆口,但提出了三個條件,後人效仿
    蔣介石是一代亂世梟雄,在國內近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1922年冬天,蔣介石參加了一個基督教晚會,也正是在這場晚會上蔣介石第一次見到了風姿綽約的宋美齡。隨後蔣介石就對宋美齡展開了猛烈的追求攻勢,但是蔣介石想娶上宋美齡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蔣介石、宋美齡的感情危機與蔣緯國的身世之謎
    這段話說宋美齡身患數疾,重慶沒有好醫生,但宋仍不願離渝治病。一是出於對戰亂狀況下重慶人民的感情,日本飛機不斷狂炸,宋不能獨自避難,二是不願離開蔣介石,使其獨居。  同年10月15日,蔣介石日記云:「晚餐與布雷共食,以妻赴港養病未回也。」從這段日記看,為了養病,宋美齡最終還是去了香港。蔣介石很想念,也很寂寞,只能找陳布雷一起吃飯。
  • 宋美齡是蔣介石的真愛嗎?
    看標題很多人一定會嗤之以鼻,蔣介石非要娶宋美齡是為了成為孫中山的親戚,而宋美齡嫁給蔣介石則是由於宋靄齡的堅持和斡旋,是不折不扣的政治聯姻。他們在一起的確是政治聯姻,可以後來婚後究竟生活得如何呢?蔣介石當時向宋美齡求婚時,宋家人除了宋靄齡以外大家都是反對的,蔣介石結過婚,當時是不是已經離婚了還不知道,他名聲也不太好,還不是基督徒,所有宋家人很是看不上他。不過蔣介石為了娶到宋美齡也是不遺餘力,不但拿出了證據證明自己已經是單身狀態,還追到日本去向宋夫人說明情況,並且表示自己可以該信基督教,終於他的誠意(當然也有利益考慮)打動了宋家人,婚禮得以順利舉行。
  • 宋美齡打開日記本,看到蔣介石的遺言,頓時失聲痛哭
    在20世紀,特別是在20世紀上半葉,蔣介石是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一九七五年十月三十一日生於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今浙江省奉化市),一九七五年去世於臺灣臺北府士林居所。一九四九年,逃到臺灣,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風雨飄搖的蔣介石在臺北士林官邸因搶救無效而病逝,他的一生就這樣寫下了一個遺憾的句號。
  • 宋美齡好奇蔣緯國的生母是誰,不料蔣介石閉口不答,宋美齡生氣了
    而在此之前,蔣緯國與宋美齡從來沒有見過面,所以蔣介石對兩人這次的初次見面非常重視。宋美齡十分關切地詢問蔣緯國在國外的生活,甚至還相約回到重慶後一起慶祝聖誕節。可是這一年的聖誕節,宋美齡並沒有回重慶,因為她在生蔣介石的氣。這是蔣介石在那個聖誕節夜晚所寫下的日記,有圖有真相,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 蔣介石與宋美齡(下篇)
    西安事變前,蔣與宋因性格、生活習慣分居,但彼此相敬如賓,要說多恩愛也沒有,可也沒有到感情破裂,鬧離婚的地步。西安事變後,兩人重歸於好,不再拘泥於生活中的細節,共同應對日軍侵華的時局。在生活中,宋美齡沒有洗手作羹湯,和蔣上一任的妻子陳潔如相比,未必有人家那麼賢惠。
  • 回不去的故鄉1949:蔣介石在大陸最後的春節
    當天,他甚至專門坐車到了寧波的蔣公祠祭祖;正月初一晚上,蔣介石又帶著宋美齡一起到武嶺學校禮堂看京劇演出,坐定後,戲班子的班主呈上了戲單,請蔣介石點戲,蔣介石迷信,接過戲單後合攏,讓宋美齡用鋼筆在封面隨意畫了一道槓,讓班主按照在內頁對稱戲單上寫著的那出戲演。
  • 日記中的蔣介石情感:擔憂無後
    氣短情長:日記中的蔣介石情感(上) 確實,蔣、宋關係可能遠遠不像曾經盛行的描述那樣,只是一場政治婚姻。事實上,作為一個雖然算得上有勢力家庭的待嫁女,宋美齡能給當時中國的政治強人蔣介石提供的政治資源實屬有限,而從蔣介石日記看,他首先愛的也是肉體的宋美齡,其後才是精神的宋美齡,至於政治上,基本很難看到痕跡。
  • 蔣介石的戀愛與婚姻
    陳炯明兵變後,孫中山在廣東無法立足,於1922年8月14日到達上海,積極聯絡蘇俄和中共,開始改組國民黨。蔣介石隨孫中山同船到滬,襄助孫中山處理各項事務。8月22日,離滬返甬。此後,來往於奉化、上海之間多次,但是,日記中並無任何與宋美齡相見的記載。相反,倒有「與潔如觀劇」、「潔如來陪」、「潔如送我上船」等記載,可見,蔣介石與陳潔如正處於情熱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