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大院》被譽為商人必看的十部國產劇之一。通過喬家這個窗口,展現了一代晉商的跌宕起伏。劇情可褒可貶,有出彩之處,亦有敗筆,可能導演胡玫是位女士,刻畫男性人物的時候,多少會有失偏頗。且不論其他,我獨對孫茂才這個人物感興趣。
縱觀整部劇,孫茂才舉足輕重。這個人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突出。他的人生分三個階段:灰不溜秋地出場,光彩照人的救場,黯然神傷地退場。
一、先說孫茂才的出場
喬致庸作為喬家老二,本是豪門公子,放蕩不羈,頗有點玩世不恭的作風。彼時,喬家掌門人喬致廣已經病入膏肓。喬家在北方的高粱霸盤生意,已經資金鍊斷裂,岌岌可危。在這樣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他依然希望自己的二弟可以安心讀書,參加科舉,金榜題名,從此光耀門楣。
喬二公子遵照大哥的訓示,帶著下人去貢院參加科舉。而此時的孫茂才,穿著灰布長衫,攤坐在貢院門前賣花生,一副窮酸秀才的潦倒相。喬致庸來買花生,孫茂才就在秤上做手腳,短斤缺兩,一開始就暴露了奸商的本相。在被識破後,依然恬不知恥,百般耍賴。把市井小民的形象演的是活靈活現。這是他的第一次出場。
臨到考試的時候,喬致庸因為馬車出了問題導致遲到。孫茂才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也遲到了。二人被拒之門外。幸好遇見了欽差大人胡大人。喬致庸在貢院門前為山西商人辯解的一番高談闊論,得到了胡大人的賞識,破格讓他們參加了考試。孫茂才這次算是沾了喬致庸的光。二人遂一見如故。
科舉考試未結束,喬家就派人來報喪。大哥喬致廣一命歸天。喬致庸中途退場,回去奔喪。後來在大嫂的逼迫下,不得不接受喬家的生意,做起了喬家的掌門人。而此時的喬家,已經是一塊爛攤子,急需有人出來扭轉乾坤。喬致庸偏偏是個讀書人,天生討厭經商。此時要收拾北方高粱霸盤的局面,急需大批銀兩。喬家已經拿不出更多的錢財來維持。這個時候長嫂想以商家聯姻的方式,解決資金問題。此舉雖然解決了喬家的燃眉之急,卻硬生生拆散了喬致庸和初戀江雪瑛。恰恰在這個時候,孫茂才騎著一頭小毛驢,灰不溜秋地來到了喬家。這是孫茂才的第三次出場。
二、光彩照人的精彩救場
喬致庸和陸家聯姻,解決了資金的問題。孫茂才此時的到來,無疑像劉備得了諸葛亮,使喬得到了一位出色的軍師。在二人的精心策劃和布局下,力挽狂瀾,非常漂亮地贏得了高粱霸盤,一舉扭轉了喬家在包頭的被動局面。這是喬致庸執掌喬家生意贏得的第一仗。把一手爛牌硬是打出了國際賽事的水平,孫茂才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覷。
喬致庸在市集裡偶然得到了前輩王協的經商路線圖。遂有重新打通南北商道的雄心。此時喬致庸的銀庫裡已經有了充足的銀兩,缺的是沿途護鏢的人手。孫茂才再次出謀劃策,智擒了匪首劉黑七,最終說服他跟隨喬致庸一起南下護鏢販茶。
商隊到達武夷山後,孫茂才又給喬致庸出了一個漂亮的好主意,不僅把武夷山積攢的茶葉販了出去,還把種茶的茶農一起帶回了山西。此舉不僅打通了南北茶道,還把茶葉種植技術帶到了北方,可謂是高瞻遠矚。此一舉,讓喬家贏得了30萬兩的利潤,增強了喬家的資金實力。
喬家有了錢以後,喬致庸的商業雄心更加膨脹,開始涉足票號業。此時的孫茂才卻提出了反對意見。那時候的票號業,相當於今天的銀行業。山西商人首倡的票號業,確實可以減少現銀運輸的麻煩,並且現銀長途運輸非常不安全。發展票號,就像今天的紙幣和銀行匯兌業務,讓商人交易的時候,支付更簡單更便捷更安全。喬致庸發展票號業,是想通過匯通天下,從而實現貨通天下的夢想。在那個年代,喬的這種思想是非常先進的理念。喬的骨子裡畢竟還是個讀書人,有著忠君報國的理想。喬始終是個理想主義者。
孫茂才表現的十分清醒,他對人性也有著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他明白票號業雖然可以助力商業發展,但是會觸及某些人的既得利益。這是一根紅線,一旦觸碰了,就可能帶來天大的災難。所以孫茂才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魚,只有藏在水裡才更安全。」
然而此時,志得意滿,雄心勃勃的喬致庸根本就聽不進這些勸告,毅然投入了票號業,並且冒天下之大不韙做了官銀的匯兌。此舉等於動了國家的經濟命脈,觸碰了統治者的權柄,犯了大忌。這也為後來官府敲詐勒索他埋下了伏筆。
喬致庸在處理劉黑七的事件裡,也表現出了十足的書生意氣。已是太平軍匪首的劉黑七被清廷絞殺,曝屍菜市口。喬致庸感激劉黑七曾經的仗義相助,不顧殺頭之險在夜晚偷走了劉黑七的屍體,最終被人告發,引來殺身之禍。
因為喬的意氣用事,險些讓喬家再次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此時作為救火隊長的孫茂才,再次被眾人請了出來。此時的孫茂才已經今非昔比,在商場和官場上,都有了一定的資源和根基,經過他的一番斡旋,終究使喬致庸再次轉危為安。
三、孫茂才的黯然退場
老話說,能夠成就你的,必然也能毀掉你。孫茂才是一個充滿智慧和狡詐的人。他出身低微,他受過苦受過窮,並且還讀過很多書,是個落第秀才。他比一般人更了解社會更通透人性。他具有商人的奸詐,也具備市井小人的市儈,同時也具備做大事的非凡智慧。這樣一個性格多樣複雜多變的人,註定活成了一個悲劇。既有他自己的性格因素,也有外部環境的制約。
在喬家的生意裡,除了喬致庸,孫茂才可以說是喬家的二號人物,堪稱總掌柜。他從一個混吃混喝的窮酸秀才,到年薪拿到紋銀三千兩的總掌柜,憑藉的是自己非凡的智慧。可以這麼說,是他成就了喬家的生意,也是喬家成就了他的智慧,使他有了用武之地。
但是,孫茂才並非是一個甘於人下的人。他既有政治抱負,也有商業理想。他既聰明,又充滿著自卑。來到喬家之後,他對喬家大嫂情有獨鍾,卻因為身份卑微,而不敢表達。他有自立門戶的想法,卻沒有本錢。所以,他只能這麼煎熬地活著。
孫茂才來到喬家,幫喬致庸扭轉了整個生意上的頹廢局面。喬給了他年俸3000兩。他很知足,拿著銀子屁顛屁顛地開始修繕自己的老房子。喬致庸販茶回來後,當年賺了30萬兩,給孫茂才的年俸依然是3000兩。其實這個時候,孫的心裡是有落差的。此時的對手催鳴十開始挖牆腳,給孫開出了年薪3萬兩的高價。總督府哈大人也遞上了橄欖枝,希望孫去做他的幕僚。這兩個動作,無形中加重了孫的砝碼,讓孫的心裡天平失了衡。
孫茂才最終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犯的幾個致命錯誤,導致自己最終被趕出喬家。
孫犯的第一個錯誤是覬覦喬家大嫂。喬家大嫂有一項特殊的權利,作為長嫂,她有收回執掌家業的權利。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嫁進喬家的人,死是喬家的鬼。何況喬家還是大戶,更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喬致庸更不會容忍這一點,他視長嫂如母。你動他的錢可以,動他大哥的女人,絕對不行。
孫犯的第二個錯誤是要染指喬家的基業。孫茂才的如意算盤是想執掌喬家基業,並且分一半利潤,以此達到和喬家平起平坐的資格。這是赤裸裸地奪權,這也是喬致庸所不能容忍的。
孫犯的第三個錯誤是揚言要將喬家的生意全面撤出票號業,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入到最賺錢的行當中去,並且不擇手段。雖然沒有明說最賺錢的行業是什麼,但是了解清朝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最賺錢的行業是什麼。喬的商業理想是通過匯通天下,從而達到貨通天下的目的。孫的做法直接抹殺了喬的商業理想,這也是喬不能容忍的。
孫茂才利令智昏,最終被喬家掃地出門。落得了一個黯然退場的局面。其實以孫的聰明才智,在喬家做總掌柜,完全可以積攢家業,積聚實力,條件成熟後,可以自立門戶。以東家喬致庸的心胸和格局,孫要自立門戶,喬一定會鼎力相助。他要完成孫掌柜向孫東家的蛻變是完全有條件有可能的。
做人不可丟了本分。觸及了人之根本,即使你有天大的功勞,再好的才華,最後也只會落得一個悽慘結局。天欲其亡,必欲其狂。不可因為一時之貪,毀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可惜了,孫子,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