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從此奔大江——株洲創新河長制工作切實推動河湖之變

2020-12-16 湖南在線

經過不斷治理,湘江株洲段水質持續保持或優於Ⅱ類標準。(株洲市河長辦供圖)

李永亮 黃 萍

秋末初冬,山明水秀。中央、省級媒體記者集中到株洲採訪河長制工作,所到之處皆是養眼河景:一江碧水繞城北上,兩省同治「淥水」長流,江清河晏城鄉巨變……

曾經的汙染之城,一躍成為青山綠水典範之城,來訪者在驚嘆之餘疑問:改變從何而來?

株洲市副市長、市河長辦主任顧峰解釋說,近年來,該市在強力推進汙染防治工作的同時,持續做好「水文章」,以河之變推動城之變。特別是今年以來,以問題為導向,主動作為,勇於創新,走出了深化河長制工作的株洲路徑。

「五化」標準夯實治河之基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株洲在深入推進河湖治理中,聚焦基層,下移重心。

淥水由贛入湘,頭一站是醴陵市王仙鎮。11月5日,王仙鎮黨委書記文慶帶領鄉鎮河長辦的工作人員,按例對淥水支流店香河進行了巡查。

25.7公裡的店香河碧波蕩漾,並無異常。作為河長,文慶輕舒一口氣:「不管是淥水,還是支流,水質都持續向好,我們守好了淥水入湘第一道關。」

一年前,文慶的心態截然相反。因為未落實好河長制相關工作,淥水水質堪憂,王仙鎮曾被全市通報批評。

今年,株洲高標準提出,將淥水打造成省際樣板河。文慶和同事們著急,生怕「拖後腿」。

「只要按標準化建設,有了陣地,不怕搞不好。」株洲市河長辦的工作人員前來指導,給出「方子」。

設立專門的河長辦、專人專崗、掛圖上牆……有了獨立陣地,王仙鎮河長制工作有序有力推進。不久前,株洲市通報表彰,王仙鎮榜上有名。

碧水攻堅戰,主戰場在河湖,主陣地在鄉鎮、村和社區。

株洲有的放矢,下沉「武裝」,前移陣地,創新基層建設標準化、河長巡河履職規範化、河湖治理系統化、河湖管控長效化、社會監督多元化「五化」標準,大力推行基層河長制標準化建設。

「我們突出做到『六有』,即有機構、有人員、有場所、有制度、有經費、有設備;堅決落實『一辦兩長兩員』,即河長辦,官方河長、民間河長、河道警長,1到2名專職的護河員和河湖保潔員。」株洲市河長辦常務副主任劉湘元介紹。

今年上半年,株洲104個鄉鎮(街道辦),以及炎陵縣神農谷管理局、大院農場,茶陵縣利民辦事處,醴陵市長慶示範區,均進行了河長制工作標準化建設,8月下旬,株洲市河長辦對10個縣市區申請驗收的33個鄉鎮(街道)進行標準化建設驗收,全部合格。

立標準、定規矩,有如為每一條河流添增「貼身保鏢」。水利部、省河長辦對此給予高度肯定。

管護升級建立長效之策

9月27日,湘江株洲城區段江面上一個垂釣平臺被依法取締。該垂釣平臺以泡沫箱為底座,上由鐵皮搭建,不僅破壞湘江水環境,還影響湘江防洪、通航。株洲市河長辦接到投訴後,牽頭交通、環保、水利等部門,將垂釣平臺吊裝上岸,予以銷毀。

緊隨其後,株洲市以此次執法為契機,對湘江城區段進行了集中整治,共清理垂釣平臺、「水上小屋」12座。

河長制工作核心在於治河管河護河。今年,株洲深化改革,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形成了一系列常態化管護手段。

人機協同,全域監控。各級河長,尤其是基層河長按頻次、按要求按規程進行巡河。民間河長辦招募5000餘名民間河長和志願者,日夜緊盯全市400餘條河道。每個鄉鎮(街道)、村(社區)都配備了護河員和保潔員,每天不間斷保潔、不間斷巡查。與此同時,建成智慧河湖監管系統,市、縣級平臺間融合共享,啟用無人機巡河,實現巡河工作全覆蓋、無死角。

雷霆執法,靶向打擊。「4+1」聯合執法機制由湘江幹流向「一江兩水三水庫」延伸,今年共查處違法行為150餘起;每條河流(段)均配備一名河道警長;各縣市區河長辦都建立檢察院駐河長辦檢察聯絡室,形成河長辦與檢察機構常態化聯絡體系,完善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機制,從嚴從重打擊涉河違法行為。

多措並舉,落實落細。梳理一批河長制重點難點、短板弱項,建立年度重點任務清單,掛圖作戰,倒排工期,確保完成。對每項治理任務實行交辦制、臺帳制、銷號制、通報制,做到治理任務不落實不銷號。「一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定期調度河長制重點工作任務推進情況,並及時通報工作進展。

督查暗訪,問責有力。推行「1+4」督查考核機制。「1」即年終考核,「4」即每季度開展一次考核評比,一季一排名,對排名靠後的單位進行約談、通報。今年以來,共約談22人次,通報8次。

系統治理,齊抓共管。株洲建立起從發現、打擊、治理到問責的河湖管理機制,成功實現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有力、有效轉變。

「河長制+」實現景美人和

株洲河湖之變,正帶來新的可能。

洣水支流排上河從茶陵縣火田鎮臥龍村前流過。近兩年來,隨著河長制工作紮實推進,排上河面貌一新,臥龍村借力使力,發展水旅結合和特色休閒漂流項目,今年吸引10萬人次前來觀光旅遊。目前,因河而變的臥龍村成功打造「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特色旅遊地。

茶陵縣副縣長、河長辦主任楊定桃說,該縣結合每條河流實際情況,因河施策,打造示範河流,全面鋪開「河長制+旅遊」工作,有力推動了旅遊升溫。

北上160餘公裡,在株洲市蘆淞區,新蘆淞洗水工業園內,機器轟鳴,一條條衣褲經過洗水工藝,變得色澤鮮豔。

洗水,是製衣中一道工藝流程,因添加化學助劑而造成水汙染。作為中南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群,蘆淞曾聚集50餘家洗水企業,由於監管失控,洗水汙水直排湘江。

為改變這一面貌,蘆淞區啟動對洗水業的整治,建成了全省唯一的洗水工業園。蘆淞區政協副主席、區水利局局長徐治江介紹,目前,經過洗水工藝後的汙水經過集中處理後,排放達到國家汙水處理以及A標,中水回用率50%以上。

洗水業規範管理後,原來的「黑產業」變成「綠產業」,洗水企業安心經營,抱團做大。目前,蘆淞僅女褲加工廠就超過1000家。鵬輝洗漂公司董事長陳志鵬說:「以往都是走量,現在走質量、重品質,我們將通過打造品牌來做大做強。」

茶陵縣「河長制+旅遊」,蘆淞區「河長制+產業」讓株洲市河長辦看到,做深河長制工作將帶來無限可能,於是提出「提基礎、攻重點、創特色」加以引導。

一石激起千層浪。緊隨其後,石峰區「河長制+網格化」、荷塘區「河長制+人居環境」、天元區「河長制+公益訴訟」等典型做法相繼推出,具有株洲特色的一縣一特色「河長制+」漸成亮點,引發廣泛關注。

基礎越築越牢,管護越理越順,「河長制+」花開兩岸,株洲河長制工作贏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淥水省際樣板河按計劃穩步推進。今年1—10月,淥江水質均達到II類標準,湘江株洲段、洣水水質持續保持或優於Ⅱ類標準,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清水入江,一個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株洲揚帆向前!

相關焦點

  • 一泓清水潤沃野 ——烏審旗無定河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綜述
    原標題:一泓清水潤沃野 ——烏審旗無定河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綜述   悠悠無定,因河而名。薩拉烏蘇,緣水而靈。  活水潤澤,草木青蔥。
  • 成都全力推動河長制各項工作深入開展讓蓉城水更清 河更暢 湖更美
    2017年以來,成都深入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期治水思路,堅決貫徹全面推行河長制各項決策部署,建立健全河長制工作體制機制,夯實基礎,久久為功,奮力推動河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河湖水質創下了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 通川區:全面落實「河長制」,著力推動「河長治」
    年初印發了《2020年通川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要點》,並先後召開6次河長制工作推進會、3次專題會進行系統安排部署,明確16項具體任務,各級「河長」按照「四張清單」逐條細化、推動落實。三是完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工作例會、信息共享、河長巡河、聯絡員工作、督導檢查和考核驗收「六項」制度,各級河長定期開展巡河活動,保持頻率不減、力度不降,區、鄉、村河(庫)長累計巡河巡庫9000餘次、發現問題108個,切實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 《求是》發表鄂竟平署名文章: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河湖生態新格局
    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是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 推行河長制 湖北在行動
    趙金河: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我國水治理體制和生態環境制度的重要創新,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當前我國新老水問題交織,河湖水域萎縮、水體質量下降、生態功能退化等,特別是一些地方對河湖重開發輕保護,侵佔河道、圍墾湖泊、超標排汙、非法採砂等現象時有發生,河湖不堪重負。
  • 省農業農村廳到周口市開展河長制省級考核工作
    15日、16日,省農業農村廳副廳級領導幹部周辰良帶隊到周口市開展河長制省級考核工作,考核組採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座談交流、現場核實等方式,對周口市河長制工作落實情況全面考核。副市長馬劍平參加調研。
  • 工作總結範文:河長制工作總結範文5篇
    一是把握新時代新要求,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強化工作措施,持續推動河長制工作取得實效。二是補齊水利短板,集中攻堅重點水利工程建設。要加快重點民生水利工程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建設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抓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好防汛抗旱提升工程。三是落實水利行業強監管,推動興水管水能力現代化,做好督查工作,全面提升我縣治理能力。四是壓實責任、強化問責追責、加大宣傳力度,確保我縣河長制工作取得實效。
  • 珠海市舉辦2020年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培訓班
    為全面推進我市河長制工作落地見效,加強碧道規劃建設和河湖警長制的政策宣講,幫助河湖長掌握下階段工作重點任務和考核標準要求,學習標準化流程以提高長履職能力,進一步提高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對河長制工作的管理水平,12月4日,市河長制辦公室在市水務局6樓會議室舉辦
  • 我縣縱深推進河長制工作 精心呵護贛江源頭一泓清水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打造「全國知名生態休閒養生旅遊目的地」的目標,深入實施河長制,以推動項目為動力推進琴江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助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痛定思痛,我縣開展專項治理,全面提升全域水環境,重點對全縣圩鎮和中心村生活汙水處理,河道非法採砂、「散亂汙」企業進行專項行動,全縣11個鄉鎮均配備1名縣級河長,同時聘請13名民間河長、6名企業河長開展河湖保護、巡查和監督活動,參與治水的全過程,引導全民自覺參與和支持河長制工作,凝聚起了全民力量。
  • 綠色嬗變典範城——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四
    與此同時,一系列與之相關的訊息也被迅即挖掘出來:今年1至10月,株洲市區空氣優良率91.5%,PM_2.5、PM_10濃度改善率雙雙排名全省第二;2013年至今,株洲空氣品質全國排名上升100餘位,成為全國空氣品質變化最大、變好最快的地區……望著滿眼的「株洲藍」,株洲人的心裡充滿了欣慰和自豪。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基層治理的湖南株洲「清水塘樣本」
    還百姓碧水藍天,讓產業轉型升級,湖南株洲舉全市之力完成清水塘老工業基地搬遷改造,以「傷筋動骨」換來了產業「脫胎換骨」。但,很快又面臨另一個巨大課題:261家企業搬遷關停退出後,3萬多名企業職工和3萬多徵遷安置居民如何妥善安置?湖南株洲迎難而上,全力破題。
  • 河長制是什麼意思?全面推行河長制8個亮點盤點
    什麼是「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汙染治理。「河長制」是從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保問責制所衍生出來的水汙染治理制度,目的是為了保證河流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河清水潔、岸綠魚遊的良好生態環境。
  • 貴州:五級「河長制」推動「河長治」
    以河長制為抓手,統籌推進白甫河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系統治理。數據顯示,2019年,畢節市、縣兩級河長累計巡河863次,累計召開總河長會議17次,累計整改河湖「四亂」問題139處,整改銷號水利部暗訪發現問題22處……2019年畢節市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國控、省控斷面地表水優良比例100%。
  • 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推動仁化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12月17日,我縣召開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傳達學習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高質量建設萬裡碧道的意見》,總結今年我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情況
  • 白馬鎮:河長制「屋場會」 激發治理新活力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譚紅娟 劉超明)「自從有了『河長制』,河道乾淨整潔,兩邊沒有枯枝雜草,河面再也看不到垃圾,我們這條河又變清澈敞亮了。」12月11日上午,漣源市白馬鎮文明實踐河長制「屋場會」微宣講走進牛角山村。現場,村民你一言我一語,氣氛融洽、熱鬧非凡。
  • ...牢記使命守正創新—2018株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亮點集萃
    加強官方政務平臺建設,推動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制度化常態化,解疑釋惑,疏導情緒。掌握溝通技巧,注意團結廣大自媒體和知名網友,為推動工作開展、維護株洲形象發揮積極作用。先後組織道路停車管理改革和「兩車」防盜登記網友座談會,以及「激揚網事 奮進株洲」網友體驗日活動,凝聚網上共識。  把強基礎作為輿情應對的必修課。
  • 推進河長制,守護郴州碧水清波
    這些河湖及與之相關的責任落到2區、8縣、1市頭上,顯然不是一個輕鬆的事兒。5月23-25日,水利部與生態環境部派出第三方評估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到郴州市開展河長制全面總結評估工作時,對郴州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 山東省省級河長制部門聯動工作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部門間的聯繫溝通和協調配合,有效推動河長制各項工作,按照《山東省全面實行河長制工作方案》關於「建立部門聯動制度」的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制度。
  • 經濟日報:全面推行河長制 怎麼看,怎麼幹
    今年的宣傳主題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長制」。從去年底《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出臺,到今年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河長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  從江蘇無錫藍藻暴發後開始探索的河長制,經過近10年的摸索創新,已在許多地方開花結果。實踐證明,河長制是新形勢下切實可行、有力有效的河湖管理模式。
  • 王國生在全省河長制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 守河有責 護河擔責 治...
    王國生指出,要切實深化對全面推行河長制重要性的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並多次就河湖管理保護髮表重要論述,指出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環境之危、民族存續之危,強調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黨中央全面推行河長制,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戰略,也為我們在新的起點上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