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詩詞大串燒:千裡明月寄相思

2020-12-05 婷婷詩教

今年,今夜,

祝君團圓。

在中國人心中,

中秋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

看月兒圓圓,

便盼望著與家人團圓。

賞月,吟詩,吃一口香甜的月餅,

一家人在一起,

哪怕只是閒坐聊聊天,

也覺得是人生中的幸福時光。

但月圓容易人圓難,

很多時候,我們牽掛的人,

或許並不在身邊,

幸好,

還有一輪千古明月,

可寄一片相思情。

那些情真意切的思念,

縱然隔著千年時空,

仍給人直抵心靈的感動。

這個中秋,

就讓我們跟隨四位大詩人,

一起感受千古明月中的相思意:

公元1074年,蘇軾調任密州。

他在朝中跟變法者王安石政見不同,外調是他主動要求的,本來想著能調到離蘇轍近些的地方,也好有個照應。可惜天不遂人願。

又是一年中秋節,此時皓月當空,銀輝遍地,本來是賞月佳期。

蘇軾心裡卻覺得格外冷清:自上次跟蘇轍分別,兄弟兩人已經整整七年沒有團聚過。

他心中惆悵,酒興正酣時,揮筆寫下了這篇千古名作:

蘇軾心中本是十分鬱悶的:月亮圓滿無缺,似乎是刻意讓離別的人傷感。

但他畢竟是曠達的人,很快就找到了寬慰自己的理由:人雖然有悲歡離合,月亮不也有陰晴圓缺嗎?自古這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

惆悵埋怨沒有用,既然無法改變眼前的境遇,那就欣然接受吧。於是萬千情緒化作一句簡短的祝福: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明月對蘇軾來說,是愁之所起:何事長向別時圓?為什麼偏要在人離別的時候圓呢?

卻也是最溫暖的慰藉:只要人健康長久,有這一輪明月相伴,也就足夠了。

《靜夜思》這首詩,極簡單——連三歲小孩都能背下來,卻也極深情——80歲的老人也會讀之落淚。

因為故鄉,是每個人心中的白月光:輕易不為人道,卻一不小心就會觸動思念的閥門。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那一年,李白26歲,正是雄心壯志、仗劍闖天涯的年紀。

中秋節那天,他客居揚州旅舍。夜中醒來,白天的喧囂散去,只剩靜謐的夜和滿地如霜的月光陪伴自己。

縱豪邁不羈如李白,此時心中也生起了思鄉之情:家鄉的親朋好友,家鄉的山水草木,仍歷歷在目,但自己,離故鄉是越來越遠了。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去呢?

他是才華比天的謫仙人,但面對故鄉,他說不出「飛流直線三千尺」,也道不得「白髮三千丈」。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只用了最樸素的字眼,卻也最深情。

張九齡是宰相之才,下筆詩文自然也是氣魄非凡,如這首《望月懷遠》: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因為遭奸相李林甫誹謗,張九齡被罷相,遭貶荊州。

又是一個漫漫長夜,他思念著遠方的親人難以入眠。

起身滅掉屋裡的燭火,他披衣步出門庭,發現外面的月光也是一樣的明亮。

他心生愛憐,想要鞠一捧月光送給遠方的親人,寄託思念之情。卻又想到:月光怎麼能送呢?還是去睡吧!也許能在夢中與你們歡聚。

張九齡心中的明月,是天地間的磅礴畫卷,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卻也可以化作心中最細膩的掛牽,如「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只願有情人常圓滿,哪怕只能在夢中團聚。

李白在揚州時,聽到王昌齡被貶龍標縣尉的消息,當即寫下了這首詩寄給好友: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王昌齡被貶是因為被人打了小報告,說「生活不檢點」。

上一次被貶時,他曾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表明自己的純潔與坦蕩。

但好友之間,無須解釋什麼。李白一首詩寄過來,便是對好友無言的信任與支持。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是李白對朋友的情意:不管你在什麼地方,我都會像這一輪明月一樣陪伴著你。

對兄弟的曠達赤誠,

對故鄉的輾轉思念,

對親友的誠摯祝福,

對朋友的殷殷掛牽

……

這些美好赤誠的情感,

如一粒粒珍珠,

任歲月的河流奔湧打磨,

仍舊光華動人,溫潤如初。

哪一句又道出了你的心聲呢?

中秋節,

你有特別想念的人嗎?

你想送給他/她哪首詩呢?

歡迎留言分享哦!

祝願大家中秋團圓,

喜樂安康!

相關焦點

  • 【網絡中國節·中秋】「明月千裡寄相思」
    時至中秋,丹桂沁脾、月餅甜香,遙望一輪明月,天下中華兒女共寄一份相思,團圓、團聚的企盼如醇釀的美酒在心中喚起無限的共鳴。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自古以來就代表著對家人團圓、團聚的無限期盼。每到中秋月更圓,人逢中秋更相思。
  • 明月中秋寄相思
    真是:佳節共賞天上月,中秋團圓人間情。人生代代無窮盡,今月也曾照古人。「明月寄相思,家國總關情。」明淨圓潤爽亮皎潔就是中秋的月亮!中秋國慶重逢在今年,玉兔碧空舞,歡樂滿人間。每逢佳節倍思親,明月千裡寄深情。我願裁一片中秋月送給你,讓遠古的月光染指唐詩宋詞和邂逅中秋的記憶,由指縫間逶迤而來圓了孤寂,冷了思念。
  • 明月千裡寄相思(中秋)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今夜,有無數人和我一樣,仰望著天空的那輪明月,把這首詩輕輕吟唱。寄託著自己的情懷和無限的遐思。自古千年一輪月。今夜的月亮,是天上人間的主角。「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遠方的遊子清淚兩行。遙望著天上的明月,思念著爹娘。今夜,它是一首歌。《明月千裡寄相思》此時此刻,只要這首歌響起,總會觸動你心裡最柔軟的地方。腦海一定會有一個人身影閃現。思念掠過心海,淚水默默流在心裡。
  • 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6)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8年9月24日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試驗驗證中心電氣系統試驗技術室主管王偉在工作中(9月21日攝)。「雖然過節加班,但共有一輪明月。家人和我們有同樣的願望,就是國產大飛機翱翔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王偉說。 中秋,是千百年來,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溫暖期盼,但總有一些人無法與家人團聚,依然奮鬥在崗位上。中秋,是千裡萬裡,仰望同一輪明月,把無盡的相思,送給最親愛的人、最眷戀的家、最古老的國。
  • 「明月千裡寄相思」金博大中秋詩會完滿結束
    9月10日,大商集團鄭州新瑪特金博大店於金博大店內的ZOO COFFEE二樓舉辦了一場中秋詩會當天活動中,大家再一次共同領略了詩詞的魅力,感受到了詩歌的美妙。金博大相關負責人告訴東方今報記者,「又是一年中秋節,遠在他鄉的人們可能因為工作忙碌而無法與家人團聚,無法回家的他們因為未能歸家而又深深內疚。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似乎只有那一首首思鄉的詩才能抒發大家內心對家鄉、家人的無限思念。
  • 闌幹風靜人盡望,明月千裡寄相思
    舉頭遙望,明月皎潔,我們一家人分吃月餅,品味美酒,耳聽音樂,欣賞美妙精彩的中秋晚會,暢享著美滿快樂幸福的生活。同時也帶著對故鄉,親人,對老朋友,老同學的深深思念......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思鄉的情緒如同刀在心頭亂割!
  • 明月寄相思,千裡送真情。祝你中秋節快樂
    一,明月寄相思,千裡送真情。祝你中秋節快樂。這個表情圖片在微信表情裡發送量居首,極受歡迎。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祝中秋節快樂。這是關於中秋節我最喜歡的一句詩詞。四,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六,一輪明月掛天邊,兩地中秋月同圓。
  • 中秋 | 千裡明月寄相思,舉杯遙望祝安康
    因此,在歷史上就有無數的文人騷客,為中秋寫下了許多著名的詩詞歌賦!下面邀您欣賞古詩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有時候,回首望去,淚水總是忍不住打溼了眼眸,不知不覺才發現已經在外漂泊了許多年,甚至記不清上一次全家團圓一起過中秋,是哪年哪月的事兒了。月圓千裡難歸鄉,中秋誰與共孤光?何人今日共明月,明月何時贈知音?
  • 明月千裡寄相思——夏紀舟
    皎皎明月,照亮回家的路。一輪晶瑩皎潔的月,讓多少歷盡了悲歡的人兒久別重逢,讓多少遠隔天涯的思婦遊子互寄相思,讓多少漂泊無依的靈魂尋到溫暖的慰藉。流淌著千年的光陰,在光陰裡繾綣了多少纏綿的故事,在歲月裡溫柔了多少漂泊的靈魂;無數的悲歡離合,無數的陰晴圓缺,無數的痴心眷念,隨著這一縷月光穿越了千年時空,照耀在歷史的河流裡,照耀在人世間的悲歡裡,照耀進孤單跋涉的靈魂裡。
  • 明月千裡寄相思 — 黑龍江高校廣播、音樂廣播中秋國慶慰問
    明月千裡寄相思 — 黑龍江高校廣播、音樂廣播中秋國慶慰問 2020-09-30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明月千裡寄相思——2020京臺社區中秋文化大舞臺活動舉辦
    2020京臺社區中秋文化大舞臺活動北京現場。(中國臺灣網 張玲 攝)中國臺灣網9月28日北京訊 (記者 張玲 曹帥兵 符海川)9月27日晚,2020京臺社區中秋文化大舞臺活動在北京市西城區和臺灣高雄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同步舉辦。
  • 十首中秋詩詞:詩詞說牽掛,明月送相思
    >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來揭示一個普世真理: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裡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最有哲理的中秋詩詞《中秋夜》【唐】李嶠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裡外,不有雨兼風?
  • 中秋明月寄相思,蘇軾10字寫出最高境界,無人能出其右
    中秋將至,明月千裡寄相思。古詩詞中的相思,不局限在男女之間,也指親人友人、遊子與故鄉之間。這相思情,在中秋這個最為期待團圓的節日裡,達到頂峰。王國維《人間詞話》有講到人生的三重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最高境。
  • 明月千裡寄相思,《望月懷遠》賞析
    明天就是10月1日國慶節恰逢農曆8月15日中秋節,上一次雙節同慶還是19年前的2001年,而下一次可是要到2031年,所以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與家人團聚共賞中秋明月呢?尤其是第一聯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歷來被認為是吟詠月亮和思念的最佳句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詩的開篇,看似平平無奇,卻意境雄渾闊大,脫口而出,卻自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中秋月圓夜,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輪圓月冉冉升起,如此美妙的景象之下,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最為思念的親人。
  • 雪梨華星藝術團:《明月千裡寄相思》
    《明月千裡寄相思》雪梨華星藝術團製作導演:餘俊武演唱:豐然鋼琴:苗佳麗編輯:王 娟豐然:雪梨華星藝術團獨唱演員,曾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和雪梨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鋼琴伴奏苗佳麗:雪梨華星專家委員,曾畢業於遼寧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豐然:「往年的中秋佳節我們這些文藝工作者呢,都會用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為當地的華人同胞送上節日的問候,而今年在這個疫情的特殊形式下,中秋佳節居家的氛圍更加的濃烈。
  • 明月千裡寄相思
    明月千裡寄相思文/陽光與月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臨之際,我思念家鄉,更思念我的母親。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母親的大半生是在月圓人缺的淚水中泡過來的,是在孤燈伴清影的燭光裡走向衰老的。父親在我六歲時就病逝了,從此不幸就在母親的心上蒙著一層淚水。
  • 一曲明月,千裡寄相思
    蘇軾(1037-1101年),北宋大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水調歌頭》這首詩是蘇軾思念自己的弟弟時而發出的感慨,人生中無不散之筵席,明月千裡寄相思,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幾時有?在中秋佳節之際,這樣的歌曲是否讓你想起了誰?"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最終,這個超然的詞人,在清貧苦澀的時光裡,找到了平生快味。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無欲無求,無風無雨,雲淡風輕,與山水為伍,與日月作伴,安然地度過餘生。
  • 獨家述評|明月千裡寄相思
    中秋時節,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大事件,無不印證著民族家國的凝聚力,寄託著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秋前夕,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進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審議程序,其中,「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認定備受關注,但民法典要解決的絕不僅僅是「頭頂上的安全」。民法典,是權利宣言。
  • 杏緣村月餅:千裡傳真情 明月寄相思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每逢中秋夜,皓月當空,或品餅賞月,或對月飲酒,合家團圓乃人生一大樂事。從古至今,月餅都是中秋節的送禮佳品,友人相互以月餅傳遞濃濃真情、在外拼搏的遊子以月餅表達穿越千裡的思鄉之情。
  • 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題: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新華社記者許雪毅、肖豔、賈遠琨、劉紅霞中秋,是千百年來,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溫暖期盼,但總有一些人無法與家人團聚,依然奮鬥在崗位上。中秋,是千裡萬裡,仰望同一輪明月,把無盡的相思,送給最親愛的人、最眷戀的家、最古老的國。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讓我們吟唱著代代相傳的詩詞,走近他們……海外遊子: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千人中秋博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