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的天才想法是如何產生的?一起來阿爾勒探秘吧

2020-08-21 長頸鹿旅遊

阿爾勒是法國南部的一座古老小鎮,但許多人知道這個名字,卻是因為荷蘭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88年2月,梵谷從北方來到這座溫暖明亮的小城。這裡炙熱的陽光與他心中熊熊燃燒的創作欲望不謀而合。

梵谷在阿爾勒停留的時間僅僅短暫的一年零三個月,但就是在這短暫的十五個月裡卻成就了他生命中最具創造力的輝煌時光,這使他留下了300多幅讓人過目難忘的偉大畫作。


✅向日葵花田

向日葵是梵谷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藝術史上的一座豐碑。梵谷一生共創作了11幅《向日葵》,其中4幅是在巴黎創作的,另外7幅都創作於阿爾勒。如果你為了梵谷而來,阿爾勒城北郊羅訥河兩側的向日葵花田應該是你旅行的第一站。


阿爾勒向日葵花田

《花瓶裡的十五朵向日葵》創作於1889年1月,現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

✅梵谷咖啡館

梵谷咖啡館是梵谷名畫《夜間露天咖啡座》的取景地,至今仍保留著和當年畫上幾乎一模一樣的外貌,也是阿爾勒「梵谷之路」上最重要的一站。相傳梵谷在這裡作畫時,就住在這幢通宵營業的蘭卡珊爾咖啡館裡。這幅原作目前收藏在荷蘭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館內。

梵谷咖啡館(Cafe La Nuit /Le Cafe Van Gogh)

《夜晚露天咖啡座》創作於1888年,現藏於荷蘭克羅勒·穆勒博物館


✅梵谷療養院

梵谷療養院曾經是梵谷割掉自己的耳朵以逃避療養生活的醫院,後來精神狀況惡化之後,他也在這裡住了一段時期。梵谷最輝煌的創作時期就在這裡度過,在這裡完成了他一生中最豐富、最奔放的將近300幅畫作。那些偉大的畫作如《向日葵》、《梵谷自畫像》、《播種者》、《夜間咖啡座》都是在這裡完成。

梵谷療養院(Espace Van Gogh)

《阿爾療養院的庭院》創作於1889年4月

✅阿爾勒競技場

阿爾勒競技場是小城中最顯眼的建築,你幾乎不需要刻意留心,就能毫不費勁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窺見它傲然挺立的身姿。它建於羅馬帝國時期,最初用於決鬥、戰車等項目的演出,近代以來也延續了它作為「劇場」的功能。梵谷也曾描繪過這裡阿爾勒競技場聚會的盛大場景。

阿爾勒競技場

《阿爾勒競技場》創作於1888年11月,現藏於俄羅斯冬宮博物館

✅梵谷橋

位於阿爾勒市郊的朗盧橋是《阿爾的吊橋》作品原型。梵谷生前經常來此地寫生,因而也被稱為「梵谷橋」。它於1935年拆毀,1962年,人們按原樣在同一條河上重建了一座橋,但形態與最早的略有差異。橋旁有一塊提示牌,提醒遊客這座普通橋梁的非凡之處。

梵谷吊橋

《阿爾的吊橋》創作於1888年,現藏於荷蘭克羅勒·穆勒博物館


不被世人理解的天才畫家在這裡創作了數百幅作品,將這座小鎮永遠定格在藝術的光輝中。如今100多年過去了,但仔細探尋,依然能走遍他畫中的那些地方,置身於他色彩鮮豔、筆觸大膽的油畫之中。

相關焦點

  • 阿爾勒——聖雷米,追尋梵谷蹤跡
    1885年,梵谷寫給安託·克斯麥克斯的信中這樣說道。100多年以後,梵谷的話成為了現實。今年正值梵谷逝世125周年,歐洲多國藝術機構共同將2015年定為「梵谷年」,全世界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紀念這位藝術天才。因緣際會,元元一家也在此次歐洲之行中,來到梵谷在生命的最後兩年居住、創作並療養的法國南部小城阿爾勒和聖雷米。
  • 訪「梵谷的」阿爾勒
    導語:訪「梵谷的」阿爾勒我以前對梵谷沒有認識,對梵谷的生平更沒有機會去了解,我以為他在普羅旺斯的經歷就像其他畫家走過一樣,是一次單純的寫生旅行,比如說是兩個月,或者是兩年,隨心所欲。普羅旺斯的生活是梵谷他全部的感情投入,充滿激蕩和戲劇性,強烈的對比與色彩最終將自己焚燒。原來普羅旺斯階段已經是他藝術最臻成熟的時期,他的顏色選取、他的筆觸都已經是他最自由最狂放的階段。梵谷最有價值的一些作品幾乎都是在阿爾勒的15個月中創作出來的。
  • 步入梵谷的《阿爾勒醫院的庭院》
    由於兩位畫家都性格倔強,也都受精神疾病困擾,尤其二人的作畫方式不同,因此雙方之間經常產生矛盾。在兩人的一次爭吵之後,高更表示要搬出去住。這時,梵谷的精神問題開始顯現,他一言不發,拿著一把刀子開始跟蹤高更。
  • 《至愛梵谷》,阿爾勒寄出一封信,最終揭開梵谷死亡之謎的故事!
    最新上映的《致愛梵谷》講述了梵谷去世後,郵差的兒子阿爾芒為把梵谷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了尋找畫家生活軌跡的旅程,最終揭開梵谷死亡之謎的故事。信件由梵谷當時的旅居地阿爾勒寄往奧威爾小鎮,現在讓我們緬懷梵谷,探尋藝術大師的旅居地——阿爾勒吧!
  • 如果梵谷沒去阿爾勒
    ,這座記錄著古羅馬輝煌歷史的小鎮,就這樣被定格在梵谷一幅幅畫作中。01想起梵谷與阿爾勒的故事,是因為北京的阿爾勒。北京的阿爾勒,並非一處地名,其實也不在北京,這是陽光100在環京打造的新項目,坐標興隆。
  • 就算沒有梵谷,阿爾勒依然值得前往
    南法小城市阿爾勒就是這樣,若非要比對,我覺得像澳門。當然,這樣說是沒什麼實際價值的,只不過相似而已。大多數人會把梵谷這個標籤貼在這座小城上。我也是。梵谷咖啡館空空蕩蕩 本文圖均為蔣瞰圖我住在阿維尼翁,坐高鐵前去阿爾勒,定點導航的就是梵谷咖啡館。我想著,那一定是這個小鎮最熱鬧的中心了。就算以前不是,現在一定是。
  • 梵谷的抽象殿堂!曾有人說過,阿爾勒的星空,只為梵谷燃燒
    ,星空,瘋人院,這些都是阿爾勒的標緻!阿爾勒在法國,更精確點說,在法國的普羅旺斯。在阿爾勒的旅行,不用擔心找不到方向,老城的石板路上有著清晰的路標指引——如果想看梵谷,就請往左,如果想看凱撒,就請向右。在終年陽光照耀的普羅旺斯,這種天氣並不常見。
  • 梵谷的抽象殿堂!曾有人說過,阿爾勒的星空,只為梵谷燃燒!
    梵谷,向日葵,星空,瘋人院,這些都是阿爾勒的標緻!阿爾勒在法國,更精確點說,在法國的普羅旺斯。在阿爾勒的旅行,不用擔心找不到方向,老城的石板路上有著清晰的路標指引——如果想看梵谷,就請往左,如果想看凱撒,就請向右。在終年陽光照耀的普羅旺斯,這種天氣並不常見。
  • 是瘋子還是天才|梵谷
    ,藍與橘,紅與綠,黃和紫的碰撞,如何讓這些極端看起來和諧,他比以前快樂多了。他來到了普羅旺斯的阿爾勒,這裡純淨美麗,是梵谷夢想中的地方,他畫板上的顏色越來越豐富,阿爾勒的陽光,讓他愛上了黃色。但是,幾天孤獨的作畫讓他感覺到沮喪,但其實,這時他已經患上了躁鬱症。他害怕孤獨,他想要成立一個與巴黎不同的畫派,一個溫暖的畫派「南方畫派」。於是,他找到了高更。
  • 法國阿爾勒:至愛梵谷 心有瑰寶 絢麗璀璨
    阿爾勒的黃房子來到阿爾勒後,梵谷租住在拉馬丁廣場上的一間旅館,梵谷想打造一間畫室吸引其他畫家來這裡,特別是高更。為此,他讓人把他租住的房子漆成了黃色,然後畫了一幅《黃房子》。黃房子後來在二戰中被毀,現在在原址處,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幢相似的四層小樓。
  • 《天才梵谷築夢大展》藝術展第1站,深圳!
    《科勞平原和蒙特馬儒廢墟》本次展覽精選了21幅築夢時期的經典畫作,但不局限於純粹的作品觀賞,而是歷時1年策展,充分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再現100多年前這位天才藝術家的日常生活場景 一起來探秘梵谷的5D世界  觀展攻略奉上
  • 阿爾勒不只有梵谷,它是「高盧人的小羅馬」
    《羅納河上的星夜》圖片來源於fineartamerica.com《夜間的露天咖啡館》圖片來源於wikipedia人人都對阿爾勒(Arles)似曾相識,這歸功於梵谷。1888年-1889年,短短一年間,停留在阿爾勒的梵谷居然創作了300多副畫, 其中不乏名作,甚至包括那副《向日葵》。
  • 米開理、梵谷、但丁與阿爾勒
    著名的畫家文森特·梵谷在1888年旅居於此時,還以阿利斯康的秋日景致為靈感創作了著名的畫作《阿利斯康林蔭大道》。來!跟著「IDEAT Urban City Guide 理想家全球城市漫遊記」的腳步,探訪這座星空下的古老之城!
  • 梵谷的畫中的景象在現實中仍然存在,《夜晚的咖啡臺》就在阿爾勒
    Langlois橋這幅畫畫的是法國阿爾勒的歷史地標,Langlois橋。馬車從上面經過,橋下還有浣女在洗衣服。1888年,梵谷住在阿爾勒,在他事業的巔峰時期畫了這座橋。據說,由一位荷蘭工程師建造的運河和吊橋讓梵谷想起了他在荷蘭的故鄉。
  • 阿爾勒曾經是退休軍人養老的地方,梵谷讓這裡變成了旅遊城市
    在公園46年,當時統治阿爾勒的還是古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當時凱撒大帝將阿爾勒設定為退休軍人的養老城市。後來在1888年2月21日梵谷到了這裡旅遊,並且住了1年多,你如果了解梵谷,那麼你會發現,梵谷這一時期的作品基本上都能在阿爾勒找到痕跡,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很多的外國遊客不遠萬裡的來這裡旅遊,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尋找梵谷畫作的創作痕跡,因此有人說,是梵谷讓阿爾勒成為了熱門旅遊城市。Tip:在很早的時候基督教就傳入了這裡,阿爾勒也是重要的宗教中心。
  • 跟著梵谷的名畫,走進阿爾勒小鎮,感受每一幅名畫背後真實的模樣
    梵谷,雖然只有短短37年的生命,但他的一生創作了太多的名畫,1888年2月,35歲的梵谷來到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阿爾勒,著名的《向日葵》就是在這裡創作的。阿爾勒小鎮是一座充滿色彩的小鎮,從梵谷的畫作裡也能感受到,明豔的房屋間點綴著綠意盎然的樹木,整個小鎮靜靜的依偎在碧藍的地中海海灣,明豔的小鎮色彩也讓梵谷畫進了畫作裡。
  • 梵谷畫作《阿爾勒的臥室》中的床或在荷德邊界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印象派大師文森特·梵谷1888年於法國創作了畫作《阿爾勒的臥室》,因為該畫而聞名遐邇並一直以來被認為早已遺失的床,也許就在荷蘭與德國交界的博克斯梅爾。  據埃菲社10月31日報導,專門研究梵谷的馬丁·貝利向荷蘭媒體講到,一封1937年由梵谷的表弟文森特·威廉寫的信支持他的理論。在信中他一直提道,梵谷臨終時的那張床依舊存在。  貝利告訴荷蘭廣播節目公司,在發現這封信函以後,他與梵谷的一位後代,已經94歲高齡的約翰·梵谷取得了聯繫。  約翰·梵谷向他證實他一直記得這張著名的單人床。
  • 阿爾勒看古老競技場,尋覓梵谷畫中的景色
    阿爾勒競技場也被稱為「阿爾勒圓形競技場」,坐落於法國南部的阿爾勒,是一座古羅馬圓形競技場,也是阿爾勒最知名的名勝古蹟,同時也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競技場之一。阿爾勒競技場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公元90年,長136米,寬109米,因雙層拱廊為特色,共有120個拱門,可視為當時羅馬政治、文化、藝術水平所達到的頂峰之作。這個規模巨大的競技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競技場之一,也是給人印象最深刻的競技場。最開始的時候,競技場用於戰車比賽和血腥的徒手格鬥,在5世紀羅馬滅亡後,成為人們避難的場所,之後轉身作為要塞使用。
  • 法國之於梵谷——紀念梵谷逝世130周年
    回顧這位荷蘭籍天才畫家的一生我們可以發現,他最具代表、最受世人追捧的畫作,皆是在法國創作完成。1888年—1890年 在阿爾勒繪出傳世經典1888年,梵谷搬到了南法普羅旺斯。停留在這裡的將近15個月裡,他繪製了300多幅畫。很多我們熟知的作品都是在這裡繪製的。
  • 《梵谷的耳朵》:梵谷到底是不是瘋子
    2016年英國廣播電臺BBC放映了一部名為《梵谷割耳之謎》的紀錄片,改編自英國作家貝爾納黛特·墨菲歷時7年、深入田野調查所著的《梵谷的耳朵》一書。一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如何與他所處的社會碰撞和聯結,又如何為身邊人所看待?我帶著無比的好奇翻開這本書,就是想知道梵谷到底是不是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