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

2020-12-07 中國江蘇網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題: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

新華社記者許雪毅、肖豔、賈遠琨、劉紅霞

中秋,是千百年來,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溫暖期盼,但總有一些人無法與家人團聚,依然奮鬥在崗位上。

中秋,是千裡萬裡,仰望同一輪明月,把無盡的相思,送給最親愛的人、最眷戀的家、最古老的國。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讓我們吟唱著代代相傳的詩詞,走近他們……

海外遊子: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千人中秋博餅!」23日晚上,新加坡華源會會長王泉成在微信裡分享當地華人博餅的歡樂場景。

對王泉成來說,小時候,中秋是一群閩南鄉下孩子,提著燈籠到處跑。兄弟姐妹十個,能吃塊月餅,就開心得不得了。青年時,中秋是一個人在新加坡打拼,一天幹活10多個小時,想家了,就找幾個老鄉聊聊天。現在,中秋是海外華僑華人的「狂歡」,大家熱熱鬧鬧過節。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蘇東坡的詞句,正適合遊子中秋思鄉。王泉成說,華源會2001年成立,名字寓意就是希望在海外打拼的每一位中華兒女,都能飲水思源。

1987年,年僅20歲的王泉成離開福建安溪一個小村莊,懷揣20元人民幣「下南洋」,從建築工地打小工到自己開辦企業,漸漸闖出一片天。

華人足跡遍布全世界。以福建來說,閩籍華僑華人約1580萬,分布在全世界188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年,隨著中國日益繁榮發展,海外華僑華人地位不斷提高。華源會匯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中國移民,得到新加坡各界認可。王泉成他們的中秋活動,也從早期老鄉圈子的「小打小鬧」,變成推廣中華文化、融入當地社會的「大聯歡」。

中秋節前,王泉成在廈門參加了「一帶一路」貿易暢通高級研修班。4年前,他把一個高科技生態養殖項目引入到福建漳州。他說,「現在的中國是一個非常好的市場。」

「每一個海外謀生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我們的中秋,都少不了濃濃的家鄉味。」與王泉成一起參加研修班的菲律賓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許克宜說。

對許克宜來說,舌尖上的中秋是柚子配月餅,是從閩南傳到東南亞的五香卷、肉丸子。伴隨著古老南音,這個節日的況味,在李白的詩裡,「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千裡萬裡,根在這裡。」祖籍福建晉江的許克宜說,無論走多遠,我們都念著中華故土。千山萬水,隔不斷中華情。

「第一書記」: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迷彩服、解放鞋、紮緊的褲腿。中秋假期裡,審計署派駐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排調鎮甲石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姜海泉和往常一樣起個大早。他惦記著返鄉創業村民養殖的黑斑蛙、舊房改造進度、秋收稻田輪作食用菌選址……

前一天晚上,他走村入戶回來整理資料到凌晨,那情景恰如詩人元好問在《倪莊中秋》裡寫的,「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

中秋假期第一天,是丹寨縣脫貧攻堅工作進入百日攻堅衝刺階段第一天。

藏在苗嶺深處的排調鎮甲石村山高路險,全村23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34戶。在這個距離縣城32公裡的深度貧困村裡,脫貧攻堅隊隊員們走村入戶,早晚忙碌。只有入村小貨車的叫賣小廣播喊著「月餅、月餅」的聲音,提醒著節日的味道。

2016年過完元宵節第二天,姜海泉從兩千多公裡外的北京到甲石村,花了近3個月時間摸清全村情況,手繪了7個村民組地圖。兩年多的努力,村裡路通了,白茶、吊瓜等產業發展起來了,還吸引了一些年輕人返鄉創業。

這是姜海泉第三個不能和家人團聚的中秋。「有遺憾,但不後悔,我會在朋友圈發一些工作動態,讓家人看看村子裡的變化,他們慢慢能理解。」他說。

一起駐村的左亞麗是丹寨縣審計局幹部,家就在30公裡外,仍抽不出身陪伴家人。「駐村後每到星期五,父親就打電話問我回不回家,一直到星期天,每天問一次。」

近年來,貴州每年有近5萬名幹部駐村幫扶。2012年以來,貴州累計減少貧困人口670.8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7.75%。當前,貴州仍還有65個貧困縣、280萬貧困人口,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巨。

三秋之半,明月皎潔。無論家在千裡之外,還是幾十公裡外,駐村扶貧幹部繼續堅守在貴州脫貧第一線,為著更多人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忙碌工作著。

C919科研人員: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

「從2013年底試驗室開始建設以來,我的中秋節基本都在試驗室度過。」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動力環控試驗2級IPT工程經理屈元元說。

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的飛機燃油和惰化系統地面試驗室,工程師的工作時間被概括為「611」:一周工作6天,一天工作11小時。遇到重大試驗項目隨時待命。

「飛機的供油系統比較複雜,涉及很多子系統。它們組合後的可靠性,需要我們通過各種試驗進行驗證。」屈元元說,飛機試飛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需要我們進行地面驗證,故障不排除團隊的小夥伴們絕不休息。

屈元元的孩子剛過兩歲,最近在背誦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讓屈元元百感交集。

「每到中秋節晚上我爸會給我發一條簡訊:兒子,中秋快樂,吃月餅了嗎?這時候,我特別能體會什麼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屈元元說,好在現在我們的大飛機屢創佳績,所以我把這首詩改了一下: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飛機穩起落,捷報更暖骨肉心。

在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的鐵鳥實驗室內,王偉也在為飛機研製的重要科目忙碌著。作為試驗驗證中心電氣系統試驗技術室主管,他記不清這些年來不能團聚的次數有多少,但他記得,「每到中秋節,媳婦總會為我準備半塊月餅。」

新婚那年,王偉帶媳婦回江蘇老家過中秋節,由於高速擁堵,兩人開車在長江南岸一路繞行,坐上過江的船已經半夜。江上升起一輪明月,王偉拿出一個月餅掰開,一人一半,那一刻感覺長江的風也是溫柔的。

10年來,王偉一直在做飛機電氣系統的集成試驗驗證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飯。每次中秋王偉和媳婦說:「多希望陪你去江上賞月,但工作離不開」。媳婦總笑笑說:「去忙吧,給你留半塊月餅」。

「雖然過節加班,但共有一輪明月。家人和我們有同樣的願望,就是國產大飛機翱翔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王偉說。

「一帶一路」建設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月明星稀,芬蘭灣畔,一艘中國商船,靜靜等待起航。

清點貨物、加固綁紮、檢修機艙……白天活兒剛乾完,中遠海運「天恩」輪輪機長何發述默默回屋,透過不大的舷窗,望著海上的月亮。

「想老婆孩子,掛念家中老人。」在船上跟機器設備打了30幾年交道的何發述,說完這句話,陷入沉默。

「家中大小雜事插不上手。嘴上不說,心裡難受。」許久後,他補了一句。

閆鳳祥,「天恩」輪政委,河北衡水人。自打2005年從部隊轉業上船當政委,他就再沒和家人一起過中秋。

「習慣了,總得有人在船上吧。」54歲的閆鳳祥憨笑道,「話說回來,今年我們這個中秋過得不一般,因為我們今年走的是『冰上之路』,從北極來的啊。」

他的眼神裡,滿是自豪。

抵達芬蘭前,「天恩」輪由江蘇連雲港出發,經白令海峽進入北極東北航道,造訪法國、荷蘭和瑞典。

「天恩」輪廚師石金亭原先幹機工,後因崗位所需,「半路出家」當了大廚。節日裡,他給大伙兒準備加餐。閒下來就打開微信,與四川南充的妻子和孩子通會兒視頻,告訴他們一切都好,不要擔心。

大部分船員,就像何發述、閆鳳祥、石金亭一樣,在忙碌中度過中秋節,與家人分享「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

今年1月,我國首次發布《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明確提出願依託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俄羅斯、芬蘭、挪威、加拿大等國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紛紛表態支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遠海運特運公司黨委書記張莉說,廣大船員長年奮鬥在「一帶一路」建設前沿,經受離家的孤獨、風浪的侵襲,他們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相關焦點

  • 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6)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8年9月24日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試驗驗證中心電氣系統試驗技術室主管王偉在工作中(9月21日攝)。「雖然過節加班,但共有一輪明月。家人和我們有同樣的願望,就是國產大飛機翱翔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王偉說。 中秋,是千百年來,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溫暖期盼,但總有一些人無法與家人團聚,依然奮鬥在崗位上。中秋,是千裡萬裡,仰望同一輪明月,把無盡的相思,送給最親愛的人、最眷戀的家、最古老的國。
  • 明月中秋寄相思
    庚子鼠年極不平凡,國慶中秋欣逢同天,實屬一大幸事。2001年10月1日,中秋遇見國慶,家與國撞了個滿懷,此後匆匆錯開,誰曾想19年後今年終於再次重逢。一時間,華夏大地大街小巷、城市鄉村,五星紅旗高高飄揚,萬裡江山一夜間月餅飄香,國泰民安和闔家團圓。
  • 【網絡中國節·中秋】「明月千裡寄相思」
    時至中秋,丹桂沁脾、月餅甜香,遙望一輪明月,天下中華兒女共寄一份相思,團圓、團聚的企盼如醇釀的美酒在心中喚起無限的共鳴。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自古以來就代表著對家人團圓、團聚的無限期盼。每到中秋月更圓,人逢中秋更相思。
  • 習語常聽丨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
    掃一掃二維碼,觀看H5導語月圓又中秋。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寄託著人們對家庭團圓、生活幸福的美好願望,也承載著人們對家國故土的濃濃情懷。今天,讓我們一起賞明月、品香茗,一同感受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情懷。聽習語團聚最喜悅,團圓最幸福,團結最有力。——2018年2月14日,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萬家團圓、共享天倫,走親訪友、共祝美好,貫穿其中的就是濃濃的親情、友情、愛情、同志之情。
  • 一輪明月寄相思,用最美的詩詞,品味中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秋夜,明月高照,風平浪靜,或家人團圓,或月下獨酌。一輪明月,一方小桌,一壺好酒,怎能沒有幾首好詩。同一片月光,同一片大地,不同的詩詞,不同的意境。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前兩句大氣磅礴,千古名篇。不管你什麼時候品,依然拍案叫絕。寥寥幾個字,寫出了宏大的場面,這就是文字的魅力。寫出了動態的美,寫出了意境的美,張九齡原是大唐宰相,遭奸人陷害被罷免後,這首詩寫於那個時期。
  • 散文:天涯明月共此時,他鄉中秋寄相思
    孤獨總是和相思結伴而來,不是因為形單影隻而孤獨,而是因為心靈空寂而愁緒百回千轉。萬家團圓日,靜坐苦相思,故鄉明月邀同歸,我是他鄉相思人。小時候過中秋只知道月餅,奶奶家房梁上的籃子裡吊著許久的渴望,打著轉轉的口水垂涎欲滴,一塊月餅要分成四份,不偏不倚,分給每一個喊著奶奶的童音,那就是我最想念奶奶的斷片回憶
  • 十首中秋詩詞:詩詞說牽掛,明月送相思
    下面十首最美中秋詩詞,每一首都讓人怦然心動。人們都在望著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會落到誰的家?天下離人千千萬萬,隨著月光輕灑,落下了誰的思念?最有哲理的中秋詩詞《中秋夜》【唐】李嶠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裡外,不有雨兼風?
  • 明月寄相思 中秋警有情
    明月寄相思 中秋警有情 2020-10-0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輪明月寄鄉思,詩詞4首話中秋
    中秋佳節到來,總有萬千在外的遊子,不能與家人團圓,於是與千裡之外,以明月寄相思,達情意,祝願望,月缺盼月圓,古住今來人的情感都是一樣的。有一種美,叫花好月圓《水調歌頭》作者:宋代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明月千裡寄相思(中秋)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今夜,有無數人和我一樣,仰望著天空的那輪明月,把這首詩輕輕吟唱。寄託著自己的情懷和無限的遐思。自古千年一輪月。今夜的月亮,是天上人間的主角。「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遠方的遊子清淚兩行。遙望著天上的明月,思念著爹娘。今夜,它是一首歌。《明月千裡寄相思》此時此刻,只要這首歌響起,總會觸動你心裡最柔軟的地方。腦海一定會有一個人身影閃現。思念掠過心海,淚水默默流在心裡。
  • 中秋詩詞大串燒:千裡明月寄相思
    ,可寄一片相思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只用了最樸素的字眼,卻也最深情。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因為遭奸相李林甫誹謗,張九齡被罷相,遭貶荊州。李白一首詩寄過來,便是對好友無言的信任與支持。「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是李白對朋友的情意:不管你在什麼地方,我都會像這一輪明月一樣陪伴著你。
  • 中秋明月寄相思,蘇軾10字寫出最高境界,無人能出其右
    中秋將至,明月千裡寄相思。古詩詞中的相思,不局限在男女之間,也指親人友人、遊子與故鄉之間。這相思情,在中秋這個最為期待團圓的節日裡,達到頂峰。王國維《人間詞話》有講到人生的三重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最高境。
  • 10首最美中秋詩詞:一首詩詞說牽掛,一輪明月送相思
    下面十首最美中秋詩詞,一首詩詞說牽掛,一輪明月送相思。最有名的中秋詩詞《水調歌頭》【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明月千裡寄相思,中秋詩詞精選,你最喜歡哪一首
    又到中秋,又見月圓,且讓我們細細地品味人生的奧妙,感受生活的真諦。一任月光,如流水,綿綿潺潺……,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中秋節的詩詞佳句,讓我們以詩寄情,寄託相思。《水調歌頭》(宋)蘇東坡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中秋 | 千裡明月寄相思,舉杯遙望祝安康
    因此,在歷史上就有無數的文人騷客,為中秋寫下了許多著名的詩詞歌賦!下面邀您欣賞古詩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有時候,回首望去,淚水總是忍不住打溼了眼眸,不知不覺才發現已經在外漂泊了許多年,甚至記不清上一次全家團圓一起過中秋,是哪年哪月的事兒了。月圓千裡難歸鄉,中秋誰與共孤光?何人今日共明月,明月何時贈知音?
  • 「明月千裡寄相思」金博大中秋詩會完滿結束
    9月10日,大商集團鄭州新瑪特金博大店於金博大店內的ZOO COFFEE二樓舉辦了一場中秋詩會當天活動中,大家再一次共同領略了詩詞的魅力,感受到了詩歌的美妙。金博大相關負責人告訴東方今報記者,「又是一年中秋節,遠在他鄉的人們可能因為工作忙碌而無法與家人團聚,無法回家的他們因為未能歸家而又深深內疚。正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似乎只有那一首首思鄉的詩才能抒發大家內心對家鄉、家人的無限思念。
  • 明月何處寄相思——中秋夜想起我的母親
    明月何處寄相思——中秋夜想起我的母親作者/郭志標中秋夜,佇立庭院。一輪滿月,遙掛天際,舉頭凝望,甚為欣喜。相思寄明月,餘生不得見!起坐難入寐,思念漫無邊!!郭志標,教育工作者,中共黨員,單縣作家協會成員。
  • 闌幹風靜人盡望,明月千裡寄相思
    舉頭遙望,明月皎潔,我們一家人分吃月餅,品味美酒,耳聽音樂,欣賞美妙精彩的中秋晚會,暢享著美滿快樂幸福的生活。同時也帶著對故鄉,親人,對老朋友,老同學的深深思念......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思鄉的情緒如同刀在心頭亂割!
  • 杏緣村月餅:千裡傳真情 明月寄相思
    「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每逢中秋夜,皓月當空,或品餅賞月,或對月飲酒,合家團圓乃人生一大樂事。從古至今,月餅都是中秋節的送禮佳品,友人相互以月餅傳遞濃濃真情、在外拼搏的遊子以月餅表達穿越千裡的思鄉之情。
  • 「中秋月 家國夢」 開封市舉行2020年迎中秋作品音樂會
    舉杯邀明月,天涯寄深情。,助推文旅產業復甦振興,9月30日晚,「中秋月 家國夢」2020年開封市迎中秋作品音樂會在國家AAAAA級景區清明上河園成功舉行。家國夢」——2020年開封市迎中秋作品音樂會》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