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寒露丨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2020-12-19 浙江在線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

一候鴻雁來賓

俗語說「大雁不過九月九」大雁在農曆九月九之前南遷。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此時,雀鳥不見了,蛤蜊多了。因貝殼的條紋與雀鳥很相似古人以為蛤蜊為雀鳥所化。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寒露節氣過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1、吃花糕

寒露節氣一般與重陽節在時間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後,有吃花糕的習俗。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粘些香菜葉以為標誌,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乾果。

2、觀紅葉

 寒露節氣,北京市民有到香山賞紅葉的習俗。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我國幅員遼闊,跨越緯度範圍比較大,各地的紅葉在遼闊的大地上呈現的時間是不同的。適合寒露觀紅葉的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

3、登高

 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逐漸地,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寒露登高習俗在北京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4、鬥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鬥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5、秋釣邊

 在我國南方,寒露節氣,炎熱已退,陽光和煦,正是出遊的好時節,人們紛紛外出賞花、吃螃蟹或釣魚。因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曬不透,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6、飲菊花酒

 寒露節氣,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就有飲「菊花酒」的習俗。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製而成,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寒露的到來,氣候由涼爽轉寒冷,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這時節應注意養生。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幹口燥等症。

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紅棗花生山藥粥

原料:紅棗10枚,花生45克,山藥1段,大米100克。

做法:

  1、山藥洗淨去皮切塊,花生、紅棗洗淨。加水適量。

  2、先把山藥、花生、紅棗煮開,然後把大米放進去,用勺子攪拌一下,防止粘鍋。煮10來分鐘就好了。

香菇冬瓜球

原料:香菇、雞湯、澱粉適量,冬瓜300克,植物油、精鹽、姜、味精、麻油適量。

做法:

1、香菇水發、洗淨,冬瓜去皮洗淨,用鋼球勺挖成圓球待用;姜洗淨切絲;將鍋內放入適量植物油燒熱,下薑絲煸炒出香味。

2、入香菇繼續煸炒數分鐘後,倒入適量雞湯煮開;將冬瓜球下鍋燒至熟時,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放入味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

寒露過後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因此,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因此秋季養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寒露以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

寒露時節,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可增強體質。但晨練要注意躲避早霧,避免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最好選擇太極拳等舒緩的運動。

秋遊登高遠眺,高喊幾聲呼出胸中濁氣,不僅陶冶情操,還可以藉此拋開工作煩惱,通過與大自然的接觸,緩解壓力,放鬆自己,對抑制悲傷的情緒大有好處。

相關焦點

  • 【節氣•健康】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節氣•健康】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2020-10-08 0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FENG向】今日寒露丨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傳統二十四節氣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寒露節氣到來意味著已是深秋露已寒涼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時間在公曆每年10月7日—9日。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寒露三候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 今日寒露丨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隨著寒露節氣的到來,秋天的涼意漸漸加深。本是寂寥的季節,寒露過後,草木凋榮,更是增添了幾分蕭條。但景雖一致,看的人心境卻大有不同。三毛就曾說:「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好心情,去感受颯爽的秋風,去品味詩中的寒露好景吧。
  • 四首寒露詩詞,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願有人陪你度過這個寒秋
    明日寒露,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如果說「白露」節氣標誌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
  • 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今日,寒露已至。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這樣的記載:「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時節,涼風習習,天氣從涼爽過渡到寒冷,冬天的腳步近了。零壹寒露期間,露水增多,大部份地區呈現漫山紅葉的濃濃秋意,此時面對秋風蕭瑟、草木凋零,唯有登高懷遠,才能消解心中悲愁。
  • 「臥龍崗·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中國節氣十七』寒露。九月節,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露氣寒冷,將凝結也。菊有黃華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故言有桃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季秋土旺之時也《池上》唐·白居易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 話說二十四節氣 | 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 話說二十四節氣|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 寒露是什麼意思?2019年8日22時6分「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新華社天津10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0月8日22時6分迎來「寒露」節氣。專家提醒說,此時節,氣候漸漸寒冷,氣溫逐日下降,公眾在飲食調理上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物,可預防「秋燥」傷人。
  • 寒露時節到霜降,種麥莫慌張。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寒露時節到霜降,種麥莫慌張。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讀著這些生動地諺語和詩句,不敢相信真正的深秋已經在向我們走來!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在每年的10月8日、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為寒露。
  • 二十四節氣—寒露
    每年的10月8日前後,是二十四節氣的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裡寫到:「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可見「寒露」是天氣轉涼的標誌,連露氣都要凝結了。俗語說「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古詩有「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6首寒露古詩,一首更比一首悲涼
    寒露與霜降,是晚秋最後兩個節氣,寒露後,我們也隱約能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蟬噤荷殘,在古詩詞中,寒露是蕭瑟微茫之意,也是悲秋憫物之情。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池上》(唐)白居易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涼風嫋嫋,似在流動,寒露悽悽零落地上。蘭花的草已經衰敗了,蘭花才開始綻放,秋天的荷葉已經殘破不堪,唯有葉子還保留著青青的色調。「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一句將動詞提前,實際表達的是遠處沙洲上的鶴獨立著,水邊一雙雙螢火蟲在飛舞著。人在醉後初醒過來,看到這些景物,心境倍感寥落了。
  • 二十四節氣 | 寒露
    在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出現「寒」字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寒露時節,我國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此時最為五彩斑斕。
  • 朋友圈寒露問候注意保暖說說句子 描寫寒露節氣古詩詞
    朋友圈寒露問候注意保暖說說句子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秋  節氣將是寒露天,晨夕晚涼多添衣。  寒露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注意足部保暖。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 十首寒露詩詞: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寒露時節,王安石在庭院之中,感慨秋日漫漫,寒露來了,身上的衣服也覺得單薄。這樣的夜中,王安石想起了自己的好友。在這樣一個深秋時節,許多人同王安石一般,會想念友人,在這樣的深秋中,願友人珍重自己,好待來日相見。
  • 說給孩子們的二十四節氣之寒露
    寒露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雖然二十四節氣對於生活在城市中的現代人不再具有生產方面的指導,但它作為中國人對於宇宙和自然界的認知,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還提醒我們親近自然,傳承傳統文化。
  • 與二十四節氣同行之九——寒露
    這首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記載了一年從立春到大寒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在古代,因為沒有天氣預報,「二十四節氣」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深深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隨著歲月的延伸,它還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文化和節日文化。
  • 寒露節氣是什麼意思含義 2019今年寒露是幾點幾分具體時間
    2019今年寒露節氣具體時間  新華社天津10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0月8日22時6分迎來「寒露」節氣。專家提醒說,此時節,氣候漸漸寒冷,氣溫逐日下降,公眾在飲食調理上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物,可預防「秋燥」傷人。
  • 10月8日迎寒露!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來了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今日寒露,二十四節氣中第17個節氣,也是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此時節,北方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丨秋深露重,願君珍重
    寒露太陽黃經195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清露初寒,草木褪去了血脈噴張的蔥蘢,收斂著靜謐幽遠的清香。一如歲月沉香,發酵著深邃的思想。寒露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丨雁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後至者為賓。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最後一批也遷往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