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機器人和智能垃圾桶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2020-12-20 騰訊網

一、環境分析

1. 國家法規政策分析

自2016年起,國家政策層面上漸漸重視起垃圾分類系統建設,以此來破解「垃圾圍城及混合收集」困境,並在這期間制定了2019-2025年各個階段的發展目標: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從46個重點城市向全國300餘個地級以上城市推進。

而這些發展目標將推動我國生活垃圾集運、分類、回收處理等專業設備的需求,從而給垃圾分類處理設備相關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我國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方面尚沒有足夠的經驗,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和有效需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相關行業的爆發式增長較難出現。但長遠來看,垃圾分類處理設備的空間廣闊,相關企業將迎來逐步發展的機會。

2. 基於垃圾處理產業鏈的市場機會分析

3.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及前景

智能垃圾桶,不僅能夠讓垃圾分類,而且對於垃圾的清理會更合適。據相關市場調查的數據顯示,國內一個100萬人口的城市,垃圾桶銷量在10萬個左右,市值不低於1000萬元;

以上數據顯示,其市場潛力巨大,垃圾桶是每個家庭都需要購買的,現在科技的發展,讓垃圾桶也在趨於智能化,越來越多的家庭會嘗試購買智能分類垃圾桶;

目前公共場所(機場、火車站)對垃圾桶的管理還處於非智能狀態,清潔工人的每天花費大量精力去清理,而管理起來也是很麻煩,隨著政策的推廣,垃圾分類機器人必將應運而生。

二、行業競爭力分析

1. 現狀分析---全球10大智能垃圾桶品牌及功能

智能垃圾桶目前的智能,無論是外形還是功能,智能垃圾桶依然是個桶,它的智能在於在原有的設計基礎上增加了感應/語音開啟、密封、自動打包、自動換袋功能,距離真正的智能分類垃圾桶還有很大的技術壁壘。

2. 智能垃圾分類設施及應用場景設想

垃圾分類本質上是件對社會和環境利好的事情,可是,嚴苛的分類標準和條例卻讓大家叫苦不迭,由於人為處理較為複雜、意識和習慣未形成,「垃圾分類難」深深困擾著大眾。

人工智慧這幾年發展迅速,能不能通過機器視覺+AI技術來解決垃圾分類難題?

a 智能分類垃圾桶---應用在家庭/酒店或公共場所(如辦公室、會議室、社區、機場、火車站等)

b 垃圾分類機器人---應用在公共場所(如社區、機場、火車站等)代替人工

3. 智能垃圾分類設施競爭力分析

「垃圾桶」作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審美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更加注重它的美觀和實用性,而產品也向著「小巧」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扔進去自己分類,這樣的智能垃圾桶離我們還有多遠?

三、優劣勢分析

優勢(S)

S1.集團內具有較大的應用場所,如辦公區、會議室、社區、醫院、商場、住宅等;

S2.民營企業機制靈活,決策迅速,市場適應力強;

劣勢(W)

W1.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缺乏,需要招聘;

W2.新興業務,品牌影響力有待提升;

W3.需建立新業務管理團隊。

機會(O)

O1.隨著國家政策法規的強制執行, 剛性需求增加;

O2.新業務屬於市場空白領域, 與競爭對手處在同一起跑線,勝出的機會較大;

威脅(T)

T1.與傳統的智能垃圾桶生產企業相 比,進入該領域較晚,市場主動權不易控制;

T2.新興領域,相關企業都爭相進入,市場競爭加劇;

T3.新興領域,突破技術壁壘需要3~5年時間,運營過程中存在只投入、無產出風險;

四、結論:3~5年後隨著智能分類垃圾桶的技術成熟,將相關技術拓展至垃圾分類機器人領域。

相關焦點

  • 可以自動分類垃圾的智能垃圾桶來了 價格很感人
    實際上,真的有人研發出了能自動分類垃圾的機器人。一家叫做 CleanRobotics 美國初創公司,就開發了一款智能垃圾桶 Transhbot。從外觀上看, Transhbot 和一般的垃圾桶沒什麼區別,不過是多了一個顯示屏,但內置攝像頭、傳感器、金屬探測器和馬達等,只要檢測到有人靠近,就會自動打開蓋子。
  • 智能垃圾分類掃地機器人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現代城市生活中日常產生的垃圾量持續增加。為了保護環境,需要對這些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特別是其中的可回收垃圾可以變廢為寶。 但是現在的家用掃地機器人都沒有垃圾分類功能,造成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起,增加了垃圾回收利用的難度。
  • 智能垃圾桶:讓垃圾分類投放有錢收
    在移動網際網路融入生活方方面面之際,如何以更智能的手段發動群眾參與垃圾分類和減量, 讓《垃圾強制分類制度方案》實實在在落地?近日,深圳市羅湖區部分小區啟用一組智能垃圾桶,手機掃一掃就能進行垃圾分類投放,紙箱、廢紙即時兌換成低碳幣,低碳幣可以提現也可以在配套的終端或線上消費,便捷操作和有效激勵大大提升了居民垃圾分類投放積極性,受到大家普遍歡迎。圖為社區居民體驗社區智能垃圾回收房。
  • 「雲享湖州」安吉垃圾分類智慧機器人「小睿」上崗
    「小睿小睿,紙盒是什麼垃圾?」近日,在安吉縣山水華庭南門垃圾投放點,幾名兒童圍著一臺機器人好奇地打量著,並且按照提示,大聲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很快,柔和的聲音響起:「紙盒是可回收物,建議投入藍色垃圾桶。」一聽有反應,孩子們又興奮地提了幾個問題,一一得到「小睿」的回應。
  • 自動分類垃圾桶亮相機器人大會,0.2秒識別出垃圾種類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於昨日在位於亦莊的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今日(8月21)在工業機器人展區,一款自動分類垃圾桶吸引了觀眾的目光。目前,不少城市正在推進垃圾分類。如果在街道上,人們分類意識不強,這款聰明的垃圾桶可以通過識別技術,協助進行「分類」。
  •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展會受追捧,專治「這到底是什麼垃圾」
    「幹垃圾、溼垃圾,這到底是什麼垃圾,只要你說出來,經過語音識別,垃圾就會自動投入到相應的區域內……」「哇,這也太棒了吧!」11月22日,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群小學生充滿好奇地圍在寶雞文理學院展臺前,認真聽取大學生韋文斌對智能語音分類垃圾桶的介紹,大家時不時發出讚嘆聲。
  • 調查|「助推手」還是「攔路虎」,垃圾分類智能垃圾桶的B面效應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長沙在進行垃圾分類過程中,除使用傳統垃圾桶外,在高新區、雨花區、天心區部分小區使用的是智能垃圾桶。而位於尖山社區的瀟湘奧林匹克花園小區是長沙市高新區智能垃圾桶試點的小區之一。「從瀟湘奧林匹克花園小區進行垃圾分類開始,小區裡就裝上了智能垃圾箱,有的兩個一組,有的四個一組,需要先註冊,每次投放都需要先掃碼。」
  • 家庭智能分類垃圾桶設計
    垃圾的分類回收可有效的推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該款智能分類垃圾桶應用於家庭垃圾的初分類,減少因為垃圾分類而產生多個垃圾桶的情況,內置掃描裝置感應晶片,通過法分析垃圾本身成分而進行對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粗分類。省去人為區分垃圾的過程。
  • 智能垃圾桶進小區:刷卡扔垃圾,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新安裝的垃圾桶引起居民們的好奇,原來,新垃圾桶很智能,不但有刷卡裝置、智能蓋子、稱重系統和封閉措施,甚至還可以用垃圾分類獲得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智能垃圾桶到底有多智能?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現場一探究竟。
  • 率先推出家用語音智能分類垃圾桶
    ■「加一點」技術創新 垃圾桶變身「網紅」產品 智能語音互動、精準紅外感應、一桶三區、人性化換袋……滿滿的科技感,簡約質感的設計,在我們眼前的這款語音智能分類垃圾桶,打破了很多人對垃圾桶的傳統印象。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廣垃圾分類,上海等城市已率先開始實施垃圾分類。但垃圾怎麼分類,成為不少市民頭疼的問題。
  • 大學生設計智能裝置自動分類垃圾桶
    工技大垃圾分類機器人發布  易拉罐、牙膏皮、燈泡、電池……對於很多有心踐行綠色生活的人來說,準確地對各式各樣的垃圾進行分類,是一件頗有「技術含量」的事。不過,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學院大學生自主設計的一款「自動分類垃圾桶」,能讓垃圾乖乖地「各就各位」。
  • 新聞調查|垃圾要分類,那分類垃圾桶準備好了嗎
    在垃圾分類實施中,垃圾桶必不可少。記者前往多個小區調查,探尋分類垃圾桶的設置和使用效果,探討該如何讓其發揮更大作用,讓垃圾分類真真切切地進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聽講座說垃圾分類有四種分法,對應四種顏色的桶,可是我們小區裡只能找到綠的和灰的兩種桶,怎麼辦?真有點懵!」東四環附近的芳菁苑小區,道路旁擺放著廚餘垃圾和其它垃圾兩類垃圾桶。一名居民表示,垃圾分類投放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如果不同社區的方法不同,不易讓居民養成習慣,也會讓居民對多變的分類方法失去興趣和信心,出現不願分類的情況。
  • 小學生發明智能垃圾桶,解決「是什麼垃圾」難題 周五下午茶
    (量子位)七名小學生發明「智能垃圾桶」,解決垃圾分類難題最近很多人都在「同情」上海人,因為上海從本月起執行嚴格的垃圾分類,但是不同的垃圾究竟該扔在哪裡,真是傻傻分不清楚。其實,早在2016年,這個讓無數大人頭痛不已的問題,就已經被七位三年級的小學生解決了。
  • 數據解讀:垃圾分類政策的傳播特徵和輿論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物質消費水平大幅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迅速增長,環境壓力日益顯著,已經成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可以有效改善城鄉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提高城鄉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 智能垃圾分類收集箱分類有哪些?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智能垃圾收集箱也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垃圾桶是每個場所每個區域都需要用的物品,關於垃圾桶,你了解多少?其實智能垃圾收集箱現已被發明出來而且現已開端遍及了。目前市面上銷售的一般都是帶蓋垃圾桶,開蓋時均需採用手動或腳踩方式實現,既不衛生又不方便。在一些公共場合,雖然到處都有垃圾桶,但由於陳舊無新意,許多垃圾仍然沒有丟進桶內,導致遍地狼藉、臭氣衝天,嚴重汙染環境。智能垃圾收集箱打開「新大門」,很多朋友都問智能垃圾收集箱品牌有哪些?
  • 智慧機器人亮相錢江新城!能自主巡邏還會垃圾分類~
    「環衛工人資源日益稀缺,我們通過引入垃圾分類機器人,可解放部分環衛工人雙手,投入到縫隙、溝渠等技術很難覆蓋的領域,推動城市垃圾分類精細化。」江幹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往下看~智能識別,精準分揀垃圾分類是機器人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對攝像頭採集到的視頻流進行分析,機器人能夠在巡邏過程中自主識別垃圾種類。
  • 上遊•文薈丨垃圾分類也有趣 · 發明 | 百變垃圾分類,創意小...
    01來自合肥工業大學的大二學生崔翔赫與團隊發明了一款家用智能分類垃圾桶。02花都區駿威小學三個小學生發明的智能垃圾分類機器人。市面上的智能垃圾桶存在兩個主要問題1、單桶設計,所有垃圾都丟到一個桶裡,不能實現垃圾分類,如果進行垃圾分類,必須買三個桶。
  • 家用垃圾桶和戶外分類垃圾桶的區別
    戶外環衛垃圾桶大多採用120L垃圾桶或者240L垃圾桶的大型垃圾桶,家用一般採用20升垃圾桶/40升垃圾桶/60升垃圾桶的小型垃圾桶;2、垃圾分類不同:戶外環衛垃圾桶要求採用四色分類垃圾桶,即: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家用分類垃圾桶只需要做到乾濕分類即可,即: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 垃圾分類成難題,各大企業紛紛入局,看它如何破解?
    如Rubicon Global公司在全方位服務的垃圾廢物管理和回收解決方案中融入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以增強人類的洞察力,改善垃圾處理的過程;清潔機器人公司(CleanRobotics)研發的「垃圾機器人」(TrashBot robot)是世界上首個智能垃圾機器人,它能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從垃圾填埋場的垃圾中篩選出可回收物。
  • 垃圾分類進入家庭 蚌埠部分試點小區居民將獲得免費分類垃圾桶
    居民領取免費垃圾桶。據蚌埠淮河晨刊消息,近日,淮上區鳳凰城小區500多戶居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免費領取兩個分類垃圾桶「小綠桶」和「小灰桶」,和平時垃圾桶不同的是,專門負責廚餘垃圾的「小綠桶」內含有晶片,通過智能識別記錄,讓每戶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