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享湖州」安吉垃圾分類智慧機器人「小睿」上崗

2020-12-12 抽屜視頻

「小睿小睿,紙盒是什麼垃圾?」近日,在安吉縣山水華庭南門垃圾投放點,幾名兒童圍著一臺機器人好奇地打量著,並且按照提示,大聲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很快,柔和的聲音響起:「紙盒是可回收物,建議投入藍色垃圾桶。」一聽有反應,孩子們又興奮地提了幾個問題,一一得到「小睿」的回應。

「小睿」是新上崗的垃圾分類智慧機器人。「她」擁有「眼睛」、「嘴巴」和「大腦」,具備高清監控、智能語音、行為識別等功能,是安吉首次在桶邊督導領域嘗試運用機器人技術。「我們希望通過『小睿』,既能解放督導員,又能幫助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昌碩街道工作人員胡鵬說。

據研發「小睿」的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小睿」誕生於去年上海實施的「最嚴」垃圾分類行動。此後,全國各地加速實施垃圾分類,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成本管理下的長效維持卻十分困難,一旦鬆懈又將反彈。究其原因,在於監管執行難、運營成本高、教育成效低。「我們基於科技+管理理念,自主創新開發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智慧機器人產品,可替代督導阿姨或是宣傳志願者,能夠24小時全天候在垃圾投放點進行監督、管理與教育。」該工作人員說。

「小睿」是會說話的垃圾分類「百科全書」。「她」能智能應答垃圾分類問題,宣傳垃圾分類政策規範,並且擁有海量垃圾分類資料庫和自我學習功能,未來將不斷更新擴容。

「小睿」也是會管理的「督導阿姨」。「小睿」通過高清攝像與後臺AI視頻算法,可對投放點的設施規範性、環境整潔度、設備運行狀態等實時監測,如出現異常將通過平臺自動報送提醒處理。「比如說垃圾桶異常擺放、傾倒或缺失,垃圾袋置於桶外、環境雜亂、投放區域被佔道等異常狀態均能識別並拍攝取證。」胡鵬說。

此外,「小睿」還能語音播報垃圾分類知識和政策,在夜間通過人體感應提供照明,對投放數據進行採集並精細化分析等。「目前只投放了一臺『小睿』,根據使用情況,我們再考慮後續是否繼續投放。」胡鵬說。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智能垃圾分類掃地機器人
    針對這一問題,來自北京市八一學校的陳世霖、周文韜、崔藝冰同學設計了自動垃圾分類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利用攝像頭進行自動分類,將垃圾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類,建造的實驗模型分類達到了88%的正確率,表明想法可行。
  • 垃圾分類機器人和智能垃圾桶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方面尚沒有足夠的經驗,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和有效需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相關行業的爆發式增長較難出現。但長遠來看,垃圾分類處理設備的空間廣闊,相關企業將迎來逐步發展的機會。2. 基於垃圾處理產業鏈的市場機會分析3.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及前景智能垃圾桶,不僅能夠讓垃圾分類,而且對於垃圾的清理會更合適。
  • 智慧機器人亮相錢江新城!能自主巡邏還會垃圾分類~
    「我是201號智能視覺環衛機器人,請自覺保持環境衛生,不能亂扔垃圾哦!」最近,如果你走在錢江新城新業路人行道上,也許會遇到這樣一位特殊的「環衛工」,它是誰?「環衛工人資源日益稀缺,我們通過引入垃圾分類機器人,可解放部分環衛工人雙手,投入到縫隙、溝渠等技術很難覆蓋的領域,推動城市垃圾分類精細化。」江幹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 「AI糾察」上崗 崑山開發區用科技監管垃圾分類
    原標題:「AI糾察」上崗,崑山開發區用科技監管垃圾分類   有人在非投放時間段投放垃圾怎麼辦?農田區域違規焚燒處理垃圾如何取證?
  • 智能分類垃圾桶機器人展會受追捧,專治「這到底是什麼垃圾」
    寶雞新聞網訊(記者 羅君)第三屆中國(寶雞)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製造展覽會正在寶雞會展中心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現場不僅有一個個高大威猛的工業機器人,還有一個個設計精巧、應用於日常生活的小型機器人,讓人愛不釋手。
  • 湖州社會資本參與垃圾精準分類
    這是自去年11月啟用「智能環保屋」垃圾分類系統後,湖州市吳興區龍泉街道駿明國際小區內的一幕。  為破解垃圾分類難題,去年以來,湖州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運營,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目前,該市已引進美欣達、南京志達等多家環保企業在中心城區開展示範性試點。  「時尚、乾淨、方便。」對於小區裡這個佔地約10平方米、高約2米的玻璃環保屋,居民許彩鳳這樣誇讚。
  • 上海人的福音:人工智慧垃圾分類箱可識別垃圾並分類
    8月31日,第二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一款智能分類垃圾箱引人關注。7月1日起上海市施行「最嚴垃圾分類」,混合投放將對個人將處罰款。智能分類垃圾箱通過AI技術與雲端的數據對比圖像,實現自動分類並投放。也有人認為,既然有科技了就應該讓機器來分類啊,機器本來就是為人類服務的,相信以後根本就不需要在家扔垃圾的時候就分類了,直接一包垃圾扔進垃圾箱,垃圾箱再自己分類才是未來急需的科技。
  • 雲享科學|雲端科學課十一期:給垃圾找個家
    2019年11月27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16次會議表決通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決定,對生活垃圾分類提出更高要求,並於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 AI智能服務機器人「小豹」湘江新區「上崗」
    這臺大眼睛、方腦袋的機器人叫做「小豹」,可以為來訪湘江集團大廈的客戶提供諮詢接待、引領等一系列貼心的服務體驗。除了提供接待和諮詢服務外,「小豹」還能引導客戶前往目的地。紅網時刻3月14日訊(記者 王娟娟 通訊員 鄧淑瓊)「嗨,我叫小豹,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一陣親近的聲音傳入耳畔,原來是湘江集團大廈的「新員工」——由獵豹移動公司研發的全球首款五星級服務機器人「小豹」在湖南湘江新區正式「上崗」。
  • ...不見了,垃圾回收卻「響噹噹」 記者在湖州體驗可回收物處理新模式
    變化源於今年5月的一項創新工作——通過政企合作,湖州將曾經走街串巷的「鐺鐺師傅」收編,並在中心城市建設28座固定式回收服務站點,通過「固定站點+移動回收」「線上預約+線下即收」的雙軌道模式,實現了可回收物全品類應收盡收。  目前,湖州市已收編「鐺鐺師傅」80餘名,日均處理可回收垃圾120噸。近日,我跟著變身垃圾回收專員的「鐺鐺師傅」,體驗他們工作的變化。
  • 上遊•文薈丨垃圾分類也有趣 · 發明 | 百變垃圾分類,創意小...
    答案:都是其他垃圾噢!我太難了,每次垃圾分類都要苦苦糾結了一番。不過不用擔心,百變垃圾分類,創意小發明上場,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這些有意思的小發明,以後終於不用為扔垃圾發愁了!02花都區駿威小學三個小學生發明的智能垃圾分類機器人。
  • 餓了麼推出外賣機器人,餐飲O2O企業的「智能物流」戰略
    國內首個外賣機器人今天(10月9日),餓了麼聯合上海萬科共同推出了外賣機器人項目——萬小餓,該項目落地上海虹橋萬科中心,用機器人為樓內的白領們提供送餐服務。從外觀上看,「萬小餓」是由一個能夠自主移動的機器人底盤加上三層儲物機體組成,最大支持載重80KG,可同時配送三單外賣,續航時間八小時,電量耗盡之後能夠自主返航進行充電。
  • 廢品換錢只要掃一掃 智能「小黃人」助力垃圾分類
    【連網】金屬、玻璃、廢紙、塑料,只要是可回收物,就能通過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分類回收,然後自動稱重返現。在新海街道多個小區,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已經上崗。居民只要拿出手機對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上面的二維碼掃一掃,就能自助將自家的廢品轉換成積分進而兌現。
  • 房山區長陽鎮碧桂園北區社區智能設備「上崗」 推進垃圾分類
    「阿姨,咱們這個新垃圾箱是智能的,我給您演示一下。」社區保潔人員邊說邊來到垃圾箱旁邊,這時垃圾箱的箱門自動緩緩打開,保潔人員一邊將垃圾放入箱中,一邊告訴居民使用當中的注意事項。
  •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垃圾分類」科普小知識來了,你get了嗎
    【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垃圾分類」科普小知識來了,你get了嗎 2020-08-12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可以自動分類垃圾的智能垃圾桶來了 價格很感人
    來源:愛範兒去年開始,中國多個城市開始推行垃圾分類,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逼瘋』了不少人,幹垃圾溼垃圾傻傻分不清楚,如果垃圾桶自己會分類垃圾那該多好啊。實際上,真的有人研發出了能自動分類垃圾的機器人。一家叫做 CleanRobotics 美國初創公司,就開發了一款智能垃圾桶 Transhbot。從外觀上看, Transhbot 和一般的垃圾桶沒什麼區別,不過是多了一個顯示屏,但內置攝像頭、傳感器、金屬探測器和馬達等,只要檢測到有人靠近,就會自動打開蓋子。
  • 「垃圾分類小黑板」他山之石:一起來看,這個垃圾分類示範區有哪些...
    如今垃圾分類已成為一種新風尚各個城市都在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工作本周【垃圾分類小黑板】帶領大家一起看看示範小區均實行定點定時收集、收運,三個小區均設有1個垃圾收集房、1個智能分類箱以及1個分類亭棚。每500戶1個垃圾亭棚在投放時間中設置易腐垃圾與其他垃圾的收集桶,同時有指導員現場指導正確投放。垃圾收集屋中設有水電設施,在生活垃圾投放時間內也有指導員現場指導,投放完成後居民還可以清洗雙手消毒殺菌。
  • 福清將建近千座垃圾分類屋亭 福州首座5G智能垃圾分類屋成為小區...
    福清江陰鎮的小學生通過實物操作掌握垃圾分類。福州新聞網1月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通訊員 王佳玲 文/攝)4日,記者從福清市生活垃圾分類辦獲悉,福清市正推進996座(含提升改造)垃圾分類屋(亭)建設。
  • 湖州安吉:天荒坪鎮銀坑村創新舉措推進垃圾精準分類
    銀坑村村委主任李為民介紹說,村裡在氛圍營造方面,不斷創新宣傳舉措,以「傳統+新媒體」結合的方式,利用戶主微信群發布「垃圾精準分類教育小視頻」及農民信箱等多種形式宣傳;挨家挨戶向村民全覆蓋發放垃圾分類倡議書、《垃圾分類》小冊子;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充分利用黨員大會、群眾代表大會,以及編唱順口溜等形式告知村民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分類實施辦法,讓垃圾精準分類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