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明月寄相思,用最美的詩詞,品味中秋

2020-10-04 浪花微微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秋夜,明月高照,風平浪靜,或家人團圓,或月下獨酌。一輪明月,一方小桌,一壺好酒,怎能沒有幾首好詩。同一片月光,同一片大地,不同的詩詞,不同的意境。讓我們跟著古詩詞,一起品味千年的情懷。

1 望月懷遠 唐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前兩句大氣磅礴,千古名篇。不管你什麼時候品,依然拍案叫絕。寥寥幾個字,寫出了宏大的場面,這就是文字的魅力。寫出了動態的美,寫出了意境的美,張九齡原是大唐宰相,遭奸人陷害被罷免後,這首詩寫於那個時期。

全文沒有一字抱怨,渾然天成,不露痕跡。從大氣磅礴,寫到孤獨感傷,滿腹心事,寓情於景。借景抒發,中年失意,仍心存希望。

也許還不是最壞的時候,至少我們還可以做個好夢。我當朝宰相張九齡不會輕易被打倒,在高位時鞠躬盡瘁,在低處時不哀怨墮落,世事難料,也許很快就有東山再起之時。

2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朗朗上口,流芳千古。隔著屏幕就能感受到大詩人蘇軾飄飄欲仙的豁達,皓月當空,登高望遠,遺世獨立。

明月是從什麼時候有的?這個問題就像我從哪裡來一樣,這是一個高深的哲學天文學問題,把詩上升到一個高度。

當年,蘇軾和弟弟蘇澈,同時考中進士,父親蘇洵的文章得到文壇大佬歐陽修的稱讚,父子三人同朝為官,名滿京都,何等風光。然而朝堂風雲變幻,福禍相依,因為和王安石政見不一,不支持變法,蘇軾和弟弟一路貶官流浪,人生起起伏伏,往事如煙,怎能不心生感慨。


高處不勝寒,五字意境深遠。想大展拳腳,匡扶社稷,又擔心鬥爭旋渦,波及家人。人生處處無奈,只好借詩抒發。


在抬頭看月亮的這個中秋夜,蘇軾借這首詩,想明白了。工作的事情暫時想不明白就先放一放,不應該去怨恨,人生走一步算一步,但願所有人家庭美滿。 樂觀的人即使一時失意,最終還是會灑脫豁達。強大的內心,讓他從滿腹惆悵到雲淡風輕,這就是蘇軾。


3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千古名句,想到月亮就會想到的一首詩。詩仙李白果然是非同凡響,豪放和失意結合的非常完美。對影成三人,月下的影子,杯中的影子,自己的影子,身處寂寞卻自得其樂。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最懂我的人,還是我自己。我一個人喝酒,我孤獨寂寞冷,但是我有月亮相伴,身影相陪,3人喝酒,我就是整條街最亮的仔,我何其瀟灑自在?豪放之中有著些許悲涼,這就是李白。

酒和月,是李白詩中的常客。月亮是李白的知己,是他的內心世界,每次和月亮對話,就是在和他的內心對話。飄逸浪漫,豪放大氣。後來有此意境的也只有蘇東坡的「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4 《月夜憶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戍鼓秋雁,滿目悽涼。戰事頻繁,民不聊生。杜甫的偉大在於,

別人在戰亂中逃亡,他能在戰亂中寫詩

別人奔走哭號,顛沛流離,他能把這亂世之中的悲苦,化成詩一字一字記錄下來,這是在逆境中的堅持,這是一個文人對生活的接納和反擊。有時候我們不能改變生活,但我們能決定我們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戰亂,內心還能從容平靜,這是一種偉大的內在。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看似平淡的敘述,朗朗上口,直擊心靈。每個戰亂下的人民,都思念故鄉,盼望和平。親人團聚,共話中秋,這是一種期盼,是苦難中的一絲美好的願望。


5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詩人張若虛,初唐詩人,在整個唐代寂寂無名。1000多年後的明朝萬曆年間,在選編唐詩時,這首《春江花月夜》才被學者發現,驚為天人,被讚譽為「孤篇壓全唐」。

學者聞一多曾評價這首詩「詩中之詩,頂峰上的頂峰,在他面前,一切讚嘆都是饒舌,幾乎都是褻瀆。」

這首詩裡,你讀得到花團錦簇,春意盎然, 天地清澈,萬象更新,場面宏大,字字珠璣。大海潮起潮落,綿延萬裡,人生起起伏伏,波瀾壯闊。


一個官場失意的文人,歷史上留下他的生平資料寥寥數語,我們無法探知他的詩裡如何擁有如此大的胸懷和境界,他心中有一輪明月,照耀著更為廣闊的天地和人生。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這大江岸邊,是誰先看見了第一縷月光?又是什麼時候有了第一縷月光照耀世人?這兩句充滿了哲理和智慧,人類看似偉大,在大自然面前,都如此渺小。時間沒有盡頭,宇宙沒有盡頭。一切如同詩人名字,若虛。


一輪明月寄相思,中秋之夜,你在哪裡,品著怎樣的月亮,有著怎樣的情懷?

相關焦點

  • 10首最美中秋詩詞:一首詩詞說牽掛,一輪明月送相思
    下面十首最美中秋詩詞,一首詩詞說牽掛,一輪明月送相思。最有名的中秋詩詞《水調歌頭》【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明月中秋寄相思
    真是:佳節共賞天上月,中秋團圓人間情。人生代代無窮盡,今月也曾照古人。「明月寄相思,家國總關情。」明淨圓潤爽亮皎潔就是中秋的月亮!中秋國慶重逢在今年,玉兔碧空舞,歡樂滿人間。每逢佳節倍思親,明月千裡寄深情。我願裁一片中秋月送給你,讓遠古的月光染指唐詩宋詞和邂逅中秋的記憶,由指縫間逶迤而來圓了孤寂,冷了思念。
  • 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6)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8年9月24日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試驗驗證中心電氣系統試驗技術室主管王偉在工作中(9月21日攝)。「雖然過節加班,但共有一輪明月。家人和我們有同樣的願望,就是國產大飛機翱翔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王偉說。 中秋,是千百年來,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溫暖期盼,但總有一些人無法與家人團聚,依然奮鬥在崗位上。中秋,是千裡萬裡,仰望同一輪明月,把無盡的相思,送給最親愛的人、最眷戀的家、最古老的國。
  • 中秋,一輪明月寄相思
    一輪明月寄相思文/邢桂珍我手捧五仁月餅仰望星空一輪圓月一個懸在夜空一個落在湖裡微風拂蕩泛起心海的漣漪我的相思掛在故鄉的樹梢上星星眨著眼述說那山,那水,那人飲一壺月光
  • 十首中秋詩詞:詩詞說牽掛,明月送相思
    下面十首最美中秋詩詞,每一首都讓人怦然心動。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中秋之夜,人人把酒問月,家家思念之時,李嶠卻提筆寫下這首詩:天上升起一輪明月,都說每個地方都是一樣的月色。哪裡知道遠在千裡之外,就沒有急風暴雨呢?
  • 明月千裡寄相思,中秋詩詞精選,你最喜歡哪一首
    又到中秋,又見月圓,且讓我們細細地品味人生的奧妙,感受生活的真諦。一任月光,如流水,綿綿潺潺……,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中秋節的詩詞佳句,讓我們以詩寄情,寄託相思。《水調歌頭》(宋)蘇東坡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網絡中國節·中秋】「明月千裡寄相思」
    時至中秋,丹桂沁脾、月餅甜香,遙望一輪明月,天下中華兒女共寄一份相思,團圓、團聚的企盼如醇釀的美酒在心中喚起無限的共鳴。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自古以來就代表著對家人團圓、團聚的無限期盼。每到中秋月更圓,人逢中秋更相思。
  • 闌幹風靜人盡望,明月千裡寄相思
    舉頭遙望,明月皎潔,我們一家人分吃月餅,品味美酒,耳聽音樂,欣賞美妙精彩的中秋晚會,暢享著美滿快樂幸福的生活。同時也帶著對故鄉,親人,對老朋友,老同學的深深思念......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思鄉的情緒如同刀在心頭亂割!
  • 中秋至,詩詞15首,一輪明月寄鄉思
    中秋至,詩詞15首,一輪明月寄鄉思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裡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 中秋詩詞大串燒:千裡明月寄相思
    但月圓容易人圓難,很多時候,我們牽掛的人,或許並不在身邊,幸好,還有一輪千古明月,可寄一片相思情。惆悵埋怨沒有用,既然無法改變眼前的境遇,那就欣然接受吧。於是萬千情緒化作一句簡短的祝福: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明月對蘇軾來說,是愁之所起:何事長向別時圓?為什麼偏要在人離別的時候圓呢?
  • 明月千裡寄相思(中秋)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今夜,有無數人和我一樣,仰望著天空的那輪明月,把這首詩輕輕吟唱。寄託著自己的情懷和無限的遐思。自古千年一輪月。今夜的月亮,是天上人間的主角。「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遠方的遊子清淚兩行。遙望著天上的明月,思念著爹娘。今夜,它是一首歌。《明月千裡寄相思》此時此刻,只要這首歌響起,總會觸動你心裡最柔軟的地方。腦海一定會有一個人身影閃現。思念掠過心海,淚水默默流在心裡。
  • 一輪明月寄鄉思,詩詞4首話中秋
    中秋佳節到來,總有萬千在外的遊子,不能與家人團圓,於是與千裡之外,以明月寄相思,達情意,祝願望,月缺盼月圓,古住今來人的情感都是一樣的。有一種美,叫花好月圓《水調歌頭》作者:宋代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 中秋明月寄相思,蘇軾10字寫出最高境界,無人能出其右
    中秋將至,明月千裡寄相思。古詩詞中的相思,不局限在男女之間,也指親人友人、遊子與故鄉之間。這相思情,在中秋這個最為期待團圓的節日裡,達到頂峰。王國維《人間詞話》有講到人生的三重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為最高境。
  • 明月何處寄相思——中秋夜想起我的母親
    明月何處寄相思——中秋夜想起我的母親作者/郭志標中秋夜,佇立庭院。一輪滿月,遙掛天際,舉頭凝望,甚為欣喜。相思寄明月,餘生不得見!起坐難入寐,思念漫無邊!!郭志標,教育工作者,中共黨員,單縣作家協會成員。
  • 明月千裡寄相思——夏紀舟
    萬家燈火輝映著皎皎明月,小小院落裡氤氳著人間煙火味,軒窗朱門間流淌著淡淡的桂花香,碧空如洗,滿天皓月星光;夜深似磐,一地皎潔清霜。遙望夜空,好風如水,明月似夢,一輪明月孤懸蒼穹。一輪晶瑩皎潔的月,讓多少歷盡了悲歡的人兒久別重逢,讓多少遠隔天涯的思婦遊子互寄相思,讓多少漂泊無依的靈魂尋到溫暖的慰藉。流淌著千年的光陰,在光陰裡繾綣了多少纏綿的故事,在歲月裡溫柔了多少漂泊的靈魂;無數的悲歡離合,無數的陰晴圓缺,無數的痴心眷念,隨著這一縷月光穿越了千年時空,照耀在歷史的河流裡,照耀在人世間的悲歡裡,照耀進孤單跋涉的靈魂裡。
  • 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題:明月寄相思 家國總關情——詩詞引出的中秋故事新華社記者許雪毅、肖豔、賈遠琨、劉紅霞中秋,是千百年來,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溫暖期盼,但總有一些人無法與家人團聚,依然奮鬥在崗位上。中秋,是千裡萬裡,仰望同一輪明月,把無盡的相思,送給最親愛的人、最眷戀的家、最古老的國。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讓我們吟唱著代代相傳的詩詞,走近他們……海外遊子: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千人中秋博餅!」
  • 明月寄相思,千裡送真情。祝你中秋節快樂
    一,明月寄相思,千裡送真情。祝你中秋節快樂。這個表情圖片在微信表情裡發送量居首,極受歡迎。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祝中秋節快樂。這是關於中秋節我最喜歡的一句詩詞。四,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六,一輪明月掛天邊,兩地中秋月同圓。
  • 一輪明月,千古相思,詩詞中最美的25個「明月」詩句
    「明月」是最美的詩詞意境,一輪明月可寄託思鄉之情,可傳遞千古相思,可傾訴心中無限愁緒。今天和大家讀一讀千百年來最美的25個「明月」詩句。——張若虛《春江花月夜》3、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陽關曲·中秋月》4、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散文:天涯明月共此時,他鄉中秋寄相思
    孤獨總是和相思結伴而來,不是因為形單影隻而孤獨,而是因為心靈空寂而愁緒百回千轉。萬家團圓日,靜坐苦相思,故鄉明月邀同歸,我是他鄉相思人。小時候過中秋只知道月餅,奶奶家房梁上的籃子裡吊著許久的渴望,打著轉轉的口水垂涎欲滴,一塊月餅要分成四份,不偏不倚,分給每一個喊著奶奶的童音,那就是我最想念奶奶的斷片回憶
  • 為何總是一輪明月寄相思
    每逢月圓之時,總是引遊人的相思之情,但為何不是星星,太陽或者是某一種植物,可偏是一輪月亮。外國人相思時,他們會想起來什麼,或者他們很少相思。詩中用興的手法,從望月聯想到意中女子的美麗,想起她的面容,想起她的身姿,想起她的體態,越思越憂,越憂越思……深沉的相思,美人的綽絕,月夜的優美,構成了動人情景,又別是一番詩情畫意了。 見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夜晚望見月亮,便能有一些心靈上的的觸動,什麼時候開始有這種觸動呢?已經難以從古籍上尋出一二,或許還要追溯到更加遙遠的時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