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睿小睿,紙盒是什麼垃圾?」近日,在安吉縣山水華庭南門垃圾投放點,幾名兒童圍著一臺機器人好奇地打量著,並且按照提示,大聲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很快,柔和的聲音響起:「紙盒是可回收物,建議投入藍色垃圾桶。」一聽有反應,孩子們又興奮地提了幾個問題,一一得到「小睿」的回應。
「小睿」是新上崗的垃圾分類智慧機器人。「她」擁有「眼睛」、「嘴巴」和「大腦」,具備高清監控、智能語音、行為識別等功能,是安吉首次在桶邊督導領域嘗試運用機器人技術。「我們希望通過『小睿』,既能解放督導員,又能幫助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昌碩街道工作人員胡鵬說。
據研發「小睿」的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小睿」誕生於去年上海實施的「最嚴」垃圾分類行動。此後,全國各地加速實施垃圾分類,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成本管理下的長效維持卻十分困難,一旦鬆懈又將反彈。究其原因,在於監管執行難、運營成本高、教育成效低。「我們基於科技+管理理念,自主創新開發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智慧機器人產品,可替代督導阿姨或是宣傳志願者,能夠24小時全天候在垃圾投放點進行監督、管理與教育。」該工作人員說。
「小睿」是會說話的垃圾分類「百科全書」。「她」能智能應答垃圾分類問題,宣傳垃圾分類政策規範,並且擁有海量垃圾分類資料庫和自我學習功能,未來將不斷更新擴容。
「小睿」也是會管理的「督導阿姨」。「小睿」通過高清攝像與後臺AI視頻算法,可對投放點的設施規範性、環境整潔度、設備運行狀態等實時監測,如出現異常將通過平臺自動報送提醒處理。「比如說垃圾桶異常擺放、傾倒或缺失,垃圾袋置於桶外、環境雜亂、投放區域被佔道等異常狀態均能識別並拍攝取證。」胡鵬說。
此外,「小睿」還能語音播報垃圾分類知識和政策,在夜間通過人體感應提供照明,對投放數據進行採集並精細化分析等。「目前只投放了一臺『小睿』,根據使用情況,我們再考慮後續是否繼續投放。」胡鵬說。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